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3496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docx

思南县城至印江快速大道项目建议书

思南县发改局招商引资资料之59

思南至印江城市快速路道路工程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市政设计院

地址:

贵阳市飞山街90号3楼

电话:

0851-*******

传真:

0851-*******

E-mail:

szsj_gy@

..................

..................

..................

思南县发展和改革局

2014年4月

目录

1概述1

1.1项目概况1

1.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

1.3项目背景2

2项目提出背景4

2.1现状条件4

2.2规划简况4

2.3项目实施的功能和意义4

3方案设计6

3.1方案选择6

3.2工程实施范围、规模7

3.3建设方案7

4投资估算12

4.1编制依据及说明12

4.2投资估算13

5工程建设计划15

5.1项目建设组织15

5.2项目建设进度设想15

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6

6.1经济效益16

6.2社会效益17

7结论与建议18

7.1结论18

7.2建议19

附图

01道路地理位置图

02道路总平面设计图

03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04道路纵断面图

 

1概述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思南至印江城市快速路道路工程

2、项目建设单位:

3、法定代表人:

4、建设地点:

贵州省思南县、贵州省印江县

5、项目规模:

道路长14.695m,宽60m,用地面积为1872亩;

6、道路断面:

60m=5.0m(人)+5m(绿)+16.0m(车)+8m(中央分隔带)+16m(车)+5m(绿)+5.0m(人)

7、总投资:

487967.5万元。

8、建设工期:

4年

1.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根据国家颁布的项目建议书编制内容的要求,编制本项目工程项目建议书的依据有:

1、建设部2013年3月颁发的《市政公用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3);结论

经以上分析,该项目规划科学,建设条件具备,资金来源保障,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项目切实可行,建议本项目尽快立项、备案实施发挥效益。

4、《贵州省骨架公路网规划》(2003~2020);

5、《思南县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

6、《印江县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

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9、《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1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

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1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3项目背景

思南县和印江县是铜仁地区的两个支柱大县,思南县凭借黄金水道乌江纵穿南北,是黔东北联系湘、渝、川的水陆交通要塞。

乌江航运之便,使得思南自古就是一个商贾云集、经贸繁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贵州开发最早的县份之一,素有“黔东首郡”之称。

目前,在乌江优势的带动下有:

思南核电站建设(装机4×100万千瓦);思南县七里塘水电站建设(装机3万千瓦);思南县天生桥水电站建设(装机2.5万千瓦);广宇水泥厂余热发电建设(装机900千瓦);思南县生物柴油加工(年产1万吨)。

塘头工业园;河东工业集中区;思南县微晶玻璃加工(年产量40万平方米);思南县轻质碳酸钙加工(年产10万吨);思南县大理石加工(年产量20万立方米);思南县电石生产(年产12万吨);思南县板桥石材加工(年产石材5万立方米)。

贵州思南造船——航运中心建设(年造船15万载重吨,货运量500万吨)。

五盛肥业异地技改(年产15万吨)。

新建年产3万吨乌江酒厂。

河西工业集中区;思南县肉联厂技改;思南县中天油业有限责任公司50T/D植物油全连续精炼生产;年产6000万枚中药皮蛋加工;思南县2×1500吨果蔬气调保鲜库建设。

目前正在兴建的装机容量100万千瓦,静态投资47.7亿元,动态投资58.8亿元的思林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

 印江县是铜仁地区西部思南、德江、沿河、石阡等县的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印江交通枢纽地位的天然优势。

独特的地理与悠久的历史,赋予印江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绿色的生态文化、悠久的佛教文化、红色的革命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而使这里成了一个高品位的综合旅游区。

这里有“书法之乡”、“佛教圣地”、“土家族风情园”、“长号唢呐之乡”、“花灯之乡”、“傩戏之乡”、“生态休闲圣地”等众多美誉。

印江县的旅游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

东部有武陵第一峰梵净山、文明遐迩的奖金山、光怪陆离的鸡骨洞等;西北部有横空出世的大圣墩巍然屹立、形象逼真的“金盆”终年滴水、别具志向(向西流)的江水一泻千里;南部有云半瀑布飞流直下、“老鼠抠仓”形若盗粮、猴子老壳栩栩如生。

