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5022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docx

数字经济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

数字经济:

概念、规模、共识与展望

 

当前,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转型

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数字经济”从 2014 年起已经开展了连续三年的持续研究。

围绕数字经济的概念、测度、影响、趋势开展了一系列研

究和讨论,发布了三份数字经济年度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

2016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超过 20 万亿元人民币,达

22.4 万亿,增速高达 16.6%,占 GDP 的比重达到 30.1%。

以下为数字经济报告具体内容:

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发展史,是一部新技术不断挑战人类

传统认知、理念、规律的发展史,是一部新产业加速重构

全球经济、政治和军事格局的发展史,是一部新规则重新

定义生产、生活、交易的发展史。

进入新世纪,关于信息

通信技术引发的经济社会变革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核心议

题,人们从不同视野的观察不断激发我们对未来社会图景

的新思考。

 一、数字经济的概念和测度 信息在人类社会

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在人类

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

当前,伴随

着信息通信技术创新、融合、扩散所带来的人类生产效率

和交易效率的提升,以及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

涌现,人类社会的沟通方式、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

态,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

竞争的制高点。

 

(一)数字经济的定义 综合国际社会关

于数字经济概念的研究成果,以及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创新

发展的实践,我们认为:

数字经济是全社会信息活动的经

济总和。

理解数字经济有三个关键词:

(1)信息是一切比

特化的事物,是与物质、能量相并列的人类赖以利用的基

本生产要素之一。

(2)信息活动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经济社

会发展而进行的信息生成、采集、编码、存储、传输、搜

索、处理、使用等一切行为,以及支持这些行为的 ICT 制造、

服务与集成。

(3)信息活动具有社会属性、媒体属性和经

济属性,我们所讲的数字经济,关注的信息活动的经济属

性,是信息活动的经济总和。

 

(二)数字经济的类型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关键资源,以信息网络为依托,

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与其他领域紧密融合,形成了五个类型。

 

一是基础型数字经济,传统的信息产业构成了基础型数字

经济,它是数字经济的内核;

二是融合型数字经济,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信

息设备不断融入传统产业的生产、销售、流通、服务等各

个环节,形成了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传统产业中的信息资

本存量带来的产出增长份额,构成了的融合型数字经济;

三是效率型数字经济,信息通信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普及,

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带来的产出增长份额,构成了效

率型数字经济;

四是新生型数字经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催生出新

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称为新生型数字经济;

五是福利型数字经济,信息通信技术普及所带来了消费者

剩余和社会福利等正的外部效应,构成了福利型数字经济。

二、数字经济的规模与结构

基于现有统计体系、数据来源和实证分析方法,我们现阶

段重点对基础型信息经济和融合型信息经济进行了定量测

算。

基础型信息经济的规模测算,可通过现有统计体系直

接测算。

对于融合型信息经济采用增长核算方法进行测算,

把资本投入分为 ICT 资本和非 ICT 资本,并测算了信息资本

存量对产出贡献,作为融合型信息经济的规模。

我们观察

到主要国家信息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全球第二大数

字经济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主要国家依靠数字经济抢占

全球竞争制高点的态势更加明显。

经初步测算,2016 年我

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22.4 万亿元人民币(当年价,折合约

3.8 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约 2.3 万亿美元)、英国(约

1.43 万亿美元),与位居第一位的美国差距仍较为明显,仅

达到美国数字经济总量(11 万亿美元)的 34.5%。

 图 1

2016 年世界主要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及占比情况我国数字

经济总体规模加速增长态势愈加明显。

1996 年,我国数字

经济规模仅约 2500 亿元,占 GDP 的比重仅为 5%;到 2001

年,这一规模首次超过 1 万亿,占 GDP 比重接近 10%;尤

其是 2008 年以后,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加速增长态势,2016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超过 20 万亿元,达到 22.4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 30.1%,相比于 1996 年提升了 25.1 个百分点。

