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CAD》复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6531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电子CAD》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CAD》复习题.docx

《《电子CAD》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CAD》复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CAD》复习题.docx

《电子CAD》复习题

<电子线路CAD>复习题

一.填空题

(1)ProtelDXP是Altim公司生产的电路板设计系统的最新版本。

(2)ProtelDXP主要有4大部分组成原理图设计系统、印刷板设计系统、FPGA系统、VHDL系统。

(3)ProtelDXP主窗口即DesignExplorerDXP窗口,该窗口主要由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面板、工作区、状态栏等组成。

(4)工作区面板可以通过锁定、隐藏或移动显示方式适应桌面工作环境。

(5)原理图设计系统主要用于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系统主要用于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二.判断题

(1)在ProtelDXP中用户只能单独完成设计项目,不能通过网络完成设计项目。

(╳)

(2)按组合键Alt+F4可以关闭ProtelDXP。

(√)

(3)在ProtelDXP中一定要建立项目后才可以新建原理图文件。

(╳)

三、选择题

(1)电子线路设计自动化软件的英文缩写为(C)。

A.CAMB.CADC.EDAD.CAE

(2)状态栏的打开和关闭可利用菜单进行设置,方法为执行菜单命令(A)。

A.[View]/[StatusBar]B.[View]/[CommandStatus]

C.[View]/[Toolbars]D.[View]/[WorkspacePanels]

(3)ProtelDXP中项目文件的文件名后缀为(D)。

A..IntLibB..SchDocC..PcbDocD..PrjPCB

一.填空题

(1)原理图就是元件的连接图,其本质内容有两个:

元件和导线。

(2)连线工具栏(Wiring)主要用于放置原理图器件和连线等符号,是原理图绘制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栏。

执行菜单命令View/Toolbars/Wiring可以打开或关闭该工具栏。

(3)捕获栅格是移动光标和放置原理图元素的最小距离。

(4)光标的显示类型有大十字、小十字、斜45度小十字三种。

(5)ProtelDXP自带元件库中的元件数量庞大,但分类很明确。

一级分类主要是以元件的生产厂家分类,在生产厂家分类下面又以元件的种类进行二级分类。

(6)旋转元件时,用鼠标左键点住要旋转的元件不放,按空格键,每按一次,元件逆时针旋转90度;按X键可以进行水平方向翻转,按Y键可以进行垂直方向翻转。

(7)使用总线代替一组导线,需要与总线分支和网络标号相配合。

(8)网络标号和标注文字不同,前者具有电气连接功能,后者只是说明文字。

(9)修改对象属性的操作方法除了按下TAB键调出对象的属性设置窗外,还可直接将鼠标移动到操作对象上,双击鼠标左键,可即刻调出操作对象的属性设置窗。

(10)对元件进行自动编号时,可执行“Tools”菜单下的“Annotate...”命令。

二.判断题

(1)如果选择菜单命令[Edit]/[Move]/[Move],在移动元件的同时会将与元件连接的导线一起移动。

(╳)

(2)元件一旦放置后,就不能再对其属性进行编辑。

(╳)

(3)在原理图中,节点是表示两交叉导线电气上相通的符号,如果两交叉导线没有节点,系统会认为两导线在电气上不相通。

(√)

(4)要在原理图中放置一些说明文字、信号波形等,而不影响电路的电气结构,就必须使用画图工具(Drawing)。

(√)

三、选择题

(1)ProtelDXP中1mil等于多少厘米?

(D)。

A.0.001cmB.2.54cmC.1cmD.0.00254cm

(2)在画电路原理图时,编辑元件属性中,哪一项为元件序号(C)。

A.LibRefB.FootprintC.DesignatorD.Comment

(3)电路原理图的文件名后缀为(B)。

A..SchLibB..SchDocC..PcbDocD..PcbLib

(4)ProtelDXP中,元件集成库的文件名后缀为(A)。

A..IntLibB..SchLibC..PcbLibD..PrjPCB

(5)执行菜单命令(A)可以打开或关闭连线工具栏。

A.View/Toolbars/WiringB.View/Toolbars/DrawingC.View/Toolbars/DigitalObjectsD.View/Toolbars/PowerObjects