矿产资源:

煤矿、流铁矿、金矿、电石灰岩、大理石、石英石、天然矿泉水等

两县之间按弯弯曲曲的省道来算,只有34.4Km。

根据铜仁市政府及思南县与印江县县政府的提议,为了两县资源能够快速的互补,两县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体,使得在旅游和工业方面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两县之间打造一条快速、便捷的景观走廊(17.8Km),不但大大缩短了两县之间的距离,而且为工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2项目提出背景

2.1现状条件

本项目是思南县与印江县之间一条快速通道,目前交通不便,原国道路线长,路面状况差,线型更差,严重阻碍了两地共同发展的机会,本道路沿线所经地段大部分为慌山,少部分为村寨居住区,沿线无市政管网配套设施。

2.2规划简况

按思南县与印江县的发展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规划道路红线宽为60m,设计计算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

2.3项目实施的功能和意义

2.3.1是实现铜仁地区总体规划的需要

思南县和印江县作为铜仁地区的支柱产业大县,思南县的工业和印江县的旅游业及丰富的资源是铜仁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县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产业和资源之间的互补,拉开了铜仁地区新的战略发展框架。

城市的格局不再只限于独立的市区,要从多个城区为出发点、共同发展的模式。

本道路投入使用后,从思南到印江只需要20分钟左右,今后将是铜仁地区的一道景观走廊。

2.3.2是拉动思南、印江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思南县与印江县的工业在大踏步的发展。

思南:

乌江思林电站水库提水试点工程开工建设,枹木寨水库开工建设准备工作基本完成,110千伏许家坝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110千伏思南变电站扩容工程竣工,110千伏塘头输变电工程和35千伏瓮溪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项目建设和东方红电站技改任务全面完成,启动了10平方公里思南船舶工业园区和20平方公里塘头乌江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印江:

已建成1.3万亩梵净山绿茶基地、3个初制茶叶加工厂、1个精制茶叶加工厂、3万亩中药材基地、10万亩杨树基地、新建4万亩柑橘、梨、柚果品基地,烤烟年均种植5万亩,100万亩梵净山野菜基地、5万亩茶叶基地项目正在实施中,印江莱菌鹅养殖初具规模,可望在2~3年内达到100万只。

要使工业跨越式的发展,首先产品的输出和原材料的输入都要顺畅。

思南县境内有川黔、湘黔铁路穿过,杭瑞高速(遵义至思南)目前正在开工建设,思南的交通比较方便。

印江物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目前只有靠省道解决交通运输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印江的资源优势,必须要有一条快速、便捷的运输通道来作为资源开发的保证。

根据印江临近县的实际情况,只有思南距印江最近,直线距离不到17Km,故从思南、印江工业的发展角度来看,修建本快速通道是必须的。

2.3.3是满足沿线土地开发的需要

该快速道路是思南与印江之间的重要运输通道。

它不仅能带动沿线的土地开发,还为打造思南至印江之间的工业走廊奠定了基础,也为思南与印江的工业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更加重视,同时对于市政、交通等配套设施的需求已显得越来越迫切,必须同步建设完善的交通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

2.3.4是满足道路交通量及路网发展的要求

本项目作为两县之间重要的联系干道,大大减轻了思南至印江省道304的交通压力,同样完善整个铜仁地区的道路网络,满足交通需求、方便居民出行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3.5是铜仁市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条件

根据贵州省政府的产业规划,今后的经济发展将以工业为龙头,工业带动其它产业。

铜仁市在省政府的指引下,也将把铜仁市打造成一个工业强市,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力争使工业经济上一个新台阶。