 

我国数字经济的加速追赶已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数字经济

起步较晚,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远

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1996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

为 430 亿美元,仅为美国(2.66 万亿美元)的 1/63,日本

(9953 亿美元)的 1/23,英国(2769 亿美元)的 1/6。

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跨越式追赶、模仿和学习,后发

优势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路径上得到充分体现。

2009 年,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 9000 亿美元,超过英国(6334

亿美元),2013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2.18 万亿美元,

超过日本(1.58 万亿美元)。

图 2我国数字经济加速赶超 

(二)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快速提升,但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快速提升。

经初步估计,

已由 1996 年的 5%提升至 2016 年的 30.1%,提升了 25.1 个

百分点。

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总体加速上升,也表现

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

1996 年至 2005 年,我国数字经济

占 GDP 比重由 5%提升至 14.2%;2005 年至 2008 年,这一

比重增长相对缓慢,三年间仅增长了 1 个百分点;2008 年

以后,我国整体经济中的数字经济比重迅速提升,初步估

计,2016 年,这一比重已达到约 30.1%。

图 3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增长情况我国数字经济

占 GDP 比重迅速提升,但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

距,从中美日英四国数字经济规模占 GDP 比重情况看,

2016 年,中国数字经济占 GDP 的比重仅为 30.1%,显著低

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分别比美国(59.2%)、日本

(45.9%)和英国(54.5%)低 29.1%、15.8%、24.4%,我国数

字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图 4主要国家数字经济 GDP 占比(以 1996、2016 年为例)

 

(三)我国数字经济增长显著高于同期 GDP,增速是发达

国家的数倍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增速呈现明显放缓

态势,但数字经济增速高于 GDP 增速的特征没有改变。

初步估计,2016 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高达 16.6%,显著高于

同期 GDP 6.7%的增速。

世界主要国家也都表现出数字经济

增速高于同期本国 GDP 增速的共同特征。

经初步估计,

2016 年美国数字经济增速高达 6.8%,显著高于同期

GDP1.6%[1]的增速,日本数字经济增速约为 5.5%,高于同期

GDP 0.9%[2]的增速,英国数字经济增速约为 5.4%,显著高

于同期 2%[3]的 GDP 增速。

同时,美、日、英数字经济增速

也显著高于全球经济约 2.9%[4]的平均增速。

我国数字经济凭借强大的后发优势,增速是发达国家的数

倍。

经初步估计,2016 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达到 16.6%,

分别是美国(6.8%)、日本(5.5%)和英国(5.4%)的 2.4 倍、

3.0 倍、3.1 倍。

未来几年,在我国数字经济高速增长的背

景下,数字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全球竞争

新优势的重要作用将快速凸显。

图 5世界主要国际数字经济增速 (四)基础部分平稳增

长,融合部分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 2002-2016 年期间数字经济内部结构演进过程来看,我

国数字经济内部结构变化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002-2006

年,随着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逐步完善,为融合部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数字经济基础

部分和融合部分同步发展,二者在数字经济中的占比均维

持在 50%左右;2007 年之后,基础部分发展相对成熟,增

长趋于平缓,而融合部分则依托于我国量大面广的传统产

业转型升级的旺盛需求,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在数字经济

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占据主导地位。

2007 年,我国数字经

济基础部分在数字经济中的占比大幅下降至 47.1%,成为我

国数字经济内部结构突变的重要拐点。

经初步估计,2016

年,我国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在数字经济中仅占约 23.8%;而

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在数字经济中的比重已高达 76.2%,数字

经济融合部分的主导地位更加巩固。

图 6我国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和融合部分比重变动 (五)

我国数字经济加速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扩展

伴随着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从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延伸,数字经济在深刻改变了人类社

