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309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docx

眼科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眼科学整理

第二章眼的解剖和生理

1、眼的组成:

眼是视觉器官,由两个眼球及其周围协助眼球运动和保护它的附属器、视路和视中枢组成。

2、眼球有两大系统:

屈光系统(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和感光系统(视网膜)。

3、眼球(eyeball)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两个部分。

4、眼球壁的组成:

外层膜包括角膜(cornea)和巩膜(sclera),中层膜为葡萄膜(uvea),内层膜是视网膜(retina)。

5、角膜分5层:

上皮细胞层(角膜上皮cornealepithelium)、前弹力层(Bowman’smembrane)、基质层(stroma)、后弹力层(Descent’smembrane)和内皮细胞层(角膜内皮cornealendothelium)。

6、葡萄膜(uvea)是眼球壁的第二层膜,是位于巩膜与视网膜之间的富含色素的血管性结构,自前向后分为虹膜(iris)、睫状体(ciliarybody)和脉络膜(choroid)。

7、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由内层的神经上皮和外层的色素上皮组成。

8、神经视网膜的分层:

(除中心凹、锯齿缘和视盘以外)①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层(光感受器细胞层);②外界膜;③外核层;④外丛状层;⑤内核层;⑥内丛状层;⑦神经节细胞层;⑧神经纤维层;⑨内界膜。

9、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

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分离。

10、眼球内容包括眼内腔和眼内容。

11、眼内腔包括前房(anteriorchamber,由角膜、虹膜、瞳孔区晶状体、睫状体前部共同围成的腔隙)、后房(posteriorchamber,虹膜后面、晶状体前面、晶状体赤道部、玻璃体前面睫状体内面之间形成的一个不规则腔隙)和玻璃体腔(vitreouscavity,前界为晶状体、晶状体悬韧带和睫状体后面,后界为视网膜前面)。

12、眼内容包括房水(aqueoushumor)、晶状体(lens)和玻璃体(vitreousbody),三者均透明而又有一定的屈光指数,是光线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的通路,与角膜一并构成屈光系统。

13、房水循环:

房水处于动态循环中,它由睫状体的睫状突上皮产生后到达后房,通过瞳孔进入前房,然后由前房角经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再经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最后进入巩膜表层的睫状前静脉而回到血液循环。

这一外流途径为压力依赖性的。

另有少部分房水从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占10%~20%)或经虹膜表面隐窝吸收(微量)。

这一排出途径为非压力依赖性的。

如果房水循环通道的任何部位受阻,将导致眼压升高。

14、视路(visualpathway):

指从视网膜光感受器起,到大脑枕叶皮质视觉中枢为止的全部视觉神经冲动传递的径路。

包括六个部分:

视神经(opticnerve)、视交叉(opticchiasm)、视束(optictract)、外侧膝状体(lateralgeniculatebody)、视放射(opticradiation)和视皮质(visualcortex)。

15、眼附属器包括眼睑(eyelids)、结膜(conjunctiva)、泪器(包括泪腺lacrimalgland和泪道lacrimalpassage)、眼外肌(extraocularmuscles)和眼眶(orbit)。

16、眼睑组织分为5层,由前向后依次为皮肤、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肌层(眼轮匝肌、上睑提肌和Mǖller肌)、纤维层(睑板和眶隔)和结膜。

17、泪液排泄系统:

泪道(lacrimalpassage)由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4部分组成。

泪液由开口于上穹窿部结膜的颞侧部的泪腺分泌,排到结膜囊后,经瞬目运动分布于眼球的表面,并向内眦汇集于泪湖,再由泪点、泪小管的虹吸作用,进入泪道。

18、眼外肌(6条)

内直肌

Medialrectusmuscle,MR

动眼神经下支

外直肌

Lateralrectusmuscle,LR

展神经

上直肌

Superiorrectusmuscle,SR

动眼神经上支

下直肌

Inferiorrectusmuscle,IR

动眼神经下支

上斜肌

Superiorobliquemuscle,SO

滑车神经

下斜肌

Inferiorobliquemuscle,IO

动眼神经下支

第三章眼科检查法

1、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的鉴别

结膜充血

睫状充血

颜色

鲜红

暗红

显著部位

远角膜缘(近穹窿部)

