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模拟常用策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5240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盘模拟常用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沙盘模拟常用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沙盘模拟常用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沙盘模拟常用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沙盘模拟常用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沙盘模拟常用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沙盘模拟常用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沙盘模拟常用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沙盘模拟常用策略.docx

《沙盘模拟常用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盘模拟常用策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沙盘模拟常用策略.docx

沙盘模拟常用策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比赛训练

要想把企业模拟运营比赛做好,平时的大量的训练是必要的,因为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训练才能积累足够的经验,这样在应对各种对手的时候都可以迅速做出最为恰当的决断。

两次征战全国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70%要归功于正确的训练方法,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团队的训练方法。

首先是比赛准备阶段,要组建强大的团队必须有良好的环境,一个有利于队员成长的环境应该是这样的:

有若干实力强劲的对手、一个良性的竞争的平台和多变的市场。

养狼策略

基于建立一个良好成长环境的原则,我们提出了养狼理论,因为只有“狼”多起来才会把弱小的“羊”吃掉,而懒惰的“狗”才会在“狼”的激励下变成“獒”,一个团队只有拥有了“獒“和“狼王”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团队。

为了贯彻养狼理论,我们一批热爱企业模拟运营比赛的同学决定成立一个专门培养“狼”和“獒”的社团-企业模拟运营协会。

闲时训练方法

大环境确立好之后我们招入一批新人,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培养出我们真正需要的“狼王”和“獒”呢?

经过不断地摸索,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套接近完美的训练方法,方法如下:

一、首先介绍ERP

训练没有写好,感觉写的有点奇怪…再去构思一下

策略篇

经营企业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公司的经营战略了,经营什么?

如何经营?

怎样才能获取最高的利润?

这是每一个公司决策层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很多的企业在公司伊始就犯下致命的错误,所以在过程中绞尽脑汁也无法使企业走出困境。

为了能使读者在起跑线上就能赢得先机,笔者下面将列出几套成功的经典策略供读者在实战中参考。

策略一

P1、P2策略

优势:

该策略的研发费用较低,仅为6M,能有效的控制住综合费用,进而使得利润、所有者权益能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对于后期的发展非常有利,依照笔者的经验,第一年的所有者权益控制在44、45为最佳,第二年实现盈利后,所有者权益会飙升至57以上,笔者就曾以此策略在第三年扩建成10条生产线,这是迄今为止扩大产能速度最快的一种策略。

当然即使环境恶劣到第二年你一个产品都没有卖出去收不到任何的现金,在这一年你依然可以活的很舒心,可以轻松的坚持到下一年。

如果要走迅速扩张,以产能来挤压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这条策略无疑是最优的。

劣势:

这条策略的优势非常明显,但劣势则不易察觉,使用该策略的同学可以在前期树立很大的优势,可在后期通常神不知鬼不觉的被超越,例子下到普通训练赛上至国家级比赛不胜枚举。

原因有二:

一、P1、P2策略在后期缺乏竞争力,当大家都扩建起十条线来的时候P1、P2的利润显然不如P3、P4,被所有者权益相差20以内的对手反超不足为奇;二、当同学用此策略建立起前期优势后,难免有些心理上的松懈,赛场如战场,战争形式可能一日数变,如果缺乏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处理对手的信息,被对手在细节处超越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详细操作:

本操作步骤只做一般性参考,读者切不可犯教条主义错误。

初始所有者权益为60

第一年

第一季:

研发P2扣1M,管理费扣1M,现金余额为58M

第二季:

购买小厂房扣30M,新建2条P1自动线2条P2自动线扣20M,研发P2扣1M,管理费扣1M,现金余额为6M

第三季:

借入短期贷款加20M,订购原材料R3数量为2,续建二季所有生产线扣20M,研发P1、P2扣2M,管理费扣1M,现金余额为3M

第四季:

借入短期贷款40M,订购原材料R1、R2、R3数量分别为2、2、2,续建2季所有生产线扣20M,研发P1、P2扣2M,管理费扣1M,开拓全部市场扣5M,ISO开发9K扣1M,现金余额为14M,所有者权益为44M

注:

研发ISO是因为权益保持尾数为4或7比较有利,不研发也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但权益尾数为3或6时借入贷款数额比上述尾数时少了10M,所以非不得以时还是要尽量控制权益尾数。

第二年

投放广告

本地P1投1M,P2投3M,区域P1投1M,P2投3M

借入长期贷款10M

一季度:

到货原材料R1、R2、R3数量分别为:

2、2、2,扣6M,订购原材料R1、R2、R3数量分别为:

2、2、2,生产2个P12个P2,管理费用扣1M,现金余额为25

以下省略

第四季

市场开拓国内、亚洲、国际

ISO开9K;14K视权益的多少而定

在卖出6个P1、5个P2后最终权益可以达到57

第三年的贷款全部贷出,将所有应收账款拿出贴现,接订单应多接小单,最优搭配是每季产出就能卖出,其余细节就不赘述了。

使用环境:

该策略主要用在初学者的比赛中,当对手大多采用P3、P4时也可运用该策略。

P2、P3策略

这套策略可以称之为攻守兼备,推荐选择2条柔性线,P2、P3各有一条自动线

优势:

此策略的优势在于使用者可以在比赛全程都可以获得产品上的优势:

P2在3、4两年的利润可以达到5M,这时可以用三条生产线生产P2,可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后期P2的利润仍然保持在4M左右,而P3利润为4.5M左右,差距不是很大,此外,后期的柔性线可使P2只有1条,极大地增加了转产其他产品的机动性,所以,这条策略的优势概括起来就是全程保持较高的利润,无论战况如何都能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

劣势:

这套策略虽然可以使经营趋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但倘若读者想要有一番大的作为必须要尽可能的添加几分筹码,比如后期扩张时多开几条P4的生产线。

关键操作步骤:

1、因为P3最快也要到3季度才能投入使用,所以应该把一条P3的生产线设置在3季度刚好能够使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做到控制现金流。

2、倘若读者考虑到广告等问题觉得在第二年生产P3没有什么必要也可以缓一下,到第三年初生产P3,这样也可以省下一条生产线的维修费用,折旧也可以推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也要做到生产线和研发的匹配,要严格控制住现金流。

3、第一年市场可以考虑不全开,因为产品的多元化能够起到分散销售产能的作用,大可不必开拓亚洲、国际市场之一,ISO方面,P2、P3对于14K要求不严格,可以暂缓,但是9K一定要开,因为第三年市场往往会出现9K标识的订单,拥有认证就能占得先机。

4、第二年由于市场较小,P2产能过大,可以考虑提高P2广告,初学者建议每个市场4、5M足够,高级别比赛则要仔细斟酌。

使用环境:

当所有产品中的对手分布比较均衡时、或者P1、P4市场过于拥挤时可以使用此策略。

纯P2策略

P2是一个低成本高利润的产品,前期倘若能卖出数量可观的二产品必定能使企业腾飞。

优势:

投资纯二产品所需成本仅为4M,而二产品利润均在3.5M以上,最高的三、四两年单个产品利润可以超过5M,即便后期的5、6两年,二产品的利润也在4M以上,倘若可以在前期拿到足够的订单,可以迅速崛起称霸。

劣势:

由于二产品的利润相当高,觊觎这块肥肉的人自然不在少数,所以极有可能造成市场紧张,以致拿不到足够的订单,风险颇大。

关键操作步骤:

1、前期由于市场比较紧张所以推荐小厂房,第二年3条二产品生产线,第三年再加一条。

2、第二年的广告多多益善,但总额最好不要超过10M。

3、市场开拓方面建议全部开拓,ISO在第一年的时候9K可投可不投,第四年再开也无妨,14K前期不要开,可在第四年以后开。

4、扩建生产线速度要快,能多快就多快,因为战机就在3、4两年,不可放过。

使用环境:

二产品的市场不是很紧张就好,二产品生产线占总体的40%以下均可使用。

纯三产品策略

纯三产品策略是一款堪称经典的绝佳策略,原因有二:

一、只研发三产品的研发费用不高只有6M;二、第三年以后三产品的市场颇为可观。

优势:

无论何种程度的比赛三产品都堪称一块鸡肋,表面上看来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读者能够静下心来仔细揣摩比赛时参赛者的心理就可以明白,三产品前期不如二产品的利润大,后期不如四产品的利润大,况且三产品门槛不高,这都是三产品的明显的缺陷,正是由于这些缺陷在才导致了三产品从来不会过于显眼,所以使用纯三产品策略往往可以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市场广告费用的投放,也就是变相的提高了产品的利润。

