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4851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docx

生物高考必修1第五章第4节

1.(2013·安徽黄山七校联考)某同学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观察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可能原因是(  )

①无水乙醇加入量太多 ②未加CaCO3 ③未加SiO2 ④使用放置了两天的菠菜叶 ⑤只画了一次滤液细线

A.2种        B.3种

C.4种D.5种

解析:

选D。

无水乙醇加入量过多,造成乙醇中的叶绿素含量浓度小,导致色素带颜色浅;不加CaCO3,研磨时会使叶绿素遭到破坏,提取到的叶绿素少,导致色素带颜色浅;未加SiO2导致研磨得不充分,使色素带浅;菠菜叶失绿,导致色素带颜色浅;画滤液细线次数少,导致色素带浅。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及光合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从高等植物叶片中分离出4种光合色素,其中呈橙黄色的是叶黄素

C.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D.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其主要功能是固定二氧化碳

解析:

选C。

A错误,叶绿体合成ATP不需要O2,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合成ATP也不需要O2;B错误,胡萝卜素呈橙黄色,叶黄素呈黄色;D错误,光反应的主要功能是产生O2、ATP和[H]。

3.(2013·济南练习)生长于较弱阳光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光合速率并未加快。

对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

A.呼吸作用受阻影响光合作用

B.使C3还原的还原剂和ATP不足

C.暗反应过程所需的酶在弱光条件下活性低

D.呼吸作用强,大量消耗光合作用产物

解析:

选B。

分析题干可知,光合速率并未加快是由于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不足,导致C3还原过程受阻。

4.(2012·高考海南卷)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互关系方面的知识。

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这样会导致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的CO2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随密闭玻璃容器内CO2的减少而降低,直至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到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此时CO2浓度在一定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5.(2013·安徽名校模拟)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

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O2释放。

此实验证明(  )

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

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CO2

C.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

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

解析:

选C。

依据题中信息可判断,光照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有还原剂产生。

有O2释放,说明该过程有O2产生。

类囊体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说明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

6.(2012·高考重庆卷)长叶刺葵是棕榈科热带植物。

为了解其引种到重庆某地后的生理状况,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得到了该植物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图(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

(1)光合作用消耗ATP最快的时刻是________。

根吸水能力最强的时刻是________。

(2)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________;推测导致12∶00时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填“光照”或“CO2”)。

(3)在14∶00时若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H]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

解析:

(1)消耗ATP最快的时刻即为暗反应最快的时刻,即光合速率最大的时刻,为图中的10∶00。

根吸收的水分有99%用于蒸腾作用,故根吸水能力最强时也就是蒸腾速率最大时,即图中的12∶00。

(2)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两曲线趋势一致,因此引起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气孔导度。

夏季12∶00时,气孔导度最大,此时气孔开启程度最大,CO2供应充足,因此导致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是光照。

(3)14∶00时光合速率相对较高,若此时适当提高CO2浓度,会使C3化合物含量上升,用于还原C3化合物的[H]增多,故[H]含量降低。

答案:

(1)10∶00 12∶00 

(2)气孔导度 光照 (3)降低

1.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解析:

选B。

水稻的叶黄素缺失,则对蓝紫光的吸收减少,对红光的吸收无明显差异,A、C项错误。

色素层析条带从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缺失则色素层析条带从上至下缺第2条,故B项正确、D项错误。

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薄膜和内膜上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只分布在基质中

C.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发生在基质中

D.光合作用产物(CH2O)在基质中合成

解析:

选D。

组成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故A、B两项错误;水的光解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反应场所是类囊体的薄膜上;产物(CH2O)的合成在暗反应阶段,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

3.对叶绿体进行成分分析时,发现某部位的磷酸含量较多。

该部位最可能是叶绿体的(  )

A.外膜           B.内膜

C.基粒D.基质

解析:

选D。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消耗ATP,进行ATP

ADP+Pi+能量的过程,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而光反应则消耗ADP和Pi,合成ATP。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内膜上进行的

B.叶绿体基质中的CO2直接被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还原

C.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D.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均属于异养生物

解析:

选C。

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CO2只有被固定形成C3后才能被[H]还原;硝化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5.某科学家为了研究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在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光照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  )

