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1724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复习 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docx

高考语文复习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7、正确使用词语综合练习精品教案

高考正确使用词语的试题,近几年大多是指虚词、实词、成语分题考的。

过去有把实词、虚词放在一题内考的。

如1995年全国卷第3题: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推进农

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成了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A.犹豫逐步化装B.迟疑逐渐化妆

C.迟疑逐渐化装D.犹豫逐步化妆

也有把一般词语和成语放在一起考的,如xx年全国卷第3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定得,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的假酒案。

A.不止正确耸人听闻

B.不只正确耸人听闻

C.不只准确骇人听闻

D.不止准确骇人听闻

这两道题都是着眼于近义词语的比较,并结合语境来选用的。

前一题的答案是A,后一题的答案是C。

但这里所说的“综合练习”,固然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但更指增加实词、虚词、成语使用的练习,以弥补前三讲练习题数量的不足。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李政道教授列举的另一个艺术与科学统一的例子就是屈原的《天问》。

因为

《天问》是基于几何的分析,应用精确的推理,并以气势磅礴的诗句写成的宇宙论文。

②有些人片面理解“减负”工作,认为“减负”就是大量减少作业取消作业。

③三峡水库工程修建完工后,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很大。

④张老师在国外学习期间,节省下来的经营购买了一批英文原版图书,供大家使用。

A.突出和受益用

B.杰出或受益用

C.突出或收益把

D.杰出和收益把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长年无敌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②无论国际风云如何,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不变。

③这场比赛失败了,但他们并没有灰心,他们接受教训,,争取胜利。

A.宁愿变换卷土重来

B.宁愿变换重振旗鼓

C.宁可变幻重振旗鼓

D.宁可变幻卷土重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

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

以。

③每年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去请外援。

A.误解甄别周游B.曲解甄别漫游

C.误解鉴别漫游D.曲解鉴别周游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夏秋之交,长江水位涨了上来。

②在冷酷和仇恨充斥社会生活的那些岁月,我们民族的精神道德受到了严重的。

③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其间,那才真有味。

A.逐渐摧残徜徉

B.逐渐摧折徘徊

C.逐步摧折徜徉

D.逐步摧残徘徊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着这个小镇的经济发展。

②最近上演的表现当代戒毒工作中的电视剧《红处方》,了众多的观众。

③天山最高峰有常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照射下,闪射出的白光。

A.限制感染剧烈

B.限制感化强烈

C.制约感染强烈

D.制约感化剧烈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前不久,前江地区山洪,致使公路堵塞,桥梁冲毁,交通瘫痪。

②张教授把分散在各处的资料卡片在一起,加以分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③两会期间,许多代表明确指出,对于乱收费的现象,人民群众早已深恶痛绝,政府必

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这种现象。

A.爆发收集禁止

B.暴发收集制止

C.爆发搜集制止

D.暴发搜集禁止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何住呈强蔓延的腐败之风,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②按理说,谁有本事,谁对国家的贡献大,谁就应该得到高收入的。

③十年过去了,这里的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情况并无多大。

A.遏止回报变异

B.遏制回报变易

C.遏制汇报变异

D.遏止汇报变易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我校成绩较为理想,与上届持平

②去不去北京?

我到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

③今天在书店发现了我寻找近半年的《悲惨世界》,真是喜出望外。

A.大致还是偶然

B.大致或者偶然

C.大概还是偶尔

D.大概或者偶尔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必须保留的一句是()

A.咱们厂所需要的原料早已运来,并被存放在库房里。

B.老先生很有度量,他和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经常争论不休的人也能交朋友。

C.北京地区今年少雨,大风也比前两年的要多。

D.天黑得这么厉害,怕是要下大雨,所以你出门还是带把雨伞。

10.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国内因特网方面的政策法规亟待完善,不少业内人士因为在政策中得到的支持不够,

做起来缩手缩脚。

B.既然任何生物的活动都有周期性节奏,那么宇宙飞船中宇航员的活动也要符合地球

上昼夜循环的规律。

C.人们对教育和科技和投资看成最重要的战略投资,终身学习将成为时代潮流。

D.自从教育部的“减负”通知下达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组织中小学生认真学习,

而且贯彻执行。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要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不只要解决其进修的问题,重要的是必须建立流动的优化

的人事制度。

B.人类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才能合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发展自己,创造美好