此外,三产品后期利润有所增加,市场很大,故而建成10条生产线也完全可以做大做强,笔者就曾用这套策略在训练赛中击败对中3名高手。

劣势:

因为三产品的研发周期较长,所以在第二年卖不出多少,第二年真的要生产的话面临生产线维修等诸多问题,需要考虑,第三年生产的话就会导致权益太低,前期被压制十分辛苦,心理压力会增大,一旦失手就会输掉比赛,因此,选择这套策略一定要沉着稳定,要有一颗大心脏才行。

关键操作步骤:

1、推荐在第三年生产三产品,小厂房,四条自动线,这个时候市场很大,不需要多少广告就可以卖光产品。

2、市场要全部开拓,因为产品集中。

3、ISO研发选择9K,第三年要拥有资格,14K可放弃

4、如果生产三产品的对手过多可在4年以后增加两条一产品生产线,以缓解压力。

5、在第二年生产三产品也可以,因为这样在第三年可以比别人多产出一季度的三产品。

纯四产品策略

纯四产品策略绝对可以成为一个险招,所谓不成功则成仁者,大概也就是指这套策略了。

优势:

优势很明显,四产品的利润巨大,当你每卖出一个产品都能获得比别人多1M以上的利润时,1条生产线可以多4M,4条就可以多16M,10条就是40M呐,前期的16M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你可以多贷出40M的贷款,40M的贷款就可以多建3条生产线,一般来说前期的5M差距到后期就可以扩大到20M以上,何况16M,此外四产品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要进入这个市场比进入三产品市场难多了,不仅多了6M研发费用,原料成本也是很大的,所以如果对手不在初期进入市场,后期基本进不来,所以一旦前期确立了优势,那就意味着胜利到手了。

此外四产品的单价极高,倘若比赛规则中有市场老大,则使用纯四产品的同学可以轻易的拿到市场老大,从而以最低的广告成本选择最优的订单。

劣势:

因为纯四产品的前期投入很大,很损所有者权益,所以往往要采用长期贷款策略,这就背负上了很大的还款压力,而且四产品的市场容量较小,所以,一旦前期对手较多则可能导致优势减弱或者全无,陷入苦战之中,那么结局就会很悲惨了。

例如:

09年全国总决赛中,本科组28支队伍中研发生产四产品的队伍在第二年达到了16支,这直接导致了所有走纯四产品路线的队伍在第四年就退出了竞争的行列,无一幸免。

关键操作步骤:

1、前期需要借长期贷款,对于初学者来说基本上要借出150M,控制长期贷款的利息是很困难的,一定要小心谨慎,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2、可以使用短期贷款,但真的是很困难,不建议初学者使用。

3、倘若竞争对手很多,一定要在市场上挤垮对手,因为四产品在前期市场比较紧,一个订单,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只要有一次接不到合适的单子基本就很难生存下去了,能坚持到最后的才是王者,所以,千万不要吝惜广告。

4、如果要运用短贷的话,前期一定要控制权益,ISO不要开,市场可以缓开一个,等到第三年四年缓过来再开不迟。

使用环境:

只要四产品市场不是很挤就可以,四产品生产线占总生产线数的25%以下可放心使用。

二产品、四产品策略

这套策略可以视为保守的四产品策略,道理浅显易懂。

优势:

前期在四产品订单数不足时可以将一定的产能分散到二产品的市场,保证了第二年的盈利额度,这样就可以解决纯四产品的长贷利息问题使用短期贷款,这样第二年的利润就可以大大的增加,以便提高扩建生产线的速度,此外二产品、四产品的搭配对于夺得市场老大也是很有优势的,两个产品进攻同一个市场,一般的对手谁能挡得住咱?

劣势:

前期研发费用有16M,太高了,而且生产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高,资金流转速度太慢,需要较高的控制水平。

关键操作步骤:

1、短贷在三、四季度各借20M,厂房二季度买小的30M,生产线建2条二产品线:

2季度开建4季度结束建造;建2条四产品线:

4季度开建下年2季度结束建造。

2、第一年市场开四个,ISO不开,保持40M的所有者权益。

3、第二年广告尽可能少投,长贷不借,各季度短贷分别为20M、40M、40M、20M。

4、第二年市场全开,ISO视所有者权益的多少开拓,权益在47以上可以全部开掉。

四条柔性线使用的环境不是初学水平的赛事…我再分析下初学者怎么用,要么就是说明下国赛省赛的规则再介绍四柔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