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1504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docx

泵站电气设备汇总

泵站电气设备

第一章常用低压电器运行及维护

一、低压空气开关

低压空气开关(也称自动空气开关)广泛用于线路或单台用电设备的控制和保护。

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灭弧特性,因此既能接通和断开正常电流,也能自动切断过载或短路电流。

但操作机构比较复杂,不宜作频繁起动。

1.低压空气开关基本结构

DZ

低压空气开关的型式很多,根据结构特点,可分为(

系列)装置式和(DW係列)万能式两类。

低压空气开关以空气作为灭弧介质。

由触头系统、灭弧室、传动机构及保护装置等部分组成,简单介绍如下。

(1)触头系统主触头系统由紫铜做成的动、静触

头组成,除主触头外,还有灭弧触头。

灭弧触头在主电路分、合时具有先接入后切开的动作过程,因此电弧只形成在灭弧触头上。

触头系统采用银-钨陶合金材料,具有搞熔焊性能。

(2)灭弧室灭弧罩制成材料系耐电弧陶瓷,罩内

灭弧栅片采用镀铜钢片制成并在其间留有窄缝的复式结构,能有效地限制飞弧距离,从而有助于断流容量的提高。

3)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包括合闸机构、维持机构

和分闸机构。

合闸机构有手动和电动两种,分闸机构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分闸可以通过失压脱扣器或分励脱扣器进行动作。

(4)保护装置在电路发生故障时,开关里面相应

的脱扣器动作,使开关自动脱扣。

这些脱扣器包括:

1过流脱扣器(又称为电磁脱扣器)。

当电路发生过流或短路时,开关自动脱扣跳闸,达到切断电路的目的;

2失压脱扣器(又称欠压脱扣器)。

当电路电压低于某一数值时,能使开关自动跳闸,常作为异步电动机的失压保护;

3热脱扣器。

它是一种双金属片结构式的脱扣器,主要用于电路的过载保护;

4分励脱扣器(又称为分闸脱扣器)。

用于远距离操作跳闸。

2.低压空气开关的选用

低压空气开关应根据负荷电流的大小选用相应的额定容量以及过流脱扣器的额定电流值,以使保护合理可靠。

对负荷电流较小,而起动电流倍数较大的线路,可选用DZ型,因为它有热脱扣器作为过流保护。

对容量较大,作为电源和

线路总保护或需远距离控制的,则可选DW型。

3.低压空气开关的运行维护

运行中的空气开关应从以下几方面巡视检查:

(1)负荷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

(2)接触点和连接处有无过热现象(对有热元件保护装置的,更应注意检查)。

(3)分、合闸状态是否与辅助接点所串接的指示信号相符合。

(4)监听有无异常声响。

(5)检查脱扣器工作状态,如整定值指示位置是否变动,电磁铁表面及间隙是否清洁正常,弹簧的外观有无锈蚀,线圈有无过热现象及异常声响等。

检查灭弧罩的工作位置有无因受震而移动,外观是否完整,有无喷弧痕迹。

若灭弧罩损坏,不论多相或一相,均应停止使用,立即修配,以免发生飞弧,扩大事故。

(6)开关发生短路故障跳闸或遇有喷弧现象时,应解体检修。

(7)如负荷较长时间国变动(增加或减少),则需要相应调节过流脱扣器的整定值。

二、低压刀开关

低压刀开关又称低压隔离刀闸,结构最简单,是低压配电装置中应用最广的一种电器。

普通刀开关不能带负荷操作,仅起隔离电源的作用,提供一个明显的断开点,以保证检修、操作人员的安全。

但装有灭弧罩的或在动触头上配有快速辅助触头(起灭弧作用)的刀开关,可以切断小负荷电流。

1.结构与用途

低压刀开关的基本结构有操作手柄、底板、接触夹座和主刀片组成。

配电柜中常用的刀开关有中央手柄和中央杠杆操作机构式和侧面手柄式;利用RTO型熔断器和刀开关的基本性能组合成刀熔开关,采取侧面手柄式操作机构,可通断正常工作电流和切断故障电流。

