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2709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16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4页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4页
亲,该文档总共1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docx

中石油初级工试题新理论部分

第一局部初级工理论知识试题

一、鉴定要素细目表

行业:

石油天然气工种:

仪表维修工等级:

初级工鉴定方式:

理论知识

鉴定比重A:

B:

C=25:

52:

23

行为领域

代码

鉴定范围

鉴定比重

代码

鉴定点

重要程度

A

25%

A

电子技术根底

〔2:

2:

0〕

4

001

常用二极管参数与测试

Y

002

常用三极管参数与测试

Y

003

半导体根本知识

X

004

晶体管构造及特性

X

B

炼油根底知识

〔2:

1:

0〕

3

001

炼油根底知识

X

002

石油及石油产品

Y

003

常减压炼油工艺

X

C

仪表简单识图

〔3:

2:

1〕

4

001

参量符号

X

002

简单功能文字符号

X

003

简单仪表图例

Y

004

简单仪表平面图图例

Z

005

识图方法

X

006

简单电路图识图

Y

D

工具、仪器使用知识

〔6:

3:

1〕

8

001

试电笔使用

Y

002

电烙铁使用

Y

003

万用表使用与维护

X

004

兆欧表使用与维护

X

005

电流表使用与考前须知

X

006

电压表使用与考前须知

Z

007

直流电位差计使用维护

X

008

活塞式压力计使用与维护

X

009

仪器仪表维护保养

X

010

SMD3600智能回路校准器

Y

E

仪表常用材料知识

〔3:

1:

0〕

3

001

常用金属材料物理性质

X

002

碳素钢牌号、性质及用途

X

003

常用管材知识

X

004

常见焊接材料性质

Y

F

仪表供电供风要求

〔2:

1:

0〕

3

001

仪表电源分类及要求

X

002

仪表供风要求及方式

X

003

小型UPS使用考前须知

Y

 

B

52%

A

仪表维护及检修内容

〔3:

1:

0〕

4

001

仪表巡回检查工作

X

002

仪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X

003

仪表检修及开停车

Y

004

仪表鉴定、周期与验收

X

B

测量误差与质量指标

〔4:

2:

2〕

6

001

测量根本概念

X

002

检测仪表组成

X

003

检测仪表根本技术指标

Y

004

测量方法及分类

Z

005

系统误差

Y

006

测量误差

Z

007

仪表精度等级

X

008

仪表动态特性及静、动态误差

Y

C

压力测量及仪表

〔3:

1:

1〕

7

001

压力根本知识

X

002

压力测量方法及仪表

X

003

液柱式压力计

Y

004

弹性式压力计

X

005

电测型压力计

Z

D

物位测量及仪表

〔6:

2:

0〕

7

001

物位测量根本知识

X

002

直读式液位计

X

003

静压式液位计介绍

Y

004

差压式液位计原理

X

005

法兰液位〔界位〕变送器原理

X

006

浮力式液位计介绍

X

007

浮筒液位〔界位〕计原理、特点

X

008

浮球液位计原理、特点

Y

E

流量测量及仪表

〔3:

2:

1〕

7

001

流量单位与根本物理参数

X

002

节流装置原理构造分类

X

003

差压式流量计原理构造

Y

004

三阀组操作使用

X

005

旋涡流量计

Z

006

靶式流量计根本原理、构造

Y

F

温度测量及仪表

〔4:

2:

1〕

7

001

温标及其换算

X

002

膨胀式温度计

Z

003

热电偶测温原理

X

004

热电偶分类

X

005

热电阻测温原理

X

006

热电偶冷端补偿

Y

007

热电偶材料及构造

Y

008

热电偶、热电阻型号、规格

X

G

气动单元组合仪表

〔5:

3:

0〕

2

001

根本元件

X

002

气动放大器

Y

003

气动单元组合仪表型号、性能

Y

004

气动压力变送器原理、特点

X

005

气动差压变送器根本原理、特点

X

006

气动变送器、调节器使用

X

007

气动变送器、调节器维护

X

008

气动调节阀型号、性能

Y

H

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7:

