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4953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监测方案.docx

《基坑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监测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坑监测方案.docx

基坑监测方案

哈工大研究院怀来商住项目

基坑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年月日

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哈工大研究院怀来商住项目总承包工程,由高层住宅楼、合院、高层办公楼、低层商业、地下车库工程组成,建筑面积约平方米;

低层写字楼6栋:

(T1#-T6#楼),建筑面积约;高层写字楼2栋:

(T7#、T8#楼),建筑面积约为平方米;地下车库二约平方米;合院16栋:

(S10#-S25#楼),建筑面积约为平方米。

高层住宅楼9栋:

(S1#-S9#楼),建筑面积约为平方米;S27#大门,建筑面积约为平方米;低层商业(S26#楼),建筑面积约为平方米;地下车库一约平方米。

本工程基础类型:

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

8度;防水等级:

屋面I级、地下II级;合同质量等级:

合格。

建设单位:

怀来京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廊坊轩辕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张家口市京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河北方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地点:

本工程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新兴产业园内,南临葡萄大道。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及工作量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规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或开挖深度未超过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均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本工程开挖深度超过5米深的基坑分别是:

S1-S9#楼、T7-T8#楼;人防车库、普通车库一;属于深基坑范围;其中T8/S9需换填,换填开挖深度分别为和;T8#楼距离临近建筑T7:

;S9:

;S9#楼距S25:

;S8:

,上述开挖深度超过5m基坑采取监测措施。

 

监测工期

本工程监测工期为整个基坑工程施工至主体建筑出±0后一个月,暂定为五个月。

3.基坑监测项目管理机构

项目组织机构见图。

图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组责任划分及成员选用原则

3.1.1项目组责任划分

(1)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本项目的管理工作,组织编写项目实施计划、质量计划、经费预算;在批准的项目计划范围内,负责项目的技术决策、工作安排和资金的使用与调配,监督控制项目进度、质量与投资。

负责其它应负责完成的工作。

(2)技术负责:

负责本项目所有有关技术方面问题的把关和处理,负责监测数据、资料审核。

(3)综合部:

项目内外事务管理接洽、后勤服务保障、场内车辆调度管理制订、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执行;妥善处理来往信件和接待事务;负责各类会议组织和准备工作,做好相关会议纪要,协助领导落实会议确定的事项;技术资料和文件的分类、建档管理工作,并做好重要资料的保密工作;负责仪器采购、保管、领用等工作。

(4)工程部:

协调人员和施工设备、材料进入工地,按施工总进度要求完成施工准备工作;按照监理人发出的与合同有关的指示,按合同规定的内容和时间完成全部属于本专业的工作,并密切配合和协助其它专业;按照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的要求、合同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已埋设的仪器设备进行监测测试,记录全部原始观测数据;充分发挥专业群体的技术和组织优势,做好事先指导、中间检查和实施完成全过程的技术质量管理;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按时提供观测月报、和各阶段的分析报告。

3.1.2项目成员选用原则

(1)项目经理具有丰富的安全监测工程实施、监测及资料整理工作经验。

(2)挑选具有丰富操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在现场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监测项目的土建、全部仪器(含数据采集仪器)的采购、埋设安装、电缆敷设、设备调试、监测及资料整理等项工作。

(3)所有的工作人员均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并会密切配合监理人的工作。

(4)派遣具有丰富操作经验的安全监测、机械、测量专业人员。

所有观测专业人员在类似工程中负责过安全监测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并能按施工图纸要求,对监测设备的选购、测试、安装、观测和维护提供技术服务。

设备配置表

设备配置表表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功能

备注

全站仪

BTS-952CL

1

水平位移观测

水准仪

DZX3-1

3

竖向位移观测

台式计算机

三星

1

资料处理

笔记本计算机

联想

1

资料处理

激光打印机

HPM1005

1

资料打印

对讲机

摩托罗拉

4

对讲通话

车辆

东风越野

1

交通运输

4.执行规程、规范及监测流程

执行规范、标准及文件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监测前准备

监测工作开始之前,对工程场地周围建筑物和有关设施的现状开展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详细记录。