低压系统中,还常用一些刀开关和熔断器组合控制设备,如胶盖闸刀、铁壳开关,一般多用在不重要的线路中,作为局部设备或线路的控制电器。

2.运行维护

低压刀开关的运行巡视和维护内容:

(1)检查负荷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

2)检查触头和开关连接处有无过热现象

3)检查绝缘连杆、底座有无损坏

(4)检查触头接触是否紧密,灭弧罩是否清洁、完整。

(5)操作机构应完好,动作应灵活,分、合闸位置应到位、顶丝、销钉、拉杆应正常。

(6)对刀熔开关,应注意调整其同相内上下触头的同时闭合和上下触头间的中心位置,使其接触紧密。

三、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于150A以下低压电路中,适用于频繁性操纵的电路控制、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由于它配有灭弧罩,因此可以带负荷分、合电路,动作快、安全可靠,但不能切断短路电流和过负荷电流。

因此它不能用来保护电气设备,但可与熔断器、热继电器配合使用,用于电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

1.结构与选用

交流接触器种类繁多,但其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和传动机构等组成。

交流接触器的吸引线圈的工作电压在额定电压的85%〜

105%范围内能保证电磁铁吸合,当电源电压低至额定电压

50%或更低时,能可靠释放,故可起失压保护作用。

交流接触器的选用,应根据它的运行方式、安装方式及所控制的负荷性质来确定。

运行方式的不同,使得交流接触器的负荷能力不等于额定值。

当长期运行时可按额定电流的75%〜80%选用,间断运行时按额定电流选用,反复操纵运行时应按额定电流的116%〜120%选用。

当安装方式米

用开启式时,由于它比柜内式通风条件好,所带负荷能力一般高出额定电流的7%〜10%;当交流接触器所带负荷的功率因数很低时,灭弧困难,影响通断能力,则按额定电流的80%选用。

2.运行维护

交流接触器的运行巡视和维护内容如下:

(1)最大负荷电流不应超过规定的负荷值。

(2)电磁线圈温升不应超过规定值(65C)。

(3)电磁系统应无过大的噪声。

(4)检查连接点有无过热现象,灭弧罩是否完整。

内容附件应完好,如有损坏应更换或修复后方可运行。

(5)触头系统检修时用细锉轻轻锉平,不得用砂布打磨。

(6)检查吸合铁芯的接触面是否光洁,短路环是否断裂或过度氧化。

(7)检查传动机构附件完好程度,是否有变形、移位及松脱情况。

四、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常用于交流500V、150A以下的电力线路中,作为长期工作或间断长期工作的一般交流电动机或其它设备的过载保护电器。

它常和交流接触器组合成磁力起动器。

1.结构与型号选用

热继电器主要由热元件和辅助触点等组成,其种类很多,有脱扣后手动复位和自动复位式;有温度补偿与无温度补偿式;有带电磁元件或断相保护元件等。

保护特点通常是:

长期通过整定电流的100%时,不动作;在运行过程的热状态下通过整定电流的120%时,20分钟内动作;150%

时2分钟动作。

在冷态下,通过整定电流的600%时,大于

6秒钟开始动作。

常用的热继电器有单相、两相和三相式几种,选用时应根据被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电流选用相应的型式和规格。

若考虑热继电器环境气温的影响,应选用温度补偿型。

若热继电器环境温度与被保护设备的环境温度相同,按单型号选;若高出15〜25C,则选大一号热元件,反之选小一号热元件。

对起动时间较长的电机(如重载起动的电动机),可选用过载动作时间长的热继电器,如JR9型。

此外,当选用的

热继电器中无电磁元件时,在电路中还应增设熔断器,以满足电路的短路保护。

2.运行维护

热继电器的巡视维护内容主要如下:

(1)检查负荷电流是否在整定电流范围内。

(2)检查与热继电器连接的导线接点处有无过热现象。

(3)检查热继电器上的绝缘盖板是否完整无损和盖好,以符合热继电器的适当温度,保证其动作特性。

(4)检查热继电器的绝缘体是否完整无损,外观是否清洁。

辅助接点有无烧毛,机构元件是否正常完好,动作是否灵活可靠。

五、低压熔断器

低压熔断器广泛用于500V以下的电路中,作为电力线路、电动机或其它电气设备的短路及连续过载情况下的最简单的保护电器。

1•结构与选用

低压熔断器由熔断管、熔体和触座三部分组成。

熔断器动作时限具有反时限特点,即过电流倍数越大,动作时限越短。

例如:

对于铅、锡、锌、铝类熔体,一般通过熔体电流为它的额定值1.3倍以下时,不动作;1.3〜1.4倍时,约1小时后动作;1.5〜1.6倍时,约30分钟后动作;2.5〜3.0

倍时,约10秒后动作。

为提高保护的灵敏性和可靠性,熔体选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正常负荷和起动电流大小来选用,考虑恰当的倍数。

一般熔体额定电流为被保护设备额定电流的1.5〜2.5倍。

(2)根据设备起动条件选用,轻载选小倍数,重载先大倍数。

(3)根据电路中上下级之间的保护配合要求选用,以免发生越级熔断。

(4)根据被保护设备的重要性和保护动作的时限要求选用,重要的设备应选用快熔型。

(5)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性质、数量及起动特点,以及熔体的材料等来选用。

2.低压熔断器的运行维护

低压熔断器的运行维护主要应注意以下事项:

(1)检查熔断管与触座的接触是否紧密,有无过热现象。

(2)检查熔管表面是否清洁、完整、无损,否则要进行更换。

3)检查熔管管内部有无烧损,有无碳化现象,若有则

进行清擦或更换。

(4)检查熔体外观是否完好,压接处有无损伤,是否紧固;有无氧化腐蚀现象等。

(5)检查熔断器底座有无松动,各部位压接螺母是否紧固。

六、漏电断路器正确使用与故障处理

1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工作原理

电子式漏电断路器主要由零序电流互感器、电子控制漏电脱扣器及带有过载和短路保护的断路器组成。

当被保护电路中漏电或人身触电时,只要漏电电流达到设计选择动作电流值,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就输出一个信号,并通过漏电脱扣器使断路器动作,从而切断电源起到漏电和触电保护作用。

2断路器的选择与正确使用

漏电断路器一般分为二极、三极、四极,分别应用于不同的线路中。

只有正确选择与使用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2.1断路器的选择

(1)断路器的额定电压、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线路设备的正常工作电压和电流;

(2)线路应保护的漏电电流应小于或等于断路器的规定漏电保护电流;

(3)断路器的极限通断能力应大于或等于电路最大短路电流;

(4)过载脱扣器的额定电流大于或等于线路的最大负载电流;

(5)有较短的分断反应时间,能够起到保护线路和设备的作用。

2.2断路器的使用

(1)电路接好后,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可通过试验按钮加以检查。

如断路器能正确分断,说明漏电保护器安装正确,否则应检查线路,排除故障。

在漏电保护器投入运行后,每经过一段时间,用户应通过试验按钮检查断路器是否正常运行。

(2)断路保护器的漏电、过载、短路保护特性是由制造厂设定的,不可随意调整,以免影响性能。

(3)试验按钮的作用在于断路器在新安装或运行一定时期后,在合闸通电的状态下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检查。

按动试验按钮,断路器能分断,说明运行正常,可继续使用;如断路器不能分断,说明断路器或线路有故障,需进行检修。

(4)断路器因被保护电路发生故障(漏电、过载或短路)而分断,则操作手柄处于脱扣位置(中位置)。

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应先将操作手柄向下扳(即置于“分”位置),使操作机构“再扣”后,才能进行合闸操作(请注意断路器操作手柄三个位置的不同含义)。