2:

1〕

7

001

电动压力变送器原理、特点

X

002

电动差压变送器根本原理、特点

X

003

可编程调节器型号、性能

X

004

罗斯蒙特变送器型号、性能

X

005

霍尼韦尔变送器型号、性能

Y

006

横河变送器型号、性能

Z

007

富士变送器型号、性能

X

008

E+H变送器型号、性能

Y

009

DCS简单概念

X

010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单概念

X

I

控制系统组成

〔5:

2:

0〕

6

001

控制过程开展

Y

002

控制系统组成、分类

X

003

控制系统过渡过程

Y

004

根本调节作用

X

005

简单控制系统

X

006

简单控制系统投用

X

007

简单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X

J

执行器根本知识

〔3:

1:

1〕

4

001

执行器分类

X

002

执行机构分类

Y

003

调节机构分类

Z

004

上阀盖形式

X

005

气动调节阀作用方式

X

C

23%

A

电气根底知识

〔4:

2:

2〕

5

001

局部电路欧姆定律

X

002

电阻串并联

X

003

交流电三要素

X

004

R—L串联电路

X

005

三相交流电路根本概念

Y

006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根底知识

Y

007

常用低压电器

Z

008

电气控制线路组成

Z

B

单位换算

〔3:

1:

1〕

3

001

法定计量单位

X

002

长度单位换算

X

003

面积、体积单位换算

Z

004

质量单位换算

Y

005

压力单位换算

X

C

仪表安装知识

〔6:

4:

1〕

8

001

仪表安装常用术语

X

002

仪表安装常用图符

Z

003

节流元件种类

X

004

节流装置取压方式

Y

005

压力表安装

X

006

压力变送器安装

X

007

转子流量计安装

X

008

仪表管道安装知识

Y

009

仪表测量管路安装知识

Y

010

节流元件安装

Y

011

节流装置取压

X

D

机械制图

〔1:

2:

1〕

2

001

正投影法规律及三视图

X

002

点线面投影

Y

003

简单组合体组合形式

Y

004

简单剖视图

Z

E

钳工知识

〔2:

1:

1〕

3

001

钳工根本知识

X

002

钻孔

X

003

锯割

Y

004

锉削

Z

F

平安、防护知识

〔1:

1:

2〕

2

001

平安常识

X

002

消防知识

Z

003

仪表平安防爆

X

004

平安防护知识

Z

合计

100

135

X-核心要素;Y-一般要素;Z-辅助要素

二.初级工理论试题

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将正确选项填入括号内〕

1.不属于二极管参数是〔D〕。

(A)最大整流电流(B)最大反向电流(C)最高工作频率(D)电流放大倍数

2.二极管工作频率大小,决定于〔D〕。

(A)二极管正向电阻(B)二极管反向电流(C)二极管工作电压(D)二极管结电容大小

3.二极管最大反向电流一般不超过〔B〕。

(A)几十微安(B)几十毫安(C)1安培(D)5安培

4.测量二极管正反向电阻时,正向电阻值一般在〔A〕为良好。

(A)几百欧以下(B)几千欧以下(C)几十千欧以下(D)几百千欧以下

5.3AX系列三极管为〔A〕晶体管。

(A)低频小功率(B)低频大功率(C)高频小功率(D)高频大功率

6.普通三极管电流放大倍数一般在〔A〕之间为好。

(A)20-100(B)300-500(C)600-900(D)1000以上

7.不属于晶体三极管极限参数是〔B〕。

(A)反向击穿电压(B)反向饱与电流(C)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D)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8.晶体三极管〔C〕无法用万用表测试。

(A)电流放大倍数β(B)穿透电流Icbo(C)截止频率(D)晶体管管型

9.三极管反向饱与电流Icbo,是指发射极e开路时,〔C〕极之间反向电流。

(A)e与b(B)e与c(C)c与b(D)b与f

10.对半导体表达正确是( C )。

(A)半导体即超导体(B)半导体即一半导电一半不导电

(C)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物质(D)半导体是经过处理绝缘体

11.P型半导体中,电子数目与空穴数目相比( B )。

(A)电子数多于空穴数(B)电子数少于空穴数(C)电子数等于空穴数

(D)电子数与空穴数之比为3:

2

12.PN结是( B )形成。

(A)将P型与N型半导体掺杂(B)在交界面上,多数载流子分别向对方扩散

(C)在交界面上,少数载流子分别向对方扩散(D)多数载流子与少数载流子相互扩散

13.常用二极管特性是( D )。

(A)放大作用(B)稳压作用(C)开关特性(D)单向导电性

14.硅材料二极管死区电压为( C )V。

15.锗材料二极管死区电压为( A )V。

16.三极管三个极是( B )。

〔A〕同相输入极,反相输入极,输出极〔B〕发射极,基极,集电极

〔C〕阳极,阴极,控制极〔D〕栅极,漏极,源极

17.我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为〔A〕。

〔A〕玉门油田〔B〕大庆油田〔C〕胜利油田〔D〕长庆油田

18.石油炼制工业是把采集到地面石油进展加工,取得各种石油产品过程,石油主要产品包括〔D〕。

〔A〕矿物燃料〔B〕润滑油、润滑脂〔C〕沥青及各种化工产品〔D〕以上都是

19.我国第一个综合型炼油化工企业是〔B〕,享有“共与国长子〞称赞。

〔A〕玉门炼油厂〔B〕兰州炼油厂〔C〕大庆炼油厂〔D〕茂名炼油厂

20.石油颜色深浅取决于石油组成,石油中含胶质与沥青质愈多,那么颜色愈深,我国石油一〔A〕。

〔A〕含沥青质不多、含胶质较多〔B〕含沥青质与胶质较多

〔C〕含沥青质较多、含胶质较少〔D〕含沥青质与胶质都较少

21.不同石油有不同凝固点,凝固点上下取决于石油中含〔C〕多少,含量高凝固点就高,含量低凝固点就低。

〔A〕沥青质〔B〕胶质〔C〕石蜡〔D〕润滑油馏分

22.石油粘度决定于〔B〕,含量少那么粘度低。

〔A〕沥青质〔B〕润滑油馏分与胶质〔C〕石蜡〔D〕重质馏分

23.石油中以化合物存在微量铁、镍、钒等金属元素,在催化裂化生产中会使催化剂活性〔C〕。

〔A〕增强〔B〕不变〔C〕降低〔D〕不确定

24.蒸馏准确度上下与塔板数量、回流量大小、原料性质等有关,下面说法正确是〔B〕。

(A)塔板数量增加会提高蒸馏准确度,增加回流量将降低蒸馏准确度

(B)塔板数量增加会提高蒸馏准确度,增加回流量将提高蒸馏准确度

(C)塔板数量增加会降低蒸馏准确度,增加回流量将降低蒸馏准确度

(D)塔板数量增加会降低蒸馏准确度,增加回流量将提高蒸馏准确度

25.原油预处理是指〔C〕。

〔A〕常压蒸馏〔B〕减压蒸馏〔C〕脱盐脱水〔D〕初馏

26.减压蒸馏主要任务是从常压重油中产生〔C〕。

〔A〕柴油〔B〕煤油〔C〕润滑油或裂化原料〔D〕蜡油

27.仪表位号TRC—1234中,字母“T〞含义是〔 A 〕。

〔A〕被测变量是温度〔B〕表示温度变送器〔C〕变送器〔D〕表示某一工艺设备

28.仪表位号PDRC-2102中,字母“D〞含义是〔B〕。

〔A〕密度〔B〕差〔C〕压差〔D〕多变量

29.仪表位号组成中,第1位字母表示〔D〕。

〔A〕功能字母代号〔B〕工序号〔C〕顺序〔D〕被测变量字母代号

30.仪表位号TRC-1234中,字母“R〞含义是〔 B 〕。

〔A〕核辐射〔B〕记录〔C〕反响器〔D〕表示工艺换热设备

31.仪表位号FE-2021中,字母“E〞含义是〔 B 〕。

〔A〕电压〔B〕检测元件〔C〕差压变送器〔D〕流量变送器

32.仪表位号PIK-101中,字母“K〞含义是〔 A 〕。

〔A〕操作器〔B〕时间、时间程序〔C〕变化速率〔D〕继电器

33.仪表位号TT-102中,第二个字母“T〞含义是〔 B 〕。

〔A〕温度〔B〕变送〔C〕温度变送器〔D〕一个修饰字

34.仪表位号由〔 D 〕组成。

〔A〕字母代号〔B〕回路编号〔C〕功能字母与回路编号〔D〕字母代号组合与回路编号两局部

35.仪表图形符号是直径为〔 B 〕细实线圆圈。

〔A〕14mm或12mm〔B〕12mm或10mm〔C〕10mm或8mm〔D〕无要求

36.仪表位号FQRC字母组合含义是〔 A 〕。

〔A〕流量累计记录调节〔B〕流量显示调节〔C〕流量累计〔D〕流量调节

37.在仪表流程图中,仪表位号标注方法是:

字母代号与回路编号在仪表圆圈中位置分别是〔 C 〕。

〔A〕无特别要求〔B〕字母代号在下半圆、回路编号在上半圆

〔C〕字母代号在上半圆、回路编号在下半圆〔D〕在一条线上

38.仪表与工艺设备、管道上测量点连接线是〔 B 〕。

〔A〕细虚线〔B〕细实线〔C〕点划线〔D〕粗实线

39.在施工图纸中图例

是表示〔 D 〕。

〔A〕一般标高〔B〕顶标高〔C〕底标高〔D〕中心标高

40.图例

是表示〔 C 〕。

〔A〕闸阀〔B〕截止阀〔C〕蝶阀〔D〕球阀

41.在仪表平面布置图中图例

表示〔 A 〕。

〔A〕仪表箱〔B〕仪表盘〔C〕接线箱〔盒〕〔D〕供电箱

42.仪表连线中气压信号线是图例〔 B 〕。

〔A〕

〔B〕

〔C〕

〔D〕

43.图例

包函内容是〔 D 〕。

〔A〕温度记录调节〔B〕第101回路温度记录调节〔C〕第一工序01序号温度记录调节〔D〕仪表盘面安装第一工序01序号温度记录调节器

44.仪表自控流程图中,在调节阀附近标注缩写字母“FO〞表示该阀是〔 C 〕。

〔A〕风开阀〔B〕风关阀〔C〕故障开阀〔D〕故障关阀

45.图例

表示是〔 D 〕。

〔A〕带弹簧气动薄膜执行机构〔B〕带手轮气动薄膜执行机构〔C〕带气动阀门定位器气动薄膜执行机构〔D〕带电气阀门定位器气动薄膜执行机构

46.三个3Ω电阻构成电路中,〔 A 〕电路总电阻最大。

〔A〕

〔B〕

〔C〕

〔D〕

47.如下图整流电路中,整流输出是〔 D 〕。

〔A〕A、C端〔B〕C、A端〔C〕D、B端〔D〕B、D端

48.电路中,

表示〔 B 〕符号。

〔A〕抗干扰接地〔B〕一般接地〔C〕保护接地〔D〕机壳接地

49.电路符号

表示为〔 C 〕。

〔A〕热电阻〔B〕普通电阻〔C〕熔断器〔D〕继电器

50.试电笔主要用于检查〔D〕是否带电,一般检查电压范围在55-500V。

〔A〕用电设备〔B〕仪表供电回路〔C〕设备外壳〔D〕以上三种

51.用试电笔能判别直流电正负极,假设测正极氖管〔A〕。

〔A〕后端亮〔B〕前端亮〔C〕两端发亮〔D〕不发亮

52.用试电笔能区分交流电火线与零线,假设测火线氖管会〔C〕。

〔A〕后端亮〔B〕前端亮〔C〕两端发亮〔D〕不发亮

53.以下有关试电笔使用考前须知,错误是〔D 〕。

(A)检查试电笔是否完好,插入带电插孔即可判断

(B)测试时,手指应与试电笔上方金属铆钉或笔夹接触,否那么试电笔氖管不会发亮

〔C〕测试时电笔放置不要短路或接地〔D〕在潮湿地方测试时,手指不应接触电笔上方金属铆钉或笔夹

54.检查电烙铁是否完好,应先用万用表测量一下电烙铁〔C 〕。

〔A〕电压〔B〕电流〔C〕电阻〔D〕温度

55.45W交流电烙铁电阻值约为〔B 〕。

〔A〕2400Ω〔B〕1000Ω〔C〕580Ω〔D〕450Ω

56.电铬铁如果使用时间长,烙铁头会因〔A 〕过高而氧化。

〔A〕温度〔B〕电压〔C〕电流〔D〕电阻

57.用万用表R×100档测量电阻值时,表针指示为30,那么所测电阻值为〔C 〕Ω。

〔A〕30〔B〕300〔C〕3000〔D〕30000

