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2211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docx

高三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试题2

第4章第2节

1.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亚氯酸钠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

,其中HClO2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ClO2是有毒气体.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

(  )

A.3.0         B.4.0~4.5

C.6.5~7.0D.9.0

解析:

选择的原则有二:

①HClO2浓度较大,②污染物浓度较小,故结合图可知B项符合条件.

答案:

B

2.下列溶液能使红色花瓣快速褪色的是

(  )

A.稀盐酸B.新制氯水

C.氯化钙稀溶液D.生理盐水

解析:

能使花瓣快速褪色的只有新制氯水,因其余物质均不具有强氧化性.

答案:

B

3.氰气分子式为(CN)2,其性质与卤素相似,在化学上称为类卤化合物,以下关于(CN)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与活泼金属直接发生化学反应

B.易溶于水也易溶于NaOH溶液

C.是一种有毒气体

D.可用HCN溶液与MnO2混合加热制取

解析:

卤素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其他几种说法都可根据氯元素对应的性质进行判断.

答案:

B

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

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管道漏气则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解析:

根据题给反应知,其产物HCl遇NH3生成白色固体NH4Cl,A正确;从方程式看Cl元素化合价降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Cl2为氧化剂,B正确;且生成1molN2时,转移6mol电子,故D正确;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C错误.

答案:

C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

2H++Cl-+ClO-

B.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

Cl-+Ag+===AgCl↓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aCO3+2H+===Ca2++H2O+CO2↑

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

Cl2+2OH-===Cl-+ClO-+H2O

解析:

在Cl2与水的反应中,生成的HClO是弱酸,不可拆开,正确的应为Cl2+H2OH++Cl-+HClO.

答案:

A

6.氯化溴是由两种卤素互相结合而成的卤素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与Cl2相似,能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能与水反应:

BrCl+H2O===HBrO+HCl.下列有关BrCl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是较强的氧化剂

B.是一种化合物

C.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D.BrCl与水反应中,Br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解析:

BrCl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应是较强的氧化剂,可氧化KI生成I2,I2遇淀粉变蓝.BrCl由两种元素组成,显然属于化合物.BrCl分子中,Cl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故电子对偏向Cl,使Cl显-1价,Br显+1价,根据反应BrCl+H2O===HBrO+HCl,BrCl中各元素化合价未变,故此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7.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

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参加反应的Cl2与被氧化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21∶5B.11∶3

C.3∶1D.5∶1

解析:

设ClO-和ClO

分别为1mol和3mol,则被氧化的Cl2为2mol,再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被还原生成Cl-的Cl2共为(1+3×5)/2=8mol,参加反应的Cl2共8mol+2mol=10mol.所以选D.

答案:

D

8.CsICl2是一种碱金属的多卤化物,这类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既可表现氧化性又可表现还原性,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s显+3价,I和Cl均显-1价

B.Cs显+1价,Cl显+1价,I显-1价

C.在CsICl2溶液中通入氯气,有单质碘生成

D.在CsICl2溶液中通入SO2,有硫酸生成

解析:

Cs为第ⅠA族,化合价为+1价,因Cl的非金属性强于I,故I为+1价,Cl为-1价,又因I的价态较高,故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所以只有D正确.

答案:

D

9.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

、Cu2+、SO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

①肯定不含I- ②肯定不含Cu2+ ③肯定含有SO

 ④可能含有I-

A.①③B.①②③

C.③④D.②③④

解析:

原溶液为无色溶液说明肯定不含Cu2+;由于亚硫酸根离子的还原性强于碘离子,因此加入的少量溴水先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SO

+Br2+H2O===SO

+2Br-+2H+,反应后溶液呈无色,因此③和④也正确.

答案:

D

10.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解析:

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反应需要加热,A错误;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与醋酸反应生成的CO2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NH3·H2O不能溶解Al(OH)3,C错误;D有较大的容积,可起防止倒吸的作用,D正确.

答案:

BD

11.

(1)我们每天食用的碘盐,主要成分就是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的氯化物.请写出NaCl的电子式________.

(2)聚四氟乙烯与聚氯乙烯为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单体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备.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药品KBr、KI、NaI均为白色固体.若试剂瓶的标签已模糊不清,请设计实验检验出KI,完成表格.