的未来。

C.小客厅收拾得干净利落,连挂画的钉子都像含着笑。

D.只要把改革开放比着一部激越的交响曲,“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才成了最强音。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犯点错误在所难免,不足为训,重要的是承认并改正

错误。

B.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连篇累牍的报道,使广大读者看到了希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

作用。

C.“苏宁公司”以销售空调起家,过去默默无闻,其董事长也没有什么知名度。

人们对

苏宁公司刮目相看,是近几年的事。

D.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

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师范大学新建的图书馆正对着学校大门,看上去典雅庄严,气宇轩昂。

B.为了迎接第六届华商大会,青年志愿者队伍粉墨登场,大显身手。

C.古今中外,仅凭优越的先天条件,不下苦功而终成大事者寥若晨星,相反,以勤补

拙而获得成功的却大有人在。

D.这次医疗故事给患者及其实属带来了无可非议的痛苦,所有医护人员应作出深刻的

反省。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当了两年的局长却没有干过一件实事,这次被免职,实在是众望所归。

B.会议开始比较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才使大家发言积极起来。

C.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

D.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在一条小巷不期而遇,又是拥抱又是问好,别提多高兴了。

15.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同学们问我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依我的门户之见,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遇到问题

及时请教别人。

B.直到锒铛入狱,这个贪污犯才痛定思痛地说了一句心里话:

“我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

全是自找的。

C.地质勘探队员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

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D.这次试验眼看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

如果功亏一篑,

实在可惜。

 

答案

1.B(杰出,突出的人、事,也可用于作品;突出,超出一般。

和,表并列;或,表选择;收益,生产或商业上的收入;受益,得到好处。

用,表示动作凭借的工具、方法、手段;“把”带的名词是后面动词的宾语)

2.C(宁可,权衡两方面利害得失选取的一面,往往与上文“与其”或下文“也不”、“不可”呼应,所以选“宁可”。

“变幻”意谓不规则地改变。

卷土重来,有贬义)

3.A(误解,理解不正确或不正确的理解;“曲解”,错误地解释。

甄别,审查辨别或考核鉴定;鉴别,鉴别真假好坏。

周游,游遍;漫游,随意游玩)

4.A(逐步,一步一步地;逐渐,渐渐。

摧残,使政治、经济、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摧折、折断、挫折。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徘徊,在某一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5.C(限制,约束或规定范围;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

感染,受到传染或语言,行动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感化,用行动影响或善意劝导,使人思想或行为向好的方面变化。

剧烈,猛烈,强烈,极强的、力量很大的或鲜明的、程度很高的)

6.B(暴发,突然发作;爆发,强调其规模、影响更大,有爆炸性。

收集,把分散的集中起来;搜集,搜寻并集中起来。

禁止,不许可;制止,强迫使停止,不许继续行动。

7.B(遏制,制止;遏止:

用力阻止。

回报,报答;汇报,综合材料向上级或群众报告。

变易,改变,变化;变异,同性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点、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8.A(大致,大约或大体上;大概,大致的情况,不十分明确或有可能。

还是,用在疑问性质的句子中表示选择;或者,用在陈述句中表示选择。

偶然,与“必然”相对;偶尔,有时)

9.B(A项不用“被”也有被存放之意;C项不加“的”意思明确;D项因果关系明确,可不用“所以”。

B项去掉“与”意思变了)

10.B(A项“在…………中”应改为“在…………上”;C项“对”应改为“把”;D项应改为“并且”,因为“并且”表同时或先后进行,“而且”表递进)

11.D(“只要…………才”应改为“如果……就”)

12.C(不足为训,不能作为典范或法则;“连篇累牍”有贬义;“安土重迁”,指在一地住惯了,不肯轻易搬迁)

13.C(气宇轩昂,形容人的气度不凡;粉墨登场,含贬义;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指责议论的)

14.D(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抛砖引玉,自谦之词;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15.D(门户之见,学术、艺术等领域由宗派情绪产生的偏见;痛定思痛,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起以前的痛苦;不以为然,不认为对,表示不同意)

附录(近义词语辨析举例)

[涵养修养]“涵养”着重指在受到冒犯时能宽容大度,控制自己的感情;“修养”指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有过一定的锻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欢迎迎接]“欢迎”指很高兴地接待,也可指乐意接受。

