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2799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5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

一、厘米、分米、米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3、在测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能估计较短的物体,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重点: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能估测熟悉物品的长度。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1.猜谜游戏。

课前信封中装一支蜡笔。

师生进行猜信封中装着一根什么笔的游戏。

在学生充分说、猜、想的基础上,揭示谜底。

师:

今天咱们做一个猜谜游戏,老师手里拿的信封中有一支笔,请同学们猜一猜,里面是一支什么笔?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猜测,根据学生猜的情况进行互动对话。

生:

铅笔。

老师把一支铅笔放进信封中,铅笔露出。

师:

你们发现了什么?

会是铅笔吗?

生1:

不会。

铅笔比信封长。

生2:

信封中装不下铅笔。

生3:

粉笔。

师:

你为什么猜会是粉笔呢?

学生说猜的理由,教师拿粉笔与信封比一比。

师:

粉笔装在信封里面看不见,有可能。

但老师告诉你,不是粉笔,继续猜。

……

通过猜谜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更加清楚直观学习本课。

 

师:

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

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2.估测铅笔的长度。

(1)提出估计“一支铅笔大约等于几支蜡笔长度“的要求,让学生观察,进行直观估计。

 学生说出蜡笔后教师揭示谜底,学生如果说不出,教师也要适时说明。

如,你们想知道信封里装的什么笔吗?

咱们一起来看看……。

师:

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请同学们估计一下:

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

学生估计后发言。

(2)用蜡笔测量铅笔的长度。

 师:

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可以拿出蜡笔量一量。

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支铅笔和蜡笔来量一量,看你估计的准不准。

学生自己测量,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重点交流自己是怎样做的。

师:

把你是怎样量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让学生边实际操作边介绍。

师:

说一说你测量的结果。

学生可能会说:

●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三支蜡笔的长度。

●一支铅笔的长度等于三支蜡笔的长度多一点(些)。

二、测量活动1.认识课桌面的长。

 

培养学生直观估计能力。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测量

 

首先由前面的测量活动引出测量课桌面长的话题,然后让学生指出课桌面的长,并用手比一比,初步感受课桌面有多长。

(2)汇报:

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2.同桌合作测量。

提出教材中的活动要求,并指导同桌选用身边的物品作测量工具。

可先让学生说说用什么做测量工具,再动手量。

 师:

我们已经会用蜡笔测量铅笔的长,也知道哪是课桌的长。

现在,请同桌合作,选用一件物品作工具,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长。

师:

同桌先商量一下,你们准备选用什么物品作工具。

学生商量、汇报,鼓励学生选用与他人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可以提出用手拃测量的方法。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关注学生测量的过程和对结果的描述,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师:

把你们测量的方法和结果给大家介绍一下。

交流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测量的方法,并记录测量的结果。

如:

(1)用铅笔量——4根铅笔长;

(2)用文具盒量——3个文具盒长;(3)用拃量——大约有6拃长;……

 4.讨论测量结果。

提出教材“说一说”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看法。

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同,从而造成了测量结果不一样。

 5.用小棒测量课桌面的长。

提出测量要求,先由同桌合作测量,再交流测量的结果。

使学生了解用同样的工具测量课桌面的长,结果是一样的。

三、认识厘米1.教师谈话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要求,拿出直尺让学生观察、交流发现了什么,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字母表示。

让学生用手指指自己的课桌面的长,关注学生指的是否正确。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测量

 

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同,从而造成了测量结果不一样。

 

 师:

看来要准确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单位来测量。

现在,我们认识一种简单的测量工具——直尺。

请大家都拿出直尺,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直尺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4……还有cm等。

师: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

用字母“cm”来表示。

 2.认识和感受1厘米。

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再用手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最后找一找身边有哪些长是1厘米的物品。

(可把第3页练一练第1题移过来。

师:

1厘米有多长呢?

直尺上从“0”到“1”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

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吗?

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

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是1厘米等。

师:

用手比一比,1cm有多长。

学生先空比,再对着直尺比。

师:

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1厘米的物品。

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

 3.认识2厘米、几厘米。

同认识1厘米一样,先在直尺上分别找出2厘米、3厘米再用手比一比。

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2厘米有多长呢?

