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1711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docx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实施日期:

2014年6月1日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1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

角焊缝的公称喉厚(角焊缝厚度);

b:

焊缝余高的宽度;

d:

气孔的直径

h:

缺陷尺寸(高度或宽度);

s:

对接焊缝公称厚度(或在不完全焊透的场合下规定的熔透深度);

t:

壁厚或板厚;

K: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在直角等腰三角形截面中K=

C:

焊缝宽度

2焊缝分类及质量等级

2.1焊缝分类

根据产品构件的受力情况以及重要性,把焊缝分为A、B、C、D等四大类。

具体分类见表1。

表1焊缝分类

焊缝区分

焊缝类别

适用部位及例子

焊缝类型

对接焊缝及角焊缝

A

承受动载、冲击载荷,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及可靠性,作为高强度结构件的焊缝,以及承受高温的焊缝(如:

泥浆泵机架、杠杆、蒸汽管路、汽缸等)

B

承受高压的焊缝(如:

高压三通、高压油管等焊缝)

C

受力较大、影响产品外观质量或低压密封类焊缝(如:

部分后汽缸、底盘、油箱、水箱等焊缝)

D

承载很小或不承载,不影响产品的安全及外观质量的焊缝

2.2焊缝质量等级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要求表中所列项目,每个项目分三个等级:

其中Ⅰ级为优秀,Ⅱ级为良好,Ⅲ级为合格。

3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则

3.1焊缝按对接焊缝和角接焊缝的外观质量要求分别进行检验。

3.2质量检验部门按图样、工艺文件,判断焊缝类别和质量等级,对焊接件是否合格进行检查和验收。

4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项目和要求对接焊缝见表2,角接焊缝见表3。

表2对接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项目和要求

说明

焊缝类型

序号

项目

项目说明(图示)

质量等级

A

B

C

D

1

表面气孔

I

不允许

可视面不允许,非可视面允许单个小的气孔,气孔直径d≤0.3t≤2;(密封焊缝不允许有气孔),其中t为板厚。

II

III

2

表面夹渣

I

不允许

II

不允许

50焊缝长度上,只允许单个夹渣,且直径不大于1/4板厚,最大不超过2(密封焊缝不允许夹渣)

50焊缝长度上,只允许单个夹渣,且直径不大于1/4板厚,最大不超过3

III

不允许

50焊缝长上,只允许单个夹渣,且直径不大于1/3板厚,最大不超过3(封焊缝不允许夹渣)

50焊接长上,只允许单个夹渣,且直径不大于1/3板厚,最大不超过4

3

飞溅

沿焊缝方向100×50中Φ1以上的飞溅数量

I

不允许

可视面不允许有飞溅,非可视面在100×50的范围内,Φ1以上的飞溅数量不超过一个

II

III

4

裂纹

在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内的裂纹

不允许

 

5

弧坑缩孔

h

I

不允许

II

不允许

①0.5≤t≤3之间,弧坑深度h≤0.2t;②t≥3,弧坑深度h≤0.1t≤2

III

6

电弧擦伤

由于在坡口外引弧或起弧而造成焊缝邻近母材表面处局部损伤

I

不允许在焊缝接头的外面及母材表面

II

不允许在焊缝接头的外面及母材表面

局部出现应打磨,打磨后呈光滑过渡,打磨处的实际板厚不小于设计规定的最小值

III

局部出现应打磨,打磨后呈光滑过渡,打磨后实际板厚不小于设计规定的最小值

7

焊缝成形

I

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焊波均匀、细密,接头匀直

II

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匀直,接头良好

III

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接头良好

8

焊缝余高

I

h≤1+0.05b

允许局部超过

h≤1+0.1b

h≤1+0.1b

h≤1+0.15b

II

h≤1+0.1b

h≤1+0.1b允许局部微小超过

h≤1+0.15b允许局部微小超过

h≤1+0.2b允许局部微小超过

III

h≤1+0.15b

≤5

h≤1+0.15b

≤5允许局部超过

h≤1.2+0.15b≤5

允许局部超过

h≤1+0.25b≤6

允许局部超过

9

未焊满及凹坑

I

不允许

h≤0.6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5%

II

不允许

h≤0.5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

h≤1.0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5%

III

不允许

h≤1.0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5%

h≤1.5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20%

10

错边

1单面焊缝

2双面焊缝

 

I

h≤0.10t≤1

 

h≤0.10t≤1

h≤0.10t≤1.5

h≤0.10t≤2

h≤0.10≤2

II

h≤0.10t≤1.5

 

h≤0.15t≤1.5

h≤0.15t≤2

h≤0.15t≤3

h≤0.15t≤3

III

h≤0.15t≤2

h≤0.15t≤2

h≤0.15t≤3

h≤0.2t≤3

h≤0.2t≤4

11

焊瘤

I

不允许

II

不允许

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5%,单个焊瘤深度h≤0.3

III

不允许

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以内,单个焊瘤深度不超过h≤0.3

12

咬边

I

不允许

不允许

h≤0.03t≤0.5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

II

h≤0.03t≤0.5,焊缝两侧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且≤50

h≤0.03t≤0.5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5%

III

h≤0.03t≤0.5,焊缝两侧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5%

h≤0.03t≤1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20%

要求修磨的焊缝不允许存在咬边。

13

焊缝沿长度方向宽窄差

I

任意300mm内:

①C≤20,ΔC≤2.5;

②20<C≤30,ΔC≤3;

③C>30,ΔC≤4;

II

III

14

焊缝宽度尺寸偏差

C1为实际焊缝宽度,

C为设计焊缝宽度

I

①C≤20,ΔC=0~2;

②20<C≤30,ΔC=0~2.5;

③C>30,ΔC=0~3

II

III

①C≤20,ΔC=0~3;