设制基准点,数量为3个,并测定其坐标且进行正常保护,确保其在整个施工期间正常使用。

监测工作基本流程

为保障监测工作的系统性,使之能及时反馈基坑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监测和施工的配合一般按以下工作流程进行,其流程图见图4.3.1。

图4.3.1基坑监测流程图

5.基坑支护监测方法

基点布设

基点布设

(1)观测基点根据现场情况设在变形区域以外,位置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共3个。

观测基点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墩,安装强制对中基座,材质不锈钢,最大对中误差0.05mm,混凝土强度为C20,工作基点墩平面图见图

工作基点墩平面图

(2)基坑周边地表及基坑边坡变形观测点为钢制观测标志,连接杆打入地下深度不小于300mm。

(3)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变形观测标志采用冲击钻安装金属观测标志。

水平位移观测

5.2.1监测部位

监测部位:

边坡顶部。

5.2.2监测方法

(1)采用平面导线测量,以基点A和B为坐标起算点,通过测量距离、方位角等参数,求出各点位的坐标,平差后计算得到桩顶水平位移值。

在基坑开挖前采集坐标点初始值,开挖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

水平位移测试示意图如图5.2.1:

图5.2.1水平位移测试示意图

(2)每次观测前按技术要求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正,观测固定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和固定路线的要求进行,以保证观测结果精确。

(3)测量精度控制

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相关规定,本工程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为:

监测项目

边坡顶部水平位移

水平位移报警值

累计值D(mm)

<50

变化速率νD(mm/d)

<10

竖向位移观测

5.3.1监测部位

监测部位:

边坡顶部。

5.3.2监测方法

(1)根据埋设好的基准点,施测一条闭合路线建立初始数据。

(2)每次观测前按技术要求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正,观测固定测量人员,固定测量仪器和固定路线的要求进行,以保证观测结果精确。

(3)沉降观测工作采用精密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过程中,各项偏差控制及内业数据处理均按照国家《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中各项规定执行。

(4)测量精度控制

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相关规定,本工程竖向位移监测精度要求为:

监测项目

边坡顶部

竖向位移报警值

累计值D(mm)

<50

变化速率νD(mm/d)

<5

巡视监测

5.4.1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

(3)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施工工况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

(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4)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

5.4.3基坑周边环境

(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

(2)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

(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4)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的施工情况。

5.4.4监测设施

(1)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

(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3)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5.4.5检查方法

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应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6.监测频率、报警值

监测频率

基坑工程监测工作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

监测工作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取得初始数据,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考虑基坑工程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对于本基坑工程而言,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的监测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频率见表。

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频率表表6.1.1

基坑类别

施工进程

监测频率

二级

开挖深度

(m)

≤5

1次/2d

5~10

1次/1d

底板浇筑后时间

(d)

≤7

1次/2d

7~14

1次/3d

14~28

1次/5d

>28

1次/10d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委托方及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

(4)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5)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6)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7)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

(8)邻近的建(构)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9)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

(10)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此外,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进行实时跟踪监测。

报警值的确定原则

(1)满足设计计算的要求,不可超出设计值;

(2)满足测试对象的安全的要求,达到保护的目的;

(3)考虑环境和施工因素的影响;

(4)满足各保护对象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

(5)满足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

(6)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和经济因素,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警戒值的确定

依据基坑支护方案中提出的监测控制值及报警值确定原则,并参考有关规范与标准,警戒值如表6.3.1。

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表6.3.1

序号

监测内容

安全值

(累计值)

报警值

(累计值)

变化速率

(mm/d)

1

边坡顶部水平位移

<50mm

≥50mm

10mm/d

2

边坡顶部竖向位移

<50mm

≥50mm

3mm/d

报警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出现异常情况或基坑出现渗漏、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

(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的迹象;

(4)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可能发展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

(5)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

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1)加强监测队伍力量,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全部在现场工作;

(2)增加异常点、事故点的监测频率;

(3)及时处理、分析监测数据,并将监测结果和评价立即向建设方及相关单位做信息反馈。

7.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基本要求

(1)监测分析人员具有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的综合知识,具有设计、施工、测量等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做到正确判断、准确表达,及时提供高质量的综合分析报告。

(2)现场测试人员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监测分析人员对监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监测单位对整个项目监测质量负责。