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出2厘米的长度。

学生观察直尺,交流。

如直尺上从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3到5的长度是2厘米。

师:

用手比一比2厘米有多长。

用手比一比,然后问。

师:

 

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尺

 

学生自己感知1厘米

 

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的物品

 

学生自己认识2厘米、3厘米

 

3厘米、4厘米有多长呢?

同桌互相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同桌边找边比边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交流

 四、用直尺测量1.测量橡皮的长度。

(1)教师谈话引出以“厘米”为单位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橡皮长度的要求。

鼓励学生先估计,再测量。

(2)交流各自的测量结果。

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测量方法的机会。

重点了解从0开始的方法。

 2.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

(1)拿出自己的铅笔先估测,再实际测量,最后交流。

 师:

拿出自己的铅笔,估测一下,大约多长。

学生回答时,启发学生比一比估计出的长度,并反思自己估测的结果。

师:

刚才大家都估测了一下,估测的准不准呢,实际测量一下吧!

学生测量、交流,并与自己估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2)测量教材上的铅笔插图的长。

让学生看书观察教材上的铅笔,先估测,再实际测量。

交流时,重点关注学生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

五、课堂练习练一练第2题,可同桌合作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

把结果都填在统计表中,最后交流。

 

注意了解学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学生先估测再测量

 

巩固新知

反思:

个别学生在测量物体长度是没有对齐0刻度线,需要加强测量物体的练习。

第二课时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

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对个别测量方法不正确的,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

请学生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

(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请你们用尺子(包括米尺)来测量一下绳子的长度。

指导学生总结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做单位。

 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开展测量课桌的比赛,看那个组测量的又快有准。

复习旧知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测量,更加清楚直观学习本课。

 

可能有的学生用自己的尺子测量,也可能有的学生用老师准备好的米尺进行测量。

汇报交流时学生很容易比较出用米尺测量又快又准。

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需要用米作单位?

二、体验探究

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同学们,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那么你们知道1米到底有多长吗?

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

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就是1米。

预设可能:

有的用手感知

有的会看一看1米到自己哪儿

有的学生会说墙围的宽度是1米。

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法

让学徒手比划1米的长度,1米的高度 。

 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归纳:

100厘米=1米

1米=100厘米

1m=100cm

 米尺上有多少个1厘米。

让学生观察一下米尺上的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数一数有多少个1厘米。

学生通过一边做动作,一边归纳比划:

1厘米这么长,100个这么长就是

 

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

1米。

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同学们,你们能从教室中找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吗?

可能找到:

教室中的日光灯的长度、黑板左右两边的长、门上下两边的长、课桌的长等。

在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花池的宽、我小弟弟的身高、我家电视的宽……

三、练习

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先估计,再测量。

先让学生用手比划1枝铅笔的长,再比划2、3、4、5、枝铅笔的长度,从而估计出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5或6枝)

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让学生先估计教室中的黑板、门、讲台等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然后再进行实际测量。

重点使学生学会测量结果不够整米时,怎样描述测量的结果。

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际测量。

(教师适当进行指导)适时进行汇报。

3、出示书中8页练习题。

4、课外小作业:

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

1米的物品。

 

巩固新知

反思: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量黑板的长度,让学生感觉到厘米这个单位小了,需要一个更大的适合的单位。

在教授1米=100厘米时,有的学生在观察米尺时不是很理解,需要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三课时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2、认识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

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分米,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准备:

米尺、直尺、8厘米、1米、60厘米的彩带各一根,长纸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问题情境

  1.教师拿出两根彩带(一根8厘米,一根1米)让学生先估测,再实际测量。

 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米两个长度单位,并能估测一些物品的长度,现在老师有两根彩带,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两根彩带各有多长?