会的生活方式之后,正在加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

2016 年我国制造信息化指数为 36.9,较 2015 年的 35.6 提

高了 3.8%。

对标德国工业 4.0,我国制造业总体水平处于由

工业 2.0 向工业 3.0 过渡阶段。

我国制造业研发、生产等环

节数字化水平延续稳步提升态势,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

及率达 61.8%、智能制造就绪率上升至 5.1%,服务化转型步

伐持续加快。

工业云服务、大企业双创、企业互联网化、

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正处于全面普及、深度融合、加速创新、

引领转型的新阶段,对各国的增长动力、经济社会运行、

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全局性影响,成为重构国际

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

只有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

势,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

深化信息技术与制造业

融合发展将成为各国战略布局的重心,围绕智能制造产业

生态主导权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物联网将成为制造业转型

升级的新基础设施,以新四基为核心的技术和标准将成为

竞争制高点。

开放化、平台化将成为产业演进升级新趋势,

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将加速构建。

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

将引发产业管理模式变革,安全、包容、协作的网络治理

新体系将加速形成。

 三、数字经济的共识 信息通信技术

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对快速、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转型方

向、规律、特征、路径和模式的多元化认识,带来了社会

各界对数字经济形成共识的挑战。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试图

构建一个对数字经济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深入讨论平台,

我们尝试着从数字经济的历史地位、根本特征、趋势判断、

发展经验、根本经济规律、规则体系等方面来回答数字经

济的一些基本问题,找到社会认知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提

出了信息化百人会关于数字经济共识的 1.0 版。

 

(一)数

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第三经济形态

信息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基本生产要素,信息与材料、

能源构成数字经济的“资源三角”。

工业经济中“用机器生产

机器”模式被数字经济“由智能机器控制智能机器”所取代。

宽带、泛在、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新

型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中生产要素的全新组合,催生了信

息生产力,信息生产力成为放大全部生产力的“乘数型”生产

力。

物理的“时间-空间”因信息之力而压缩;人际的世界因

信息之力而更趋于平等化。

数字经济的一些基本规律将成

为重塑全部经济的基因层面的变革性力量。

 

