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601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

(1)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一:

悠悠,4岁,父母离婚后随其父亲生活,有时被母亲接去.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星期。

悠悠的父亲是生意人,平时应酬多,常带着悠悠上饭馆、酒店甚至包房。

孩子从小目睹大人的一些不良生活,使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悠悠很不适应幼儿园生活,一上幼儿园就哭闹。

吵着要回家,还喜欢打班上的小朋友,上课注意力易分散,爱带口红等到幼儿园。

为此,学校社工通过一系列家庭介入技巧,使悠悠暴躁自私的性格得到了改善。

她渐渐乐意上幼儿园了,悠悠的父亲也非常高兴。

问题:

   

请判断此案是否可进入结案期,结案时应做哪些工作?

案例分析二:

在某体育学院家属住宅小区内,60岁能上能下的老年居民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大多数是已经退休的某体育学院的教职员工.身体状况普遍较好,有的还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专业特长。

他们退休以后,有一部分人还在各种岗位上发挥特长,继续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一部分人则无所事事.或流连于棋牌室,或扎堆聊天带孩子;还有的人则经受着各种生理和精神疾病的困扰。

由于该住宅小区属于单位管辖范禹,因此在小区内设立了家属委员会行使居民自治管理职能。

但由于该家属委员会的职能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够健全,工作开展不够到位,在小区内部服务和管理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该小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该小区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案例分析三:

杨某平时身体很好,一天突然感到胸闷,并伴有心绞痛,经初步诊断为冠心痛,必须住院做进一步检查。

杨某由于平时极少到医院看病,对医院的情况很陌生,担心自己的检查会出现不好的结果,对年迈的父母为自己担心过意不去,又对丈夫不能为她做点什么感到不满。

问题:

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你将从哪些方面提供服务?

案例分析四:

 某居民小区位于本市郊区外环线边缘,小区内有住户1840户,长住居民5300多人,基本上都是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支边支农回城的人员、动迁人员和外地入住人员组成。

小区人员有三大特点:

一是无业和生活困难的居民多;二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多;三是外来人员多。

小区接到上级综合治理部门的通知,要求在小区各楼道内安装电子防盗门。

然而有的居民认为.外来人员多的楼道,安装防盗门的实际意义和效果不大;有的居民觉得经济困难,拿不出钱来安装;还有人存在顾虑,认为防盗门质量不一定有保障,等等。

面对不少居民都拒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情况,如何将该项工作顺利推进,社区干部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上述案例属于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个范畴?

2.试分析部分居民拒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3.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方法,帮助社区干部有效开展工作?

案例分析五:

吕某今年22岁,职校毕业,家住上海市浦东新区,由于长期找不到稳定的工作而比较悲观,情绪低落,对居委会有偏见。

吕某的父亲坐牢还有两年才出狱。

母亲改嫁。

案主现和姑姑全家及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姑姑以前开服装店,但现因身体不好而没有继续经营。

姑姑夫妻俩没有退休工资,全家靠案主奶奶的退休工资和案主的低保费生活。

二室一厅的房子住六口人,家庭比较拮据。

案主本人享受低保,曾做过多份临时工,但都不长久。

居委会安排其面试也没有结果,因此案主对居委会心怀不满。

由于家庭贫困,案主与邻居关系也不好。

问题:

1.制订计划的原则有哪些?

2.请帮助吕某制订一份计划书。

案例分析六:

  

某市社会工作机构长期以来积极通过电视、广播、公益广告、机构咨询热线、定期讲座等多种方式向市民宣传预防残疾的知识和技术。

并通过组织很多优秀残疾人讲演他们的成功事迹,和展示出一些优秀残疾艺术人的优秀作品来呼吁大家消除对残疾人的误解及歧视。

他们经常对多户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每月都将最有困难的一批残疾人列为重点帮助对象,宣传他们困难的生活境遇,争取寻求各方对他们的帮助。

而且将有关本市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都定期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将说明定期呈上政府。

积极协助政府制定残疾人的保障和福利政策,为本市的残疾人群体争取了很多保障和福利,在他们的工作下,本市的残疾人在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精神面貌以及福.利待遇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本市的市民对残疾人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的改观,有了帮助、尊重和平等甚至是敬佩的意识。

该市社工机构的工作赢得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市民的广泛好评。

问题:

1.该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体现出残疾社会工作的哪些内容?

