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2630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docx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docx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

 

魏洪宾

 

2010-12-1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什么?

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一场有18个国家参加,双方投入约300万兵力的局部战争,相持3年(其中抗美援朝二年九个月),最后以停战方式告终。

适逢志愿军出国作战60年之际,作为一个曾参加那场战争的老兵,以切身感受的经历,把她记录下来,以悼念为国捐躯的烈士和给现代人留下一段不可忘记的历史。

抗美援朝的胜利证明了什么?

可能各有其说。

我认为以下六点可以研究和讨论。

不仅有历史意义,也很有现实意义。

第一,证明了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出兵朝鲜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根据当时形势有三个问题:

一,向东渡海解放台湾;二,向北援助朝鲜;三是利弊得失评估。

解放台湾是全国解放后头等大事。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标语遍布全国。

我军也有一定准备。

但必须认识到打台湾得有空中掩护,海上运输。

台湾海峡宽100海里不是木船可以摇得过去的。

“百万雄师”过长江、解放海南岛的办法已不适用。

援助朝鲜:

当时朝鲜形势已非常危机,1950年10月19日首都平壤失守,美军快速向北推进,朝鲜发出紧急求援信号,我予有准备成立了东北边防军,出兵只有一江之隔,鸭绿江宽50—150米,有安东、辑安、长甸3个渡口,一夜过几十万部队没问题。

出兵朝鲜即可捍卫朝鲜的独立又保卫了边境安全和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

如果沿江设防朝鲜过来的难民就是一个大难题。

利弊风险评估:

1950年10月也就建国刚一年,旧中国留下的贫穷落后变化不大,生产不发达,部队装备差,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军事经济强国。

不论攻台或援朝主要作战对象都将是美军,而且当时美第七舰队已陈兵台湾海峡,麦克阿瑟梦想我军会上钩,立功扬名的机会来了。

对美作战是当时必须考虑的最大因素,所以在政治局讨论时出现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

毛主席高瞻远瞩,洞察局势,以超人的胆略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

委任彭德怀将军挂帅,派出能征善战的四野4个主力军打头阵,可谓精兵强将。

结果旗开得胜。

历史证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否则没有以后的结果。

这个决定的关键是在强敌面前敢于大胆出手,敢于斗争和必胜的信心。

第二,证明了“劣势装备的军队可以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这一战争特殊现象。

“以劣胜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前,抗美援朝得到了再次验证。

战争胜负固然是实力的较量,但又是智慧的较量。

也就是在一定的人力.物力基础上,还必须加上正确主观指导才能取胜。

“以劣胜优”的关键就在这里。

战争胜负可以从敌我双方特点寻找规律性加以利用。

当时敌我双方特点是:

美军在空军.海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陆军在武器装备方面我也不可与其相比。

例如,美军1个师装备坦克140辆,火炮330门。

美一个军拥有122毫米口径以上火炮1500门,我一个军才36门。

对比悬殊,如果我们和敌比装备,就是“叫花子和龙王比宝”。

但是我军优势在陆军,不仅能征善战而且对“以劣胜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这从几次战役中明显表示出来。

第一次战役(1950.10.25-11.5)持续10天

出国第一仗,其意义,不言自明。

打赢了站住脚对军心士气.尔后发展有重大影响。

当时“联合国军”已推进到鸭绿江不远,非常狂妄,他断定中国不敢出兵,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我军于10月19日夜秘密从丹东、长甸、辑安三个渡口过江,于25日不期与敌遭迂,乘其情况不明.立足稳之际,突然发起进攻。

以1个师向敌后迂回,断其退路。

其他部队大胆实施穿插.分割包围,打乱其部署和指挥系统,此时敌虽有装备,火力优势却难以施展,难逃我军近战.夜战各个歼灭之命运。

此役充分显示了我军运动战的威力。

一举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回到清川江以南,是役歼敌1.5万余人。

第一次战役不足之处38军112师迂回熙川(清川江北岸战略要点)时,如果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就等于点在了敌人死穴上。

遗憾的是动作慢了一些,影响了战果。

战后受到彭总严厉批评。

第二次战役(1950.11.25至12.24日)持续1个月

我军继续向南推进。

38军113师迂回三所里成功,炸毁武陵里大桥,是役歼敌3.6万,收复38线以北地区。

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南逃时撞车身亡。

战后彭总通令嘉奖“38军万岁“。

此役已显示我后勤补给不足。

敌曰我“礼拜攻势”。

第三次战役:

(1950.12.31日至1951.1.8日)持续8天

对予有准备的敌人进攻。

利用除夕之夜达到了战役的突然性。

将战线推进到37线附近,1月4日解放汉城,此役歼敌1.9万。

我50军(起义改编部队)3个连全歼英皇家重坦克营,歼敌300余,并俘获大量装甲.坦克.汽车。

战后毛主席说:

“这支部队在蒋某人手下是六十熊,在我毛某人手下是五十凶“。

第四次战役:

(1951.1.27-4.21日)持续将近3个月

美军发动反攻,我军进行了坚守防御.多种样式作战阻敌于38线附近,历时87天,歼敌7.8万余名。

使敌每天伤亡900人的代价才前进1.3公里。

麦克阿瑟因指挥不力,连吃败仗,被撤销联合国军总司令之职。

但是,我军经过连续作战伤亡很大,部队疲劳,后勤供应不足,遇到了空前困难,

第五次战役(1951.4.22-5.21)持续1个月

这次战役是我军入朝后最不顺手的一仗。

仗后总结,“打的急了一些”;“打的大了一些”;“打的远了一些”。

我180师在掩护撤退时,被美军包围,突围失利被俘约5000人,是我军入朝作战损失最大一次,在我军军史上罕见。

此役歼敌8.2万,我伤亡8.5万,双方损失相当。

战线稳定在38线附近,转入相持阶段

上甘岭战役:

(1952.10.14-11.25日)持续43天

从5次战役到停战,相持阶段大约二年三个月。

中间双方发生若干次攻防作战,但最著名的是上甘岭战役。

转入相持阶段后,我军在横贯半岛250公里战线上,构筑了大小坑道1250余公里,形成了“地下长城”,

大大抵消了敌技术装备优势,为战胜敌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甘岭战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上甘岭有两个高地,597.9,537.3。

我45师两个连防守。

建有48条坑道。

敌总共投入兵力6万余人,整个战役期间,敌发射炮弹190万发,山顶标高被削平1-2公尺。

并有飞机.坦克助战。

我军依托坚固坑道工事,与敌反复争夺43天。

敌损失2万5千人,寸土未得,以失败而告终。

这是世界战史上极为罕见的战例。

第三,证明了和平是打出来的,而不是谈出来的。

美国为什么提出停战谈判?

因为5次战役后

(1)被赶回三八线;

(2)损兵23万;(3)沃克中将阵亡,迪安少将被俘,总司令麦克阿瑟屡战屡败被撤职;(4)在美国有远见的政客已看出朝鲜战争是个无底洞,没有胜利希望。

英法也不支持再打下去。

谈谈打打拖了两年。

美国为什么会签字?

1953年6月17日南朝鲜李承晚以就地释放战俘为名押走人民军战俘2.7万多名,破坏了停战谈判。

我军为了配合停战谈判于1953.7.13日发起了金城反击战,此役专打李伪军,与停战谈判紧密相联。

我军一举突破了敌4个师25公里坚固阵地防御正面,突击最远纵深15公里,收复土地240平方公里,歼敌7.8万余人,造成对我有利态势。

敌被迫于7月27日在停战协定签字。

三年的朝鲜战争到此结束。

此役精彩的一幕是我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率队化装奇袭白虎团,对整个战役取得胜利起了很大作用。

联合国军总司令在签字后,曾哀叹:

“我是在没有取得任何胜利的情况下,第一个签字的美国将军”。

第四,证明了我军独一无二的巨大的政治优势。

抗美援朝实行的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师出有名,是“正义之师”,我军广大指战员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锻炼,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为人民利益而战,屡战屡胜的“钢铁之师”。

我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得朝鲜人民爱戴,我们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国内唱到国外。

一些人民军也会唱。

入朝后最初学会的是“阿巴基”、“阿妈尼”,每个人都以真诚的感情对待那些国外的大爷.大娘。

村庄被炸,上房救火,进屋救人的都是志愿军干部.战士。

军民相亲如一家,一旦村内出现可疑陌生人群众会主动报告。

逢年过节检查群众纪律,倾听群众意见,发现违纪现象认真处理(比国内严)。

我军优待俘虏政策也使战俘深为感动,特别是黑人士兵。

对受伤住院者与我军享受一样的伙食和治疗。

我军的爱民优俘政策和行动与美军的狂轰烂炸.乱杀无辜,虐待俘虏形成鲜明对比。

有位识中文的老者写道志愿军真乃“仁义之师也”。

得人心者得胜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第五,证明了现代战争物资消耗巨大(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没有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是难以取胜的。

抗美援朝后勤保障初期困难最大,其表现

(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

(二)是运输力量不足,且效率低;(三)是缺少空中保障。

敌以百分之九十的飞机轰炸封锁我后方运输线,阻止我粮弹供应,影响了我作战行动,敌讽刺我为“礼拜攻势”降低了战果。

五次战役后双方转入对峙状态,随着局势的转化,我后勤建设也大为改善。

在实战中后勤逐渐形成了以三大系统:

防空系统(航空兵、高射炮兵、防空哨兵);运输系统(铁道兵、汽车兵、工程兵(抢修、抢建)、人畜力);囤积供应医疗救护系统(兵站、野战医院.辎重部队、警卫部队),多军(兵)种合成打造出的“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这是敌人逼出来的我军后勤史上一次大跨越。

到中后期达到了“粮满仓,弹满洞”,满足了部队需要。

战争期间共向前方运送作战物资260万吨。

战后,彭总对志愿军后勤给与了很高的褒奖。

他说:

“抗美援朝的胜利,后方有百分之五十的功劳”。

第六、抗美援朝的胜利证明了毛主席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宣布的: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句历史性伟大名言。

抗美援朝是开国第一仗,面对的是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联合国军队。

我们战胜了他,一雪百年屈辱,以伟大的胜利者,屹立在世界人民面前,给争取民族独立被压迫的国家树立了榜样,国际影响空前提高。

现在我们又进入了崛起与腾飞阶段,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站在了世界前列,这是有目共睹的。

帝国主义欺凌、藐视中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最有说服力的,最有历史意义的证明,子孙后代应永远铭记在心。

2010.10.14完成初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