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6969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x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它为我们再次呈现了9年唐山那场可怕的大地震,描写了当时灾害的无情,人们的无助,亲人的难舍,以及痛苦的创伤。

淋漓尽致地表演让我们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笼罩的城市,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故事发生在一个“重男轻女”观念的七十年代,就在灾后救人的时候,这一观念还刻画在人物的语言、行动里。

当时的情景让那位母亲痛不欲生(她的孩子是龙凤胎),因为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石板下,而孩子只能救一个,这让那位母亲措手不及,手心手背都是肉,能有什么办法呀!

最后,她选择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亲一直认为姐姐死了。

这让庆幸活下来的姐姐一直对她妈妈憎恨不已。

就这样,时间无声无息地过去了年,姐姐对妈妈的憎恨持续了年,妈妈对“死去”的姐姐的愧疚也维持了年,直到年后的一天他们相认之后,一切的误会与惭愧才终于解开了。

  我看完电影后深受感触,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

惊讶的是仅仅秒就让唐山这个大城市沦陷成一片废墟,一片血迹斑斑的废墟,一片死亡人数高达二十四万人的废墟。

感动的是一位母亲,就因为救人时没有救她的女儿而惭愧,而伤心,而开始讨厌自己,这种情感竟持续了年。

年里,每年女儿的祭日,母亲都会向女儿忏悔,诉说心中的内疚,无论儿子如何劝说,母亲都仍然执着的为女儿祭奠,年坚持不懈。

这正是伟大的母爱啊!

  有一句话说得好:

天灾无情人有情。

大地震后的几天,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姐姐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了,他们辛辛苦苦地养育了姐姐十年,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视她为掌上明珠。

虽然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我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这一点足以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同情心是无处不在的!

从这对夫妇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亲情也好,友情也好,都足以证明大爱无疆,人间处处有真爱!

  有人说,生命像玻璃,一撞即碎,不可复原。

所以生命很可贵,一定要珍惜不能让它浪费。

《唐山大地震》中一句很经典的话语:

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是啊!

真的没有了,玻璃撞碎了,谁又能重修与好呢?

生命的破碎,谁又来替你平复呢?

仅仅秒的时间,也许就是你一个转身、你一句话的时间,就可以让二十四万人丧失生命,从此永安于地下!

人们却用了漫长的年的岁月,重建家园,重新抚平心灵的创伤!

秒的毁灭,年的等待和重建!

生命需要爱护!

这两句话让我这个影片观后者,铭记于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在1976年,中国唐山发生了一场威胁力极大的地震,场面相当惨烈。

当时我还没有出生,不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唐山大地震》便为我揭开了这个谜团。

  这部影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卡车司机方大强,李元妮,双胞胎姐弟方登方达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地震前的那天晚上,孩子正在屋里睡觉。

突然,天上突然出现了紫烧云,地震发生了。

方大强想把孩子们救出来,却被一块水泥块压死了。

震后,姐弟俩同时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而母亲,则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救姐姐,会压着弟弟;救弟弟,会压着姐姐。

母亲最后选择救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方登却被一对解放军夫妇领养了。

姐弟俩从此天隔一方……在20__年汶川地震时,方登和方达碰面了,并认出了对方,由此一家人便团聚在一起了。

  看完这部影片,我已经是泪流满面,里面感人的片段简直太多了。

比如说在妈妈送儿子走的时候,,妈妈目送着车向前开去,没开几步,又停下了,只见方达从车里跑出来,母子相见时,我留下了眼泪。

因为妈妈的身边只有她的儿子,自己的儿子走了,等于要了她的命啊!

还有在方登回家探望母亲时,母亲李元妮为了给她道歉,竟然跪下了。

这一次,我是彻底的被里面的妈妈感动了,真是母爱无边啊。

在方登的墓地里,她的妈妈把儿时的书包和学校里上课用的书本都给她买回来了。

那一刻,眼泪直奔出眼眶,流下永久的泪。

地震,带给我们了灾难。

美丽的唐山,转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一片。

亲人的眼泪,朋友的泪,战友的泪,统统洒在了唐山这片土地上。

悲痛,从唐山弥漫开来。

32年后的唐山,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震后的唐山人,都变得如此坚强,如此团结,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自强不屈的精神!