②20<C≤30,ΔC=0~4;

③C>30,ΔC=0~5

15

焊缝边线直线度

f:

任意300焊缝内,焊缝

边缘沿轴向的直线度

I

f≤1.5

f≤2

II

f≤2

f≤2.5

III

f≤3

f≤4

16

焊缝表面凹凸

g为任意30焊缝长度范围内,焊缝余高hmax–hmin的差值

I

g≤1.5

g≤2

II

g≤2

g≤2.5

III

g≤2.5

g≤3

17

根部收缩(缩沟)

I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II

不允许

h≤0.5,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

h≤0.6,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局部h≤1

III

h≤0.6,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

h≤0.8,总长度不超过焊全长的10%,局部h≤1

h≤1,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局

部h≤1.5

18

未焊透

I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II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可有可测出的连续缺陷,局部缺陷h≤0.05t≤1,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

III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可有可测出的连续缺陷,局部缺陷h≤0.1t≤1.5,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的10%

氩弧焊打底焊缝不允许。

不可有可测出的连续缺陷,局部缺陷h≤0.15t≤2,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

19

未融合

I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II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n≤0.4s≤4,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

III

不允许

不允许

h≤0.4t≤4,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

密封性焊缝不允许。

h≤0.4t≤4,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

20

根部下榻

I

h≤1+0.1b<1.5

h≤1+0.2b<2

h≤1+0.1b<3

II

h≤1+0.15b<2

h≤1+0.3b<3

h≤1+0.2b<3

III

h≤1+0.2b<2

h≤1+0.2b<3

h≤1+0.4b<4

h≤1+0.6b<4

 

表3角接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项目和要求

说明

焊缝类型

序号

项目

项目说明(图示)

质量等级

A/B

C

D

1

焊缝超厚

角焊缝实际有效厚度过

大,a:

设计要求厚度

I

h≤1+0.1a≤3

h≤1+0.1a≤3

h≤1+0.15a≤3

II

h≤1+0.15a≤3

h≤1+0.15a≤3

h≤1+0.2a≤3

III

h≤1+0.15a≤4

h≤1+0.15a≤4

h≤1+0.2a≤4

2

焊缝减薄

角焊缝实际有效厚度不足,a:

设计要求厚度

I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II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III

不允许

h≤0.3+0.04a≤1,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20%

h≤0.3+0.04a≤1,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20%

3

凸度过大或凹度过大

I

h≤1+0.1a≤3

h≤1+0.1a≤3

h≤1+0.1a≤3

II

h≤1+0.15a≤3

h≤1+0.15a≤4

h≤1+0.15a≤4

III

h≤1+0.2a≤3

h≤1+0.2a≤4

h≤1+0.20a≤5

4

不等边h

I

h≤0.5+0.1Z

h≤0.5+0.1Z

h≤1+0.15Z

II

h≤1+0.1Z

h≤1+0.15Z

h≤1.5+0.15Z

III

h≤1+0.15Z≤4

h≤1+0.15Z,允许局部超过

h≤2+0.15Z,允许

局部超过

5

焊脚尺寸K

I

①K1=tmin+(2~3)

②K2=H+(1.5~2.0)

0.25tmin≤K3≤tmin+1.5;

①K1=tmin+(2~4)

②K2=H+(1.5~2.5);

③0.25tmin≤K3≤tmin+2.0;

①K1=tmin+(2~4)

②K2=H+(1.5~3.0);

0.25tmin≤K3≤tmin+2.5;

II

III

H表示坡口开口尺寸,

tmin表示两板间的最小板厚

6

焊缝宽窄差ΔC

I

①C≤20,ΔC<3

②20<C≤30,ΔC<4

③C>30,ΔC<5

II

III

7

焊缝宽度尺寸偏差ΔC

I

①C1≤20,

ΔC=-1~2

②20<C1≤30,

ΔC=-1~3

③C>30,

ΔC=-2~2

①C1≤20,

ΔC=-1~2

②20<C1≤30,

ΔC=-2~3

③C>30,

ΔC=-2~4

II

III

8

焊缝边缘直线度f

I

f≤1.5

f≤2

f≤2

II

f≤2

f≤3

f≤3

III

f≤3

f≤4

f≤4

II

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5%,单个焊瘤深度h≤0.3内

III

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场的10%,单个焊瘤深度h≤0.3内

12

表面气孔夹渣

I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II

不允许

在50焊缝长度上,单个缺陷d≤0.25t≤2,缺陷总尺寸不超过4

在50焊缝长度上,单个缺陷d≤0.25t≤3,缺陷总12尺寸不超过4

III

不允许

在50焊缝长度上,单个缺陷d≤0.25t≤3,缺陷总尺寸不超过6。

密封性要求焊缝不允许

在50焊缝长度上,单个缺陷d≤0.25t≤4,缺陷总尺寸不超过6

13

弧坑缩孔

I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II

不允许

不允许

单个小的只允许出现在焊缝上

III

不允许

单个小的只允许出现在焊缝上,

密封性要求焊缝不允许。

单个小的只允许出现在焊缝和母材上

16

电弧擦伤

由于在坡口外引弧或起弧而造成焊缝邻近母材表面处局部损伤

I

不允许在焊缝接头的外面及母材表面

II

不允许在焊缝接头的外面及母材表面

局部出现应打磨,打磨后呈光滑过渡,打磨处的实际板厚不小于设计规定的最小值

III

局部出现应打磨,打磨后呈光滑过渡,打磨处的实际板厚不小于设计规定的最小值

17

焊缝成形

I

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焊缝均匀、细密,接头匀直

II

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匀直,接头良好

III

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匀直,接头良好

18

其它

其它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项目和要求

同“对接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项目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