(6)以下哪一个是电路原理图的常用元件杂项库文件(D)

A.TILogicGate2.IntLibB.MiscellaneousConnectors.IntLib

C.C-MAC-CrystalOscillator.IntLibD.MiscellaneousDevices.IntLib

(7)绘制电路原理图时,在导线拐弯处,光标处于画线状态时,在键盘上按(B)可以改变导线的转折方式。

A.Ctrl+空格键B.Shift+空格键

C.Alt+空格键D.Tab+空格键

(8)电路原理图中放置端口时应选择工具(C)

A.

B.

C.

D.

(9)电路原理图中使用总线连接元件时应选择工具(C)

A.

B.

C.

D.

(10)设置端口电气特性(无定义),应在属性窗口I/OType中选择(D)

A.OutputB.BidirectionalC.InputD.Unspecified

(11)Wiringtools工具栏和Drawingtools工具栏都有画直线的工具,他们的区别是(B)

A、都没有电气关系B、前有电气关系后者没有

C、后有电气关系前者没有D、都有电气关系

(12)执行(B)命令操作,元器件按顶端对齐。

A.AlignRightB.AlignTopC.AlignLeftD.AlignBottom

4、简答题

(1)试列出画线工具栏内的6种常用工具。

答:

导线;总线;总线分支;网络标号;电源/地线;方块电路;I/O端口。

(2)试列出画图工具栏内的6种常用工具。

答:

直线;文本;文本框;阵列粘贴;曲线;直角矩形;圆角矩形。

1.填空题

(1)新建原理图元件必须在元件库编辑器中进行。

(2)启动元件库编辑器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打开已有的元件库,另一种方法是创建一个新的元件库。

(3)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工作区的中心有一个十字坐标轴,将工作区划分为4个象限,一般在第4象限绘制原理图元件。

(4)原理图元件由两部分组成:

外形和引脚。

(5)管脚只有一端具有电气特性,与光标相连的一端不具电气特性,将其与元件外形相连,使具有电气特性的一端离开元件外形。

二.判断题

(1)原理图元件外形的形状、大小会影响原理图的正确性。

(╳)

(2)元件管脚是元件的核心部分,原理图元件的每一个管脚都要和实际元件的管脚相对应。

(√)

(3)原理图元件管脚序号是必须有的,而且不同的管脚要有不同的序号。

(√)

(4)原理图元件管脚名称用来提示管脚的功能,管脚名称不能是空的。

(╳)

三、选择题

(1)执行File/New/SchematicLibrary可以生成(C)文件。

A.原理图B.元件封装库C.原理图元件库D.项目

(2)原理图元件库文件名的后缀为(A)。

A..SchlibB..SchDocC..PcbDocD..PcbLib

(3)ProtelDXP集成元件库后缀为(D)。

A..LibB..SchLibC.PcbLibD..IntLib

(4)在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按LibraryEditor面板上的(A)按钮,可将元件放置到原理图编辑器。

A.PlaceB.AddC.DeleteD.Edit

(5)在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要修改元件属性,按LibraryEditor面板上的(D)按钮。

A.PlaceB.AddC.DeleteD.Edit

第五章层次原理图设计

1.填空题

(1)设计层次原理图时,既可以自上而下进行设计,也可以自下而上进行设计。

(2)所谓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就是由电路方块图产生原理图。

(3)在设计层次原理图时,如果不清楚每个模块到底有哪些端口,就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

(4)编辑方块电路属性时,可以通过双击该方块电路,或通过用鼠标左键按住方块电路的同时按Tab键进行编辑。

2.判断题

(1)在ProtelDXP中不能将整个电路按不同的功能分别画在几张图纸上。

(╳)

(2)自下而上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就是由预先画好的子原理图来产生方块电路符号,从而产生层次原理图总图来表达整个系统。

(√)

(3)层次原理图间切换是指从总图切换到它上面某方块电路对应的子图上,或者从某一层次原理图切换到它的上层原理图中。

(√)

