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6676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docx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串讲高一语文下开学大串讲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

【单元要求】

1、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品味小说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小说的叙述语言,进而领悟作家的创作风格。

3、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和艺术特色。

4、尝试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探究作品,提高阅读鉴赏小说的能力。

【课文回顾】

《林黛玉进贾府》: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介绍了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贾府是封建大家庭的一个样板,是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

林黛玉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她寄人篱下,谨小慎微;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既有很强的自尊心,又有很强的自卑感。

在心狠手辣、巧于逢迎的凤姐面前,她暗窥贾府;在高高在上、尊教巡礼的贾母面前,她观察揣度;在英俊潇洒、叛逆不道的宝玉面前,她芳心灵动。

林黛玉与贾府里形形色色的人,共同演绎了一场封建时代的大戏!

《祝福》:

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幸的人——祥林嫂的形象:

新寡迫嫁,丈夫病亡,守子求生,幼儿惨死。

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却备受周围人的嘲弄、侮辱与上海。

她的再嫁成为阻碍她平等生存、正常生活的一座大山;幼子惨死狼口,又成为别人一遍遍茶余饭后的谈资。

最后,她自己终于倒在新年的“祝福”之中,躺在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的铡刀下。

《老人与海》:

小说塑造了一个硬汉“桑迪亚哥”的形象,穷困潦倒的生活,年老独自远航,在大海上与鲨鱼搏杀,拖着仅剩的鱼骨架上岸,他用生命宣告了人的生命价值:

人可以被消灭,却不可以被打败。

【文体知识】

章回体小说:

中国长篇小说的一种传统形式,源于宋代平话,确立于元末,以长篇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为其成熟标志。

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小说中经常出现“话说”和“看官”等字样。

著名的作品有明代的《西游记》《金瓶梅》,清代的《红楼梦》等。

【基础知识】

《红楼梦》

一、识记字音

(一)单音字

(1)阜盛(fù)       

(2)紫檀(tán)

(3)嬷嬷(mó)(4)绾着(wǎn)

(5)宫绦(tāo)(6)窄裉袄(kèn)

(7)洋绉裙(zhòu)(8)翠幄(wò)

(9)厢庑(wǔ)(10)茗碗(mínɡ)

(11)漱盂(shù)(12)盥手(ɡuàn)

(13)懵懂(měnɡ)(14)瞋视(chēn)

(15)乖张(ɡuāi)(16)罥烟眉(juàn)

(17)杜撰(zhuàn)(18)忖度(cǔn)

(二)多音字

(1)冠

(2)笼

(3)症

(4)攒

(5)伺

(6)孱

二、辨识字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积累词语

1.顾盼神飞:

向两旁或周围看来看去,神采飞扬。

2.敛声屏气:

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3.不经之谈:

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四、辨析词义

1.妆饰装饰

二者读音相同,都可表示有所修饰。

“妆饰”指打扮或打扮出来的样子。

多用于人。

“装饰”指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又指装饰品。

多用于物。

2.标致标志

二者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

“标致”指女子相貌、姿态美丽。

“标志”是表明特征的记号,表明某种特征。

3.委屈委曲

二者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

“委屈”指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

“委曲”有三个意思:

①指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②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③勉强服从。

《祝福》

一、识记字音

(一)单音字

(1)悚然(sǒnɡ)     

(2)芒刺(mánɡ)

(3)俨然(yǎn)(4)忌讳(huì)

(5)尘芥(jiè)(6)形骸(hái)

(7)荸荠(bí)(8)山墺(ào)

(9)草窠(kē)(10)驯熟(xùn)

(11)讪讪(shàn)(12)渣滓(zǐ)

(13)窈陷(yǎo)(14)惴惴(zhuì)

(15)歆享(xīn)(16)牲醴(lǐ)

(17)蹒跚(pán)(shān)

(二)多音字

(1)拓

(2)削

(3)间

(4)更

(5)槛

(6)剥

(7)拗

(8)炮

二、辨识字形

1.

2.

3.

4.

5.

6.

7.

8.

三、积累词语

1.沸反盈天:

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

2.走投无路:

无路可走,已到绝境。

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3.百无聊赖:

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四、辨析词义

1.毕竟究竟

都可作副词,表示到底,说明事物的终究。

但二者的语法功能还是有区别的:

“究竟”在句中还可作名词,“毕竟”没有这种用法。

2.鉴于基于

都是介词。

但它们构成介宾短语的内容不同:

“鉴于”中“鉴”引为教训或教训的事,“鉴于”表示觉察到,考虑到某些经验、教训,后面一般会给出应对措施;“基于”表示根据某些理由。

《老人与海》

一、认读字音

(一)单音字

(1)堤坡(dī)      

(2)下颚(è)

(3)脊鳍(qí)(4)吞噬(shì)

(5)海鳐(yáo)(6)舵柄(duò)

(7)攥住(zuàn)(8)嗜杀(shì)

(9)黏液(nián)(10)攮进去(nǎnɡ)

(11)脊髓(suǐ)(12)蹂躏(róu)(lìn)

(13)戳穿(chuō)(14)捶击(chuí)

(15)祷告(dǎo)(16)榫头(sǔn)

(17)桅杆(wéi)

(二)多音字

(1)臭

    

(2)角

(3)攒

(4)颈

(5)扛

(6)折

二、辨识字形

1.

