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6894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docx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docx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甘肃会展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红娣)

 

会展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会议、展览和节庆等内容。

会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以经济发展为内核,经济基础渗透到会展业发展的各个方向,并成为会展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会展业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区域和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强弱,也是评判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会展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会展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巨大能量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西部地区会展活动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会展业也应运而生走上了它的起步阶段。

2010年6月,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建成投运,这不仅让“流浪”多年的“兰洽会”得以安家落户,而且随着展会活动数量、展览规模、经济效益的日益扩张,甘肃会展业对区域经济拉动及行业水平的提升显示出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省会城市,在发展会展业方面有它特有的条件和优势,如何合理整合资源、利用当地的特色办好展会、促进经济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兰州市会展业发展背景

(一)国际背景下的中国会展业发展

亚洲是全球会展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增长势头强劲。

亚洲会议市场占全球国际会议市场的份额从2000年的13%增长到2009年19%,现已超过北美洲,仅次于欧洲地区。

亚洲地区的日本、中国已经稳居举办国际展会数量前十强国家之列。

中国在会展市场排列中仅次不断赴前。

2010年排名达到第8位,从当前形势看,各国纷纷在加大力度发展会展旅游,重心正在往新兴经济体国家偏移。

同时,欧美国家经济危机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国内会展业蓬勃发展,各地政府高度重视

各地政府对会展业发展愈加重视,不少省市将会展业列入地方“十二五”规划,全国会展市场呈现出持续扩张的趋势。

一方面,表现在会展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大。

各级政府纷纷立项,武汉投资500亿,筹建4平方公里的会展综合体,展馆面积46万m2包括展览中心、会议中心、洲际酒店、商业写字楼、海洋乐园等配套设施。

重庆投资500亿,建设了8.68平方公里的会展综合体。

成都博览中心20万m2,天津博览中心40万m2,西北地区新疆筹建展馆二期,西宁筹建展馆二期。

另一方面,表现在会展市场城市分布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扩散到全国各省市,甚至一些中小城市。

会展业内存在竞争合作并存的格局,各地政府将会展业提升到战略高度。

都先后成立展览局,会展办等政府专业管理部门,整合资源、统揽全局、专业化管理。

并且纷纷出台政策条例,抢占会展资源,同时各城市又加大招商力求合作共赢,结成区域性和行业性联盟。

同时国内会展场馆建设热潮不减,呈现出一线城市与二三成城市场馆建设齐头并进的态势。

(三)充分利用甘肃特有的产业结构,将兰州打造成为西北会展中心城市。

甘肃是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能源大省,新能源开发、中药材加工及制药、农产品加工;马铃薯产业、制种产业等居全国首位,甘肃的科技创新实力在全国乃至世界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现拥有中科院寒旱所、近物所、化物所等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有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7个省级重点开放实验,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510研究所为代表的航空航天科研单位为我国太空发展计划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兰州必须依托这些优势产业,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开拓出甘肃具有特色的会展发展之路。

二、兰州会展业发展现状

1、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

甘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沙漠戈壁、名刹古堡、草原绿洲、佛教圣地、冰川雪山、红色胜迹和民族风情等独特的景观。

神奇的土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民族成就了文化甘肃、山水甘肃、民俗甘肃,现代甘肃的旅游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四条黄金旅游线路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周边休闲旅游圈,给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机会优势。

2、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甘肃作为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西文化的交通要道,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现代文化亮点频出,红色革命文化星光闪耀,形成了一道神秘而独特的西部文化风景长廊。

独特的伏羲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现代化文化、为特色会议、节庆活动的发展创造了优越支撑条件,也有利于会展业与文化创意业的联动发展。

3|、便捷的交通条件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大通道,以兰州为中心以连(云港)霍(尔果斯)、丹(东)拉(萨)2条国道为主干线,10条国道及32条省道为干线。

兰州是西北地区最大铁路枢纽中心。

陇海、兰新、包兰、兰青、宝中等铁路干线交汇于此。

兰州的中川国际机场于2015年建成投运,兰州是连接甘肃省精品旅游区的枢纽。

4、城市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兰州市以拥有一条河,一碗面,一本书、一座庙而闻名。

一条河是指黄河,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母亲”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内涵,兼容并蓄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碗面是指兰州牛肉面,它是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

一本书就是指«读者»,它创下发行最高4万册的记录,综合期刊亚洲第一,世界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一座庙是指莫高窟,它让全世界人民为之震撼,从而认识敦煌、认识兰州、认识甘肃、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拓揽高端会展活动,也为会展业的对外宣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兰州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会展总体体量较小

在展览方面,甘肃国际会展中心2010年共举办各类展会活动11个,2011年为26个,2012年为40个,但规模以上(8个展厅)的展会仅有2个,“兰洽会“使用面积4万平方米,车展使用面积7万平方米,虽然展会数量逐年递增,但展会的直来那个和档次增幅较小,

大多以中小型展览为主,这标志着兰州乃至甘肃会展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适宜兰州、甘肃的会议和节庆行业还未真正发展起来。

2、会展业的产业性质尚不明确

我国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绝大多数的会展由政府作为主办者,甚至参展单位的资格也要接受政府的审核,一年一度的“兰洽会”就带有明显的政府色彩。

但“政府办展”并非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有效措施,从历年的“兰洽会”情况来看,经常出现漫天报道的签约数字,“会展不经济”的问题暴露无遗。