A.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越多

B.光照时间越长,积累的三碳化合物越多

C.只要给予光照,放射性物质就会出现在葡萄糖中

D.无论光照时间多长,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解析:

选C。

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CO2中C被标记,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被标记C的转移途径是CO2+C5→2C3→C6H12O6+C5。

6.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解析:

选B。

镁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植物不能合成叶绿素。

叶绿素含量降低使幼苗吸收光能的能力减弱,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强度降低,故A、C项错误;因为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故光反应强度降低后,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暗反应的强度也降低,故B项正确、D项错误。

7.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放出氧气的速率有可能与线粒体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

B.叶绿体白天进行着ATP的合成,夜晚进行着ATP的水解

C.随CO2浓度的增大,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增大,线粒体的呼吸速率减小

D.线粒体产生的CO2在光照时全部扩散到叶绿体中,黑暗时全部扩散到细胞外

解析:

选A。

当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时,叶绿体放出氧气的速率与线粒体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叶绿体白天进行ATP的合成与水解;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条件下,随CO2浓度的增大,叶绿体的光合速率逐渐增大,但有最大值;当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时,线粒体产生的CO2有一部分扩散到叶绿体中。

8.

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

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

解析:

选B。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图示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故A错误。

C3生成C6H12O6需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利用ATP提供的能量,通过[H]的还原进行,故B正确。

若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提高温度会降低酶活性,会使反应减弱,故C错误。

在无光条件下,暗反应会因[H]和ATP的缺乏受到限制,故D错误。

9.(2013·山东烟台模块检测)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

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C.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

D.曲线中c点产生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解析:

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在CO2浓度为1%的曲线上,从a点到b点即增加光照强度,光反应加快,产生的ATP、[H]增多,使得暗反应也加快,故C3含量降低。

在光照强度相同时,d点的CO2浓度比b点要低,会影响到CO2的固定,故C5含量增加。

从图中可以看出,c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高(不再增高),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是限制因素之一。

10.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解析:

选D。

白炽灯与大试管间距离的远近影响光照强度,设置10℃、20℃和30℃表示不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A点时,光照强度相同,影响气泡产生的因素是温度;C点时,不同的温度下气泡产生量相同,影响因素是光照强度;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叶绿素的合成减少,吸收的光能减少,B点向左移动。

11.(2012·高考山东卷)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解析:

选D。

由图可知,a点是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在a点之前就进行光合作用,A项错误;CO2的吸收速率(净光合速率)大于零,说明植物在积累有机物,6时~18时,植物一直在积累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是在18时,B项错误;b~c段的变化是由于温度高,蒸腾作用旺盛,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而关闭气孔,致使植物吸收CO2量减少,d~e段的变化由光照强度减弱引起,C项错误;在b~d段,甲植株没有出现CO2吸收速率下降,有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其叶片的气孔无法关闭,D项正确。

12.选用甲、乙两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测定两种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的O2释放量(mL),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灯泡的功率(单位:

W)

20

50

75

100

200

300

0.1%CO2

浓度

甲植物

3.4

16.0

28.2

40.5

56.5

56.5

乙植物

2.6

9.1

19.2

55.7

75.6

102.6

0.03%CO2浓度

甲植物

2.3

11.2

19.8

27.6

27.5

27.6

乙植物

1.8

8.4

18.9

54.2

75.2

101.8

A.在阳光不充足的地区,甲植物与乙植物相比,光照强度最可能限制甲植物的正常生长

B.在100W、CO2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提高光照强度能提高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C.光照强度由300W逐渐增大至400W的过程中,甲植物CO2吸收量可能保持相对稳定

D.光照强度由300W逐渐增大至400W的过程中,乙植物O2释放量相持相对稳定

解析:

选C。

甲植物的光饱和点小于乙植物,因此光照强度弱最可能限制乙植物的正常生长。

在光照强度为100W、CO2浓度为0.03%时,甲植物的光合作用已经达到最大,光照强度再增大时,光合速率基本不变。

光照强度由300W逐渐增大至400W的过程中,乙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可能进一步增强,O2释放量可能进一步上升,但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基本不变,CO2吸收量可能会保持相对稳定。

