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2661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8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不要小看这些阅读中的圈圈画画,它留下来的往往是阅读者随课文内容而展开的思维痕迹。

②必要时还需要在一个专用的练习本上写写画画。

③在进行预习阅读时,同学们要学会对课文中有关概念、定理和重点圈点画线、注眉批、分段落。

④特别是预习理科教材,阅读时准备好一支笔和一个练习本是很必要的。

A.③①②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

D.③②④①

2.下列关于名著内容及相关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的长篇小说《变色龙》就是他的作品。

B.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杰作。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赞誉司马迁历史巨著《史记》的名言。

3.有人认为“在生活中消耗过多的时间精力进行垃圾分类没有必要”,下列选项中不能反驳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A.通过垃圾分类让民众学会节约利用资源,花费时间精力是很有必要的

B.如果垃圾不分类,消耗大量土地资源,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难以弥补

C.垃圾分类能改善生态,利于人类健康,为此花费时间精力是有价值的

D.垃圾分类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该花的时间精力还是要花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默契   矜持   垂垂暮老   迥乎不同

B.嗥鸣   猥琐   忧心忡忡   酣然入梦

C.滞笨   吞噬   屏息宁神   气冲斗牛

D.澜语   毋宁   忍峻不禁   颠沛流离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眺望tiào   矗立chù  龟裂jūn    戛然而止jiá

B.妩媚wǔ   翌日yì    虔诚qián   草长莺飞zhǎnɡ

C.绚丽xuàn  缄默jiān  褶皱zhě    强词夺理qiánɡ

D.斡旋wò   砂砾lì    撺掇cuān   挑拨离间jiàn

6.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新闻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它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的特点。

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野草》。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D.白居易是唐代诗人,《钱塘湖春行》是写早春的作品。

7.(2017年中考四川巴中卷)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对偶、借代)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比喻、拟人)

C.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设问)

D.鼓动吧,风!

咆哮吧,雷!

闪耀吧,电!

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排比、反复)

8.下列对名著情节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祥子和强子都怕进住大杂院,因为他们都觉得屋内闷又憋,又都怕母老虎般的虎妞。

(《骆驼祥子》)

B.武松假扮行者,夜走蜈蚣岭,杀死飞天蜈蚣王道人。

因误打孔亮被捉,遇宋江消除误会。

(《水浒传》)

C.鲁滨逊拒绝帮巴西商人贩卖黑奴,但同意他们照料种植园,立遗嘱把财产给他们。

(《鲁滨逊漂流记》)

D.烧炭人租房营业,为省钱,劝漂布人搬来同住,漂布人觉得这样更亲密,爽快答应。

(《伊索寓言》)

9.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为日本大地震举行的各种赈灾活动中,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的蜡烛,           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

(2)地震、海啸重大灾难之后,日本又发生了          核泄漏事件。

(3)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被曝光之后,老百姓对此         强烈。

A.乞求耸人听闻反应

B.乞求耸人听闻反映

C.祈求骇人听闻反应

D.祈求骇人听闻反映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梁衡

山东青州为中国最古老的行政区之一。

当年大禹治水后将中国分为九州,即有青州,禹贡图上有记。

现在人们到青州来,主要是两件事,一是上山“拜寿”,二是到城里凭吊范仲淹。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

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

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满沟沟壑壑。

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

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迎风。

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损,特意留下的,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

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来顶礼膜拜呢。

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

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

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意。

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

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

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

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

从山上下来,到青州城西去谒范公祠。

这是人们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所修,千年来香火不绝。

这祠并不大,大约就是两个篮球场大的院子。

院心有一井,名范公井,传为范仲淹所修。

这井水也不一般,清冽有加,传范仲淹公余用此水调成一种“青州白丸药”,治民痼疾,颇有奇效。

如同情人的信物,这井成了后人怀念范公的依托。

宋人有诗云:

“甘情汲取无穷已,好似希文昔日心。

”(范仲淹字希文)现在这井还水清如镜。

正东有祠堂,有范公像及其生平壁画。

祠堂左右供欧阳修和富弼,他们都是当年推行庆历新政时的主持。

院南有竹林一片,千竿翠竹,蔚然秀地灵之气。

竹后有碑廊,廊中刻有范公的名文《岳阳楼记》。

院心有古木三株,为唐楸宋槐,可知这祠的久远。

树之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

“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范公的一生。

范仲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

他发奋读书,早起煮一小盆粥,粥凉后划为四块,这就是他一天的饭食。

以后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

后来,西夏频频入侵,朝中无军事人才,他以文官身份统兵戍边,大败敌寇。

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民尊称为“龙图老子”。

连皇帝都按着地图说:

“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

”后又调回朝中主持庆历新政的改革,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频繁调各地任职,亲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

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

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

范仲淹是一个诸葛亮、周恩来式的政治家,一生主要是实践,他按自己认定的处世治国之道,鞠躬尽瘁地去做,将全部才华都投身到处理具体政务、军务中去,并不着意为文。

不是没有文才,是没有时间。

皇佑三年(一0五一)范仲淹到青州任知府,这是他的官宦生涯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

第二年即病逝了。

《岳阳楼记》是他去世前七年,因病从前线调内地任职时所作。

正如《出师表》一样,这是一个伟人后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思想的结晶。

我能想见,一个老人在这小院中,在井亭下、竹林中是怎样的焦躁徘徊,自责自求,忧国忧民。

他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生活;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回忆赈灾放粮,所见到的平民水火之苦,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己一生的政治阅历,终于长叹一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声大彻大悟的慨叹如名刹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

这一声大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

《岳阳楼记》并不在岳阳楼上所作,洞庭湖之大观当时也不在先生眼前。

可以说这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

范公将他对人生、社会的理解,将他一生经历的政治波涛,将他胸中起伏的思潮,一起借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倾泻而出,然而又顿然一收,总成这句名言,化为彩虹,横跨天际,光照千秋。

我在院中徘徊,而对范公、欧阳公和富公的神位,默想千年古史中,如他们这样职位的官员有多少,如他们这样勤勉治事的人又有多少,但为什么只有范仲淹才教人千年永记,时时不忘呢?

我想,个人只有辛苦的实践,诚实的牺牲还不行,这些只能随寿而终,只能被同时代的人理解。

更重要的是,他要能创造一种精神,能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

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是这种进步的忧乐观使范仲淹得到了永恒。

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这古祠在岁月长河中又迈入新的一年。

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

(选自《梁衡散文集》,有删节)

10.纵观全文,分条归纳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事迹。

11.文章第3节为什么要写衡王刻“寿”字的史实?

12.文章最后一段别有韵味,请简要品析它的妙处。

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这古祠在岁月长河中又迈入新的一年。

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

13.为什么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声长叹,是一种“大彻大悟”?

读了这篇文章后,除了要学习范仲淹的的忧乐观以外,你认为还要学习他的哪些精神?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唱出来的经典

①日前,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有个片段火爆网络。

“经典传唱人”王铮亮与已过世的王之炀老人隔空对唱《长恨歌》,戳中网友泪点,大家惊叹:

原来唱出来的经典如此好听!

②观众之所以感到吟诵出来的古诗词生动、好听,是因为吟诵最能完整表达古诗词的丰富魅力。

古人创作的所有诗词都是被赋予深厚音乐性的,包含平仄的格律、骄散顿挫的变化。

每一个平平仄仄的音调,都是一把解锁诗中意蕴的钥匙,更是帮助我们现代人记忆一首诗的隐形通道。

③余光中曾在《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一文里感慨吟诵之于诗词古文学习的妙处。

他回忆高中时代的文学课堂,老先生教周敦颐的《爱莲说》时,“摇头晃脑,用川腔吟诵,有金石之声”。

在余光中眼中,这种看似老派的吟诵方式是最具韵味的。

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一直致力于推动吟诵诗词的传承,她也一直强调,吟诵是古人读诗最源本的“打开方式”,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法门,它所带来的兴发感动的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拙。

⑤然而,在我们现时的诗词教育中,“读诗”,恰恰是一直被忽略的关键环节。

⑥诗词之所以让很多中小学生感到头疼,是因为在课堂上他们少有机会感受诗词的吸引力。

有些教者非但自己没有读好一首诗,还如对待一本拼满字符的字典一般,直接匀出疑难字句解释一通,要求学生通篇背诵完事。

⑦每个人早年求学时,如果能学习如何读诗,感知诗词意蕴,这种积极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在《经典咏流传》中,王之炀老人生前吟唱《长恨歌》《木兰辞》《滕王阁序》等,甚至亲笔写下简谱。