在铜仁市周边及县份的权衡下,思南和印江区位比较突出,资源比较丰富,工业基础雄厚,选择思南和印江区来作为铜仁市工业圈的带头羊是最好不过的。

为达到这一宏伟的目标,必须有一条快速、便捷的通道作为保障,思南至印江快速道路的建设不仅满足上述条件,而且还完善了沿线的配套设施,故该道路的建设是思南至印江工业一体化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也是铜仁市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3方案设计

3.1方案选择

本道路主要穿越荒山、沟谷和荒地,根据实际地形方案线形如下:

道路起于思南县县城在建的乌江三桥东侧桥头,经柑子园、到马田、白沙井、鸡公咀、何家坟、狮子沱、木岩底、水井湾、钱家半坡、普同寨等,终点至印江县县城南部。

道路全长14.695Km,路基宽度60m。

本方案设计中设置3座桥梁,总长4260m,设置3座隧道,总长8475.789m,其中桥、隧率为86.5%,建安费为343737.0万元。

3.2工程实施范围、规模

3.2.1工程实施范围:

本道路实施范围包括:

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护坡、管线、照明、排水、景观及附属设施工程。

3.2.2规模:

道路全长14.695Km,路基宽60m,用地面积为1872亩,同时本次实施还含相关的排水、管综、路灯、绿化、交通标志等附属设施。

案设计中设置3座桥梁,总长4260米,设置3座隧道,总长8475米,其中桥、隧率为86.5%。

3.3建设方案

3.3.1设计原则

1、满足城市总体规划;

2、严格执行专业技术规范及有关方针政策;

3、结合工程现场的地形、地貌、地物、地质情况,合理布设路网及市政管网设施;

4、满足道路平面、纵断面线型布置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工程量、拆迁量,降低工程造价;

5、注意与现有道路网络的衔接,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功能;

6、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7、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3.3.2道路技术指标

1、道路等级:

城市快速路

2、设计车速:

60KM/h

3、平曲线最小半径:

250m

4、最大纵坡:

4.0%

5、横断面布置:

红线宽度为60m:

5m(人)+5m(绿)+16m(车)+8m(中央分隔带)+16m(车)+5m(绿)+5m(人)。

路拱横坡1.5%(外倾),人行道横坡2%(内倾)。

6、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

7、路面设计

设计路面为沥青砼路面,道路路面设计年限15年。

路面结构设计见下表所示:

序号

路面结构

机动车道

1

上面层

5cmSMA-13

2

中面层

5cmAC-20C

3

下面层

7cmAC-25C

4

基层

30cm水泥稳定碎石

5

垫层

25cm级配碎石

8、路基设计要求:

路基采用重型压实度标准,路基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得小于30MPa,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不得小于100Mpa。

3.3.3人行过街设施、公交停靠站及无障碍设施

为提高城市形象,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道路设计中均需考虑人行过街设施、公交车站及无障碍设施。

本工程均在主要路段及路口考虑设置人行过街设施、公交车站。

其中人行过街设施主要以地道为主,公交车站均考虑为港湾式公交车站。

3.3.4管道综合布置

按规划的要求,电力、电讯、煤气、给排水管均走地下,所有管线尽量敷设在人行道及车行道下。

雨水、污水工程投资已计入工程总估算,其余管网由各有关单位负责实施,管网敷设应与道路工程实施相协调,一次成型,尤其是过街横向管线应事先预留,以免日后又破路,影响市容。

3.3.5环卫设施

1、垃圾桶每80~100m设置一个,在设置垃圾桶时选择能适合环境条件,并有清洁感的色彩。

2、公共厕所配置,在于使其在自然竟致中保持储蓄而不暴露,并不论规模大小均应本着男、女分别设置的原则。

3.3.6排水工程

一、设计依据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4、《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

2001)

5、《防洪标准》(GB50201-94)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二、设计原则

1、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执行国家规定的相关法规、规范及标准,充分发挥项目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

2、排水体制按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雨、污分流制进行一次设计,视城市道路建设情况逐步配套实施。

3、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用污水管道管材。

4、结合城区排水管网建设情况,依照控制性详细规划,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尽量采用重力流形式,局部深埋,避免提升,节省能耗。

