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5232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docx

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及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1、下面是一组关于人的实践活动与环境关系的材料

材料1

管仲认为: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菜,不可以为天下王。

”“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

荀子说:

“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

材料2

草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绒山羊是我国重要的一种生物资源,绒山羊所产的羊绒被誉为“软黄金”,近十多年来,国际市场山羊绒需求增强,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绒山羊养殖业,并已成为这些地区农牧民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

但近年来,绒山羊养殖数量猛增,竟超过当地草场合理载畜量的50%,在草场资源锐减的情况下,山羊出于求生的本能,不可避免的尽量觅食,甚至啃树皮,扒草根,这就不能不加剧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环境保护,管仲和荀子提出了什么主张?

(2)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绒山羊养殖超载现象。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参考答案]

(1)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管仲和荀子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协调起来的主张。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国际市场的需求带来牧民增收的契机,牧民为了经济收益而超量养殖绒山羊,绒山羊破坏草原生态,最终恶化的草原环境又会影响牧民经济收益,乃至威胁到人的生存。

这正说明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绒山羊超载现象还说明了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度的辩证原理要求牧民在养殖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一定要在草场的合理载蓄范围内。

(3)可持续发展以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条件,它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

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搞好环境污染的治理,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持续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下面是一组关于人类实践活动与生态失衡的材料。

材料1

三峡工程历经15年建设,已接近尾声,今年首次错峰防洪,长江两岸安然度汛。

工程每年发出的清洁水电相当于5000万吨原煤发电量,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亿吨。

但是,自去年进入初始运行期以来,其对长达600公里库区的生态环境以及长江河道形态产生的影响,也逐步显现。

三峡库区历来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生态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状况远未得到根本扭转。

三峡工程蓄水后,支流水质恶化,部分出现“水华”现象,且发生范围、持续时间、发生频次明显增加。

部分支流居民饮水源堪忧,特别是香溪河、大宁河、梅溪河等情况突出。

今年丰度县因支流富营养化而发生5万人饮用水污染,小江浮萍、水葫芦疯长等问题。

2007年8月29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三峡大坝之忧》指出:

“三峡大坝项目正面临着山体滑坡和水污染等始料未及的问题”。

新华网:

我国正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诸多问题(2007年9月25日)

材料2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重要国际湿地,更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和阻挡西部荒漠化“东进”的天然屏障。

2004年,媒体刊登一张卫星遥感照片,让人吃惊不小。

照片清晰显示:

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公里的湖泊从青海湖分离出去;青海湖由单一大湖“裂变”成一大数小的湖泊群。

这是一个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的突出“表征”。

有人预言:

如不加以保护治理,青海湖将“彻底蒸发”,成为下一个罗布泊。

环湖地区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目前,湖区草地退化面积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青海湖流域沙丘和风沙土地面积超过760平方公里,比上世纪50年代末扩大300多平方公里,并且每年以10.12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

湖区许多草场毒杂草蔓延,鼠害严重,部分草地变成“黑土滩”。

补给水减少,蒸发量增加,青海湖不断“瘦身”。

近百年来,青海湖水位下降了约13米,湖面面积缩减了700平方公里,亏水550亿立方米。

有关人士指出: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得到有效遏制,青海湖水源补给会进一步减少,周边沙漠快速扩张,湖面萎缩更快。

环湖地区生态恶化有“天灾”,更有“人祸”:

该地区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对其生态影响巨大;人口快速增长,过度放牧和长时间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对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推波助澜。

针对青海湖生态所患种种“病症”,国家正式批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将实施湿地保护、草原鼠虫害防治、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态保护林建设、水土保持等多项生态保护工程。

把人为保护和自然恢复有机结合,以求合理“有度”利用环青海湖地区的自然资源,减轻人类的活动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人民日报:

10年时间给青海湖“疗伤”(2008年2月15日)

材料3

法国的著名学者克洛德?