58.万用表不能直接测量参数是〔D 〕。

〔A〕380V电压〔B〕10000Ω电阻〔C〕0.1A电流〔D〕6000V电压

59.万用表长期不使用时,应该〔B 〕。

〔A〕拆散放置〔B〕取出内装电池〔C〕加润滑油〔D〕做耐压试验

60.能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是〔B 〕。

〔A〕电机绝缘电阻〔B〕继电器线圈电阻〔C〕人体电阻〔D〕开关触头接触电阻

61.万用表使用完毕后应将转换开关旋至〔D 〕。

〔A〕电阻档〔B〕电压档〔C〕电流档〔D〕交流电压最高档或空档

62.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或电流时,不能在测量时〔C 〕。

〔A〕短路表笔〔B〕断开表笔〔C〕旋动转换开关 〔D〕续取数据

63.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时,被测设备应接在〔A 〕端钮上。

〔A〕L、E〔B〕L、G〔C〕G、E〔D〕E与地

64.用兆欧表测设备绝缘电阻时,为了平安可在〔C 〕测量。

〔A〕电容器放电前〔B〕设备停电前〔C〕电容器放电后〔D〕低压设备上直接

65.用兆欧表测量设备绝缘电阻时,手柄转速应接近〔B〕r/min。

〔A〕100〔B〕120〔C〕150〔D〕1200

66.电流表准确度等级为0.5级,是指电流表根本误差为〔C 〕。

〔A〕0.5A〔B〕±0.5A〔C〕±0.5%〔D〕25%

67.电流表内阻〔B 〕。

〔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一般为10Ω〔D〕一般为1Ω

68.扩大直流电流表量程、通常采用〔A 〕。

〔A〕分流器〔B〕分压器〔C〕电流互感器〔D〕串接电阻

69.电压表内阻要求〔A 〕。

〔A〕尽量大〔B〕尽量小〔C〕一般为5Ω〔D〕一般为1Ω

70.扩大直流电压表量程一般采用〔C 〕方法。

〔A〕电压互感器〔B〕电流互感器〔C〕串联电阻〔D〕并联电阻

71.为了把电压表测量范围扩大100倍,倍率器电阻值是表内阻〔C 〕倍。

〔A〕1/100〔B〕1/99〔C〕99〔D〕100

72.使用直流电位差计准备步骤,正确是〔A 〕。

(A)仪器放平稳后,校对检流计机械零位,然后校对电气零位,使用中不能移动

(B)仪器放平稳后,校对检流计机械零位,然后校对电气零位,使用中可以移动

(C)校对检流计机械零位后,把仪器放平稳,再校电气零位,就可以用了

(D)仪器放平稳后,校对电气零位,再校检流计机械零位

73.造成直流电位差计指针在平稳点附近无规律摆动原因是〔B 〕。

〔A〕放大器灵敏度调得过高〔B〕滑线电阻接触不良或外界干扰〔C〕过阻尼〔D〕仪表接地

74.便携式直流电位差计“标准〞-“未知〞开关合向“标准〞时,假设检流计始终偏向一边〔接线正确〕,其原因可能是〔D 〕。

〔A〕标准电池内阻过大〔B〕电池装反了〔C〕检流计内阻过小〔D〕电池电压过低

75.活塞式压力计上砝码标数是指〔C〕。