监测记录、监测当日报表、阶段性报告和监测总结报告提供的数据、图表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

(3)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

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和转抄,并有测试、记录人员签字。

(4)现场的监测资料符合下列要求:

1)使用正式的监测记录表格;

2)监测记录有相应的工况描述;

3)监测数据及时整理;

4)对监测数据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应及时分析和评述。

(5)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重测。

(6)进行监测项目数据分析时,应结合其他相关项目的监测数据和自然环境、施工工况等情况以及以往数据,考量其发展趋势,并做出预报。

(7)监测成果包括当日报表、阶段性报告、总结报告。

报表按时报送。

报表中监测成果用表格和变化曲线或图形反映。

当日报表

(1)当日报表包括下列内容:

1)当日的天气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工况;

2)仪器监测项目各监测点的本次测试值、单次变化值、变化速率以及累计值等,必要时绘制有关曲线图;

3)巡视检查的记录;

4)对监测项目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

5)对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的监测点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6)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有详细描述,危险情况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7)其他相关说明。

(2)当日报表标明工程名称、监测单位、监测项目、测试日期与时间、报表编号等。

并有监测单位监测专用章及测试人、计算人和项目负责人签字。

(3)当日采集数据当天处理完成,于第二日以书面形式提交给监理。

监测周报告

(1)根据工程建设需要每周提供监测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1)该监测期相应的工程、气象及周边环境概况;

2)该监测期的监测项目及测点的布置图;

3)各项监测数据的整理、统计及监测成果的过程曲线;

4)各监测项目监测值的变化分析、评价及发展预测;

5)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建议。

(2)专题性监测报告标明工程名称、监测单位、该阶段的起止日期、报告编号,并有监测单位章及项目负责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

总结报告

(1)基坑工程监测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

2)监测依据;

3)监测项目;

4)监测点布置;

5)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法;

6)监测频率;

7)监测报警值;

8)各监测项目全过程的发展变化分析及整体评述;

9)监测工作结论与建议。

(2)总结报告标明工程名称、监测单位、整个监测工作的起止日期,并有监测单位章及项目负责人、单位技术负责人、企业行政负责人签字。

信息反馈

(1)在每周生产例会上提交前一周监测周报告,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1)该监测周相应的工程、气象及周边环境概况;

2)该监测周的监测项目;

3)各项监测数据的日报,资料整理、统计及监测成果的过程曲线;

4)各监测项目监测值的变化分析、评价及发展预测;

5)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建议。

阶段性监测报告标明工程名称、监测单位、该阶段的起止日期、报告编号,并有监测单位章及项目负责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

(2)建立收发文件制度,发出的文件和资料由项目经理签发,接受的文件必须进行登记。

(3)收到业主、监理和设计的文函必须以文字形式进行答复。

有时间要求的在要求时间内响应,没有时间要求的一般在3天内响应。

8.基坑监测应急预案

为配合土建施工,确保基坑和周边环境安全,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随着基坑开挖深度逐渐加大、基坑暴露时间加长,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增多,基坑安全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为了能更客观、及时反应基坑的安全情况,指导基坑应急处理,特制定本预案。

领导责任分工

项目部设置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石小飞担任,副组长由李兴龙担任,现场负责由高亚峰担任。

职责如下:

组长:

作出指示决策,下达报警指令;

现场监测负责:

组织人员,实施常规频率监测及非常时期巡视、加密监测等现场监测任务。

联系方式见下表。

监测措施、报警

8.2.1加强巡视

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并进行描述记录,如遇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和基坑出现险情等非常时期时,加大巡视次数,及时掌握基坑现场信息。

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巡视检查记录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8.2.2加密监测频率

遇到紧急、可能有危险情况(大雨、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加密观测。

当危险情况(坑内严重的涌沙、冒水、结构严重变形)发生时,跟踪监测,直到险情排除。

8.2.3下达报警指令

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分析、对比后,如达到监测报警等级,立即进行报警,第一时间通知甲方、监理、设计及施工方,监测报警等级见表8.2.1。

监测报警等级表8.2.1

序号

报警等级

基坑状态

监测指标

1

黄色预警

临界危险

指标满足1项

1.某一项监测数据达到最大安全值;

