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2319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docx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

一拖集团中心监控机房建设方案

第一章中心机房建设要达到的几点要求

第二章机房装修方案说明

第三章机房设备防雷系统说明

第四章机房电气系统配置方案说明

第五章机房空气调节系统说明

第六章机房安全感应门禁系统说明

第七章机房中心监控大屏安装说明

第八章机房设备清单及装修报价(附装修效果图)

 

第一章中心机房建设要达到的几点要求

一拖集团中心监控机房是要集数据中心、网络服务中心,安全快速反应指挥中心于一体的监控机房。

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监控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一拖集团中心监控机房既要保障机房设备安全可靠的正常运行,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又能为管理人员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能够满足系统管理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

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第二章机房装修方案说明

一、设计的主导思想

针对机房建设的要求,并以机房设计规范为依据,对的机房进行设计。

主要对机房的装饰、电气、空调、消防、感应门禁、闭路监控等几方面进行着重设计。

机房设计的主导思想:

首先需要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主要考虑机房的供配电系统、UPS不间断电源、防雷和接地等方面。

其次要充分满足机房设备对环境的要求,主要考虑机房环境的温湿度、空气的洁净度、防静电和防电磁干扰、机房智能化等方面。

因此不但要通过相应的设备(如空调、新风机等)对机房环境进行控制,而且要考虑装饰材料对机房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针对机房的特点,还要考虑机房环境足够的照度和防眩光处理以及机房对噪声的要求。

在保证机房设备安全运行和满足机房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美学艺术有机地融入其中,加之合理地运用装饰材料对机房空间进行美化,并对其重点部位细致刻画和创新,既能体现机房的装饰特点,又能营造良好的机房办公氛围,旨在重点突出机房装饰的高科技形象,体现机房设计的人性化特点。

针对本工程,我公司遵循以上的主导设计思想,以达到安全、可靠、经济、美观和环保节能为原则,对本工程进行详细设计,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以及机房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特点。

二、平面功能布局

依据空间划分合理、流线明确的原则,设计中机房区域按其使用功能和各功能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整个区域有机地划分为机房主设备区、外围设备区、监控区域。

机房设备区包括:

主机房、控制室。

形成主机区、控制室二者在功能间衔接有序的基础上,每个区域又可单独成为一个个体,从而使整体布局合理,脉络清晰,并符合各系统要求。

将机房区的功能间如此划分,从机房的安全可靠运行方面考虑,配电箱是机房区域的核心,故将其设在主机室的后方;从节能方面考虑,配电室距电井的距离比较近,有利于管线的节约和管线敷设的条理性、有序性以及日常的维护工作;将设备机房与其相临的控制室之间采用玻璃隔断,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设备的观察和维护工作。

三、装饰特色描述

为了给机房区多一点的趣味及变化,针对本工程的机房墙面的处理,设计中重点从墙面造型方面考虑,强调空间感的延续及延长,创造出比较迂回曲折而异于一般直接的感觉,因此产生另一种间接的效应则是它最终的目的。

故在墙面的设计上,将墙面从材质的颜色上分为几部分,其中一条紧凑的多色的装饰带将整个墙面分为两部分,装饰带的上部分又经2CM的孔雀兰铝塑板分隔为两部分,踢脚采用孔雀兰铝塑板饰面,如此设计,令人望之而有一种清新的视觉上的空间体验,不论颜色、灯光可能都是因某种时空的转换而产生既有的变化,因而会产生一种多样性的可能,使空间充满趣味性和多变性。

若想视觉空间在不影响功能分配的前提下无限扩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通透玻璃进行隔断,此次工作间划分,我们主要选用无框12MM厚玻璃隔断,并配以带白钢门夹、装有优质地弹簧的玻璃地弹门。

而玻璃隔断框采用铝塑板饰面包饰,由于铝塑板具有现代的质感表面,同时颜色可选性强,容易和周围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使空间的颜色丰富而协调,这就突破了玻璃隔断千篇一律砂钢饰面框的束缚,也使玻璃隔断的装饰效果焕然一新,独具特色。

四、装饰材料选用

针对本工程,首先从机房的防静电和防电磁干扰方面考虑,天花采用600*600MM方形微孔铝板吊顶

棚板特点为:

(1)结构精巧,装拆方便;

(2)无懈可击的安全防火、防潮功能;(3)拼接无缝、表里如一的优良品质;(4)易于清洁,经久耐用;(5)富贵高雅,并具完美的吸音效果。

利用其特点,以满足机房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不霉变、变形小、吸音好和坚固可靠等。