另一方面,兰州现有的展览公司能够得到政府支持的很少,都是市场化运作,招商难度很大,导致展会规模小,层次低,缺乏影响力,整体组织运作摸索实践过长,无法实现跨越发展。

3、缺乏专业的行业管理机构

一个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相对宽松的环境,建立自己的行业协会全权处理行业内部事宜,制定行业规范、整顿行业秩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交流,为加快和提高行业水平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在我国一些会展产业较发达地区,也正在建立类似的行业管理协会,以促进会展发展,但仍有很多城市的会展却还没有相应的行业管理机构。

在兰州,至今还未成立会展牵头部门会展办或者是博览局,政府虽给出了配套支持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2012年6月仅成立了甘肃会展行业协会,但对本地会展的发展并未起到引领的作用,给社会带动的经济效益无法在数据上得以体现,无法真实反映会展活动对经济的拉动比例。

4、城市综合服务接待能力不足

1)场馆规划建设滞后。

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建成以前,展览行业的专业场馆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很大程度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

历届“兰洽会“的举办一直没有固定场所,其规模和水平都受到限制,较经济发达城市滞后8—10年,较西部的其他城市滞后3-5年。

2)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

会展经济也是智力经济,一次成功的展会需要有大批高素质专业展览人才进行精心策划,此类人才的匮乏不仅是兰州的问题也是全国会展业面临的问题。

以“兰洽会”为例,其近年来的设计均是以广告公司为主,没有专业的设计机构和专业人才。

本地会展人员素质偏低,展会招商、招展、组织客商能力上都很弱,经常会发生各类纠纷,这就可能造成会展组织和管理的混乱。

3)兰州市硬件不足,软件也急需提高和改善。

目前,兰州仅有阳光、飞天、锦江阳光等八家四星级酒店,二十家三星级酒店,共计11200张床位,举办书展、中药材展需要近10万m2展览面积,需要接待20万的人流量,兰州市现只能提供1万个床位,接待能力远远不足,再加上城市的服务水平较低,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五星级酒店。

目前,很多会议及展览主办单位认为城市接待能力不足而放弃选择兰州。

5、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

目前,兰州市专业展览公司不足五家且处境艰难,广告公司只承担媒体宣传和简单的部分现场制作服务,缺少展会的策划与设计功能,在展会的组织和运作上不熟悉,缺少经验,办展的规模小、数量少,还没有形成品牌,处于摸索状态,从事会展运作的人员也大多为广告等行业的服务人员。

6、产业链发展滞后,配套服务不完善。

近年来,本地展会的小规模繁荣虽带动了相应物流、搭建、保安保洁、餐饮等产业的发展,但搭建不专业、物流不成熟、餐饮不丰富、保安、保洁队伍不专业,更谈不上科学立项的问题,经营者只看准了短期利益点,却不懂如何使本行业与会展业实现相互扶持、科学运作、战略发展,行业处于无序状态。

7、政府重视度不够

好项目确定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省与省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兰州国际马拉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影响力,也是招商引资最有效的增长点。

政府对会展业的发展重视程度对初试身手的本地会展业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要让会展成为本地经济亮点,必须挖掘特色、找准市场、激起市民的最大参与度。

据场馆统计:

2010年共举办11个活动,人流量达80万人次,销售额27亿元,利税约2亿元;2011年共举办26个活动,人流量达150万人次,销售额40.3亿元利税约3.5亿元;2012年共举办40个活动人流量达180万人次,销售额45亿元,利税约4亿元(以上数据不含“兰洽会“,并且人流的吃住行等的消费无法统计)。

三、会展业发展设想

鉴于兰州的经济特点、发展环境、结合现在的发展现状,紧紧围绕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兰州作为会展旅游城市为目标,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培育新能源展、中药材展及民俗文化活动等特色展会及活动,促进会展与旅游文化、体育等行业的联动,重点培育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展览公司,引领行业发展。

四、对策建议

会展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与不足,兰州正值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面对机遇也存在挑战,要更好地发展本地会展业,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1、就会展产业性质进行准确定位

要发展会展经济就得审时度势,不要好大喜功,造成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在政府主导、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只有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找准定位,才是唯一的出路。

同时,应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跟风经济的不良后果。

2、开展广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争取与国际会议组织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赢得国际会议承办机会;争取与机关市委及国家各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国际国内大型论坛来兰举办;加强与国内经济组织学术机构大专院校和新闻单位的合作,积极引进举办影响大的会展活动;积极开展展馆

动,深挖产业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创新做大本土品牌是一个城市会展业兴旺发达的基础。

6、培育和引进专业企业和人才

通过完善发展环境,大力培育会展项目;实施奖励和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工作,培育和引进一批会展企业主体和优秀人才,提高会展主体的策划、组织和经营水平,重点放在会议公司、会展中心、会议中心、星级饭店等会议机构的培育,加强对节庆文化传播公司和专业展览公司引进与培育。

大力培育和引进专业策划、广告、设计等服务配套公司,完善会展服务体系,提升会展业全链条服务水平。

鼓励会展企业引进项目策划、项目管理等高层次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

发展会展业能够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直接拉动和间接带动相关产业和配套行业发展,引导产业升级、促进就业、拉动消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发展,当前会展业成为各城市的窗口平台,反映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政府必须加大对会展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会展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组织者应该给予客商尽量多的周到服务,建立一个比较良好的竞争秩序和展览环境。

同时,也要提高安全和风险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