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1664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9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docx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

西安郵電大学

PLC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控制

 

院(系)名称

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

1号:

郭丽丽9号:

朱雅

29号:

宋党朋

专业名称

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

测控1003班

时间

2013年09月09日至

2013年09月22日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单回路控制

1.无原理图框;

2.无程序流程图;

3.两组报告完全一样;

一、艺过程

(1)单容下水箱液位PID控制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控制流程图

水介质由泵P102从水箱V104中加压获得压头,经由调节阀FV-101进入水箱V103,通过手阀QV-116回流至水箱V104而形成水循环;其中,水箱V103的液位由LT-103测得,用调节手阀QV-116的开启程度来模拟负载的大小。

本例为定值自动调节系统,FV-101为操纵变量,LT-103为被控变量,采用PID调节来完成。

二、上位组态

组态流程图界面,如图2所示

图2组态流程图

三、操作过程和调试

1)在现场系统上,打开手阀QV102、QV105,调节下水箱闸板QV116开度(可以稍微大一些),其余阀门关闭。

2)在控制系统上,将IO面板的下水箱液位输出连接到AI0,IO面板的电动调节阀控制端连到AO0。

3)启动计算机组态软件,进入测试项目界面。

启动调节器,设置各项参数,将调节器切换到自动控制。

4)设置比例参数,待系统稳定后,对系统加扰动信号(一般可通过改变设定值实现),选择合适的P,得到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

5)固定比例P值,改变PI调节器的积分时间Ti,对系统加扰动信号选择合适的I,得到较满意的响应曲线。

6)固定I于某一中间值,微调P的大小,观察加扰动后被调量输出的动态波形,得到满意的响应曲线。

7)在PI调节器控制的基础上,再引入适量的微分作用(设置D参数),得到满意的响应曲线。

四.测试结果及分析

1)选择合适的P值,响应曲线图如图3、图4所示

P=20,I=

D=0

P=22,I=

D=0

图3P值不同的组态

P=22,I=

D=0

P=24,I=

D=0

图4P值不同的组态

分析:

根据图3.4、3.5可知,P=20、P=22与P=24的响应曲线相比较,峰值时间

,即

越小,响应速度越快;但P=24的响应曲线有振荡的趋势。

综合考虑,选择P=22。

2)选择合适的I值,响应曲线图如图5、图6所示

图5I值不同的组态

P=22,I=8,D=0

P=22,I=10,D=0

图6I值不同的组态

分析:

根据图5、6可知,I=20、I=15、I=10与I=8的响应曲线相比较,

超调量

;稳态误差

,同时I=8的曲线有振荡的趋势。

综合考虑,选择P=22,I=20。

注意:

I=20与I=15、I=10、I=8曲线所加的扰动不一样,需对I=20的扰动进行折合。

3)选择合适的D值,响应曲线图如图7、图8所示

图7D值不同的组态

P=22,I=20,D=2

P=22,I=20,D=4

图8D值不同的组态

分析:

根据图8和图9可知,D=8、D=4与D=2的响应曲线相比较,超调量

,而D=2的微分作用较弱。

综合考虑,选择P=22,I=20,D=4。

注意:

D=8与D=4、D=2曲线所加的扰动不一样,需对D=8的扰动进行折合。

五、控制器的程序设计

本节提供了对于使用STEP7V5.2开发、编辑和运行一个梯形图(LAD)示例程序,并与组态软件通信的循序渐进的指导。

工程的开发被分为6个阶段,如表1所示。

 

表1工程开发阶段

第1阶段

第2阶段

第3阶段

第4阶段

第5阶段

第6阶段

创建工程

通信设置

硬件组态

程序编写

程序调试

组态通信

1)新建工程

1.单击File>New…,新建一个工程项目,例如Test。

2.单击“OK”按钮,生成新工程Test:

3.建立S7-300站。

右键单击工程名Test,单击InsertNewObject>SIMATIC300Station。

4.单击展开Test,双击Hardware(硬件),即可进入硬件组态环境。

5.硬件组态完毕后,SIMATIC300

(1)中出现CPU型号。

展开Block,即可进行程序编写

6.图中清晰地显示了项目的分层结构。

在项目中,数据在分层结构中一对象的形式保存,左边窗口内的树(Tree)显示项目的结构。

第一层为项目,第二层为站(Station),站是组态硬件的起点。

“S7Program”文件夹是编写程序的起点,所有的软件均存放在该文件夹中。

用鼠标选中图中某一层的对象,在管理器右边的工作区将显示所选文件内的对象和下一级的文件夹。

双击工作区中的图标,可以打开并编辑对象。

7.Blocks(块)对象包含程序块(Blocks)、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UDT)、系统数据(Systemdata)和调试程序用的变量表(VAT)。

程序块包括逻辑块(OB、FB、FC)和数据块(DB),需要把它们下载到CPU中,用于执行自动控制任务,符号表、变量表和UDT不用下载到CPU。

生成项目时会在块文件夹中自动生成一个空的组织块OB1。

用户生成的变量表(VAT)在调试用户程序是用于监视和修改变量。

系统数据块(SDB)中的系统数据含有系统组态和系统参数的信息,它是用户进行硬件组态时提供的数据自动生成的。

如图2.2.6所示,是一个编辑完成的程序。

2)硬件组态与DP总线

硬件组态

在HWConfig中,双击Hardware,从而进入HWConfig窗口。

如果要安装新的DP设备,则需要安装GSD文件。

在HWConfig中,插入RACK-300机架。

如图9所示。

图9PACK-300机架

在HWConfig中插入RACK-300,然后在机架第一栏中插入电源模块。

选中机架第二栏,插入CPU,注意准确的编号。

如果CPU支持DP通讯,则可以建立DP通讯参数。

设置完毕后,可以随时在Rack-300中双击DP,选择Property按钮,设置DP总线地址和速率。

增加IO模块,有的CPU集成了IO,然后设定这些IO的地址。

例如:

DI地址:

256-263

DO地址:

256-259

单击Station>Save保存设置。

在SIMATICManager中,选择工程,选择PLC>Clear/Reset,可以清除原来的配置信息。

如图10所示:

图10清除S7-300CPU内存

把CPU开关拨到STOP,再转到RUN位置。

则CPU开始运行。

在HW-CONFIG窗口中,选择Station>SaveandCompile,选择PLC>Download,或者Ctrl+L快捷键。

就可以下装调试,如果你没有硬件,则可以使用仿真软件来下装调试。

3)DP总线

用于现场层的高速数据传送。

主站周期地读取从站的输入信息并周期地向从站发送输出信息。

总线循环时间必须要比主站(PLC)程序循环时间短。

除周期性用户数据传输外,PROFIBUS-DP还提供智能化设备所需的非周期性通信以进行组态.诊断和报警处理。

①传输技术:

RS-485双绞线.双线电缆或光缆。

波特率从9.6Kbit/s到12Mbit/s。

②总线存取:

各主站间令牌传递,主站与从站间为主-从传送。

支持单主或多主系统。

总线上最站点(主-从设备)数为126。

③通信:

点对点(用户数据传送)或广播(控制指令)。

循环主-从用户数据传送和非循环主-主数据传送。

④运行模式:

运行.清除.停止。

⑤同步:

控制指令允许输入和输出同步。

同步模式:

输出同步;锁定模式:

输入同步。

⑥功能:

DP主站和DP从站间的循环用户有数据传送。

各DP从站的动态激活和可激活。

DP从站组态的检查。

强大的诊断功能,三级诊断诊断信息。

输入或输出的同步。

通过总线给DP从站赋予地址。

通过部线对DP主站(DPM1)进行配置,每DP从站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最大为246字节。

 

⑦可靠性和保护机制:

所有信息的传输按海明距离HD=4进行。

DP从站带看门狗定时器(WatchdogTimer)。

对DP从站的输入/输出进行存取保护。

DP主站上带可变定时器的用户数据传送监视。

 

⑧设备类型:

第二类DP主站(DPM2)是可进行编程.组态.诊断的设备。

第一类DP主站(DPM1)是中央可编程控制器,如PLC.PC等。

DP从站是带二进制值或模拟量输入输出的驱动器.阀门等.