(二)普惠性

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特性

提高所有人的福祉是信息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

可以而且应该达到的目标,开放、包容、协作、共享、共

赢等的共同交集是普惠性——让更多的人受益,确保人人

都能从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带来的机遇中受益。

普惠性即“让

更多的人受益”,这一理念与世界信息社会高峰会 WSIS 所

提倡“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发展”的信息社会一脉相

承。

数字经济应当能够让每个人享受更多的健康、自由和

幸福。

 (三)数字经济可预见的趋势是泛在联接与全面智

能化的叠加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设备、机器、数据和人的实时交流互

动成为可能,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感知无所不在、联接无所

不在、数据无所不在、计算无所不在的新时代,一个所有

行为都被记录的时代,一个“万物互联”(IOE)时代,其将

推动个体智能向系统智能、从局部智能向全面智能演进。

间-空间”物理世界、信息空间和“人的网络”三者高度融合。

(四)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既独特又具有普适意义

中国数字经济在部分领域具有赶超的经验独特。

中国在面

向个人的电子商务、及时通信、搜索引擎等领域有可能率

先走到世界的前列,成为带动整个数字经济发展的先遣部

队。

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生型的数字经济成为实体经济

的重要替代、补充和增益,弥补传统经济形态的不足。

展中国家可以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

展中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愈落后愈“革命”的逆

袭。

 (五)最具创见的思想是数字经济最稀缺的资源

数字经济的根本经济规律是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发生了变化,

资本的稀缺性降低,最具有创见性思想的人才成为比资本

更稀缺的资源,资本的支配地位要让位于最具创意的人力

资本。

要素稀缺性的变化决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创新。

自下而上的万众创新与自上而下的国家创新体系

相结合正在构建新的创新体系。

鼓励“积木式”创新与“果实

类”创新相结合。

产业公地”将成为孕育创新的肥沃土壤。

字经济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挑战。

 (六)数字

经济彰显劳动者自主性

数字经济可以实现超级细分工,不仅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

还会更加彰显劳动者自主性。

工作对象的基本单位将会变

成活动片段。

对活动片段的精益求精可以最大地发挥个人

的天赋。

就业的多样性、个性化和自主性将会得到增强,

工作家庭化成为可能。

超级细分工会引致组织的去中心化。

社区式、群组式劳动力组织方式将会兴起。

 (七)数字经

济发展加速产业融合

数字经济时代产业融合表现在产品的融合、产业的融合、

生产方式的融合、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乃至竞争规则的融合。

数字经济对产业渗透与融合有一定顺序。

信息密集度”将成

为产业观测的一个重要标准。

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

导向的大规模定制、柔性制造将是每个行业的主流生产方

式。

将出现生产、服务、消费的一体化。

基于经济活动分

解的全球化替代原有的基于产业链分解的全球化,基于生

态的经济本地化不断强化。

 (八)数字经济需要适应性的

新规则体系

财富有可能进一步集中、全球性和国内不平等可能会加剧、

数字鸿沟加深、隐私更容易被侵犯、信息技术风险与安全

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赢者通吃加大垄断的暴利、国际贸

易规则可能被改写。

需要在创新、税收、反垄断、国际规

则、信息技术风险与安全等方面建立适应数字经济特点的

新规则体系。

安全阀、红线管理模式,分散决策和集中决

策相结合,基于数据的“汇集—预测”的事前干预等将成为新

规则构建基础。

 四、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展望 数字经济浪

潮正在席卷全球,新技术的持续扩散、日益复杂的生态系

统、不断重构的产业价值链、新竞争规则形成,对世界经

济版图、国家创新体系、产业竞争格局、企业组织方式和

个人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

我们提出了全球数字经

济的五点展望。

 

(一)数字经济正在重构世界经济新版图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

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系统的系统。

新一代信

息技术对制造业带来的最大变革是,制造及服务的全流程

中,感知无所不在,联接无所不在,数据无所不在,计算

无所不在,其带来了结果是,产品、机器、人、业务从封

闭走向开放,从功能产品到智能产品,从智能装备到智能

工厂,从供应商到供应商协同网络,从独立单元走向系统,

从一个小系统走向大系统,一个超级复杂的智能制造产业

生态系统正在悄然形成,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主导权正成为

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都带来

国家竞争实力的此消彼长。

 

(二)网络化创新平台重组国

家创新体系

国家和企业创新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跨领域、

协同化、网络化的国家创新平台正在兴起。

产业公地”成为

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

制造系统和创新系统不是孤

立的,而是可以相互砥砺、相互反哺。

良好的制造生态系

统也可以凝聚创新资源,形成“产业公地”,成为孕育创新的

肥沃土壤。

多主体、跨空间、泛资源协作模式成为企业创

新重要形态。

 (三)新型生产组织不断孕育、演进和扩散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边界和交易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传统企业组织扁平化、网络化不断深化,企业组织在裂变

与重组、继承与创新中不断适应新环境新形势。

平台化、

生态化等新的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不断兴起,垄断型平台与

依托型群体的不断演化中,形成了服务与被服务、管理与

被管理、协作与共生等新的组织关系。

产业生态系统化正

在重新定义企业的边界、不断重组企业间的关系。

一批超

级产业联盟正在兴起,正成为主导产业竞争规则的新主体,

引领着行业技术变革的方向,决定着标准规范和产业竞争

新格局。

 (四)数据驱动型企业引领产业未来变革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扩散,带来的最本质的变化是数据