〔A〕压强〔B〕质量〔C〕压力〔D〕以上都不是

76.活塞式压力计精度很高,那么一等活塞式压力计最大允许误差为〔B〕。

〔A〕0.05%〔B〕0.02%〔C〕0.01%〔D〕0.2%

77.用活塞式压力计校验压力表,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见以下图。

1、校验前先把压力计上水平气泡调至中心位置,然后检查油路是否畅通,假设无问题,便可装上被校压力表,进展校验。

2、关闭阀门7,翻开针形阀3、6〔假设被校表装在针形阀6上〕右旋手轮,产生初压使托盘升起,直到与定位指示筒墨线刻度相齐为止。

3、翻开油杯阀门7,左旋手轮1,使压力泵油缸充满油液。

4、右旋手轮,同时增加砝码,注意增加砝码时,需用手轻轻拨转砝码。

5、检验完毕,左旋手轮,逐步卸去砝码,最后翻开油杯阀门,卸去全部砝码。

以上操作步骤正确是〔B〕。

〔A〕1-2-3-4-5〔B〕1-3-2-4-5〔C〕1-4-2-3-5〔D〕1-4-3-2-5

78.有关仪器仪表维护存放措施,错误是〔C 〕。

〔A〕轻拿轻放〔B〕棉纱擦拭〔C〕放在强磁场周围 〔D〕放在枯燥室内

79.为使仪器保持良好工作状态与精度,采用〔D 〕措施。

〔A〕定期检定〔B〕经常调零〔C〕修理后重新检定〔D〕以上三种

80.以下使用示波器考前须知,正确是〔D 〕。

〔A〕注意电源电压是否一致,千万不能接错〔B〕接通电源后,要先进展预热

〔C〕接通电源前,辉度要放在最小位置〔D〕以上都对

81.SMD3600智能回路校准器仪表处于校准状态时,会显示符号〔D〕。

(A)OFF(B)ON〔C〕INPUT(D)OUTPUT

82.SMD3600智能回路校准器更换电池前,必须〔A〕。

(A)关闭校准器电源(B)关闭被校表电源(C)选择正确输入状态(D)选择正确输出状态

83.SMD3600智能回路校准器仪表输出信号使用精度是〔B〕。

(A)±0.02%设定值±2uA(B)±0.05%设定值±4uA(C)±0.05%设定值±4mV(D)±0.02%设定值±2mV

84.金属材料强度越高,那么其〔B 〕。

〔A〕低温性能越好〔B〕越不易断裂〔C〕耐腐蚀性越好〔D〕硬度越高

85.金属材料硬度越高,那么其〔D〕。

〔A〕强度越高〔B〕韧性越好〔C〕塑性越好〔D〕耐腐性越好

86.金属材料韧性越好,那么其〔B〕。

〔A〕强度越高〔B〕抗冲击能力越好〔C〕硬度越高〔D〕抗拉性越好

87.碳是合金钢中主要元素,随着含碳量增加,钢〔C〕提高。

〔A〕塑性〔B〕韧性〔C〕强度〔D〕耐腐蚀性

88.A3钢名称是〔A 〕。

〔A〕3号甲类普通碳素钢〔B〕3号甲类普通碳素沸腾钢

〔C〕3号乙类普通碳素钢〔D〕含碳量为0.3%优质碳素钢

89.25号钢含碳量是〔C 〕。

‰〔C〕0.25%〔D〕0.35%

90.以下哪种仪表管道〔又称管路、管线〕直接与工艺介质相接触〔 A〕。

(A)导压管(B)气动管路(C)电气保护套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