2.残疾社会工作的目标有哪些?

3.残疾社会工作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你认为该社会工作机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二、方案设计题

方案设计一:

郑某,男,1982年10月生,初中未毕业,案发前无业,住徐汇区。

2002年的一天凌晨,因朋友吕某被打,郑某与同伙得到消息后随即赶到事发现场,不分青红皂白对被害人徐某拳打脚踢,致使徐某左胸肋骨骨折,构成轻伤,触犯了刑律。

案发后郑某投案自首,于2002年11月被判处缓刑。

目前.虽在某工厂上班,但仍恶习难改。

请你针对案主的情况制订一份服务方案。

方案设计二:

案主刘某出生在无声家庭,父母皆为聋哑人。

父亲性格刚硬.平日对儿子管教严厉,若案主表现不好,会对案主动粗,父子间经常产生激烈矛盾或冷战。

母亲对案主过于宠爱、放任,对案主提出的过分要求也会尽力满足。

案主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主要经济来源为家中经营的棋牌室所得,父亲偶尔也会帮人做些木匠活赚些收入,母亲自下岗后有时会在超市打零工。

案主读初中时,成绩差且经常“挑战”校纪校规,2002年因为与校长发生冲突被学校劝退。

肄业在家的案主不但没有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反而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整日沉溺于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朋友也多为无业青年,整日在外游荡。

请你针对案主的情况制订一份服务方案。

方案设计三: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加、新增就业岗位的限制,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

而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更不占优势。

假设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情况.拟订一份社会服务方案。

方案设计四:

   

如果你是一位妇女社会工作者,请你为某写字楼因追求高生活目标而身心疲惫的白领女性们设计一个小组工作方案。

一、 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一:

答题要点:

\

1.由于社工与服务对象双方都认同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根据协议.社工可提议结案,如服务对象也接受,此案即以“目标实现"结案。

2.结案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1)总结工作;

(2)巩固已有改变:

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

(3)解除工作关系;

(4)做好结案记录。

案例分析二:

答题要点:

1.该小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

家属委员会的设置和配备不够健全.小区服务管理不到位;居民文体活动开展不够正常,个人特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主要介入策略:

(1)与有关社区管理部门进行联系,加强该小区家属委员会的建设和管理,使之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管理作用;

(2)运用活动理论和延续理论的观点,组织该小区的老年人开展各类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或让他们辅导青少年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关爱青少年的成长,这样.既发挥了他们各自的特长,也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保持和延续个人的运动生命;

(3)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对受各种生理和精神疾病困扰的老年人开展治疗和服务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小区。

案例分析三:

答题要点:

1.通过疏导的方式,减少服务对象对病情的担心,并努力使其勇于面对现实。

2.通过情绪调整,让服务对象认同父母为其担心的正常性,以减少服务对象心中的愧疚感,减轻她的情绪压力。

3.家庭治疗,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到良好的沟通在夫妻相处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促进服务对象与其丈夫关系的和解。

4.与病房护士联系,加强其对医院环境及分管床位医护人员的了解.减轻杨某对

医院及医护人员的陌生感。

案例分析四:

答题要点:

1.本案例属于社区治安工作。

2.深层原因:

(1)社区内生活困难人员多,难以支付安装费用

(2)社区居民结构复杂,难以统一思想;

(3)对防盗门的功能及质量不信任等。

3.介入方法和策略:

(1)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听取各居民住户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还可以召集小区内的党员、意见较多人员和部分骨干开座谈会;

(2)运用社区居民领袖教育的方法,召开楼组长、楼代表会议,传达工作精神,统一他们的思想;

(3)采取行动策略:

对于防盗门质量问题,可以与生产安装企业进行沟通,在小区内现场展示和演示几种防盗门的样品;

(4)加大宣传力度,对社区冷漠居民和反对居民进行个案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安抚和调适。

案例分析五:

答题要点:

1.制定计划的原则包括:

(1)要有服务对象参与。

(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3)计划要尽可能详细和具体。

(4)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5)要能够总结与度量,以为评估打好基础。

2.帮助吕某的计划书。

(一)工作目的和目标:

(1)目的:

协助案主恢复自信,改善悲观情绪,改变其对居委会和社会的片面看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目标:

①帮助案主舒缓当前的不安与忧虑。

②帮助案主找份工作,协助案主建立自信。

③改变案主的错误认知,鼓励其多学一些职业技能。

④介入吕某的家庭邻里系统,改善吕某同他们的关系。

(二)介入系统和介入行动。

根据对吕某个人和其社会环境的预估.我们可以发现吕某个人与她所处环境中的资源和限制,根据这些资源和限制,运用人与环境的实务取向,我们可以制定以下介入计划。

(1)首先要安抚吕某的情绪问题,多与吕某交流,帮助其发掘自身的优点,舒缓她焦虑不安的情绪,鼓励其积极寻找工作。

(2)帮助吕某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改善其家庭生活环境,增强其自信心。

帮助其调整就业心态,或者进行职能技能培训,使其增加就业筹码,尽快就业。

(3)帮助吕某挖掘各方资源,改变其错误认知使其努力学习和工作。

在此过程中,吕某的家人应发挥巨大作用,爷爷、奶奶年迈却还担负养家糊口的重任,对吕某来说是重担也是动力。

(4)为吕某争取社会环境的改善。

一方面鼓励吕某主动为他人和社会多做益事,另一方面,积极呼吁街坊邻居给予吕某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因为只有个人和环境同时改进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六:

答题要点:

1.

(1)预防残疾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一部分。

①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宣传预防残疾的知识和技术。

②社会工作者需要促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改善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残疾人群体的教育、经济和生活状况。

③由于某些致残因素并非个人所能够控制,社会工作者应该参与制定法律,采取措施,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减少致残因素的影响。

(2)尽可能地实现残疾人群在社会生活中的机会均等。

2.

(1)协助残疾人恢复和发展他们潜在的能力,实现他们在生活中的社会适应功能。

(2)积极倡导社会给予残疾人以均等的机会。

(3)以宣传、教育、辅导以及影响政策的方式预防残疾的产生。

3.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对残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了解有关残疾的预防、康复、教育的知识以及对于残疾人的看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对残疾人的同情心,经常站在残疾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看待问题。

残疾人社会工作者要认识到残疾人的康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继续发扬好的方面。

应多渠道地为残疾人筹措福利和保障,鼓励残疾人群体自助,多渠道地为残疾人群体寻求工作机会,将良好的工作模式形成传统。

二、方案设计题

设计一:

答题要点: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郑某因初中未毕业,且曾犯过罪,养成一些恶习,虽然在某工厂上班,但仍恶习难改。

(二)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

帮助郑某改掉恶习,正常工作。

2.方案实施策略:

(1)努力维持监护关系,以利于对郑某的矫正。

(2)不怕反复,以引导为主,鼓励郑某每次取得的点滴进步。

(3)有理有节,循循善诱,帮助其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4)关注行为动态,抓住“向好”心理,激发其对工作的需求兴趣。

(5)寻找行为反复的原因,对症下药巩固矫正效果。

(6)借鉴现实疗法,评估存在的问题。

不断修订矫正方案。

(7)改善周边环境,降低不良朋友的密切程度。

3.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服务、整合社区资源、监督执行进度等。

4.方案评估:

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方案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等。

方案设计二:

答题要点: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1.行为问题:

案主从初中起染上了不少恶习,有暴力倾向,遇到问题,经常靠拳头来解决。

同时,案主非常迷恋虚拟的网络世界,玩瘾一犯就泡在网上几天几夜不吃不睡。

案主对未来没有计划,既不愿意工作也不愿意学习。

生活态度闲散疏懒、不思进取。

2.问题分析:

导致案主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为以下三方面,性格因素:

案主相当固执、自负,希望自己行为能够支配引导他人而不是被人支配引导,所以不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心思过于活络却对未来没有可行的系统规划,导致工作和学习搁置;性格比较偏激,无受约束意识,导致行事冲动极端。

家庭因素:

案主的父母均系聋哑人,在与案主交流沟通上有一定局限性;对案主的生活起居、思想教育存在许多“心有余而力不足”、“鞭长莫及"或者疏于管教的地方。

案主的父亲对其管教比较严厉,这种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倾向潜移默亿地影响了案主对问题的应对方式。

而案主母亲对案主过于放任,又滋长了案主的不良行为。

此外,父母管教方式的不统一,使得整个家庭缺乏一个稳定有效的方法对案主进行教育,当案主出现问题时,亦不能及时应对。

家庭环境:

案主家中经营棋牌室,每天有人在案主家中搓麻将,案主耳濡目染,养成了不少坏习惯和消极思想。

学校因素:

案主就读的初中未能尽力帮助案主改正不良行为,而是以“劝退”的方式将问题推给社会,案主从此更加缺少监管,与一群情况相似的朋友游荡在社会上,进一步加深了他的不良行为。

(二)方案设计:

1.服务模式:

心理社会模式。

2.方案目标:

使案主养成按时吃饭、不熬,夜的良好生活习惯,减少案主上网聊天、玩游戏的时间:

鼓励案主能够参加某一项技能培训并能顺利取得结业证书;缓解案主与其父亲之间的矛盾,使其家庭和睦。

3.方案实施策略:

(1)与案主接触,建立初步的工作关系;同时观察其家庭环境,收集相关资料。

(2)通过会谈进一步巩固工作关系,收集各方面的资料,综合分析,并进行诊断,找出案主的主要问题。

(3)根据诊断的结果制定工作目标,与案主订立合约。

(4)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技术以促进案主的改变。

4.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服务、整合社区资源、监督执行进度等。

5.方案评估:

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方案设计三:

答题要点: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会面临资金不足、自信心缺乏等问题。

(二)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情况。

设计出服务方案,其中包括:

1.方案目标:

帮助贫困大学生减少就业成本,增强就业信心。

2.方案实施策略:

(1)争取社区资源,帮助大学生减少就业成本,比如学杂费减免、助学金申请等。

(2)联系用人单位,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专场招聘会。

(3)对贫困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开展相关的就业前的辅导和相关职业培训,增强他们的职业能力。

3.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服务、整合社区资源、联系服务机构、监督执行进度等。

4.方案评估;包括贫困大学生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方案设计四:

答题要点: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白领们为追求高标准的生活质量,会面临晋升、同事关系、婚恋和生育等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压力。

(二)方案设计:

根据白领女性的问题,设计小组工作方案,主要包括:

1.方案目标:

协助白领们改变身心疲惫现状,为白领们减压。

2.方案实施策略:

(1)制订小组活动计划和内容。

(2)通过小组活动和游戏,使白领们能敞开心扉,发泄出自己心中的烦恼,减轻负担。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野炊、交友等活动使白领们感受生活的另一面。

3.方案执行:

整合社会资源,设计好小组活动内容、监督执行进度等。

4.方案评估:

白领们对小组工作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2011年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

(2)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一:

家住和顺社区的胡老太现年76岁,五年前一场大病后身体大部分瘫痪,只有左手稍能动弹。

胡老太长期卧床,只靠一个42岁还未结婚的儿子照顾,儿子工作单位很远,每天清早起床便给老人煮两顿饭,早餐给老人喂完后就急匆匆赶去上班,午餐则留在老人床边由老人用稍稍能动的左手自己吃饭。

有时候老人不小心把饭盒打翻在床下,则要饿到儿子傍晚6点半左右下班回家才有饭吃。

而在夏天的高温季节,室内酷热难当,放在床头的午餐未到中午就已经发馊变质,但老人因饿得难受也只能含泪吃了。

问题:

1.结合上述案例,谈谈老年人有哪些需要?

2.分析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及如何解决?

   

案例分析二:

案主结婚近20年,结婚三个月之后丈夫就对她发生暴力行为,丈夫有酗酒的习惯,酗酒之后就有打她的习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这是家常便饭。

该妇女一直想脱离这种婚姻,但丈夫威胁要杀全家,并且也经常到娘家去骚扰,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她说她有时候都想死了算了。

本来聪明能干的她,现在却思维缓慢,变得胆小怯懦,语言表达力差。

前几天又一次遭受丈夫毒打,并被赶出家门,她在外流浪两天,实在无处可去,找到了你所在的社会服务机构。

问题:

   

1.作为妇女社会工作者,你会采用什么样的个案工作服务模式?

若对其进行辅导应采用什么方法?

2.结合上述案例阐述如何接待受虐妇女并帮助其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三:

某日上午8点,社会工作者王力刚刚上班不久,一位40多岁的女性案主就气冲冲地闯进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大声嚷道:

“为什么至今还不发困难补助金给我?

还有没有人管失业下岗工人了?

”她呼吸急促,满脸通红,嘴里骂骂咧咧的,情绪很激动。

问题:

1.结合上述案例思考什么是社会救助?

社区社会救助的对象有哪些?

2.如何运用个案方法来为王力出主意帮助案主?

案例分析四:

张某,女,1973年2月1日出生,高中文化程度,未婚,在其20岁到30岁之间曾去过广州,住过香港,呆过澳门,南方很多城市都走遍了,以前在那里过金丝鸟的生活,被人养着、宠着,对金钱的概念非常淡薄,花钱大手大脚。

在1993年8月12日至1994年8月11日因流氓罪被劳教一年,1998年在澳门和男朋友分手后,因为心情不好,在一个上海来的小姐妹的劝说下吸上了海洛因,前后吸掉一百多万,一直到2002年,开始用针管静脉注射,几次被公安机关处理。

2002年10月25日至2003年4月24日被强制戒毒6个月,2003年9月18日至2004年3月18日因复吸强制戒毒6个月,戒毒之后在广州落脚,想找一份工作好好陪母亲安度晚年,可是广州没有朋友也没有关系,她很苦恼也很迷茫。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张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作为社会工作者帮助张某的目标是什么?

案例分析五:

高某入伍期间因公致残,《革命伤残军人证》证明高某为二等乙级伤残,市残联所发的伤残证里同样写着二等乙级残疾。

高某退伍后,由县民政局安排在县造纸厂工作,并签了为期五年的合同。

期间,造纸厂因严重亏损而倒闭,高某领到了一笔自谋职业安置费后,再也没有享受任何优待.也没有得到妥善安置。

按照县里的规定,伤残职工在办理自谋职业手续时,除了安置费还可以领到一笔伤残补助金,但有个前提,是否伤残及伤残等级由劳动部门加以鉴定,其他证明不能为凭。

高某于是找到了民政局安置科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

   

假如你就是那名社会工作者.你会怎么做?