地震摧毁的是房屋,人们的心并没有被摧毁。

我希望,唐山的生活更美好,唐山人的心更坚强!

  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谁也阻挡不了,它的可怕之处不光是对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害,更重要的是对人类心灵的伤害。

为此,我们对灾区的援助不能仅仅是物质上的,还要在心灵上给予灾区人民更多的慰藉,以便让他们赶快振作起来,重建家园。

这部长达150分钟的电影,融入了亲情,爱情,友情。

告诉我们天灾无情,人有情。

也告诉我们母亲的伟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记得那段时间,唐山大地震热映。

于是约上好友,带足纸巾,打算去电影院好好大哭一场。

意料中之得,整个过程我们两个就没有停止过抽泣,纸巾用了一张又一张。

  整部电影看下来,除了眼泪就是感动。

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爱是父母为子女不求回报的付出,爱是在最危险的那一刻牺牲自己让爱人活下去的本能反应。

  而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一幕,也是让我至今无法理解的是在地震的那一刻,女儿无法言语,奋力敲打着石头,期盼母亲的营救。

而母亲却选择放弃她救弟弟。

清醒着的她只能无声得留下眼泪。

那是一种伤心欲绝的痛。

那个小小的女孩儿,面对暴力,为弟弟挺身而出;面对爱吃的西红柿,虽然略有微言但仍是孔融让梨。

然而在面对死亡的时刻,还是被自己最相信的母亲放弃。

我想这应该比死亡更加残酷。

为什么当面对这样二选一的局面,受伤的永远是女方?

从古至今,重男轻女的局面一直未曾瓦解。

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庆幸的是,女孩挺过来了。

那顽强的生命力真的让人佩服。

很难想象,当一个女孩在被抛弃之后又死而复生。

醒来看着周遭的一切,以及身边躺着的父亲心中究竟是会是怎样的感觉。

她的不言不语,她的倔强坚强,让人倍加怜惜。

  因为她的坚强与倔强,让她有了再一次得到幸福的机会。

女孩的养父养母对她很好,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了她。

特别是由陈道明饰演的养父,王德清一直对女儿悉心照料。

知道了她的悲惨经历,还主动帮助她寻找家人。

关心养女的幸福,可以为她脱下军服打骂那个辜负他女儿的臭小子。

当女儿失踪不见,焦急万分得到处寻找。

在我印象中,养父毕竟不像生父,会对自己的孩子如此细心,但影片中的王德清却诠释了一个如此伟岸而又高大无比的养父。

  现在想来,影片中的女孩还是幸运的。

她拥有了亲情,拥有了爱情,生活幸福美好。

但所有的这一切也都是靠她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

坚强的走过灾难,走过绝望,内心变的无比强大。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也许无法躲避,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有限生命不留遗憾,可以在死亡面前泰然自若。

那些因为动不动觉得自己悲苦想要自杀的人们,是不是应该多多珍惜一下这脆弱的生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同学们,你们经历过灾难吗?

你们经历过地震吗?

你们看见过大地震吗?

  今天,是影片《唐山大地震》公演的日子,当我满怀激动的心情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思绪已经久久不能平静了。

头脑里首先觉得应该感谢导演冯小刚,感谢他为全国人民奉献了又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好电影,感谢他把34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的悲烈地情景又一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受到了一次地震撼和教育。

又使我们面对当今的太平盛世有了一种更加强烈地忧患意识,面对着影片中两次大地震,我们还不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今天的生活吗?

  在影片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当年那场大地震的场景。

由于导演和剧组人员高度的敬业和真诚,使整个影片无论是演员感人的演技,还是用高科技展现出来的恢弘的场景,无论是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巷,还是返扑归真的家庭院落,拟音是那么的震撼,道具是那么的真实,尤其反映那些年代的生活,都是那么贴切可信。

  影片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到那朴实无华的生活当中。

使我们不得不跟随着电影又回到了当时的中国,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大地震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了超常的升华。

灾难改变了人们的命运,也激发了人们对生活更加地热爱。

《唐山大地震》将两场巨大的灾难——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都放入了一部电影之中,在灾难面前,人性和亲情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正是中华民族面对强大地灾难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不怕困难,英勇顽强,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作为一部反映灾难的影片,导演并没有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望而生畏,而是从人们面对着灾难而表现出来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真挚,让我们从影片中得到了又一次的人性教育。