在他们那一代人的国文教育中,诗词在脑海留下的印记是一段段可以吟唱的音乐旋律,而打动内心的旋律跟了自己一辈子。

⑧“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每个人对白居易的爱情金句烂熟于心,但与读其他好诗一样,时于多数人而言,诗句的意境都是通过字面脑补而来的,只是好看,但并不好听,古人写作期许的美意被辜负了一大半,诗词也显得淡而无味。

⑨另外,能一字不落地背诵大量诗篇,就被视为国学教育做到位,是一种教育误区。

如此教育的结果,只能让年轻学子轻松应付考试卷上那10条可怕的诗词填空,或是在舞台上进行一番博取眼球的“才艺表演”。

⑩正因着现实中仅仅让经典进行生硬的时空“平移”,或者只把它当成现代人达成些许目的的美化工具,因而无法真正深入人心。

在如此之当下,唱出来的《长恨歌》这么容易就“俘虏”了现代人的耳朵,便不足为奇了。

⑪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向国人传播经典,还要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

也许这首直达人心的唱出来的《长恨歌》,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在于:

传承经典不能是形式的死记硬背,而应该转化为现代人的文化涵养和美学品味。

(选自2018年3月28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5.文章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16.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三、句子默写

17.填补下列名句或按要求填空。

(8分)

(1)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

”(《论语》十则)

(2)                               ,一览众山小。

(杜甫《春望》)

(3)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4)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7)人们常引用李白的《行路难》中的这两句诗来互相激励,鼓舞斗志:

                                      ,                                       。

18.古诗文名句默写。

(1)今夜偏知春气暖,                     。

(2)池上碧苔三四点,                     。

(3)                       ,日高人渴漫思茶。

(4)                       ,只有香如故。

(5)白居易《买花》中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诗句,在《观刈麦》中,同样道出人民苦难的句是:

                         ,                          。

(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抒发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

                        ,                          。

(7)《朝天子·咏喇叭》中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

   ,    。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极度的哀伤),曰: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颜回好学》)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饭(______)疏食,饮水

(2)好之者不如乐(______)之者

(3)蚤(______)死

(4)门人益(______)亲

20.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不迁怒,不贰过。

21.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颜回身上都有哪些优秀品质。

五、课外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

孔君平②诣③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④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⑤家禽。

(《世说新语》)

(注释)①聪惠:

聪明,有智慧。

惠,通“慧”。

②孔君平:

孔坦,字君平,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人,官至侍中、廷尉。

③诣(yì):

看望。

④设:

摆放。

⑤夫子:

对长辈或年高者的敬称。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甚聪惠(______)

(2)此是君家果(______)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4.请结合原文内容,谈谈杨氏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六、诗歌鉴赏

诗歌赏析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5.“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26.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名著阅读

27.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 ________________ 集,原题为“____________”,其中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散文是《________________》。

八、命题作文

28.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

惜,形声字。

由古文字形可知,表意的“忄”强调心理,表音的“昔”也有“参差不平、错综交杂”之意,从而可知“惜”字的本义是心里忐忑不安而充满哀怜之情。

随着汉字语义的发展,“惜”字由“哀怜”引申出“珍视”的含义,又由“珍视”引申出“舍不得”的含义,由“哀伤”引申出“害怕、担心”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惜”字下有以下词条:

惜别:

舍不得离别。

惜福:

珍视自己的福气,不过分享受。

惜老怜贫:

爱护老年人,同情穷人。

惜力:

不舍得用力气干活。

惜墨如金:

写字、绘画、做文章等下笔非常慎重,力求精练。

惜阴:

珍惜光阴。

请阅读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惜”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约会名山大川,我们看到了自然的表情;约会古今圣贤,我们感受到亘古的情思;约会宇宙星河,我们思考着人类的未来……

请你将“我和       有个约会”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个故事。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九、作文

2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管时光如何变迁,都会有一些人、一些事长存我们的心底。

当我们走过熟悉的小路,看见熟悉的物件,听到熟悉的歌曲,那些过往会一点点被触及,那些回忆会一点点泛起....

请以“有那么一个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句子默写

1、

2、

四、对比阅读

1、

五、课外阅读

1、

六、诗歌鉴赏

1、

七、名著阅读

1、

八、命题作文

1、

九、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