“迎接”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物,也可是抽象事物,如迎接考验等。

从程度比较,具有特别隆重,特别欢欣的心情的接待,用“欢迎”;如一般的用“迎接”。

[回答答复]“回答”指对一般问题的回话。

“答复”用于比较严肃场合。

“回答”多指口头的,“答复”可指口头,也可指书面的。

[会晤会面]“会晤”指会面,用于比较郑重的场面,“会面”适用范围广,亲戚朋友间的一般见面均可用。

[几乎简直]“几乎”表示相差很微小,将近于,如:

几乎折磨死;“简直”强调语气比“几乎”强,带夸张语气,强调相差极微小或几乎相同,非常接近,如:

简直是受骗了。

[矫正改正纠正]“矫正”的对象是某方面的。

“改正”的对象是偏差或错误,“纠正”语气比“改正”重,带强制意味。

[坚苦艰苦]“坚苦”指能够忍受,能够刻苦,常形容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艰苦”是艰难困苦的意思,常用来描述条件较差的客观情况。

[讲究讲求]“讲究”重在重视,“讲求”重在追求。

[激烈强烈猛烈剧烈]“激烈”着重指运动紧张或双方斗争尖锐,达到很高的程度,常形容争论,搏斗等;“剧烈”指急剧,变动或刺激厉害,常形容药性,疼痛等;“猛烈”着重指强而有力,也指程度高,浓度大,适用范围较广,能形容光线、色彩、对比等客观事物,也能形容欲望、感情等。

[精华精粹]“精华”指事物最精美的部分,比“精粹”更精美些,“精粹”含有去粗存精的事物,多指导单一的事物,如:

文章很精粹。

[眷恋眷念]“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深地留恋。

如:

《涉江》流露出诗人对楚国的无限眷恋。

“眷念”想念。

如:

离别家乡多日,对亲友甚为眷念。

[截止(zhǐ)截至(zhì)]“截止”(到一定时期)停止。

如:

报名已截止。

“截至”截止到(某个时期)。

如截至9月中旬。

[界限界线]“界限”着重于不同事物的分界,意义较抽象。

“界线”着重于两个地区的分界线,意义较具体。

[精密严密周密]“精密”指准确精细,常形容仪器,机械、语言、测量、计算等。

“严密”指客观事物间结合得毫无空隙,也指人们做事毫无疏漏,也形容组织,逻辑,结构等,又形容防卫性的行为,如封锁、防守、注视等。

“周密”着重指处处照顾到,没有遗漏,不疏忽大意,常形容人的行为,如计划、部署、安排等。

[局部部分]“局部”多指形势、战局、文章等的一部分。

“部分”着重于全部的一部分,常用于物品、工具、任务、工作等。

“局部”与“全局”相对,“部分”与“全部”相对。

[及时即时]“及时”①正赶上时候,如:

及时雨②不拖延。

如:

及时解决问题。

“即时”立即,如:

即时投入战斗。

[交待交代]“交待”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

如:

请把问题交待清楚。

“交代”移交,嘱咐。

如:

交代工作。

[开辟开拓]“开辟”强调从无到有地打通、创建,常说开辟航线;“开拓”是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对象一般是范围较大的,如:

开拓新局面,它用于比喻义时,对象可指领域也可指胸怀,如开拓人的心胸。

[夸耀夸奖]“夸耀”一般是炫耀自己,常含贬义;“夸奖”一般是称赞别人,不带褒贬色彩。

[恳切殷切]“恳切”指上下级,长幼及同志间的真诚希望。

“殷切”多指组织对成员,长辈对晚辈等。

[领会领悟]“领会”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精神、意图、心情”等。

“领悟”指理解,弄明白,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

含义、道理等。

[拉笼笼络]它们都是贬义词,“拉笼”着重于耍手段使人家靠到自己方面来,使自己得到;“笼络”指用不正当的方法拉笼人,使对方从思想上,感情上靠拢自己。

[乱用滥用]“滥用”无限制地用,不必用也用,不该用也用。

“乱用”无条理,无秩序地用,该用这而用那。

[类似相似]“类似”仅是情况,形态等的大致相像。

“相似”则是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程度比“类似”更像。

[连续陆续]“连续”多指事物或行动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比较紧密均衡。

“陆续”则指时间上有间隔,前后的连接不均衡。

[屡次一再]“屡次”强调动作或活动的次数多。

“一再”语气比“屡次”重,它强调动作或活动的重复,反复,不一定有明显的次数。

[利害厉害]“利害”①利益和损害,如:

这是利害攸关的事。

②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

如:

这人可利害;天热得利害。

“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

剧烈,凶猛(与利害②相同)。

[陌生生疏]“陌生”的对象多是没有见过的人或物。

“生疏”指的可能是见过的,但长期不接触了,如业务生疏。

[名气名声名望]“名气”褒义词,多用于口头语体。

“名声”中性词,口头语和书面语都用,“名望”褒义词,书面语。

[渺小微小]“渺小”指精神、思想、力量等。

“微小”着重于形体、数量,常形容具体事物,也形容作用、数量等抽象事物。

[捏造伪造假造]“捏造”对象常是不存在的事实、事情、证据等。

“仿造”着重指暗中模仿真的,造出假的。

“假造”着重指无中生有,捏造或模仿真的。

[凝视注视]“凝视”多指较长时间地全神贯注,精神集中地看着,包括人或物。

“注视”运用范围比“凝视”广,多指注意力集中在具体人或物的某一点上,它还可用在抽象事物上。

[年纪年龄]“年龄”指生存的年数,适用范围比“年纪”大,它常用于人,也可用于动植物。

而“年纪”则一般只用人。

[偶尔偶然]“偶尔”也作“偶而”,跟“经常”相对。

“偶然”指事情发生意外,跟“必然”相对,它还有形容词用法。

[讴歌歌颂]“讴歌”指赞美。

“歌颂”指颂扬功德。

[培育培养培植]“培育”多用于生物,尤其是幼小生物;也用于人。

“培养”多用于人,常指培养人才、崇高思想、优良品德、良好习惯;也用于万物。

“培植”多用于植物;也还指权势地位,含贬义。

如:

培植私人权势。

[盘算打算计算]“盘算”一般用于事情发生前;“计算”可用于事情发生后,也可用于事情发生前,含有“预先计划”的意思。

“打算”多指行动的方法或将办的事加以考虑。

[品味品位]“品味”是动词,是品尝,欣赏的意思。

“品位”是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含量的百分数越大,品位越高,现引申为对艺术品等或人的行为的评价。

[破除解除废除]“破除”指打破,除掉原来被人特别重视的信仰或蒙蔽人们的不合理的不好的东西。

“解除”的对象常是精神压力,思想顾虑或束缚人身心的东西,多是抽象的事物。

“废除”对象多是制度、法令、规章等不合理的或无用的东西。

[气魄气概]“气概”指豪迈态度,如英雄气概,“气魄”指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作敢为的办事魄力。

[切实确实]“切实”指事情本身符合实际的,如:

切实有效。

“确实”指事情真实可信,毫无疑问,如:

确实可信。

[强制强迫]“强制”用于法律上也用于其他。

“强制”的施动者是国家、政府、组织。

“强迫”除“强制”用法外,还用于其他方面。

“强迫”除组织、集体外,也可以是个人。

[启用、起用]“起用”多指退职,免职等人员的任用,支配的对象一般是某类人物;“启用”多指设备,设施的开始使用,陈述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

[缺乏缺少]“缺乏”强调少或没有,消极色彩浓。

它可带抽象事物作宾语,如勇气、经验等;又可带集体概念作宾语,如书籍,布匹,人员,弹药等;还可带行为动词作宾语,如:

调查,观察。

“缺少”指在数量上少一些,有时指没有,宾语是具体名词,如教师,用品等。

[轻率草率]“轻率”常形容处理问题不认真严肃的态度。

“草率”常形容办事的态度。

[清净清静]“清净”没有事物打扰。

如:

耳根清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

如:

环境清静。

[启事启示]“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名词。

如:

征稿启事。

“启示”启发,既作动词,也作名词。

如:

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

(这里用作名词)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修辞备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

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格

三、考查方式:

由历年各地的高考卷,归纳有关修辞的考查方式、及趋势。

投影显示各地的高考卷。

小结考查方式、内容及趋势:

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

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

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

5、通过作文进行考查

四、结合实例详细讲解高考考查的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

(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

例如: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

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例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例如: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

例如:

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

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

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

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

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

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六)、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

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如:

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七)、比喻要贴切

①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轻快。

没有相似点

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喻体不当

③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④“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B)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八)、准确理解比喻句

1、我猜他把那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本体是“看信”,喻体是“咀嚼食物”,相似点是:

仔细、反复、回味。

2、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这位观察别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不太好的阴影。

本体是“印象”;喻体是“阴影”;相似点是“暗淡”。

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要问我的意思,我说,文言文可以念点儿,可是念多少还值得研究。

似乎应该先研究一下学习文言文的目的。

教学大纲提出培养阅读浅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