阿莱格尔指出:

“人类自从在非洲森林旁边出现以来就为了生存而与自然搏斗。

人类从大自然中盗取了火,挖走了金属,人类改造了它的土壤、污染了它的大气。

现在人类必须明白,开采的时代结束了,展现出来的是管理与保护的时代。

对抗的年代过去了,展现出来的和睦的年代”。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和2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

(2)生态失衡的实质是什么?

(3)如何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答案]

(1)材料1和2反映的是由于过度的人化自然,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

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进程,特别是生物圈内的物质和能量的流通和交换,导致了生态失衡。

(2)生态失衡的实质。

从表面上看,生态失衡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上它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危机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而导致的,它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

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

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3)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人和自然的平衡有两种类型:

一是原生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种是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这是现代社会和当代的实践应追求的发展目标。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节约使用、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搞好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下面是一组关于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材料。

材料1

自从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从发展观上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两种观点:

一是传统发展观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以人类为中心,自然本身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自然只是作为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

二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认为,所有自然物都有其“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物种都是“平等”的,人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自然界的“普通公民”,和其它动物一样完全控制于他所处的自然环境中,人对自然的作用完全被掩盖在自然的压力下。

材料2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别的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在这些地方剥夺了森林,也就剥夺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存器。

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北坡得到精心培育的松树林滥用个精光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山区牧畜业的根基挖掉;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来。

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不知道和这含粉的块茎一起他们也把瘟病症传播过来了。

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评价“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观点。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答案]

(1)“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没有看到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和人类对自然界依赖性的一面,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不恰当的夸大或歪曲,对人的一切活动都认为是合理的,这是造成今天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

“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是自然界“主宰”的狭隘观念,但同时也把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消解了。

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把“人”和“自然”简化为因果链的两端,纠缠于是以人为中心,还是以自然为中心的思维怪圈,没有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本质。

(2)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实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好。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与环境对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为基础,转变传统上的环境末端治理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技术革新与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同时实现最少的废物排放,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4、下面是一组关于规律的客观性的材料

材料1

青蛙是农田的“守护神”,一只青蛙的捕虫量可超过自己的体重,50只青蛙就能使6亩的稻田免遭虫害,蛙粪又是上等的有机肥料。

青蛙还间接对疟疾及其它一些疾病的爆发有抑制作用。

材料2

近年来,有些国家大肆捕食青蛙,破坏了生态平衡,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1998年,孟加拉国人从稻田中捕捉了5000万只青蛙,出口到西方国家的食品市场,其所得不过1000万美元,结果造成虫灾严重,该国不得不每年花3000万美元从国外购买灭虫药,而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又十分严重。

这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参考答案]

(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人类有意识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取得的结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

(2)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不能随心所欲地活动,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25.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倾向。

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倾向。

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财力和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适时作出了“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并依据国情,中央连续多年出台了支持“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如何按规律发展经济。

[参考答案]

(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2)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是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发展经济应遵循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依据国情和对规律的认识,科学判断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适时对经济发展作出调整。

(3)发展我国经济,应将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出发展经济的正确政策,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

5、列宁说:

“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就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

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和我们的意志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依据上述材料和有关知识回答:

(1)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就会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

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怎样才能从‘盲目必然性’的奴隶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参考答案]

(1)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就会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

说明了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在没有认识规律情况下,只能被动地受规律的摆布,即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

(2)人们要从‘盲目必然性’的奴隶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才能认识规律。

人们只有认识了规律,才能利用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去改造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

6、下面是一组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材料。

材料1

马克思一个半世纪以前在《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就从科学与资本主义工业的结合中深刻地揭示了科学应用中产生的两面性问题,“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

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

材料2

爱因斯坦说:

“人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

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的奋斗目标;关心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以及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式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结合材料回答: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全球问题的产生”。

(2)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全球问题”的产生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身所带来的,而是由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因素导致的对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所造成的。

“全球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我们人自身的问题,是人的活动方式和社会建制的问题。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全球问题”,必须进行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和改革,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