……

  总体来说,影片《唐山大地震》对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是一次很好的警示。

它让我们更加懂得了怎样珍惜今天的生活。

更加认识到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近期发生在全国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破坏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的最有力地回报。

如果我们再不珍惜生态,再不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影片中的灾难必然会再次发生。

人类必然会受到大自然应有的惩罚。

  为了和平的生态环境,请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电影《唐山大地震》以其突破6亿元的票房向世人证明它无疑是相当成功的,确实,不愧是大导演导的电影,这部影片在催人泪下的影视效果之余,让人感触良多,笔者从个人的感觉漫谈一下该片成功的几个方面:

  整个故事情节精彩而完整,前后呼应。

影片以唐山大地震为历史背景,从著名演员徐帆饰演的母亲痛苦无奈在女儿和儿子之间,选择放弃女儿救出儿子,导致侥幸幸存下来的幼小的女儿登对此心灵遭受沉重打击而引出的故事为电影主线,这个故事选得非常成功,震撼人心,活生生骨肉分离的震慑力一点都不亚于《泰坦尼克号》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故事情节铺展合理,展现生命的脆弱和真、善、美的情怀。

6000多万重金打造出来的大地震惨烈的场面,篇幅恰到好处,充分展示了编剧和导演对整个影片节奏把握的功力,使人们不要忘记30多年前那次惨痛的大自然灾难,又紧紧围绕故事主线展开。

影片中女儿登遭受的巨大的心灵创伤使她几十年不愿与母亲相见,让人觉得合理,情有可原。

在养母弥留之间,她温柔的贴着养母的面说,爸爸爱你,我也爱你。

这是一个很善很美的瞬间,这一刻,这位养母一定觉得为养育登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要学会感恩,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品质,影片用这一句温柔的话昭示了这个简朴而重要的道理。

而登的亲身母亲因为绝望无奈放弃登而负疚了一辈子,一样痛苦的心灵关闭了本能属于还年轻的她的幸福。

经历汶川地震救灾场面的登最后理解母亲当时的痛苦与无奈,与母亲尽释前嫌相认,这些情节都过渡得相当自然感人,令人扼腕信服。

  演员的表演自然、到位,徐帆、“老戏骨”陈道明的演绎让影片增色不少,几位年轻演员表现也出彩,有一处小的细节:

高大帅气的研究生师兄在送新生登去女生宿舍的途中,示意远道而来正内急的登上洗手间,登愣住了,没想到这位酷毙了的师兄如此细心体贴,影片后来两人很快成为情侣并导致登未婚先孕也在情理之中,这种看似不经意又非常巧妙的画龙点睛之笔又完全可以与电影《阿凡达》严谨的故事设计媲美。

  可以预言,成功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会是影视界众多奖项的宠儿,如果国外不对中国电影有偏见,对中国文化有一些真正的了解,笔者甚至认为,外国奖项也可以收获良多。

我感动嘘唏之余,为咱们中国人能拍出这么好的特定题材的影片感到振奋和高兴。

而影片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光辉与感恩的伟大更是一切奖项所不能涵盖的成就与贡献。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爱就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了么?

  冯导的电影总是能不偏不差撼动心房那一根心弦……电影帷幕拉开时,一个宏观的镜头带我们看到三十年前人们生活的状态,亲情是第一个窗口,父亲对龙凤胎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的保护,妈妈对孩子的爱,夫妻间的爱……这一些些平凡到像呼吸一样自然,而我已经把泪咬在眼底……灾难降临了,天空是紫色的,人们惊悚的表情,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与灾难对比强烈……亲情,爱情,责任,却在崩塌的这个瞬间爆发的那样赤裸……女人冲向房子的那一瞬,被男人拉住,男人牺牲了,房子还是倒塌了,两个孩子压在废墟中奄奄一息……连生命都要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不知道生命到底珍贵的要用怎样一个词去形容?