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数据驱动

型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并引领技术、生产、商业模式的持

续变革。

其带来了数据驱动的服务;数据驱动的创新,对

客户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深度挖掘、实时感知、快速响

应、及时满足水平已成为企业新型能力的分水岭;数据驱

动的生产;数据驱动的决策。

 (五)数字经济正在开启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

最具创见的思想是数字经济最稀缺的资源,要素稀缺性的

变化决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

随着生产组

织方式的去中心化和网络化,创新主体逐渐从研究型大学、

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向个人延伸,大众创业成为经济活力

的重要体现,万众创新成为创新的新兴形态,知识型创新

人才成为财富积累的新生力量。

 五、数字经济:

战略与选

择 面对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

需要树立全新的数字经济发展观,打造国家产业治理新型

能力,建立可控的产业生态体系,培育数据驱动型企业,

构建创新开放共享的产业发展环境,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的战略与选择。

 

(一)树立数字经济发展观

作为全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需要全新的观念和思维引

领,倡导建立数字经济发展观。

一是树立信息资源观。

是把信息资源放到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其它财富创造要

素同等重要的地位,将信息资源作为产业竞争的重要来源。

这需要在微观上研究如何将信息资产纳入会计体系中,在

宏观上研究如何将信息资产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体系,

并基于此研究基于信息资产的投融资、财税等制度,以及

信息资产管理的新模式。

二是树立万众创新观。

三是树立

企业生态观。

企业需要在产业生态系统中重新认识价值链

分布、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重新

找到发展的方向。

在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化中不断调整优

化自己的功能定位,在定位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链。

四是树立产业融合观。

用融合的产业发展观重新审视产业

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二)打造国家产业治理新型能力

数字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国家产业治理能力,这一能力

将内嵌在国家竞争体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一新

型能力包括:

一是适应性制度的创新能力。

重要性不在于

构建了什么样的适应性制度,而在于这种适应性制度形成

的效率以及自调整自反馈机制,构建一个制度激励—技术

扩散—社会转型的良性自激励机制变得越来越重要,这需

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对新技术冲击—经济社会影响的快速

感知、精准评估、高效决策、实时调整并不断验证优化的

新机制,并培育与之相适应的新制度形成的土壤。

二是复

杂经济的管理驾驭能力。

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型需要

实现从科层管理、部门管理向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的转变,

把信息流从纵向为主转为向横向、纵向并行的网络结构方

向发展。

三是“产业公地”的培育能力。

 (三)建立有竞争

力的产业生态体系

如何围绕构建可控的产业生态系统是各种资源和政策聚焦

的重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是大国产业博弈的主阵地。

一是强化基础技术支撑能力。

二是推动生态系统观落地。

在宏观战略规划中,把构建可控的产业生态系统理论融入

国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体系中,作为指导产业发展的重要

原则,作为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作为战略任务的重要组

成部分。

三是构建新的国家创新体系。

四是支持产业联盟

创新发展。

 (四)培育数据驱动型企业

企业竞争的本质是在不确定环境下为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

而展开的对资源争夺的较量,竞争的内在动力决定了企业

需要适应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巩固和增强自身的竞

争优势。

数据驱动型企业要培育三个基本能力:

一是数据

集成能力。

要打破工业经济时代传统固有的流程规范,打

破长期以来固化僵化数据流通模式,增强企业高效研发、

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

二是资源整合能力。

三是组织

变革能力。

没有组织及流程的持续变革,就不会有数据驱

动型企业,在组织变革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在数字经济

时代,组织变革的方向感、动态性、适应性将成企业竞争

力差异化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

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构建创新开放共享的产业发展

环境

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更

新更高要求。

一是构建数据开放的理念、政策和机制。

快政府数据开放步伐,研究数据开放的基本原则,制定政

府数据资源开放制度规范,建立数据开放平台,编制政府

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积极有序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开发。

是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

理性务实面向数字经济

发展带来的传统利益格局的冲击和挑战,以及法规冲突与

矛盾。

建立更加宽容和鼓励创新的理念,留出更多的发展

空间,推动建立安全阀、红线管理的新理念、新模式。

是重构面向数字经济的统计观测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