(5)断路器因线路短路断开后,需检查触头,若主触头烧损严重或有凹坑时,需进行维修。

(6)四极漏电断路器必须接入零线,以使电子线路正常工

作。

(7)漏电断路器的负载接线必须经过断路器的负载端,不允许负载的任一相线或零线不经过漏电断路器,否则将产生人为“漏电”而造成断路器合不上闸,造成“误动”。

此外,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线路和设备,可以将漏电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使用。

3常见误动和拒动原因及解决办法

漏电保护器在人身安全、设备保护和防止电气火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不能正确安装和使用,导致漏电保护器不能正常运行、发生误动或拒动。

所谓误动,就是在线路没有发生漏电故障时,漏电保护器动作的现象。

反之,在线路发生漏电故障时,漏电保护器应动作却不动作的现象,叫拒动。

3.1发生误动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三极漏电断路器,用于三相四线电路中。

由于零线中的正常工作电流不经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所以,只要一启动单相负载,断路器就会动作。

解决方法:

三相四线电路必须使用三相四线漏电断路器。

(2)漏电断路器的负载侧的零线接地,会使正常工作电流经接地点分流入地,造成漏电断路器误动作。

解决方法:

将零线接到漏电断路器电源侧的零线。

(3)漏电断路器的负载侧的导线较长,有的是紧贴地面敷设,存在着较大的对地电容,这样就存在着较大的对地电容电流,有可能引起断路器误动。

解决方法:

漏电保护器尽可能靠近负载安装,或者选用漏电动作稍大的断路器。

3.2发生拒动最常见的原因是接线不当,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把三极漏电断路器用于单相电路中,或四极漏电断路器用于三相电路中,将设备的接地线作为一相接入漏电断路器中。

(2)如果负载侧的零线接地点分流,综合结果会使电流差值变小。

如果此值小于漏电断路器的额定漏电动作值,也会导致拒动。

解决办法:

纠正接线错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人体同时触及负载侧的两条线时,由于人体实际成为负载,漏电断路器不能提供安全保护。