近角膜缘

推动球结膜

血管随之移动

血管不移动

视力

正常

多有减退

血管分支

清晰

不清晰

血管形态

粗大,弯曲(树枝状)

微细直行(隐约呈毛刷状)

睫状体压痛

血管来源

结膜后动脉

睫状前动脉

血管层次

位于眼表

位于结膜下深层

分泌物

常见疾病

结膜炎症

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巩膜炎、青光眼

对肾上腺素的反应

充血消失

充血不消失

第四章眼睑病

1、睑腺炎(hordeolum):

是一种眼睑腺体的急性、痛性、化脓性、结节性炎症病变,又称麦粒肿。

2、内睑腺炎:

睑板腺(Meibomian腺)受累时形成较大的肿胀区。

3、外睑腺炎:

眼睑皮脂腺(Zeis腺)或汗腺(Moll腺)感染,其肿胀范围小而表浅。

4、睑板腺囊肿(chalazion):

又称霰粒肿,是睑板腺的特发性慢性非化脓性炎症。

由于脂类物质在Zeis腺和睑板腺内积存,挤压邻近组织并引发慢性肉芽肿性炎症,通常有一纤维结缔组织包囊,囊内含睑板腺分泌物及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病理形态类似结核结节,但不形成干酪样坏死。

5、内、外麦粒肿、霰粒肿的鉴别

内麦粒肿

外麦粒肿

霰粒肿

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

睑板腺开口阻塞引起的无菌性炎症继发感染

睑板腺

金黄色葡萄球菌

Moll腺(汗腺)或Zeis腺(眼睑皮脂腺)

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导致睑板腺分泌阻滞

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旺盛或缺乏维生素A

临床表现

症状+体征

眼睑红肿热痛(疼痛重)

肿胀范围局限(受睑板限制)

硬结(睑板侧)、疼痛、压痛

眼睑红肿热痛(红肿为主)

睫毛根部附近的睑缘处

病初红肿范围弥散,疼痛明显

压痛性硬结(皮肤侧)

同侧耳前淋巴结可肿大及压痛

多发于青少年或中年人(睑板腺分泌旺盛),上睑

睑板上单个或多个境界清楚的韧性肿块,位于皮下,距离睑缘5mm以内,不红不痛,表面皮肤隆起,但与肿块无粘连,大小不一(较大的可引起散光)

相应结膜面局限性暗红色或紫红色充血

疾病转归

2~3天黄白脓点

炎症向睑结膜面发展,向结膜囊内破溃

破溃后炎症减轻,1~2天消退或眼睑蜂窝织炎(全身中毒症状,败血症或海绵窦血栓)

2~3天黄白脓点

炎症向皮肤面发展,硬结软化,自行破溃排脓

破溃后炎症减轻,1~2天消退或眼睑蜂窝织炎(全身中毒症状,败血症或海绵窦血栓)

小的囊肿可自行吸收消退

多数长期不变或逐渐长大,质地变软,也可自行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睑结膜面形成蘑菇样肉芽肿

内容物排出后,病变在数周数月内消失

50%于6周内自愈,少数反复发作,继发感染可形成内睑腺炎

诊断

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触之有硬结。

睫毛根部,近睑缘皮肤或睑结膜面出现脓点。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协助病菌诊断和治疗

患者无自觉症状,眼见皮下有与皮肤无粘连的无痛性结节,相应结膜面局限性暗红色或紫红色充血可诊断

治疗

初起可冷敷。

硬结未软化时可湿热敷。

抗生素眼液点眼,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

较重者口服或肌注抗生素。

超短波理疗或内服清热解毒中药。

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未形成时切忌用手挤压

早期保守治疗(热敷),自愈倾向

小病灶局部激素注射

不自愈且影响视力和外观时可行切开刮除引流术

若囊肿自行穿破,则清空内容物及囊壁,并行病理检查排除睑板腺癌

切口

结膜面,垂直睑缘,避免损伤睑板腺腺导管

皮肤面,平行睑缘,减少瘢痕

第六章泪器病

1、泪器(lacrimalapparatus):