墙壁装饰均采用铝塑板饰面,该铝塑板采用50轻钢龙骨做骨架,粘贴于9mm厚密度板上进行饰面装饰。

此铝塑板特点:

(1)超强剥离度;

(2)超耐候性;(3)涂层均匀,色彩多样;(4)防火性强;(5)耐冲击性;(6)材质轻易加工;(7)易保养;(8)金属质感强烈

另外,铝塑板对机房的防静电和防干扰具有良好的作用,并且现代质感很强,是机房墙柱面装饰的首选。

机房地面选用抗静电地板

抗静电地板的特点为:

地板规格尺寸为600mm*600mm,该地板特点为:

(1)地板机械性能高;

(2)承载力大;(3)防火性能好;(4)表面静电喷塑、柔光,耐磨、防蚀;(5)地板表面粘贴装饰板,耐磨性及抗静电性能优良;(6)造型美观,装饰性强;(7)组装灵活、互换性好;(8)修方便,经久耐用。

抗静电地板性能指标结合表

项目性能指标冬季

平面度≤0.75mm

尺寸公差0~0.25mm

电性能2.5X104~106Ω(PVC)1X106~2X1010Ω(HPL)2.5X104~106Ω(PVC)

支架承载能力≥25KN

防火指标≥氧指数32%

通风地板通风量0~25%

地板系统重量32kg/m2

流动载荷181kg

集中载荷454kg

极限载荷1360kg

上各指标完全符合“《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中各项质量要求。

 

第三章机房设备防雷系统说明

1、机房防雷设计

电源防雷:

我们将在机房的进线配电箱处做一级电源防雷(用DXH06-FB),目的是防止雷电通过市电电源线传到机房破坏设备。

在UPS取电处做二级电源保护(用DXH06-F),目的是防止雷电通过电源线传到机房经过简单的一级防雷后仍有残压损坏设备。

信号防雷:

在机房端的外网线接入处(用QFL06-RJ11/C100防雷器)来保护网络设备,目的是防止雷电通过外网线传到机房损坏设备。

电源两级防雷示意图

 

网络防雷示意图

 

2、接地系统

接地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接地是防雷器起作用的重要的保障。

防雷接地系统在静电地板下用铜排先制作等电位汇流排,汇流排上的接线端子与静电地板,防雷器接地线以及其他设备机壳相连。

室外新增地网选择离机房较近的泥土区域开挖做地网,开挖6个深1米,底部长宽0.7X0.5米的坑,放置接地体。

最后有16平方将诶地铜芯线与地网相连接。

相联连接目的是能让雷电浪涌,静电经过汇流排等电位并通过接地网泻流到大地而不对设备造成破坏。

接地网图

接地体

 

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小需保护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

穿过各防雷区交界的金属部件和系统,以及在一个防雷区内部的金属部件和系统都应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

我们主要在机房内采用均压环做等电位连接,能大大减小由雷电或其它原因引起的电位差,从而有效保护机房内各微电子设备。

 

汇流排等电位连接示意图

走向机房设备接地及静电地板接地

走向机房设备接地及静电地板接地

均压环

到室外地网

接地主线

 

施工标准按如下国际国内标准执行: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电子一拖中心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3、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YDJ26—89;

4、计算机场站安全要求GB9361—88;

5、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

6、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

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8、GA267——2000(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配置清单

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二级电源防雷器

DXH06-FB

1个

机房电源第一级防雷

三级防雷器

DXH06-F

1个

机房电源第二级防雷

网络防雷器

QFL06-RJ11

2个

机房网络防雷

鸽牌铜排

3X30

24

机房防静电等电位

接地模块

ZP3

6个

制作接地网

降阻剂

ZP

6包

制作接地地网

镀锌扁铁

4x40国优

1批

接地体连接带

线材

16#国标

一批

机房地网主线

线材

6#国标

一批

防雷器连接线

辅材

杂件类

一批

 

第四章机房电气系统配置方案说明

如果说一拖中心机房的装饰是人的面貌,那么一拖中心机房的电气系统就是心脏,只有安全可靠的供配电系统才能保证一拖中心机房中的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

现在的计算机和数据传输设备的时钟都是nS级的,它们要求电源的切换时间为零秒。

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和传输的数据是弱电信号,电流为mA级,电压为五伏以下,可以说弱不经风,所以计算机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系统,防静电措施,防电磁干扰措施,防过电压,防浪涌电压措施。

我公司通过多年的计算机场地电气系统设计和施工,总结出一整套保证计算机场地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设计方案和防静电、防电磁干扰、防雷、防过电压、防浪涌电压的施工工艺。