三、选择题

(1)绘制层次原理图时,放置方块电路输入/输出端口的工具为Place菜单下的(C)命令。

A.PortB.PartC.AddSheetEntryD.SheetSymbol

(2)层次原理图之间的切换,可使用菜单Tools下的(A)命令。

A.Up/DownHierarchyB.Annotate

C.ConvertPartToSheetSymbolD.CrossProbe

(3)绘制层次原理图时,放置方块电路的快捷键为(B)。

A.P/UB.P/SC.P/ND.P/A

1.填空题

(1)对于层次原理图来说,编译的过程也是将若干子原理图联系起来的过程。

(2)在编译项目之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选项进行设置,以便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电气检查和生成报告。

设置项目选项时,主要设置错误报告类型、电气连接矩阵、差别比较器等选项。

(3)错误的报告类型共有4种:

严重错误、错误、警告和不报告错误。

(4)电气连接的检查报告类型共有4种,其中红色代表严重错误,橙色代表错误,黄色代表警告,绿色代表不报告。

(5)我们可以通过Navigator面板快速定位元件,浏览违反设计规则信息和网络分布。

(6)网络表文件是一张电路原理图中全部元件和电气连接关系的列表,它包含电路中的元件信息和连接信息。

(7)元件采购报表主要包括元件的名称、序号、封装、注释、描述等信息,又叫元件报表或元件清单。

(8)网络表文件是原理图编辑器SCH与印制板编辑器PCB之间连接的纽带。

2.判断题

(1)执行电气规则检查后,对违反规则的情况,都要全面修改。

(╳)

(2)利用导航面板查看错误信息,应选择导航面板NavigateComponents选项。

(╳)

(此版本的导航面板上没此功能)

(3)执行电气规则检查,可以检查元件序号是否重复。

(√)

(4)网络表是一种文本式文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元件描述,第二部分为电路的网络连接描述。

(√)

(5)编译项目是对电路板图的检查。

(╳)

三、选择题

(1)电气连接的检查报告类型中,其橙色代表(B)。

A.严重错误B.错误C.警告D.不报告

(2)执行菜单命令(A),系统开始对项目进行编译,并生成信息报告。

A.Project/CompilePCBProjectB.Project/ProjectOptionC.Design/Netlist/Protel

D.Design/MakeProjectLibrary

(3)生成项目元件采购报表,应执行的命令为(B)。

A.Reports/ReportProjectHierarchyB.Reports/BillofMaterialsC.Design/Netlist/ProtelD.Design/MakeProjectLibrary

(4)生成层次原理图中各原理子图元件报表,应执行的命令为(C)

A.Reports/ReportProjectHierarchyB.Reports/BillofMaterialsC.Reports/ComponentCrossReferenceD.Design/MakeProjectLibrary

(5)生成项目元件库,应执行的命令为(D)。

A.Reports/ReportProjectHierarchyB.Reports/BillofMaterials

C.Design/Netlist/ProtelD.Design/MakeProjectLibrary

四、简答题

(1)如何对原理图进行ERC检查?

答:

①在ProtelDXP2004中打开已绘制好的原理图,执行Project/ProjectOptions…菜单命令进行电气规则的设置。

②完成设置后,单击Project/CompileDocument或Project/CompilePCBProject菜单命令即可完成当前的原理图文件或者整个项目文件的编译操作。

也可以右键单击Projects控制面板中的某一个原理图文件或者整个项目的文件,这时将弹出一个快捷菜单,从中选择CompilePCBProject命令。

③单击原理图右下角状态栏中的System控制栏,单击messages命令。

也可执行菜单View/WorkspacePanels/System/Messages,在Messages面板中查看错误信息。

1.填空题

(1)印制电路板英文全称是PrintedCircuitBoard,缩写为PCB。

(2)印制电路板根据导电板层划分有单面印制电路板,双面印制电路板以及多层印制电路板。

(3)高频布线,走线方式应按照45度斜角角拐弯或圆弧拐角,这样可以减小高频信号的辐射和相互间的耦合。

(4)创建PCB文件有2种方式。

(5)放置焊盘可执行Place/Pad命令。

(6)放置元器件封装可执行Place/Component命令。

(7)在PCB编辑器中,在Design/BoardOptions对话框内,设置可视栅格间距。

(8)构成PCB图的基本元素有:

元件封装、铜膜导线、助焊膜和阻焊膜、层、焊盘和过孔、丝印层及文字标记。

(9)ProtelDxp2004有32个信号层,即顶层、底层和30个中间层,可得到16个内部板层和16个机械板层。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打开所有的工作层,这就需要用户设置工作层,将自己需要的工作层打开。

(10)工作层的类型包括信号板层(SignalLayers)、内部板层(InternalPlane)、机械板层(MechanicalLayers)、保护层、丝印层、其它工作层(Other)。

(11)手动规划电路板就是在禁止布线层(KeepOutLayer)上用走线绘制出一个封闭的多边形(一般情况下绘制成一个矩形),多边形的内部即为布局的区域。

(12)为了使自动布局的结果更符合要求,可以在自动布局之前设置自动布局设计规则。

系统提供了两种布局方式:

成组布局方式(ClusterPlacer)和统计布局方式(StaticalPlacer)

(13)手工布线就是用手工连接电路导线。

在布线过程中可以切换导线模式、切换导线方向、设置光标移动的最小间隔。

对导线还可以进行剪切、复制与粘贴、删除及属性修改等操作。

手工布线的缺点是布线速度慢。

(14)自动布线就是用计算机自动连接电路导线。

自动布线前按照某些要求预置布线设计规则,设置完布线规则后,程序将依据这些规则进行自动布线。

自动布线效率高,速度快。

(15)焊盘的作用是在焊接元件时放置焊锡,将元件引脚与铜箔导线连接起来。

(16)过孔主要有穿透式过孔和盲过孔两种形式。

(17)为使电路系统可靠,应在每一数字集成电路芯片及运算放大器、各类传感器、A/D及D/A转换器芯片等的电源和地之间放置退耦电容。

2.判断题

(1)为使电路板更加美观,布线应尽可能平行布置。

(╳)

(2)元件的布局应便于信号流通,使信号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

(√)

(3)元件封装是和元件一一对应的,不能混用。

(╳)

(4)电气边界用于限制元件布置及铜膜走线在此范围内。

(√)

(5)ProtelDXP系统功能强大,提供了丰富的集成元件库。

在向PCB载入网络表的过程中,可以自动加载所需的各种元件库。

(╳)。

(6)为了设计印制电路板,在画电路原理图时每个元器件必须有封装,而且元器件封装的焊盘与电路原理图元器件管脚之间必须有对应关系。

(√)

3、选择题

(1)元件封装按安装形式分为(B)大类。

A、三B、两C、四D、五

(2)元件封装英文名称为(D)。

A、PadB、VirC、LayerD、Footprint

(3)板层的英文名称为(C)。

A、PadB、VirC、LayerD、Footprint

(4)放大图型元素的热键为(B)。

A.HomeB.PageUpC.EndD.PageDown

(5)刷新屏幕操作热键为(C)。

A.HomeB.PageUpC.EndD.PageDown

(6)缩小图型元素的热键为(D)。

A.HomeB.PageUpC.EndD.PageDown

四、名词解释

(1)封装

是指元件的外形和管脚分布,它起着安装、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及增强电热性能等方面的作用。

(2)飞线

飞线即预拉线,它是在系统装入网络报表后自动生成的,只是用来指引印刷电路板布线的一种连线。

(3)铜膜导线

是覆铜板经过电子工艺加工后在印刷电路板上形成的铜膜走线,简称为导线

(4)安全间距

在设计引述电路板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为了避免或者减小导线、过孔、焊盘以及元件之间的相互干扰现象,需要在这些对象之间留出一定的间距,即为安全间距。

(5)双面板

是一种两面都敷铜,两面都可以布线的电路板。

双面板包括顶层和底层两个层面其中顶层一般为元件层,底层为焊锡层。

(6)焊盘

主要用来绘制焊锡、连接导线和元件引脚。

(7)过孔

用来实现双面板或多层板中相邻两层之间的电气连接的。

五、简答题

(1)简述PCB制作元件布局所要遵守的规则。

答:

①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以及大电流回路,必须分开布局,使各系统之间耦合达到最小;

同一类型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按信号流向及功能,分块、分区放置元件;输入、输出信号元件尽量靠近印制板边框,使输入/输出信号走线尽量短,减少可能受到的干扰。

②元件离印制板机械边框最小距离必须大于2mm以上。

③元件只能沿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排列。

④元件间距需要适当,利于插件、焊接操作,还应利于散热;但应避免印制板面积过大,连线过长,寄生电阻、电容、电感等增大,使系统抗干扰能力降低。

⑤热敏元件要尽量远离大功率元件。

⑥重量较大元件尽量靠近印制电路板支撑点。

⑦可调节元件应尽量方便操作。

⑧IC去耦电容尽量靠近IC芯片的电源和地线引脚。

⑨时钟电路元件尽量靠近CPU时钟引脚。

(2)简述ProtelDXP2004的布线规则

答:

①设置布线时导线的宽度

②设置布线方式,即定义管脚到管脚之间的布线规则。

③设置布线的优先次序。

④设置布线板层

⑤设置导线的转角方式。

⑥设置布线中过孔的规格尺寸

⑦特殊器件的布线设置。

(3)将原理图中的元件及电气连接关系转到印制板文件中有几种方法?

如何实现?

答:

2种,网络表方式和更新方式

①网络表方式——完成原理图编辑后,执行Design\CreateNetlist…,可得到网络表文件(.net);在PCB编辑器窗口内,执行Design\CreateNetlist…,也可以产生网络表文件,常将SCH编辑器产生的网络表文件与PCB编辑器产生的网络表文件比较,以校验PCB印制板连线操作的正确性。

在PCB编辑器窗口内,执行Design\LoadNetlist…\Browse…,在“Select”(选择)窗口内当前设计文件包中找出并单击网络表文件,然后单击“OK”返回,可看到装入的元件、焊盘等信息。

②更新方式——SCH编辑器状态下,执行Design\UpdatePCB…,在“UpdateDesign”(更新设计)窗口内指定有关内容;单击“PreviewChange”(变化预览),可观察更新后发生的改变。

1.填空题

(1)创建元件封装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手工创建、利用向导生成。

(2)利用封装向导可以创建12种样式的元件封装。

(3)手工创建元件封装:

利用绘图工具,按照实际的尺寸绘制出该元件封装。

(4)向导创建元件封装:

按照元件封装创建向导预先定义设计规则,在这些设计规则定义结束后,眼见封装库编辑器会自动生成相应的新的元件封装。

(5)制作直插元件封装时,焊盘所属图层应为Multi-layer。

(6)元件封装的编号一般为“元件类型+焊盘距离(焊盘数)+元件外形尺寸”。

2.判断题

(1)利用封装向导可以创建任何样式的元件封装。

(╳)

(2)在元件封装管理器中,可以在选取元件后,按键盘Delete键删除该元件。

(√)

3、选择题

(1)元件封装库文件的后缀为(D)。

A.IntLibB.SchDocC.PcbDocD.PcbLib

(2)元件封装外形应放置图层为(C)。

A.TopB.BottomC.TopOverlayD.Keep-Outlayer

(3)选择好元件封装后,向PCB放置元件,应单击(A)键。

A.PlaceB.RenameC.AddD.UpdatePCB

1.填空题

(1)设计规则检查的英文全称是DesignRulecheck,缩写是DRC。

(2)进行电路板设计规则检查,应执行的命令为Tools/DesignRuleCheck。

(3)执行[Reports]/BoardInformation命令,生成电路板信息表。

2.判断题

(1)执行设计规则检查后,对违反规则的情况,都要全面修改。

(╳)

(2)设计规则检查,可以后台运行。

(√)

3、选择题

(1)DRC对话框中,布线间隙规则位于RulesToCheck目录下(A)规则分类中。

(2)DRC对话框中,布线宽度设置位于RulesToCheck目录下(B)规则分类中。

(3)DRC对话框中,孔尺寸设置位于RulesToCheck目录下(C)规则分类中。

A.ElectricalB.RoutingC.ManufacturingD.HighSpe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