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5299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docx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docx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

  

知识产权指的是专利权、商标权、版权(也称著作权)、商业秘密专有权等人们对自己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权利。

知识产权法,就是保护这类民事权利的法律。

这些权利主要是财产权利。

其中,专利权与商标权又被统称为"工业产权"。

它们是需要通过申请、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才产生的民事权利。

版权与商业秘密专有权,则是从有关创作活动完成时起,就依法自动产生了。

 

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及其现状

(一)概况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1979年,我国的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三部法律同时开始起草。

在1979年的《刑法》中,规定了禁止冒用他人的注册商标,使商标从这时起就被赋予了"专用权",成为一种"从刑法中产生的民事权利"。

顺便说一句,在我国刑法较发达而民法不发达的相当长的历史中,许多民事权利都是依刑法产生,仅仅受刑法保护的。

1982年,我国颁布了《商标法》(并于1993年2月与现在两次修订);1984年,我国颁布了《专利法》(并于1992年9月与2000年8月两次修订);1986年,我国颁布了《民法通则》,其中明文规定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1990年,我国颁布了保护版权的《著作权法》,1991年6月国务院又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3年9月我国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开始明文保护商业秘密;1997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除了几部单行法律与行政法规之外,我国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还列有专章,规定了对严重侵犯商标权、侵犯版权、侵害商业秘密及假冒他人专利者进行刑事制裁。

至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法规已经具备了。

另外,中国积极参加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先后加入的公约有:

1980年的《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985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989年的《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约定》;1992年的《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1993年的《保护唱片制作者防止唱片被擅自复制日内瓦公约》;1994年的《专利合作条约》;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加入《知识产权协定》,在入世前,我国全面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并于1997年颁布《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2001年颁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迅速发展,由低水平到高水平,从本土化走向了国际化。

(二)对几部主要法律的说明

我国的《商标法》,主要是保护注册商标权人的专用权。

从1993年起,这种保护包括了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虽然《商标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注册商标权人的利益,但这一目的,又首先要通过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去实现。

在这一点上,《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有交叉的。

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三部法都主要规范商品与服务在市场上的流通。

在《商标法》的执法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或法院衡量某个经营者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商标专用权,也主要是看他使用商标的方式是否欺骗了消费者或误导了消费者,亦即是否未经许可使用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

我国的《著作权法》首先保护的是文字著作,但又远远不止于"著作"。

音乐、舞蹈、电影、电视、工程设计、地图、计算机软件、演员的表演实况等等,凡是有可能被复制,即被"复版"、"翻版"或"盗版"的智力创作成果,也都在被保护之例。

以纸张、磁带、电影胶带等形式对作品的复制,属于有载体的复制;以表演等形式对作品的复制,属于无载体的复制。

也正因为如此,国际条约及许多国家保护这类成果的法律,都称之为"版权法"。

在我国法律中,"著作权"与"版权"是同义语。

法律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在我国不受保护。

  我国专利法保护的专利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著作权是指文学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美术、摄影作品、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及其说明;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计算机软件;民间文学作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等十个种类。

我国商标法保护的商标主要是指产品或服务商标、企业名称等。

另外,知识产权还包括一些诸如商业秘密和公开权利之类的相关权利。

二、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必定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备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的知识产权范围包括:

版权与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产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披露的信息专有权。

  我国原有的知识产权立法体系显然不够完备。

虽然入世之后,我国相应地完成了一些相关法律的修改,如对《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的修订,并且国务院也颁布实施了新的《专利法实施细则》、《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和《商标法实施条例》,最高人民法院也公布施行了多项具体的司法解释,但与国际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整体体系还是不够体系化。

  

(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范围较窄

  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新的技术领域不断涌现,一些高新技术,如:

互联网、基因工程、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的出现,为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现有的知识产权法规定的范围已经不能满足新出现的技术领域,虽然这些新的技术也受到很多争议,是不是应该受法律保护,怎么保护,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执法和司法水平较低

  在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的统筹协调能力较弱,从主管机关来看,商标、专利、著作权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造成了管理的混乱。

其次,在专利、商标、计算机软件的申请、审查、注册和授权以及授权后的有关法律程序来看,相对繁杂,不够统一。

另外,负责管理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工商、新闻出版、文化、专利、海关和公安等部门人员的素能不高,很难较高的开展和协调工作,使得知识产权的整体管理机制较为混乱。

  

  三、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的思考

(一)依照国际规则,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规范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够完备,因此要充分认识知识产权的战略意义,积极地面对问题,走出困境。

参照国际规则,制定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政策、战略,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首要问题。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效用,以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竞争能力。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考虑本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水平,现阶段立法不应过于攀高,只要达到国际公约规定的最低保护水平即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协调。

  

因此,既要考虑现实利益,又要具有超前眼光,既要遵循国际公约规定,保护外国的高新技术,也要推动国际合作,保护我国的传统知识。

我们应根据国情,缩短或消除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同国际公约,特别是与TPIPS协议的差距。

  

(二)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不仅要放眼知识产权新问题,还要关注传统领域

  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就要勇敢迎接、认真研究新技术发展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挑战,解决网络、电子出版物、信息高速公路等新技术所导致的知识产权新问题,密切跟踪国际知识产权的变化。

对于科技发展涌现的新的技术领域,我们应制定一些配套的规范或司法解释,将其归入知识产权制度领域,在保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完整性的基础上,保持其灵活性,从而适应当今社会知识的迅速发展,从而适应国际化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

  (三)按照国际标准,改进行政执法和司法水平

  为了使得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实现知识资源共享,就应建立起一种产权保护与竞争共存的法制保护制度,在国内立法中,就不得不考虑加入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所承担的国际义务,而这些要求我国的执法和司法必须保持一致。

  对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特色体现,因此要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的统筹协调能力;在专利、商标等的申请、审查、注册、授权及其相关程序方面,应与国际惯例和其发展趋势相适应。

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行政保护机制,对违反知识产权法律的行为运用行政处罚手段对知识产权给予保护。

  而司法保护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主要途径,对我国而言,要不断加强审判队伍的专业知识,注意培训有技术背景的专业法官;根据国际经验对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审限做出相应的规定;增强审判力量,建立和完善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专业审判组织。

只有全面改进我国行政执法水平和司法水平,才能使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更好的得到贯彻,最终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