妈妈,天下最伟大的词,选择了儿子,失去妈妈的选择,老天仁慈的也没有将她选中,女儿活过来了,这一夜,生命经历生死,感情经历取舍……“没了,才知道什么没了”这是妈妈的经典的话.

  爱是一种感觉,感觉到了么?

女儿被一对军人夫妇收养,可心里残缺的那一块,却还一直残缺着,无论这对新爸爸和新妈妈给再多的爱都无法填补那残缺的那一块……

  镜头切换到这边,妈妈和儿子相依为命的生活,妈妈积极努力的工作为儿子,儿子辍学早早走向社会工作不想成为妈妈的包袱,虽然那场灾难失去一只手臂,但母爱让这个儿子更坚强,他想肩负起对妈妈的爱……当信念执着的时候,成功还会遥远么?

  生命对于经历过生死的人来说,也许更深刻些,女儿意外的怀孕,肚中的生命让她放弃的学业,放弃爱情,放弃前途……生命纯粹的让人充满力量……

  灾难总是无情,却让有情的人重逢,这样的手法让我心中涌现股暖流……

  失散三十几年的血肉在残忍的灾难前露出光芒,女儿心里那残缺的一块……妈妈在重逢的奇迹面前,无力了,看着她颤抖的粘不住饺子的皮,我再也无法让泪无声无息了,我抽泣哽咽,捂住鼻子和嘴巴却挡不住向外汹涌的泪水……妈妈跪地祈求女儿原谅在生死面前放弃她,女儿看着浸在盆里的西红柿,心里那残缺的一块伴随隐隐作痛的感情转头,看着就在眼前的妈妈,恨是什么,怨是什么……妈妈,儿子,女儿……尽管灾难无情凶残可又怎抵这般血肉的伟大……

  这个影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爱,是信念。

灾难,困难,挫折,这是生活是人生,爱和信念是主宰……

  感谢冯导,抽丝般剥开我的心,让我看到我的渴望……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几天前晚上,我在上看了关于76年的《唐山大地震》,真情的演绎了当时的情景。

以为只是单纯的危害片,看了才知不仅仅是表现大地震给唐山造成的破坏,更是着眼于这场浩劫在经历者内心深处造成的强烈余震,影片以质朴的画面和语言传达出主人公对家庭、亲情的永恒依恋。

这部电影是讲述女主角方登在她5、6岁的时候,突如袭来的大地震让她的父亲过世,母亲在只能救一个孩子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弟弟,放弃了方登方,所有人都认为登方死了,但是,奇迹就是这么不寻常,登方在死人堆里爬了起来。

后来被解放军救了,在一对解放军的抚养下长大。

几十年后,在汶川大地震就在现场,弟弟与姐姐相认了,母亲见到了自己以为死去的女儿,下跪忏悔。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

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愈是时间的长久,愈能磨砺人的意志愈能看出爱的伟大,电影中的母亲亦是这样。

  现在的我,想起我的母亲,她是多么慈祥,多么善良。

在我中学的时候我看过以篇__:

主人公小时候,总埋怨父母爱我太少,。

总以为他们在外面就忘记了对他的关心。

每过几天,就只能在电话里倾诉,却不知道他们为他付出多少。

两岁的时候,主人公的鼻子大出血,跑遍了乌鲁木齐所有的大医院,医生的不愿接受像他一样的病人,但是他的爸爸背他着,______妈陪着他连夜乘飞机回到杭州。

他得救了,却又让父母新生了白发,却又让父母为他担惊受怕。

虽然我没有和他一样的经历,但是我却领悟了许多,就在看完这篇__后,我写了篇__,竟然在全校评比,成为十佳作文。

  现在的我明白了,长大了,也明白了,父母的爱是平平淡淡的,不是轰轰烈烈的。

而他们希望的只不过也希望我们对他们有平平淡淡的爱,比如倒一杯水,洗一次脚,拿一块毛巾,这些都是我们孝敬父母的机会,他们其实也在等待,等待我们的爱,等待我们对别人的爱,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让存折越来越多,让亲情占据它们。

我相信最终,父母的守望会乘火车离开,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慢慢的离开我……

  《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一部反映了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也是一部呼唤亲情的影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这是一部能让你体会生命的意义、体会最深的母爱的纪录片——《唐山大地震》,在这里,有爱,有希望,有宽恕,有感动……

  蜻蜓迁徙,灾难就要上演。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道紫色的光环出现在宁静的唐山市上空,地震随之而来。

一家子,姐姐惊醒后趴在窗台上喊妈妈,墙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缝,母亲冲上去救孩子被父亲一把拉住,自己去了。

短短几十秒,唐山变成了一座废墟。

父亲被压死了,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面。

“只能救一个,只能救一个!