完全可以确保机房设备的安全无恙。

一、配电系统概况

根据一路市电电源进线,本设计选择一路进线电缆为VV(3x240+2x95)全塑电缆,由甲方引至机房配电箱AP,可提供100A的供电负荷,机房区的全部满负荷时的最大负荷约为50KVA,尚有50%备用容量。

机房区供电分成二部分,其中一部分供市电负荷:

空调机、新风机、市电插座,照明系统供电,第二部分由UPS供给本网络中心计算机系统和服务器系统负荷用电;保证本网络中心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还为应急照明灯具供电。

应急照明灯具与正常照明灯具共用,正常情况下由市电电源供电,市电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应急照明电源。

二、电气安全措施

1、人员设备用电的安全措施

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本设计采用了多项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技术措施。

第一项,采用了事故断电措施。

进户端装设了具有过载、短路保护的、高灵敏度的断路器,并装设跳闸机构。

一但出现消防事故报警,能够通过报警装置提供的信号,将市电配电系统的交流进线断路器断开、切断市电电源,确保事故不再漫延,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第二项措施,本设计采用UPS电源设备及相应的蓄电池设备,提高计算机设备用电的安全与可靠性。

为了提高安全系数的通行设计原则,即“大马拉小车原则”,在选用线路和器件时,控制器件和线路的工作温升,低于器件和线路额定温升的75%。

器件和线路的工作负荷,控制在器件和线路的额定负荷75%-50%以下,这种设计原则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系数,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寿命,虽然初始投资略有增加,但从整体来看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因为不按此设计,一旦发生事故,一次事故的经济、政治损失要比初始投资大十几倍,甚至几百倍。

第三项安全措施是所有的墙壁插座均按规范要求选用漏电保护断路器控制,某一个墙壁插座漏电时,在30mA内就能切断线路,确保人身安全。

第四项安全措施是所有的机壳都进行接地保护,所有的插座均有接地保护。

2、供电安全措施

一拖中心机房网络交换机或计算机,其心脏器件的时钟都是nS级,要求供电切换时间为零秒,本设计采用两台不同容量的UPS及配备相应数量的蓄电池做为计算机系统用电,这样设计可以保证供电不间断。

保证一拖中心机房中的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

3、数据安全措施

网络系统是一拖中心机房的灵魂,数据安全已经被人们越来越重视,数据安全除了软件措施外,如防火墙、容错技术等。

而对网络硬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硬件安全措施也是保证数据安全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

因为数据信息均为弱电信号,本身非常脆弱,可以说弱不经风。

本设计采取了以下措施保证数据安全。

第一项数据安全措施,防静电干扰。

堵疏相结合的防静电技术措施。

机房内有很多电子发射设备,如显示器,另外目前人们的穿戴大部分是化纤、毛料制品,这些衣物在活动中也会产生大量游离电子,这些游离电子在漂浮游离过程中会聚集成电子云,有时会形成的时间为nS级电压为KV级,一旦与信息设备接触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本设计中主要采取了以下防静电措施:

一是采用恒温恒湿空调,降低游离电子的产生,实验证明机房的相对湿度低于30%时,静电电压可达5000V,当机房相对湿度低于20%时,静电电压可达10000V,所以机房的相对湿度必须保持在45%-65%之间。

保持机房的相对湿度是堵住游离电子产生,但还会有游离电子存在。

二是,采用恒温空调,数据设备的核心部分基本上是电子集成块,电阻、电容、信息在其内部的传输电压仅几伏,电流为mA级,器件参数有微小的变化就会引起数据的不真实,实验证明机房温度每变10摄氏度,其可靠性会降低25%,而电阻阻值会变化10%,电容会降低寿命。

本设计在一拖中心机房安设恒温空调保证机房温度保持22摄氏度,以保证器件性能稳定,传输数据真实。

第二项数据安全措施:

防尘

数据传输设备中印刷电路板的线距很近,不允许有金属灰尘侵入,一旦有金属灰尘侵入会形成线间短路。

另一方面计算机的光驱、软驱、硬盘的读写为非接触式的,但其间距是μM级的。

不允许有灰尘附在读写头上。

本设计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带灰尘颗粒入侵机房。

机房是封闭的除门与外相通外,窗户是封闭的。

虽设有新风机,但室外空气通过几级过滤才进入机房,而且机房内气压与机房外气压正差10-20Pa,这样即使门窗封闭不严,使外面空气不能进入机房。

这样就可以避免灰尘对设备正常工作造成威胁。

三、照明系统设计

机房要求有足够的照度,并且无眩光。

按GBJ133-90规定机房照度分低档200Lx、中档300Lx、高档500Lx,本设计在灯具配置上按高于中档照度的要求配置,为消除眩光,本设计选用目前市场上先进的格栅灯,此种灯具反射强,并无眩光。