2.

3.

4.

5.

6.

三、积累词语

1.为所欲为:

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般含贬义。

2.残缺不全:

缺少一部分;不完整。

3.皮开肉绽:

形容被打得伤势很重。

多指受残酷拷打。

四、辨析词义

1.偶然偶尔

都有形容词和副词的性质,都可以作定语和状语。

但二者侧重点不同。

“偶然”侧重在它的形容词性,与“必然”相对;“偶尔”侧重在它的副词性,与“经常”相对。

当二者作定语时,“偶然”修饰中心词的时候可用“的”,也可以不用“的”,而“偶尔”一般要用“的”。

2.十足实足

“十足”有两个意思:

(1)成分纯,如“十足的黄金”;

(2)达到充足的程度或完全的地步,如“十足的势利小人”。

“实足”指确实足数的,如“实足年龄”。

3.年轻年青

都跟“年老”相对,都是形容词,都有“年纪小”的意思。

但二者侧重点不同。

“年青”侧重表示绝对年龄段(即十几岁至二十几岁),“年轻”侧重表示相对年龄,总是用在比较之中,如:

你五十,我六十,你就比我年轻十岁。

【重点讲解】

本单元学习中外小说。

小说是文学百花园里盛开的一朵奇葩,其曲折的情节、精巧的构思总会让我们叹为观止,那么如何学习小说呢?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小说的基本知识。

首先,厘清小说的故事情节,这是学习小说的关键,也是欣赏小说艺术的关键。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其次,揣摩人物的形象。

本单元小说中的人物都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在这些人物中,体现了

再次,注意小说的环境描写。

最后,挖掘小说的主题。

【考点对接】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内涵,需要紧扣前后语境理解句子含义。

联系上下文是阅读中最经常、最重要的理解词义的方法。

在许多情况下,词语的意思可以从上下文中揣摩出来。

本题还需要结合对人物的心情的理解,揣摩词语的含义。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解题思路:

(1)把握整篇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作者的思想脉络。

(2)将要理解的句子归到适当的类别中:

①情感复杂,矛盾,变化较多的句子。

应多揣摩人物的情感,注意小说中的情感往往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环境等体现出来。

②指文中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中心句、主旨句。

注意和小说的主题相联系,要扣住小说主题来回答。

③从结构上看:

体现文章行文脉络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

梳理小说的脉络,根据句子所在位置加以回答。

④从表达上看:

指含义蕴藉,意味深长的修辞句、象征句。

既要联系表层意思(字面意思),又要联系深层含义(语境临时义);这些句子,不仅有比喻义、象征意义,还有抽象方面的含义,精神层面、文化层面。

应尽可能分析清楚。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答题步骤:

(1)把握基本含义,吃透深层意思,联系内容和主旨;

(2)指出语句在文本架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呈现方面的作用。

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小说的语言一般具有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含蓄丰富的特点。

语言的品味赏析,包括含义理解、作用分析、语言技巧和手法的赏析。

品味语言要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品味语言,还要挖掘语言中的潜台词;品味语言,还要注意字句凝练,称谓变化,注意个性化的语言等。

“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要求能够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去分析语句的深刻含

意。

“表达艺术”重在艺术性。

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要求能够分析这类语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的表情达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在考查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即要求在体会了词语、句子的含意之后,还要对这样写的好处加以品味赏析。

四、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小说情节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

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

请具体说明。

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

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

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

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

3.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

4.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

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

作用点+体现点。

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五、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小说往往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它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对话、行动和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或性格;二是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在情节的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变化;三是描写具体的社会环境,以表现人物和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用来烘托人物,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就是要通过对小说特征的领悟去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质。

小说的表现手法很多,体现在不同的层面。

从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看,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从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看,有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从情节的安排看,有伏笔、照应、烘托、铺垫、悬念、突转、抑扬、对比等;从叙述的人称看,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分析小说的“主

要表现手法”就是通过文本阅读,找出作者表达主题的方法,体悟小说艺术特征,以此提高自身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六、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欣赏作品的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和意义,可以从下面的几个角度入手:

(1)从分析人物描写切入。

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从肖像、神态,典型的动作、行为,个性化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中折射出来,因此,通过分析作者对人物的各种描写,能够发掘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2)从分析故事情节切入。

鉴赏人物形象,也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

鉴赏人物性格,离不开表现他们性格的事件。

我们可以从人物之间关系上,亦即从某人与其他人构成的各种事件上去看他们各自的行为,并从他们不同的行为上透视他们的思想感情倾向。

要学会在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中把握住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动作、内心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