  学生估计,记下估计结果,再测量,并记录。

2.拿出60厘米长的彩带,让学生观察,并与前面两根彩带比较长短,然后进行估计和测量。

最后说明,计量比厘米大,比米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师:

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手里的这根彩带,与刚才的两根彩带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了解,这根彩带比8厘米的长,比1米的短。

  师:

请大家估计一下,这根彩带有多长,再实际测量一下。

复习旧知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测量,更加清楚直观学习本课。

 

  学生估测,测量。

  师:

大家测量出这根彩带的长度是60厘米。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单位——分米。

用分米来表示这根木条的长度更简便一些。

分米用字母“dm”表示。

 二、认识1分米

1.结合直尺认识分米,知道1分米=10厘米。

师:

请大家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尺子,1厘米1厘米地数,数到10厘米,看看10厘米有多长。

  学生数、交流。

  师:

这10厘米长度就是1分米。

  板书: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2.体会“1分米”的实际长度。

  先让学生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

再用手比一比1分米有多长。

 师:

请你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

用手比一比,1分米有多长。

  给每个学生实际比的机会。

 3.联系熟悉的物品,认识并体验1分米。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大约长度为1分米的物品。

师:

找一找,在你熟悉的物品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学生回答可能很多,如:

电灯开关的边长,粉笔盒的宽,香皂盒的宽等,学生说的实物的长接近1分米就可以了。

 三、探索活动

  1.小组合作,探索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直观体验1分米有多长

 

联系熟悉的物品,认识并体验1分米

 

  

(1)提出探索的要求,并板书1米=()分米。

鼓励小组同学合作研究。

 师:

我们学习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并且知道了1分米=10厘米,现在请小组同学一起研究一下,1米等于多少分米?

可拿米尺实际观察一下。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四、练习

1、同桌合作先估测课桌面的长和宽,然后再进行实际测量。

重点使学生学会测量结果不够整米时,怎样描述测量的结果。

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际测量。

(教师适当进行指导)适时进行汇报。

2、单位换算。

出示书中10页练习题。

3、身边的数学。

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

 

巩固新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联系身边的生活,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反思: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分米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分米的应用上学生把握不是特别准确,需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加强单位换算的联系。

第四课时我们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经历选用合适的工具,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测量身体某部位或物体长度的过程。

2、了解自己身上的数据,能用手拃、步长等作标准估测物品的长度。

3、使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手拃、步长等作标准估测物品的长度。

教具准备:

直尺、米尺,记录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估测比赛

1.提出要求:

不允许用直尺和米尺等工具。

同桌一组,估测凳子面的长,看哪组估测的更准确。

 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估测比赛。

要求:

不能用直尺等测量工具,可借助其它工具。

  比赛内容:

同桌一组,估测凳子面的长,看哪一组估测的最准确。

有什么问题没有?

  如果学生提出可不可以用其它物品做工具,教师告诉学生是可以的,但最后结果必须用厘米、分米等单位描述。

  学生估测,教师注意了解学生不同的估测方法。

2.交流估测的结果。

先只说结果,不说方法。

 师:

把你们估测的方法和结果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说,老师记录,同时把自己估测的结果也和同学交流。

3.师生一起测量,检验估测的结果,并评出优胜者。

师:

哪一组估的最准确呢?

我们一起来实际测量一下。

共同测量出结果,评出估的最准的,应该是教师。

4.交流估测的方法。

可先请估测不准的同学说一说,再请估测准确的同学介绍是怎样估测的。

以比赛形式复习旧知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师:

比赛结果已经出来啦!

现在,我们请几组同学说一说你们估测的方法。

  估测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及时给予评价。

  ●用眼看的,(容易估不准确)

  ●用手比出10厘米,然后一下一下测……(这个方法也可以)

  ●我知道铅笔是××厘米,我们用铅笔量(借助已知的物品长度来估测,很不错。

5.教师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

你们想了解老师是怎样估测的吗?

  教师演示用手拃量,估算的过程。

  师:

我一拃是××厘米,量了××拃,估算一下是××厘米。

 二、合作测量

1.谈话引入测量活动。

激发学生了解自己身上数据的兴趣和愿望。

师:

我们如果知道了自己的手拃的长、脚长、身高、一步的长、两臂伸开的长等,就会为我们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提供很多方便。

同学们,你知道自己身上手、脚的长度吗?

 2.小组合作测量。

教师提出先估测,再测量的要求,亲自参与并注意指导测量方法。

师:

好!