应急照明按正常照明照度的10%布置灯具。

灯具使用正常照明灯具,应急照明电源在市电正常时由市电供电,在市电故障时自动转由用UPS电源作为应急照明电源。

四、接地系统

1、常规接地系统

(1)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及直流接地系统(逻辑接地及其它模拟量信号系统的接地)。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

本机房设计中有两种接地系统,一是保护接地系统,机房中所有金属顶棚、龙骨、墙面等,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管线、防静电地网、防静电地板的支架连接一体都与保护地有良好的连接,既保证人身设备安全,又给机房内游离电子一个顺畅通路。

本设计利用大楼的PE线统一接入大地,不再单独设置保护接地极。

另一个是在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系统不宜采用悬浮接地而应采用逻辑接地系统,因计算机是弱电设备,它的工作需要一个均恒的标准零电位,机房的防静电地板下设置了一个与保护地有良好绝缘的逻辑地网,计算机的地与其相接,保证机房中的计算机有一个等电位的工作环境。

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工作,本设计采用单独做一组独立的逻辑接地极,并建议使用小于1欧姆地极。

(2)接地系统的选择

计算机的各种不同机型对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值及接地方式的要求各异。

为了避免对计算机系统的电磁干扰,宜采用将多种接地的接地线分别接到各接地母线上,由接地母线采用一根接地线单点与接地体相连接的单点接地方式。

由计算机设备至接地线的连接导线应采用多股编织铜线,且应尽量缩短连接距离,并采取格栅等措施,尽量使各接地点处于同一等电位上。

机房接地方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直接关系着抗干扰的效果。

具体形式如下:

1)点接地系统:

将计算机中的接地信号接到机房内的活动地板下的逻辑地网上,再将地网单点与总接地装置或接地端子箱作金属连接称为一点接地系统。

其特点是有统一的基准电位,相互干扰减少,而且能泄漏静电荷,容易施工又经济,所以规范推荐这种一点接地系统。

多个计算机系统中的接地系统,除各计算机系统单独采用单点接地外,也可共用一组接地装置。

为避免相互干扰,应将各计算机系统的接地母线分别采用接地线直接与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体相连接。

2)混合接地系统:

在计算机内部的逻辑地、功率地、安全地在柜内已经共同接到一个端子上了,所以在设计时,只将此端子和接地装置作金属连接即可,由于相互干扰一般不采用。

3)悬浮接地系统:

电子设备或计算机内部部分电路之间依靠磁场耦合(例如变压器)来传递信号,整个计算机设备外壳都与大地相绝缘,也就是悬浮。

或计算机内部各信号地接至机房活动地板下与建筑绝缘又不与接地体相连的铜排网上,安全地接至总接地端子或接到专用线PE线上。

悬浮接地的抗干扰性比较差,所以新规范计算机信号系统不宜采用悬浮接地。

计算机的逻辑接地系统与防雷接地应该相距20米以上,这是很困难的,因为建筑物供电系统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一般是合一的,推荐电阻不大于1欧姆。

防雷接地通常有许多组接地装置,相距不过20米,建筑物密度往往也比较大,所以很难把计算机的逻辑地接与防雷接地分开做。

但有条件时尽量满足此要求,否则采用综合接地方式(各种接地分别接至统一的综合接地极)。

4)接地电阻值的选择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S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的四种接地可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应由其中最小值确定。

若防雷装置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级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阴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并要求采取防止反击措施。

一般要求综合接地极阻值小于1欧姆。

对直流工作接地有特殊要求需单独设置接地装置的计算机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及与其他接地装置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应按计算机系统及有关规范的需要确定。

本设计采用单独设置逻辑接地极,阻值小于1欧姆。

计算机系统接地应采取单点接地不宜采取等电位措施。

当多个计算机共用一级接地装置时,宜将各计算机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

2、机房防雷及防过电压系统

机房的供电为TN-S系统(三相五线制),总进线为埋地引入总配电室,目前中心机房的配电是由总配电室引入。

根据国际防雷系统要求,应将大厦需要保护的空间划为不同的防雷区,以确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雷闪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依据防雷设计原理,大厦的防雷保护分为三级:

1)电源防雷及过电压一级保护:

在总配电的总电源输入并联防雷器一组作为总电源的一级防雷及过电压保护。

2)电源防雷及过电压二级保护:

在每一个楼层配电柜或中心机房主配电柜的总进线开关并联一组防雷器,作为电源的二级防雷及电压保护。

3)电源防雷及过电压三级保护:

在中心机房的UPS输出(入)母线上或在主要计算机负荷上并联一组防雷器,作为电源的三级防雷及过电压保护。

根据以上情况,中心机房的防雷及过电压保护采用二级保护方式,即在UPS输入母线上加装并联防雷器一组。

完成对UPS设备及UPS负荷的保护。

如针对雷区,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加强防雷效果,可增加一台多级避雷器,在防雷方面有更佳的效果。

 

第五章机房空气调节系统说明

一、系统选择

空气调节的主要目的是为机房中的人员及设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功能范围的日趋扩大,机房作为电子系统信息管理、交换和处理的中枢,其重要性和特殊性不言而喻。

因此,通过空气调节为机房设备创造一个可靠、稳定运行的工作环境便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适应人性化管理要求,为机房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对系统效率的充分发挥也是同等重要的。

根据国家对机房设计和建设的有关规范的具体要求,结合广安地区具体环境条件,并主要考虑到机房对温湿度、控制空气含尘量及空气新鲜度要求的重要性和独特性,设计认为其对环境状况的特殊要求如:

要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空气流速等采取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的不间断的精确严格的控制,这不是一般的民用或商用空调设备所能满足的。

因此,为了保证机房环境最大程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认为必须选用用高效能、高灵敏度的机房专用精密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二、负荷计算及设备选型

1.负荷计算

根据机房内部的区域划分和各区域功能的不同,空调系统总控制面积为90m2,主要包括主控主机室、空调配电室、外围设备室和监控室等不同工作区间。

机房内空调系统的负荷主要包括:

l设备的冷负荷

l照明的冷负荷

l外窗的辐射热和窗体传热的冷负荷;

l外墙和屋顶的传热冷负荷;

l人体的冷负荷及湿负荷。

由于机房窗户采用8mm厚玻璃进行二次封闭,内部有窗帘阻隔,地面又做保温处理,内部人员数量和流动性都很小,同时根据相关资料介绍和实际测算,机房内空调的负荷主要来自于其中的设备和照明的发热,约占其负荷总量的70~80%,所以为简化计算设计只对设备和照明的发热进行计算,而其它类型负荷只进行适当估算。

2.系统设备选型

(1)设备选型

空调系统,对于机房内部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以及空气流动速度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气温相对较高,湿度较大,机房内设备一年四季又要求连续正常运行,所以必须根据这种实际建立一套完整可行且具有良好安全保证的空气调节系统。

l在系统选型时既要考虑满足负荷要求,又要考虑系统的安全可靠。

根据上述计算既可以选择一台制冷量较大的2匹海尔柜式空调:

l智能化精密控制;

l模块化结构;

l高效节能环保;

l安装维修简单方便;

l体积小重量轻。

另外,该空调机组,系统控制器根据工作人员设定的温湿度和室内空气温湿度状态,自动调整压缩机和风冷冷凝器的工作状态。

保证能耗最低。

(2)其它说明

空调室外机与内机之间的水平距离不能大于25m,若其安放位置高于内机,则垂直高度不能大于15m,反之,则不能大于5m。

为满足空调机加湿用水需求,如果当地水质较硬,空调机进水需做软化技术处理。

大楼如有中央空调机组,其用水如已做软化处理且符合机房专用空调厂商要求,可直接引用,以节约造价。

否则需另加装软水器。

空调机要有完整的上下水系统,以满足加湿器和除湿器的需要。

管路敷设位置需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并且下水管的直径和坡度应足够大,以免管道堵塞。

每个空调机下部均应设防水堰、地漏、下水管,以便在空调加湿器漏水或水管破裂后,保证机房内设备和设施的安全。

 

第六章机房安全感应门禁系统说明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意识形态的改变,对于安全、方便的身份认证技术变得越来越紧迫,安全防范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

监控、防盗、门禁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然而,监控系统、防盗系统的独立工作,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就要从最基本的方面作起。

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可以控制能随意进出安全防范区的人的数量。

进入安全防范区域内人的数量减少,安全系数必定会同时增大。

本设计在主机室入口处和运行区入口均设计了门禁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用来进行内部人员出入门的通道控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设计采用了无接触感应卡开门方式,即感应式门禁系统方案。

二、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1.门禁系统要求安全、可靠,符合消防技术要求;在断电时,大门为开启状态;大门开启,响应速度快。

2.大门开启响应速度一般情况下要求小于1秒,整个系统在高峰开门时,最大延时不能超过3秒。

3.系统管理操作为汉字菜单,除系统管理员外,其他任何人无权更改系统数据和实时数据。

4.在系统或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