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老师寄语(共3页)17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31081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老师寄语(共3页)17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一年级老师寄语(共3页)17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一年级老师寄语(共3页)17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老师寄语(共3页)1700字.docx

《小学一年级老师寄语(共3页)17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老师寄语(共3页)1700字.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老师寄语(共3页)1700字.docx

小学一年级老师寄语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一踏进校门,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

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约束自己的学校纪律、规章制度。

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的校园生活,如何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迈出、迈好第一步,这是一件关系极大的事。

我对一年级教师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一、热爱学生

  儿童是人生重要的时期,而一年级则是重要时期中最重要的时期,一年级的孩子如何度过这个最关键的时期,在这期间由谁携手领路,在这期间生活在什么的环境,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心灵,这一切将决定他们日后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一年级的孩子,离开家庭、离开自己的父母亲人,来到学校,有一种陌生、惧怕、不安心理。

这时候他们最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怀、爱抚、呵护,需要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学习、生活环境。

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才感到有安全感、快乐感。

如果他们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就会变成对真、善、美都无动于衷的人。

  只有热爱孩子,成为孩子知心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教育。

只有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教师真爱的种子,才是我国教育真正的希望所在。

教师对孩子的爱有多少,学生的亲和力就有多少,学校的凝聚力就有多少。

  一年级的教师应该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共享成功的喜悦和分担不幸的痛苦。

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每天跟孩子们打交道,跟孩子们打交道的过程是教师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心力劳动的综合。

需要教师付出比其它年级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爱心。

怎样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

我认为,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变成孩子,也就是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孩子常常有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喜悦、烦恼、忧愁和不幸,往往他们这些在成年人看来,只是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

比如,谁把他的作业本搞脏了,谁拿了他的铅笔,谁叫他的花号名……等,教师们应当设身处地替孩子们着想,为他们分担痛苦并给予帮助,最适当、最宝贵的帮助,就是同情和真诚的关怀。

千万不要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更不要袖手旁观。

如果教师能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孩子们就会感到能和你平起平坐,他们就会向你敞开心扉,就会向你倾吐他的心声,他们就把你当作自己的亲人,那时候,一切教育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年级的教师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刚到学校什么都是陌生,有很多看似很简单,很容易做的事,对于他们就不是。

比如学生的铅笔很容易弄断,不会削,课本很容易弄脏,不会保护,鼻涕流不知道擦,穿衣服不会扣,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等,这些都有赖于我们教师去帮助,去引导。

教师们最好就要用课余的时间帮助学生削削铅笔,帮助学生包装一下课本,帮助学生擦鼻涕,帮助学生扣衣扣等等。

教师通过这些细微的帮助,向学生传递着一种亲人才能有的情感。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真爱。

  一年级教师的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都要亲切温柔,富有童趣。

美好的语言是塑造孩子心灵的最巧妙的手段。

是任何东西都不可取代的一种手段。

一年级教师的语言要真诚、鼓励、富有童趣。

如“真好。

”“太棒了!

”“我相信你行。

”“你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吗?

”“你做得太好了。

”“你想得真快。

”“你懂得很多。

”、“今天你进步了。

”、“没关系,再来。

”教师的无声语言包括面部表情、动作。

教师们应该脸带微笑,手抚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点头示意孩子,拥抱孩子。

千万不要大声呵斥、责骂孩子,更不能打孩子。

  二、了解孩子

  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只有针对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因此,我们一年级教师要很好地了解一年级新生的各方面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进行教学。

1.了解他们的健康情况。

特别是了解本班的孩子有没有先天性的残疾的毛玻比如:

孩子的视力、听力、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疾玻教师应当根据孩子的健康状况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

还要配合家长把学生的疾病治好。

  2.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

比如:

家住在哪个村屯,哪个街道,家庭教育状况,父母亲的姓名以及工作情况,家庭生活状况,家庭成员情况,然后分析这些情况,有哪些对孩子教育,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因素是哪些,不利因素是哪些。

向家长提出教育的建议,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帮助、合作,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3.了解学前受教育情况。

了解孩子是否受到学前教育,程度如何,等等。

以上这些情况,可以通过观察、个别谈话、询问、家长填表等方法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