分为泪液分泌系统(泪腺、副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和泪液排出系统(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

2、流泪(tearing/lacrimation):

位于眼眶额上泪腺窝的泪腺分泌了大部分的泪液。

外形似杏仁的泪腺分为较大的眶部泪腺上叶和较小的睑部腺窝下叶,两个泪腺叶通过各自的排泄管,将泪液引流到结膜穹窿颞上部,睑部泪腺有时在翻转上睑时可以见到。

泪腺受到情感或外界刺激后大量分泌,起到冲洗和稀释刺激物的作用。

产生的泪液过多流出眼睑造成流泪。

3、溢泪(epiphora):

正常情况下,眼部各种腺体的分泌成分组成泪液,眼睑的瞬目运动将泪液均与涂布到眼表,除少量泪液蒸发外,大部分泪液经排除系统引流到鼻腔。

炎症性肿胀或组织增生、肿瘤压迫或阻塞、瘢痕粘连等都可引起泪道阻塞,使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导致溢泪。

(最常见的原因为炎症性疾病,外伤次之,肿瘤较少,先天性狭窄或闭锁更是少见。

第七章结膜病

1、结膜(conjunctiva):

由眼睑缘间部末端开始覆盖于眼睑后和眼球前的一层半透明黏膜组织,由球结膜、睑结膜和穹窿部结膜三部分构成,睑结膜与睑板结合紧密,角结膜缘外的球结膜和穹窿部结膜则与眼球结合疏松。

2、结膜炎(conjunctivitis):

眼科最常见的疾病。

结膜与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以及外界环境相接触,但眼表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防护机制使其具有一定的预防感染和使感染局限的能力,但当这些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强时,将引起结膜组织的炎症发生,其特征是血管扩张、渗出和细胞浸润。

3、结膜炎症状:

异物感、烧灼感、痒、畏光、流泪。

如有眼痛或虹膜和睫状体疼痛表明炎症波及角膜。

4、结膜炎体征:

结膜充血、渗出物、乳头增生、结膜水肿、滤泡、假膜和真膜、肉芽肿、假性上睑下垂、耳前淋巴结肿大等。

5、结膜炎的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局部给药为主,必要时全身用药。

急性期忌包扎患眼。

(1)滴眼剂滴眼(最基本给药途径,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

(2)眼药膏涂眼(停留时间长,宜睡前使用)

(3)冲洗结膜囊(无刺激性,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

(4)全身治疗(抗生素或磺胺类药)

6、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乳头状结膜炎伴有卡他性或黏脓性渗出物者是多数细菌性结膜炎的特征性表现。

起先单眼发病,通过手接触传播后波及双眼。

患者眼部有刺激感和充血,晨间醒来睑缘有分泌物,起初分泌物呈较稀的浆液性,随病情进展变成黏液性及脓性。

偶有眼睑水肿,视力一般不受影响,角膜受累后形成斑点状上皮混浊,可引起视力下降。

细菌性结膜炎乳头增生和滤泡形成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细菌毒力包括侵袭力。

白喉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睑结膜面膜或假膜形成。

7、细菌性结膜炎

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新生儿淋球菌结膜炎

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红眼病”)

慢性细菌性结膜炎

病原体

奈瑟菌属细菌(淋球菌或脑膜炎球菌)

淋球菌

肺炎双球菌、金葡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金葡菌、摩拉克菌

潜伏期

短(10小时至2~3天不等)

2~5天

1~3天

由急性演变而来

感染途径

淋球菌为生殖器-眼接触传播或产道感染

脑膜炎球菌为血源性播散或呼吸道分泌物

产道感染

传染性强,多见于春秋季节

临床表现

结膜充血、水肿,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畏光、流泪,眼睑高度水肿,分泌物很快由浆液性转为脓性(“脓漏眼”),常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发病3~4天病情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病程多数少于3周