4)功能块的程序设计

4.1)DB的参数值

图11DB参数设定

4.2)DB3的设置

图12DB3的参数设定

4.3)功能块的程序图

图13功能块程序图

图片14功能块程序图

六、实验心得

宋党朋:

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当中,通过对实验整个过程的认识,了解到许多在控制生产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研究方法。

首先熟悉了S7-300的整体架构,了解到相关的仪器设备,例如传感器、执行器,AI、AO、DI、DO模块,调节阀,流量计等。

对于实现一个工程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硬件结构就可以的,必须通过相应的软件设计来结合硬件实现。

然后熟悉了程序制作过程当中所需要的软件,例如组态王软件,STEP7。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接触的是一个已经调试完,在使用中的一个系统。

通过改变这个系统的参数,使得系统输出变化,还通过对PID参数的调节加深了数字式PID控制技术及其改进策略在应用领域中的作用。

通过这次实验室调试,我了解到了PID调节器的参数整定的方法,深化了我对过程控制系统的理解。

在实验里,我们观摩模拟真实环境的过程控制,了解了现场系统的结构,以及对现场系统进行几个控制规律具体调试操作的实践。

在实验中,我们利用课本上学到的比例、积分及微分作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根据所获得的响应曲线进行P、I、D参数地整定,从而进一步得到满意的响应曲线。

同时,在PID调节器整定的过程中,我对比例积分微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有更深的理解,提高了对课本知识的融合。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再好的理论设计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校正,这样才能更好地作用于实践。

总之,经过这次实验操作,我受益匪浅。

朱雅: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课题是针对工业现场的设计。

所以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实验环境下的一些条件,还要考虑工业是的经济、实用、可靠、智能等一系列问题。

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的设计,尤其它不仅仅涵盖了我们过程控制仪表这一门课的所学内容,同样还要求我们具备电气知识、计算机控制计数知识、单片机知识、PLC知识等。

采用经验法调节输出结果,最后曲线图如上组态王软件设计结果。

当发现输出曲线逐步趋于稳定,变化不大,可以视为最后结果,最后记录相关PID数值。

总之,对于给定的值,我们要想办法通过PID等相关调节方法来使输出结果快、准、稳,这就是过程控制工程的目的。

在最后的调试过程,也是最需要耐心的一个过程。

真正的设计,绝大部分时间是花在了调试上。

通过这次实验室调试,我了解到了PID调节器的参数整定的方法,深化了我对过程控制系统的理解。

在实验里,我们观摩模拟真实环境的过程控制,了解了现场系统的结构,以及对现场系统进行几个控制规律具体调试操作的实践。

在实验中,我们利用课本上学到的比例、积分及微分作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根据所获得的响应曲线进行P、I、D参数地整定,从而进一步得到满意的响应曲线。

郭丽丽:

通过曲线图对比,我知道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

它是控制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我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这种方法。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曲线图中。

当我们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值时。

曲线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能直接看出来。

而不必经过计算。

这都是PID参数整定的好处。

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当中,通过对实验整个过程的认识,了解到许多在控制生产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研究方法。

首先熟悉了S7-300的整体架构,了解到相关的仪器设备,例如传感器、执行器,AI、AO、DI、DO模块,调节阀,流量计等。

对于实现一个工程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硬件结构就可以的,必须通过相应的软件设计来结合硬件实现。

然后熟悉了程序制作过程当中所需要的软件,例如组态王软件,STEP7。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接触的是一个已经调试完,在使用中的一个系统。

通过改变这个系统的参数,使得系统输出变化,还通过对PID参数的调节加深了数字式PID控制技术及其改进策略在应用领域中的作用。

而实践操作过程中,理论与实际是有很大差距的,再好的理论设计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校正,这样才能更好地作用于实践。

这次的实验让我更好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