操作

结论

步骤1

取适量固体进行焰色反应

步骤2

产生黄色沉淀的为KI

解析:

(1)NaCl的电子式为Na+[

]-.

(2)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分别由CF2=CF2、CH2=CHCl加聚生成,因此CF2=CF2、CH2=CHCl分别是聚四氟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单体.

(3)Cl2与Ca(OH)2发生反应制漂粉精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Ca(OH)2===Ca2++Cl-+ClO-+H2O.

(4)先利用焰色反应检验出NaI,再用AgNO3和稀HNO3根据反应生成沉淀的颜色不同检验KBr、KI.

答案:

(1)Na+[

]-

(2)CF2=CF2

CH2=CHCl

(3)Cl2+Ca(OH)2===Ca2++Cl-+ClO-+H2O

(4)火焰呈黄色的为NaI 再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12.(2009·枣庄质检)某化学研究小组的成员经过学习得知,Cl2与H2O发生下列化学反应,并且HClO具有比Cl2更强的氧化性.

Cl2+H2O

HCl+HClO

他们为了探究新制饱和氯水的组成和性质而进行了科学实验:

先观察了氯水的外观性质以后,又用胶头滴管将该氯水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边滴边振荡,并连续观察现象,发现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而得无色溶液.以下的一些问题需要请你来配合回答:

(1)请写出新制饱和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再进行更多的实验,请说明能快速判断氯水中含有Cl2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预测,实验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又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究竟是上述中的①还是②,在此之前先做了实验预案的设计.请你简述实验的方法、现象和结论.

解析:

(1)由Cl2+H2O

HCl+HClO可知,溶于水的Cl2,一部分转化成了HCl和HClO,另一部分以Cl2的形态溶解于水中.

(2)氯水因Cl2的存在而显浅黄绿色,氯水显浅黄绿色就是其中含有Cl2的依据.

(3)溶液的红色是酚酞与NaOH相互作用的结果.若没有酚酞,NaOH溶液呈无色;若没有NaOH,酚酞溶液也呈无色.由“

(1)”中的分析可知,新制的氯水中既含有以显强酸性为主的HCl,又含有以显强氧化性为主的HClO.

(4)若是氯水中的HCl中和了NaOH而使红色褪去,则溶液中还有酚酞,故可应用验证酚酞存在的方法来证明之;若是氯水中的HClO氧化了酚酞而使红色褪去,则溶液中就没有酚酞了,故可应用验证酚酞不存在的方法来证明之.

答案:

(1)Cl2、HCl(或Cl-)、HClO

(2)氯水显浅黄绿色

(3)①HCl中和了NaOH ②HClO漂白(氧化)了酚酞

(4)取无色溶液3mL盛于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2滴NaOH溶液,振荡,观察现象.若溶液复现红色,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而不是②;若溶液仍为无色,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②而不是①.

13.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

a→________→________→d.

(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量取20mLE中溶液,倒入已检查不漏水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mL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如图),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

呈黄绿色的是_______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再装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______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

(5)在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说明需要改进的理由并在方框中画出改进后的装置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连接的关键是C装置的作用,由于D中反应生成了CO2和HCl,有氢元素存在,说明有水参加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Cl2+C+2H2O

4HCl+CO2,C装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而且Cl2从C中出来带出水蒸气,因此应该是长进短出.

(2)C中提供水蒸气,烧杯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有利于水蒸气生成.(3)K关闭,此时B相当于量气装置,生成的气体将B中的NaCl溶液压入漏斗中.(4)此步操作是卤素单质的萃取,Cl2易溶于CCl4,而使CCl4层呈黄绿色,Cl2无漂白性,上层液主要是Cl2和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HClO具有漂白性,可以使有色布条褪色.(5)由于D中反应生成了极易溶于水的HCl,E装置不正确,会造成E中水倒吸,可以用一个倒置的小漏斗防止倒吸.

答案:

(1)c b 

(2)2Cl2+C+2H2O

4HCl+CO2 加入的浓硫酸溶于水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试管中的水变为水蒸气,从而提供足量的水蒸气供D中反应需要 (3)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贮存少量Cl2,避免Cl2对环境造成污染 (4)下层液 上层液 (5)D中反应生成的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