(3)从分析环境角度切入。

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

环境是小说存在的背景,为小说提供空间和时间范围,也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场所。

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社会环境中的复合的因素,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善于从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走向,解读人物的思想性格,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

鉴赏人物形象类题型应注意的问题:

(1)全面、恰当、实事求是;

(2)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3)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4)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七、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涉及这一考点的试题要求对作品蕴涵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进行客观的辩证的分析,揣摩作者这样表述的审美效果,并指出其具体意义或存在的不当之处,表达考生自己的审美态度。

高考小说的选文一般都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做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道德修养的指引。

有的材料关注生命与环境,有的剖析生命的价值,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这些都折射出作家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所以,我们要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就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对小说主题的把握和评价上。

要评价小说主题,首先,应该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明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其次,所作出的评价要求要客观,要根据客观事情进行公正的评价,而不能只是根据自身的情感喜好;再次,评价要求要全面,切忌以偏概全。

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作答这类试题,需要从这样几个角度入手:

1.整体阅读、科学分析,从宏观上进行艺术感受与把握。

2.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中国人传统的心理特征

(1)勤劳俭朴,自强不息

(2)求同务实,谦和持中

(3)家庭为重,亲疏有别

(4)尊君爱国,尊父爱家,尊师重道,尊长爱幼

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

(1)爱国爱家,关心社会

(2)义利兼顾,礼貌文明

(3)勤奋朴实,勇敢谦和

(4)标新立异,敬业乐群

3.注意标题和体裁。

标题是对小说内容的高度概括,同时注意小说这种独特文体的特征。

4.抓关键性的语句。

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作者评述、诠释的一些关键语句最能说明问题,帮助考生把握探究的方向。

其中最主要的是抓“文眼”,小说中一些内涵丰富的语句,如意蕴丰富的哲理句、韵味深长的语义双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观点鲜明的议论抒情句以及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都值得关注。

5.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家的相关情况。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产生总要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家的写作动机、人生态度、秉性气质、写作经验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知人论世可认为我们找出许多重要的信息。

6.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解读文本。

当因个人的生活经验不足无法准确把握文本时,可以通过已学过的文章、间接掌握的人生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帮助准确探究。

7.注意分析方法。

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全面、深刻,避免以偏概全;要辩证统一;要叙议结合,有理有据;要充分具体、有深度,不可含糊笼统。

8.注意思维的整合。

探究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整合的过程,要将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品的形象分析,作品的结构、语言、表现手法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整合起来揣摩;否则,就有可能造成失误。

九、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作者的创作意图实际上是读者很难把握的一个问题,作者对小说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方式甚至表现手法的选择都是出于自己的创作需要,或为了曲折动人,或为了人物形象丰富,或为了手法与众不同,当然最关键还应该是有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

而主题的表达又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关。

因此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主要应从这样几个角度入手:

(1)从情节构思的角度分析。

从是否运用了对比、设置了悬念、埋下了伏笔、起到了先抑后扬的效果等等方面分析。

如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是使情节波澜起伏,还是出人意料?

是戛然而止,还是水到渠成?

(2)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

探究对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形象塑造的作用。

如作者这样写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是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3)从表现主题方面思考,作者这样写可以突出小说的主旨,还是可以使主题表达更进一步?

(4)从时代背景考虑,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当然这一点需要考生对小说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或者小说本身能够提供故事的相关背景,否则很多考生可能无从入手。

答题技巧:

(1)依本探源。

就是依据文本中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点睛句,含有作者情感倾向、暗示作者生平经历、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2)内引外联。

就是利用命题人在题干中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筛选辨析,联系旧知,调动知识储备,探寻创作背景,解读创作意图。

(3)扩大储备。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命题人肯定不会让考生漫无边际地瞎猜,对考生不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一般会在题千中或通过注释等形式予以交代,这就要求考生不放过命题人给出的每一个信息;对考生应该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出题人则不会在题面上再去多费笔墨,这就要求考生复习备考时应该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十、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查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

就阅读而言,探究是学习性阅读与研究性阅读的初步结合,是客观性阅读和主观性阅读的结合。

就高考而言,探究性试题是具有一定开放性和独立思考性的试题,要求说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而在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试题。

作答这类试题的答题角度:

(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如典例,在探究时可从“形象”入手。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3)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主题。

组织答案时,一般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

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赞成或反对什么一定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如果自选角度,切入点宜小、巧、新。

第二步:

分层论述自己的观点。

在这一步中,最容易出现以下三种毛病:

层次不清,泛泛而谈,以述代评。

为分清层次,答题时可在每个层次前标上序号或者每层用一个段落。

为防止泛泛而谈或者以述代评,可尝试进行“分论点+文章材料+分析评价”的训练,逐步做到观点正确,例证典型,分析深入。

第三步:

总结自己的观点。

语言要简洁,要与第一步圆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