2.某一项监测数据变化速率达到预警变化速率。

2

橙色报警

局部危险

指标满足2项

1.某一项监测数据大于最大安全值小于危险值;

2.某一项监测数据变化速率达到预警变化速率。

3

红色报警

危险

指标满足2项

1.某一项监测数据达到或大于危险值;

2.某一项监测数据变化速率大于预警变化速率。

黄色预警:

表示某项基坑监测指标已达到方案确定的最大安全值,基坑某一部位已处于临界危险状态,需各方引起重视,监测工作将增加监测频次。

预警解除:

监测数据变化速率减小趋于收敛稳定状态。

橙色预警:

表示某项基坑监测指标已大于方案确定的最大安全值且监测数据变化速率达到预警变化速率,基坑某一部位已接近危险状态,各方要足够重视,采取必要措施,监测工作将增加监测频次直至监测数据变化速率小于预警变化速率。

预警解除:

施工处理措施实施完成,监测数据变化速率减小趋于收敛稳定状态。

红色预警:

表示某项基坑监测指标已达到方案确定的危险值且监测数据变化速率大于预警变化速率,基坑某一部位已处于危险状态,各方采取应急措施,监测工作将增加监测频次直至监测数据变化速率小于预警变化速率。

预警解除:

施工应急措施实施完成,监测数据变化速率减小趋于收敛稳定状态。

监测人员、监测仪器、材料及其他物资准备

为在非常时期能及时、加密监测,我司做好对监测人员、监测仪器和材料及其他的物资的增备工作。

在技术上,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相关标准、规范,组织技术工人进行技术培训,针对基坑出现险情前监测数据趋势特点,作业前向监测人员交代清楚,积极做好超前预报的技术储备工作。

在监测仪器及埋设器件上,备好易损零部件,增加监测仪器数量,确保监测过程中够用、能用。

其他物资,如雨衣,手电等常用物资保证充足,在天气恶劣情况下能满足生产需要。

9.监测工期保证措施

进度保证

保证按合同工期完成施工内容,由于本工程工期长,施工交叉多,这样本承包人将根据土建施工情况,随时做好增加工作人员的准备,保证不会因为本标段的工作滞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

正常情况下,本承包人将编制以下工作计划并按计划要求合理安排工作。

修订进度计划

(1)不论何种原因发生工程的实际进度与合同进度计划不符时,本承包人将按监理人的指示在7天内提交一份修订的进度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

批准后的修订进度计划作为合同进度计划的补充文件。

(2)不论何种原因造成施工进度计划拖后,本承包人均按监理人的指示,采取有效措施赶上进度。

本承包人将进度计划修订报告和调整措施报告报监理人审批。

10.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和健全安全监测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依据监理批准的设计文件制定出造孔、仪器设备采购、埋设安装、维护保养、观测及资料整理各环节的进度安排,指定各分项的质量保证责任人,经常进行全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强化质量意识,以确保向业主提供合格的安全监测工程和连续、可靠的观测资料。

(2)除严格按有关质量控制条款要求执行外,还特别注意:

1)用于检验的仪器设备经国家标准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其参数在有效的使用期内。

2)用于观测的二次直读式仪表每月进行一次检验(校准),并达到有关技术规范或厂说明书规定的要求。

更换仪表前,先检验是否有互换性。

3)向监理提供的所有资料,包括图纸、报告、手册及数据等,是清楚易读的复印件和蓝图,或打印件,或磁盘文件,其格式经监理认可,并具有系统的连续的索引编号。

4)本项工程要求变形测点及外观仪器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否则无偿恢复;业主同意拆除的除外。

安全保证措施

10.2.1安全目标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防管结合”的安全生产方针,按照合同和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针对本工程项目的特点,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无条件接受监理人员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指令、指示,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目标为:

(1)不发生生产性人身伤亡事故。

(2)不发生生产性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万元的仪器设备、交通和火灾事故。

(3)不发生生产性原因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垮塌事故。

(4)不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5)不发生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的其它责任事故。

10.2.2安全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各级人员明确自己的安全目标,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规划,达到全员参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按“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组织工作,做到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10.2.3安全生产的组织

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以项目部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由副经理主管安全生产,安全环保部、各职能部门及工程检测部主要负责人及安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机构,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