(2)第一,它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它导致了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传统产业在技术改造中面目一新,新的“知识产业”迅速兴起。

再次,它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第二,它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

现代科技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实践和生活空间,从而使现代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

第三,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数字化、模拟化和形式化的趋势。

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文明是人类社会理性的体现和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集合,渗透于美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人们不断尝试着改变生态环境,创造出更加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而生态环境也不断影响着人类,不同地方的人拥有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一切都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赖。

现如今,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自然不断增加的需求,使生态环境产生了超负荷的运转,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日益严重的全球温室效应,都警示着人们应该重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那么人类应该怎么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呢?

我们应该更多地和自然界沟通,学会去爱护、保护它们,正确处理好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从生态学角度看,人类走出以畏惧自然、顺从自然、崇拜自然、依靠自然为标志的农业文明后,进入以大力开发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并力图征服自然、驾驭自然为特点的工业文明。

然而随着文明的发展尤其是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生存环境恶化的生存危机和人类生态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人类将步入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标志的生态文明。

从目前人类社会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态意识等状况来看,人类正进入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渡期。

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自然界为可控的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

虽然在这一时期人类的智慧得到了强化,文明得到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类开始精耕细作,充分利用土地,用养结合,使地力常新,形成了初步的保护自然资源、注重生态平衡、反对“竭泽而渔”、“樊数而田”的生态意识,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森林、草地被破坏,或被开拓为新的耕地或居住地。

但此时人类社会发展比较缓慢,对自然界尚未造成质的破坏,自然界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实现自我修复。

因此,农业文明仍属于绿色文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仍是协调的。

在工业社会时期,人类与自然界成了严重的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

人类在很多地方努力超脱对大自然的依附,开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俨然成了自然的主人。

工业社会在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丰富人类的生活方式、创造极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农业文明时期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遭到严重破坏,使自然界承受着来自于人类的巨大压力,其程度越来越超出了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进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发展至此,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我们需要更加清楚现在工业社会时期生态环境的现状:

一是全球范围内逐渐蔓延的生态环境恶化,如森林被乱砍滥伐、外来生物入侵、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臭氧层消失等。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改变了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失衡使人类社会陷入空前的困境。

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是互不冲突的,是可以平等共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人类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应该凌驾于自然界之上。

人类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次,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源泉,人需要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人类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就不可能脱离、跳出自然界而单独存在。

然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能无限地索取自然资源和肆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这就使人类需要一种能够正确指导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形式的出现,这就是生态文明。

三是科学技术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工业文明将人类引入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新纪元。

以信息科学为先导,以生物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技术革命,在自身加速发展的同时,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前进。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产业化,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客观作用估计不全面,造成了生态环境危机,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伦理问题、道德问题令人困惑和无所适从。

科学技术在加快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脚步的同时,也加快了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的步伐;四是工业社会需总结的经济学原因。

工业社会奉行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并未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

经过上述反思,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问题,怎样去解决上述问题则是该面对的问题了,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类获得在自然界所能容纳范围内的最大发展,我们需要做出如下转变: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

在自然观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地球的惟一性,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好地球家园。

在科学技术观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虽是推动社会的巨大动力,但并不是万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局限性和两重性。

应大力强调发展绿色科技,只有用绿色科技体系武装起来的生产力,才能使人与自然协调相处,推动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科学发展观,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只有积极致力于开发绿色科技、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完善的生态社会,才有可能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大力宣传和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首先要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使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树立环境意识,形成生态文明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

其次,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

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

生态法制让人们了解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法规与条例,从而能更加自觉地遵循自然生态法则。

 3.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

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各国都极为关注并着力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累和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可以借鉴、吸收一些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这种借鉴可以是技术方法方面的,可以是法律制度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等方面的。

通过借鉴他人之长,一方面能够使我们与国际社会迅速接轨,增强合作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马燕婷,自然与科技.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沈清松,科技、人文与文化发展.湖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高岩,中国古代文明与科技.北京:

朝华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