低压断路器常见故障一览表

序故障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手动操作断路器不能闭合

1、

欠电压脱扣器无电压或线圈损坏

2、

储能弹簧变形,导致闭合力减小

3、

反作用弹簧力过大

4、

机构不能复位再扣

1、检查线路,施加电压或更换线圈

2、更换储能弹簧

3、重新调整弹簧反力

4、调整再扣接触面至规定值

f

2电动操作断路器不能闭合

1、源电压不符合

2、电源容量不够

3、电磁拉杆行程不够

4、电动机操作疋位开关变位

5、控制器中整流管或电容器损坏

1、更换电源

2、增大操作电源容量

3、重新调整

4、重新调整

5、更换损坏元件

/

3有一相触

头不能闭合

1、一般型断路器的一相连杆断裂

2、限流断路器斥开机构的可

1、更换连杆

2、调整至元技术条件规定值

折连杆的角度变大

4分励脱扣器不能使断路器分断

1、线圈短路

2、电源电压太低

3、再扣接触面太大

4、螺丝松动

1、更换线圈

2、更换电源电压

3、重新调整

4、拧紧

5

5欠电压脱扣器不能使断路器分断

1、反力弹簧变小

2、入围储能释放,则储能弹簧变形或断裂

3、机构卡死

1、调整弹簧

2、调整或更换储能弹簧

3、消除结构卡死原因,如生锈等

6启动电机是断路器立即分断

1、过电流脱扣瞬时整定值太小

2、脱扣器某些零件损坏,如半导体橡皮膜等

3、脱扣器反力弹簧断裂或落下

1、重新调整

2、更换

7断路器闭合后经一定时间自行分断

1、过电流脱扣器长延时整定值不对

2、热元件或半导体延时电路元件参数变动

1、调整触头压力或更换弹簧

2、更换触头或清理接触面,不能更好,只能更换整台断路器

3、拧紧

4、清除油污或氧化层

8断路器温

升过高

1、触头压力过低

2、触头表面过分磨损或接触不良

3、两个导电零件连接螺丝松动

4、抽头表面油污氧化

1、拨正或重新装好接触桥

2、更换转动杆或更换辅助开关

3、调整触头,清理氧化膜

9欠电压脱扣器噪音

1、反力弹簧太大

2、铁心工作面有油污

3、短路环断裂

1、重新调整

2、清除油污

3、更换衔或铁心

0

辅助开关不通

1、辅助开关的东触桥卡死或脱离

2、辅助开关传动杆断裂或滚轮脱落

3、触头不接触或氧化

1拨正或重新装好触桥

2、更换转杆或更换辅助开关

3、调整触头,清理氧化膜

1

带半导体脱扣器之断路器误动作

1、半导体脱扣器元件损坏

2、外界电磁干扰

1、更换损坏元件

2、清除外界干扰,例如临近的大型电磁铁的操作,接触器的分断、电焊等,予以隔离或更换

2

漏电断路器经常自行分断

1、漏电动作电流变化

2、线路有漏电

1、送制造厂重新校正

2、找出原因,如系导线绝缘损坏,则更好之

3

漏电断路器不能闭合

1、操作机构损坏

2、线路某处有漏电或接地

1、送制造厂处理

2、清除漏电出或接地故障

第二章、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处理

1.1PLC常见故障及排除

(1)故障显示

1设计时可使每一个故障点均有信号表示。

优点是

直观便于检查,缺点是程序复杂且输出单元占用较多,投资

较大;

2设计时也可将所有故障点均由一个信号表示。

点是节约成本,减少了对输出单元的占有,缺点是具体故

障回路不能直接判断出;

3设计时还可将性质类似的一组故障点设成一个输出信号表示。

以上三种方案各有利弊,在条件允许、并且每个回

路均很重要,要求必须快速准确判断出故障点时采用第一种方案较好;一般情况下采用第三种方案比较好,由于故障分类报警显示,就可直接判断出故障性质,知道会对设备或工业过程造成何种影响,可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同时再结合其它现象、因素、另一组或几组报警条件将具体故障点从此类中划分出来。

整个PLC内部程序、外部输出点及接线增加不多,性能价格比较高。

(2)输入、输出故障的排除

一般PLC均有LED指示灯可以帮助检查故障是否由外部设备引起。

不论在模拟调试还是实际应用中,若系统某回路不能按照要求动作,首先应检查PLC输入开关电接触点

是否可靠(一般可通过查看输入LED指示灯或直接测量输入

端),若输入信号未能传到PLC,则应去检查输入对应的外

部回路;若输入信号已经采集到,则再看PLC是否有相应输出指示,若没有,则是内部程序问题或输出LED指示灯问题;

若输出信号已确信发出,则应去检查外部输出回路(从

PLC

输出往后检查)。

1.2工控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常见故障分析

(1)黑屏:

显示系统或操作系统

(2)蓝屏:

系统设备故障或操作系统

(3)死机:

系统设备或操作系统

(4)通信故障:

网络或串口、通信模块

(5)上位计算机无数据:

网络故障、监控软件

(6)上位机指令不执行:

网络故障、监控流程、下位机故障

1.3自动化元件常见故障

(1)电量变送器:

显示不正常,检查电压电流输入,系统参数设定等

(2)非电量传感器:

数据错误,检查变松电压电流值

PLC

(3)自动化执行元件:

拒动,电压回路是否正常,输出是否正常,回路接点是否正常;误动,执行回路异常;动作不到位,接点异常,回路电源异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