现在,就请同学合作,测出自己身体上的数据,并写在记录卡上。

  根据本班学生人数和测量工具多少分组测量。

必要的话,教师可先介绍“一拃”、“一步”等的含义。

 

认识并体验自己1拃、1步的长。

 

巩固应用,用自己的1拃、1步去测量。

3.交流测量的结果。

重点说一说使用的什么测量工具,每个人估测和实际测量的结果如何。

 师:

请组长汇报一下:

你们组测量了哪些部位?

分别使用的什么工具?

怎样做的?

每个同学汇报自己估测和实际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三、实践活动

  1.鼓励学生用自身测量工具进行实际估测。

可以到操场上,分小组进行任何物体的测量,并作好记录。

师:

大家已经知道了自己一拃有多长,一步有多长及自己的鞋有多长等等。

现在我们就用这些做工具,到操场上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记录下数据。

  学生分成小组到操场上估测,教师参与学生的估测。

2.根据今天的活动,写一篇数学小日记,存入成长记录袋。

 

学以致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反思:

用自己身上的工具估测物体长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经历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以后还有余数的情况。

4、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启迪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2、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铺垫孕伏

1.(   )里最大能填几?

你是怎么想的?

3×(   )<22             4×(   )<37

(   )×2<11             (   )×5<38

2.用竖式计算除法。

(齐做并指名板演)

订正笔算除法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情景图。

(2)引导学生操作,用圆片代替苹果,小棒横放代替盘子。

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

复习旧知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边操作边思考,12个苹果,每4个放1盘,能放几盘?

分后列式计算,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12÷4=3。

让学生口述算理后回答横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被除数12表示被分的数,4表示平均分成4份;3表示每份是3。

教师板书:

没有剩余。

(3)出示例1情景图第二部分:

12÷5=2…2 先按题意列式12÷5=2…2。

教师启发引导:

让学生按照12÷4=3的方法操作,观察12÷5也就是12个苹果,每5个苹果1盘,能放几盘?

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演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把12个苹果,每5个放1盘,你是怎么放的?

为什么这样放?

有没有放完?

每个盘子放得几个?

还剩几个?

教师启发讲解:

剩下的2个,还够放1盘吗?

既然不能就只有剩下它了,那就是说,把12个苹果,5个放1盘,能放2盘,还剩2个。

教师用12÷4=3的方法类推讲解,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被分的数是几?

平均分成几盘?

怎样写?

有3个盘,每盘放4个苹果,实际分掉了几个苹果?

(4×3=12)

12个苹果,5个放1盘,有没有剩余?

学生动手分一分体会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不同。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类推的方法,由整除类推到有余数除法。

 

教师强调:

12个苹果5个1盘这样放,还剩2个,这个“2”表示分剩下的数,这个没分完剩下的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余数”。

(彩笔板书“余数”。

横式怎么写呢?

在等号后面先写商“2”,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商2的后面先点六个点“……”,再写余数1,读作“2余1”。

教师领读算式12÷5=2……2读作:

12除以5等于2余2。

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求出商以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3)对照、观察、比较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异同点,揭示本节课重点、关键,沟通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同点:

算式表示意义相同,都表示平均分;列式方法相同;

被分的数,平均分的份数,每份分得的数及分掉的数,在竖式中书写位置相同。

不同点:

12÷4=3正好放完,没有剩余;12÷5=2…2没分完,有剩余。

正因为有剩余,所以在得数的写法上及读法上不同。

(4)出示分画片的情景图。

①学生说明题意,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②明确问题:

21张画片,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结果怎么样?

每人分几张?

分完了吗?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意见,列出算式:

21÷5=4(个)…1(张)

④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师总结:

所以计算有余数除数时,要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比被除数小且最接近被除数。

教师介绍余数,及算式的读作。

三、巩固发展

1.“练一练”第1、2、3题。

分题回答讲出自己的算法;

(1)列除法算式的想法。

(2)计算算式结果的方法。

(3)说一说除法算式的意义。

强调:

①计算的方法;

2.机动练习:

用手势或举数字卡片的方法说答案,看谁举得正确举得快!

四、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察板书,思考回答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举一反三,巩固新知。

反思:

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片亲自动手分一分,初步感知余数的含义,在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学生容易把商几余几读成等于几,需要加强算式读法的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余数比除数小,亲身体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

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过程。

教学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铺垫孕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