”母亲选择了弟弟。

在另一边的姐姐哭了,因为她早就知道母亲会选择弟弟。

弟弟截取了一只胳膊,姐姐在几天后奇迹般醒了过来,却怎么也找不到妈妈,被军人收养了……

  在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中,姐弟相遇。

姐姐宽恕了母亲,体会到最真挚的母爱!

  父亲救了母亲,因为他知道:

孩子是不能失去母亲的,以及他对母亲的爱。

父亲走了,舍得把母亲一个人和孩子扔在人间。

  母爱是伟大的,但在姐姐面前,为何又消失了呢?

可能母亲是想姐姐应该让着弟弟,所以先救弟弟。

也可能是母亲偏爱弟弟……但我最想相信的就是母亲只看到了弟弟,没看见姐姐,只听见弟弟说话,没听见姐姐说话。

以为姐姐生的希望不多了。

只有这种说法,对姐姐才公平一点点。

想到这儿,我早已泪如雨下……

  弟弟有愧于姐姐,因为要是先救姐姐,弟弟有可能已经掩埋在废墟里了。

姐姐有愧于母亲,因为她发现母爱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让母亲苦苦的相信她死有32年了。

母亲有愧于父亲,因为当时要是母亲没被父亲拦住,就不会是父亲离开了……现在,他们都已经互相原谅了,这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

  现在,想一想,我们的母亲对我们付出了多少爱:

想起母亲为我准备的每一顿丰盛的饭菜;想起母亲为我洗的每一件衣服;想起母亲在我遇到挫折时那充满爱意、期待我站起来的眼神:

还想起母亲在我生病时守在床头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我却总是说妈妈对别人比对我好、嫌她做的饭不和我的口味。

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极了!

  妈妈会用一生去爱我,我也会用一生去爱妈妈!

  《唐山大地震》这部纪录片反映了在地震时、地震后的母爱以及亲情!

提醒着天下的子女们:

要照顾好你们的母亲,至少也要对得起她给你美好的童年!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吃午饭的时候重温了遍《唐山大地震》,刚开始便是震后满目狼籍的景象,心里难受的要命,觉得饭也变得难以下咽。

周沫和雅菲都不在家,我一个人看着电影,很快便投入剧情。

  元妮为选择救哪一个孩子而痛苦挣扎的时候我的眼泪也跟着流下来,奶奶要把方达接走元妮看着车离去我掉眼泪,奶奶于心不忍让方达下车我流泪,方凳为了把孩子生下来宁愿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我哭,后面母女相认时妈妈洗好了一盆西红柿对已经中年的女儿说:

“妈没骗你。

”的时候,难过的喉头哽咽,简直想放声恸哭。

还有最后打开女儿的墓地,里面放着给她的从小到大上学的课本。

  影片写实又残酷,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都爱。

但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她总是更偏向儿子。

只有一个西红柿了,两个孩子都想吃,妈妈却直接拿给了弟弟,并对姐姐说:

让给弟弟吃,妈明天再给你买。

但殊不知以为的明天却是32年后。

所以,当一块水泥板一头压着一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时候,最后会被救的那个人是弟弟是早已经注定的事情了。

但是,在妈妈面临选择的时候,姐姐还是充满了希望,她一动不动的睁着眼睛在水泥板下等妈妈做那个决定,这个时候她在想什么呢?

应该是想活下去吧,小孩子都是自恋的,她会觉得妈妈其实是爱自己更多一点的,妈妈应该会选我的吧。

可是,妈妈说,救弟弟。

姐姐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人到底是什么啊?

人为什么而活呢?

生物书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应该是主要以生存为目的吧?