5、雨水就近排入受纳水体,尽量减少转输流量,减小管径,节约投资。

详细内容在下一阶段中体现

3.3.7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

道路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等。

1、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可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主标志包括警告、禁令、批示及指路标志。

辅助标志设在主标志下面,对主标志起补充说明的标志,不得单独使用。

交通标志应设置在驾驶员和行人易于见到,并能准确判断的醒目位置。

在重要单位出入口应设置指示标志。

在道路的起讫点、道路交叉处以及道路急弯处等都应设置标志。

另外在路段中还应设置限速标志等。

2、交通标线

交通标线主要是路面标线,系以文字、图形、划线等在路面上漆绘,以表示车行道中心线、机动车、非机动车分隔线、路口渠化车道导向线以及人行横道线、车道渐变段、停车线等。

3.3.8照明工程

1、城市道路应考虑照明,根据该路横断面形式,考虑在道路中央及双侧设置双臂路灯,双侧对称布置,间距25m,应注意弯道路处路灯的布置。

灯柱采用内外镀锌钢制灯杆,架高大于10m。

采用高压钠灯或新型光源灯。

道路照明度不低于15LX路灯电缆PVC管埋于地下。

电源由路灯控制系统集中控制。

2、道路绿化与照明、交通设施等的关系

⑴绿化不应遮挡路灯照明,当树木枝叶遮挡路灯照明时,应合理修剪。

⑵在距交通信号灯及交通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的停车视距内,不应有树木枝叶遮挡。

⑶树木中心与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相关规范

3.3.9绿化工程

道路绿化是大地绿化的组成部分,也是道路组成不可缺少的部分。

无论是道路总体规划、详细设计、修建施工,还是养护管理都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道路绿化的作用

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⑵可以改变小气候;

⑶调节湿度;

⑷降低噪声;

2、该工程采用的绿化形式

本道路既是快速通道,又是景观走廊,故沿线绿化非常重要。

具体为在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绿化带内种植花草及乔木,中央分隔带内种植花草及低矮灌木。

在高边坡地段采用骨架护坡处理,骨架内种植花草。

结合项目所在地区选用合适的树种,树与树之间间距为6m。

道路两侧拆迁后的富裕空地,一律做绿化处理。

3.3.10消防设施

1、城市道路主要为了满足人们出行和交通运输的要求,同时也发挥城市消防的功能。

本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城市交通能力和消防功能。

2、设计考虑规划留出道路出入口,小区、组团进出口,消防专业通道出入口,宽度均不小于7m,能满足消防要求。

3、要求给水管沿路原则不大于120m设置一消火栓。

重点单位必须设置专用消防水管。

4投资估算

4.1编制依据及说明

1、道路及附属配套设施工程量,按技术方案设计值确定。

2、道路工程和排水管、渠工程定额,估算单价是根据(2004市政工程预算定额)基价及国家2007颁布的估算指标,再加上铜仁地区间接费:

(1)其它直接费;

(2)间接费;(3)利润;(4)税金的合计数。

并综合各项工程所包括的全部内容和材料调差构成的综合价格。

4、材料单价:

按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近期颁发的《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中铜仁地区价格计取。

3、石料、砂石、水泥、钢材、砼管等,按当地市场价格一般水平进行计算。

4、其他设备材料:

路灯10000元/套,绿化带280元/平方米,交通设施工程按每公里50万元测算。

5、征地费用按5万元/亩,拆迁按1200元/平方米测算。

6、其他费用按国家及省、州、市现行的有关费用标准测算。

7、配套建设的市政设施中,给水管道、电力电缆管、电信电缆和光缆管、煤气管道等的敷设工程所需投资,本项目将它们的投资列入本项目投资范围。

4.2投资估算

按设计的技术方案及估算标准测算,该项目总投资为487967.5万元。

道路建安费估算表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工程量

工程量单位

造价

(人民币:

万元)

1

第一部分

建安费

 