案例分析六:

王平(化名),男性,1985年6月出生,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父亲是一家建筑装潢公司的老板,时常在外地承包工程,在家时间不多,对案主较溺爱。

母亲是家庭主妇,喜欢在外跳舞、搓麻将。

案主的父母感情不太和谐,在对孩子教育问题上观念不一致。

王平生活经历:

王平在读小学四年级时,随其父母从外地迁往上海,居住在徐汇区虹梅街道某小区,转学到徐汇区某小学。

在外地读小学时成绩较好,后由于生活环境变化,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外面的诱惑增多,家境富裕。

使其放学之余,常与同学一起去网吧玩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初中时进了一所普通中学。

读初二时,被分在差班。

这时的王平更无心读书了,时不时逃课去网吧玩游戏,休息日更是整天泡吧。

而且,在网吧里结识了一些“哥们”,为讲“哥们义气”还打过群架。

好不容易读完初三,由于成绩差而未考上高中,其母认为职校、技校学习氛围不好,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不愿让其继续读书。

闲在家里无所事事,时不时和一帮“哥们”出去蹦迪、泡吧、下馆子。

2002年5月与一位才十四岁的女孩在舞厅认识,后来发生了性关系,女方家长知道后以强奸罪将其告上法庭。

由于当时未满18岁,后经调解、协商,案主家赔了女方一笔钱,女方撤诉才平息此事。

问题:

1.针对王平目前的情况对其所存在的问题从个人、家庭、学校三方面进行分析。

2.如何对王平提供服务?

3.由王平的例子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二、方案设计题

方案设计一:

有位母亲因丈夫离家出走,十年来独自含辛茹苦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可谁料想,这三个孩子误入歧途,因迷恋网络,和其他人组成团伙,设计圈套引诱网友见面,并抢劫其钱财。

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分别判刑。

请根据上述情况.为这位母亲设计一份服务方案。

方案设计二:

某学校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位于城郊接合地带,周边环境欠佳,师资匮乏.条件较差。

学生每天上学都要穿过垃圾成堆的小路。

学生们很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学习十分努力、认真,但在全区学校测评中各项排名都比较落后。

对此.学生们觉得城市的孩子相比,自己就是不行,老师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也很没信心。

作为社会工作者,请为该学校设计一份服务方案。

方案设计三:

请针对优抚对象看病难的问题,设计一份服务方案。

方案设计四:

医院内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病人制订出院计划,一方面是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节省医疗经费。

因此,帮助病人出院是医院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假如你是一位医务社会工作者,请制订一份截肢病人的出院方案。

参考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一:

答题要点:

1.老年人的需要主要有:

(1)健康维护;

(2)经济保障;

(3)就业休闲;

(4)社会参与;

(5)婚姻家庭;

(6)居家安全;

(7)后事安排。

上述案例主要体现了老年人的健康维护,经济保障需要。

2.由于老龄化、城市化、少子化,家庭残缺使得家庭照顾老人的功能严重受损,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比例大大增加,许多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无家人照顾,晚年生活景况凄凉。

针对上述情况可对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务就是对居住在自己家里、尚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的一种服务,包括上门送餐或上门做饭、洗衣洗澡、理发、做清洁卫生、代为购物、陪同上医院等。

案例分析二:

答题要点:

1.

(1)由于案主的正常生活受到破坏产生了身心混乱的状态,故适合采用危机介入模式。

(2)对家庭暴力事件当事人迸行辅导宜采用家庭治疗方法。

2.

(1)理解受虐妇女同时也要正视其自身的问题。

在为受虐妇女服务的时候,我们本着“妇女为本”的理念,了解“受虐妇女综合症”在她们身上的影响,理解她们的语言、行为。

(2)家庭暴力不是光靠心理辅导就能解决问题的。

当一个人的安全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她是没有心情做其他事情的,任何的劝慰和辅导都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能先解决了她的安全问题,才可能做其他的事情。

(3)要对施暴者进行干预。

在干预家庭暴力方面,我们大多是对受害妇女进行服务,这虽然很有必要,但这种力度不够,因为施虐的主题不改变,暴力还会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