充血、水肿、出血、脓性分泌物

眼痒、烧灼感、干涩感、眼刺痛及视力疲劳

结膜轻度充血,可有睑结膜增厚,分泌物为黏液性或白色泡沫样

并发症

角膜溃疡、角膜穿孔、前房积脓性虹膜炎、泪腺炎、眼睑脓肿

角膜溃疡、眼内炎、其他部位炎症(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

角膜溃疡、穿孔等

外眦皮肤结痂、溃疡形成及睑结膜乳头和滤泡增生(摩拉克菌)

溃疡性睑缘炎、角膜周边点状浸润

诊断

临床表现、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

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血培养

治疗

去除病因,抗感染治疗。

局部治疗:

冲洗结膜囊、局部充分滴用有效的抗生素眼剂和眼药膏

全身治疗:

肌注或静脉抗生素

8、病毒性结膜炎(viralconjunctivitis):

一种常见感染,病变程度因个体免疫状况、病毒毒力大小不同而存在差异,通常有自限性。

腺病毒性角结膜炎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行性角结膜炎

咽结膜热

病原体

腺病毒8、19、29、37型

腺病毒3、4、7型

70型肠道病毒(偶尔A24型柯萨奇病毒)

临床表现

起病急、症状重、双眼

充血、疼痛、畏光,伴有水样分泌物

上皮下浸润

前驱症状(乏力、发热、自觉流泪、眼红、咽痛)

滤泡性结膜炎、一过性浅层点状角膜炎及上皮下混浊,耳前淋巴结肿大

眼痛、畏光、异物感、流泪、结膜下出血(片状或点状)、眼睑水肿

上皮角膜炎、耳前淋巴结肿大

诊断

急性滤泡性结膜炎、炎症晚期出现角膜上皮下浸润,结膜刮片见大量单核细胞,假膜形成时,中性粒增加。

病毒培养、PCR、血清学。

临床表现。

结膜刮片见大量单核细胞,培养无细菌生长

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显著的结膜下出血、耳前淋巴结肿大

治疗

采取措施减少感染传播

局部冷敷,血管收缩剂,抗病毒药物

有自限性,加强个人卫生和医院管理,防止传播

9、各种类型结膜炎比较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

细菌性

细菌

急性、刺激症、分泌物

抗生素眼药水

病毒性

病毒

水样分泌物、耳前淋巴结肿

阿昔洛韦眼药水

沙眼

衣原体

乳头、滤泡增生、新生血管

利福平眼药水

过敏性

致敏源

奇痒、流泪

去除致敏源

10、沙眼(trochoma):

是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导致盲目的主要疾病之一。

为双眼发病,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间接传播,节肢昆虫也是传播媒介。

易感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的卫生条件、营养不良、酷热或沙尘气候。

热带、亚热带区域或干旱季节容易传播。

急性感染主要发生在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儿童。

沙眼性角膜血管翳及睑结膜瘢痕为沙眼的特有体征。

急性期症状有畏光、流泪、异物感,较多黏液或黏液性脓性分泌物。

慢性期无明显不适,仅眼痒、异物感、干燥和烧灼感。

重复感染时或并发细菌感染时,刺激症状加重,且可视力减退。

11、Arlt线&Herbert小凹:

沙眼慢性期,结膜充血减轻,结膜污秽肥厚,同时有乳头及滤泡增生,病变以上穹窿部及睑板上缘结膜显著,并可出现垂帘状的角膜血管翳。

病变过程中,结膜的病变逐渐为结缔组织所取代,形成瘢痕。

最早在上睑结膜的睑板下沟处,成为Arlt线,渐成网状,以后全部变成白色平滑的瘢痕。

角膜缘滤泡发生瘢痕化改变临床上称Herbert小凹。

沙眼性角膜血管翳及睑结膜瘢痕为沙眼的特有体征。

12、我国在1979年指定的分期:

Ⅰ期(进行活动期):

上睑结膜乳头与滤泡并存,上穹窿部结膜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

上睑结膜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分变为瘢痕。

仅留少许活动性病变。

Ⅲ期(完全瘢痕期):

上睑结膜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

13、沙眼的并发症:

晚期发生睑内翻与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角膜混浊、实质性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等并发症。

第八章角膜病

1、角膜炎的病理表现

(1)第一期(浸润期):

角膜浸润。

患眼有明显的刺激症状,临床表现有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视力有所下降,病变于瞳孔区者视力下降明显,经治疗浸润可吸收,角膜可恢复透明。

(2)第二期(溃疡形成期):

角膜溃疡,角膜水肿,后弹力层向前膨出,角膜穿孔,角膜瘘,角膜穿孔和角膜瘘的患眼极易发生眼内感染至全眼球萎缩而失明。

(3)第三期(溃疡消退期):

药物治疗及自身体液、细胞免疫反应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溃疡边缘浸润减轻,可有新生血管进入角膜。

(4)第四期(愈合期):

溃疡区上皮再生,前弹力层和基质缺损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瘢痕组织修复。

瘢痕(角膜云翳、角膜斑翳、角膜白斑、粘连性角膜白斑提示有穿破史)。

若与虹膜广泛粘连则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葡萄肿。

2、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角膜炎的鉴别

细菌性

病毒性

真菌性

诱因

角膜外伤

感冒发热

植物擦伤

病程

起病急,发病快,无复发

起病慢,病程长,有复发性

起病慢,病程长,有复发性

刺激性

较轻

充血

混合

睫状充血为主

混合

分泌物

脓性

水样

粘液

溃疡形态

早期浸润,呈淡黄色不规则圆形,多有脓性坏死物

早期细点状浸润,灰白色半透明多个溃疡较浅而干净,可呈树枝状、地图状

早期灰白色形态不一溃疡呈黄白色,表面干燥,周围可有卫星灶

前房积脓

常有,黄色粘稠

不常有,色白量少稀

常有,色淡黄量多粘稠

穿孔

少见

常可穿孔

病原检查

细菌培养+

病毒分离+

涂片及真菌培养

治疗

抗菌

抗病毒

抗真菌

第十章晶状体病

1、老年性白内障(senilecataract):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cataract),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老人,白内障的患病率为100%。

是晶状体老化后的退行性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根据晶状体开始出现混浊的部位,分为3中类型(皮质性、核性及后囊下性)。

2、皮质性白内障(corticalcataract)的分期及各期的临床特点

(1)初发期(incipientstage):

裂隙灯下,晶状体皮质中可见空泡和水隙,水隙从周边向中央扩大,呈轮辐状混浊。

晶状体周边前、后皮质出现楔形混浊。

此时检眼镜检查可见红光反射中有轮辐状或片状阴影。

早期较周边的混浊并不影响视力,病程发展缓慢。

(2)膨胀期(intumescentstage)或未成熟期(immaturestage):

晶状体混浊加重,皮质吸水肿胀,晶状体体积增大,前房变浅,有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可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以斜照法检查时,投照侧虹膜在深层混浊皮质上形成新月形阴影,称为虹膜投影,为此期的特点。

患者视力明显下降,眼底难以清楚观察。

(3)成熟期(maturestage):

晶状体水分溢出,肿胀消退,体积变小,前房深度恢复正常。

此时晶状体完全混浊,呈乳白色,部分患者囊膜上可有钙化点。

患者视力可降至手动或光感,眼底不能窥入。

(4)过熟期(hypermaturestage):

晶状体因水分继续丢失而体积变小,囊膜皱缩,表面有钙化点或胆固醇结晶,前房加深。

晶状体纤维分解、液化成乳白色颗粒(Morgagnian小体),棕黄色的核因重力而下沉,称为Morgagnian白内障。

核下沉可使患者觉得视力突然提高。

可继发晶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或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3、白内障术前检查

(1)眼部检查:

包括:

①检查患者的视力、光感及光定位、红绿色觉;②裂隙灯、检眼镜检查,记录角膜、虹膜、前房、视网膜情况以及晶状体混浊程度,排除眼部活动性炎症等病变。

(2)特殊检查:

包括:

①眼压;②角膜曲率以及眼轴长度测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③角膜内皮细胞、眼部B超等检查。

(3)全身检查:

包括:

①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血糖;②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检查,确保可耐受手术,必要时请内科会诊。

(4)白内障术后视力预测:

视力下降是白内障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因此,白内障手术前进行术后视力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混浊的晶状体遮挡了对视网膜的直接观察,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检查方法对视网膜和黄斑的功能进行评估。

1)光定位检查;2)视觉电生理检查;3)激光干涉仪检查;4)内视性图像检查

4、白内障的手术方法

(1)白内障针拨术(couchingoflens):

用器械将混浊晶状体的悬韧带离断,使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内,术后并发症较多。

(2)白内障囊内摘出术(in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ICCE):

将混浊晶状体完整摘出的手术,切口大,玻璃体脱出发生率高,易造成玻璃体疝而引起青光眼、角膜内皮损伤、黄斑囊样水肿和视网膜脱离等。

(3)白内障囊外摘出术(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ECCE):

将混浊的晶状体核和皮质摘出而保留后囊膜的术式,是我国的主导手术。

为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创造了条件。

后囊膜易发生混浊,形成后发性白内障。

(4)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emulstification):

应用超声能量将混浊晶状体核和皮质乳化后吸除、保留晶状体后囊的手术方法。

切口小,术中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5)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laseremulsification):

应用激光对混浊的晶状体核和皮质进行切割,然后吸除。

(6)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

Ⅰ期(白内障摘除后立即进行)或Ⅱ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用于矫正无晶状体眼或屈光不正。

前房型和后房型两种。

第十二章青光眼

1、青光眼(glaucoma):

是一组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伴有视神经、视野、视力损害的眼病。

2、眼压:

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

影响眼压的主要因素是房水量的变化。

正常眼压范围:

10~21mmHg,24h波动≤5mmHg,双眼眼压差≤4mmHg。

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

是因原先就存在的虹膜构型而发生的前房角被周边虹膜组织机械性阻塞,导致房水流出受阻,造成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

4、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多见于虹膜明显膨隆型的窄房角眼,相对性瞳孔阻滞较重,房角呈“全”或“无”的方式关闭,可伴有程度上的不同。

由于房角突然关闭而范围较大,因此一般有眼压明显升高的表现。

根据其临床发展规律,可分为4个阶段。

(1)临床前期:

指具有闭角型青光眼的解剖结构特征:

浅前房、窄房角等,但尚未发生青光眼的患眼。

一种是另一只眼有发作史,另一种是无发作史但有明确家族史且眼部检查和暗室激发试验呈阳性的。

存在急性发作的潜在危险。

(2)发作期:

一旦周边虹膜堵塞了房角,房水不能外引流,眼压就立即上升,随之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即为发作。

开始时,可有轻微的眼胀和头痛,或者恶心感,白天雾视,夜晚虹视。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两类(与房角关闭的速度和范围、眼压升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可能的个体易感性、血管神经反应性等因素有关)。

1)先兆期:

小发作、不典型发作。

自觉症状轻微,仅有轻度眼酸头痛。

视力影响不明显,但有雾视、虹视。

眼前部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度稍减,仅轻微上皮水肿。

瞳孔形态正常,反应略迟钝,虹膜大多膨隆,前房较浅。

眼底视盘正常,偶见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

眼压一般在30~50mmHg。

发作时间短暂,经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由于虹膜无明显充血水肿,虽与小梁组织紧贴,但不会很快形成永久性粘连,只要及时缩瞳,房角仍可重新开放,眼压较易控制。

但若不解除瞳孔阻滞,则难免再度发生,而每次发作都可产生部分房角损伤和(或)永久性粘连。

大部分房角粘连后,即进入慢性进展期。

2)急性大发作:

典型的大发作。

起病急和明显的眼部体征为其特征。

多为一眼发作。

①房角突然大部分或全部关闭,眼压急剧上升,出现明显的眼痛、头痛,甚至恶心、呕吐;

②视力可高度减退,仅存光感;

③眼部检查:

球结膜水肿、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呈雾状混浊,瞳孔散大,多呈竖椭圆形或偏向一侧,对光反射消失,前房很浅,以及眼部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