13.(2013·“江南十校”联考)景天科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固定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1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2所示。

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固定过程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图2分析,植物A细胞在晚上________含量增多而糖类含量较少,白天则相反。

(2)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午10:

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B和植物A细胞中C3含量变化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等量A、B叶片进行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

若观察到B的滤纸条上以滤液细线为起点的第一条色素带宽度大于第二条,而A则相反,据此推测,叶绿素b与叶绿素a的含量比值高的是________叶片。

解析:

(1)植物A晚上吸收CO2合成有机酸,同时呼吸作用消耗糖类,故有机酸增多,糖类减少。

(2)植物A白天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所需CO2来自细胞内苹果酸的分解释放和呼吸作用产生。

(3)上午10∶00时光照较充足,植物B所需CO2主要从外界获得,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植物BCO2固定受阻,合成C3的量下降。

植物A白天所需CO2不是从外界获得的,所以环境中CO2浓度降低对其影响不大。

答案:

(1)有机酸 

(2)呼吸作用产生 (3)植物B下降,植物A基本不变 (4)B

14.(2013·北京西城区高三检测)如图为甲、乙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

据图回答:

(1)甲、乙两种植物呼吸作用较强的是________植物。

在A、C点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

当光照强度达到E点后,限制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图中F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停止,使________减少,影响__________;同时________过程仍继续进行。

(3)当平均光照强度在B和D之间,光照和黑暗的时间各为12h。

实验前后,甲植物中有机物总量将________,乙植物中有机物总量将________。

解析:

(1)由图可知,甲植物的呼吸速率为2mg/(m2·h),乙植物的呼吸速率为1mg/(m2·h),故甲植物的呼吸作用较强。

A、C点时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和叶绿体。

E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此时限制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温度。

(2)F点时突然停止光照,在类囊体膜(上)的光反应停止,ATP和[H]的产生减少,使暗反应中C3的还原受影响,此时C3的消耗减少,C5的产生减少,即C3含量增加,C5含量减少。

(3)以甲植物为例,当光照强度>B时,每小时有机物的积累量(以CO2吸收量来衡量)小于2mg/(m2·h),因此光照12小时有机物的积累量小于24mg/(m2·h)。

而夜晚每小时的呼吸量为2mg/(m2·h),因此12小时的呼吸量为24mg/(m2·h),故甲植物中有机物总量将减少,同理分析乙植物中有机物总量将增加。

答案:

(1)甲 线粒体、叶绿体 CO2浓度和温度

(2)增加 类囊体膜(上)的光反应 ATP和[H] C3的还原 CO2与C5结合 (3)减少 增加

15.(2012·高考江苏卷)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报告

①材料用具:

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1mmol/L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

选取若干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

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喷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③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2)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进而加快对图2中________(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

(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μmol/L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mmol/LNaHSO3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

请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2·s-1)。

解析:

(1)实验设计中要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选取水稻植株的要求是株型、长势、叶片均一。

本题自变量为有无1mmol/L的NaHSO3溶液,因为甲组为对照组,故喷洒的是蒸馏水,实验组喷洒的则是1mmol/L的NaHSO3溶液。

分析图1可知,喷洒低浓度的NaHSO3溶液能提高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因呼吸速率相同,故也可进一步得出喷洒低浓度的NaHSO3溶液能提高水稻的光合速率的结论。

(2)叶绿体中ATP是在类囊体薄膜上形成的,则推测NaHSO3溶液可能作用于类囊体,使其产生的ATP量增多,直接加快了对B物质的利用,间接加快了对A、D物质的利用。

(3)要证明PMS和NaHSO3溶液作用相同,且无累加效应和抑制效应,则需要设计4组实验,一是蒸馏水的对照组,二是NaHSO3溶液的实验组,三是PMS溶液的实验组,四是NaHSO3溶液+PMS溶液的实验组。

绘图时要标注横纵坐标的意义及相应的数值和单位,并充分利用题中提供的信息。

答案:

(1)②株型、长势、叶片均一 蒸馏水 1mmol/L的NaHSO3溶液 ③不同光照强度下低浓度NaHSO3溶液均可提高水稻光合速率 

(2)类囊体 A、B、D

(3)见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