 

343737

2

道路工程

 

 

 

3

1

土石方工程

4796000

立方米

19076

4

2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

 

 

5

2月1日

锚喷防护

60450

平方米

907

6

2月2日

浆砌骨架防护

90640

1541

7

2月3日

框格梁(锚索)护坡

118890

5945

8

2月4日

挡土墙

18460

立方米

462

9

3

绿化带

24500

平方米

686

10

4

车行道路面工程

470240

21584

11

5

人行道路面工程

146950

2915

12

桥涵工程

 

 

 

13

1

桥梁工程

217600

平方米

108800

14

2

涵洞工程

340

340

15

隧道工程

8475

169500

16

雨污排水收集系统

5.3

公里

1200

17

路灯照明工程

 

 

1815

18

1

路灯

1390

1390

19

2

照明用电设施

17

425

20

交通工程

17.3

公里

850

21

电线改迁

30

300

22

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

2

6000

本表估算内容为道路建安工程部分。

道路投资估算表

代号

工程名称

单位

工程量

总计(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元)

 

第一部分建安工程费

 

 

343737.00

 

 

第二部分费用

 

 

69501.10

 

征地拆迁费

 

 

7118.4

 

1

征地费

1872

4118.4

50000

2

拆迁安置费

m2

25000

3000

1200

建设单位管理费

 

 

47767.57

 

1

建设单位管理费

 

 

5156.06

 

2

质量监督费

 

 

1031.21

 

3

工程监理费

 

 

6874.74

 

4

审查费

 

 

2291.58

 

5

环评费

 

 

11457.90

 

6

招投代理费

 

 

13749.48

 

7

水土保持方案费

 

 

2234.29

 

8

有无压覆重大矿床评估费

 

 

1649.94

 

9

地质灾害评估费

 

 

1787.43

 

10

土地勘测测量费

 

 

1374.95

 

11

项目前期费用(包括可研费用)

 

 

160.00

 

勘察设计费

 

 

14615.12

 

1

勘察费

 

 

3437.37

 

2

设计费

 

 

11177.75

 

 

第一、二部分费用合计

 

 

413238.10

 

预备费(Ⅰ+Ⅱ)x6%

 

 

24794.29

 

工程静态投资

 

 

438032.38

 

建设期贷款利息

 

 

49935.15

 

投资估算总金额

 

 

487967.53

 

5工程建设计划

5.1项目建设组织

本项目业主单位为思南、印江建设局,负责对本项目建设进行组织运作。

为确保项目的建设质量,遵照《贵州省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进行该项目报建、审批及实施。

对项目组织管理应建立相应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项目建设实施招投标制,并实行项目监理制,确保对工程质量、投资和进度的有效控制。

5.2项目建设进度设想

序号

项目

日期

时间

(天)

1

道路方案设计(到最终确定)

2011.9.20~11.10

50

2

道路环境评估报告

2011.11.12~12.12

30

3

道路可研报告(代建议书)

2011.11.12~12.22

40

4

土地批复、压矿等

2011.11.12~2012.1.30

78

5

初步勘察

2011.11.20~2012.1.10

50

6

可研评审

2011.12.23~12.31

8

7

初步设计

2012.1.1~2.20

50

8

初步设计评审

2012.2.21~3.5

15

9

道路勘察、勘界

2012.1.1、3.20

80

10

各专业施工图设计

2012.3.6~5.6

60

11

施工图审查

2012.5.7~5.22

15

12

提供正式施工图

2012.5.25

13

可开始施工招标

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1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推动铜仁市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沿线两侧土地开发带来巨大的效益。

项目建成后,为两县城的基础建设、原料供应与产品外运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

其次道路的建设自然会带动道路两边经济的发展(如修建住宅、商业用房及三产业的发展)为政府财政带来增值收入。

2、间接经济效益

市政工程建设间接效益主要体现在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工程会带来整个地区经济的巨大增长,市政工程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联动效应而且可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

市政工程的发展程度同样也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