可是,这么说好像很对,但是又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一个人也可以生存啊,可那样的生存还不如去死。

人类还需要爱啊。

我们辛苦奔波,痛苦挣扎,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是更被爱的那一个。

  可是不是,自己不是更被爱的那个,妈妈选择了弟弟。

我被抛弃了。

  从此,这便成了方登一生的梦魇。

  但是,她还是活了下去,带着被遗弃的恐惧活了下去。

被一个没有孩子的军人夫妇收做养女。

他们待她很好,都很爱她,但养母是一个精明但却不那么有安全感的人,她总是疑心这个领养的女儿长大了会不会离开,也担心自己丈夫和这个养女会不会产生其他方面的感情。

方登知道养母在想什么,所以某些时候她也要小心应付。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寒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不仅是对往事的追忆,更表达了在灾难面前亲情的伟大,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电影首先展示了这样一幅场景:

1976年7月28日,群蜻蜓飞过,蓝光压城,23秒的地震,建筑物坍塌,人奔逃、遭重压。

在墙倒屋塌的呼号声中,人真的如草芥般无奈,像被猎杀的猎物一样,一个个倒下。

看到孩子被困在石板下,无助地喊着妈妈,我的眼泪都流下来了。

  电影中,男主人公推开了他的妻子,自己冲到前头救孩子,可惜被倒塌的楼砸死了。

石板的两头,是两个孩子,“只能撬一头,救一个,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你救哪个?

”“哪个都得救啊!

”母亲哭着说。

“不行,再不决定就都没了!

”这个叫决定吗?

这叫挖心挖肝啊。

“救弟弟”。

听到这三个字,埋在废墟下的女儿哭了,恨、委屈、绝望,但偏偏没死,于是再也不想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

  妈妈带着缺了一只胳膊的儿子重新开始生活,懂事的儿子离开了学校一样成才。

女儿被一对军人夫妇领养,决口不提以前的事情。

儿子劝母亲再嫁,母亲绝不再嫁,她对她儿子说:

谁能拿命来对我好?

其实在这点上,她并不苦,一些人没有在身边,在心里活着足已,比一些人还活着,但在自己心里跟个死人无异的强。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这句话跟随了女主人公元妮32年,心灵的创伤用什么都无法修补啊。

  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

西红柿洗好了,我没骗人。

这个当初地震之前给儿子吃而没分给女儿的西红柿,整整压了母亲32年。

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再次流下眼泪。

  最后,女儿终于宽恕了妈妈,一叠连声的对不起背后,是两个人苦命的人32年的苦痛煎熬。

那母亲对女儿的一跪、那迟到了32年的西红柿、那墓碑前的天安门字样的书包、那每年都和弟弟一样的课本……母爱的伟大,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

  电影结束了,不光我们全家,全场的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入场时还是欢声笑语,出场时却是一片沉默。

真情、大爱、人性、亲情、无不透视着母爱的伟大,这就是电影告诉我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老婆,老婆,你在哪?

”(我声嘶力竭的呼喊着我的亲人,似乎忘记身上的疼痛,推开了压在我身上的家具跟瓦片,我找到了她,用尽全身力气把她抱起来喊醒在昏迷的他,我心在想是不是她被砸死了?

我心痛极了……)

  正在我绝望的等待死亡的时候,她睁开眼睛说:

快跑,不要管我,先找孩子……我可能活不成了,你一定要照顾好我们的孩子,把他们养大……(做为一个女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她的家人,而我……我很后悔,这太痛苦了,亲眼看着自己的爱人在自己面前死去却无能为力,这是我一生的伤疤,每当夜晚来临,我都会想灾难发生那瞬间,妻子死去的那情景,这些记忆痛苦已经缠绕我33年……)

  这些是我看完东方台系列记录片《唐山大地震》与少数幸存者谈话后记忆的写片段,从前听说唐山大地震可能是很熟悉的的话题,可最近看了这个节目感触很深,原来这几乎见惯的话题是这么血腥……在我看来美丽的世界发生这么大一次灾难。

我认真的看,听,听他们心底最真实的心声,生与死人性的心里的斗争,每个幸存者都很激动,但有更多是痛苦……

  “我开飞机看整个唐山的时候,我非常伤心的哭着并向上级汇报情况,这个我生活这么多年的地方已经是一片废墟,这时在北京中国各部分地区派的飞机带着救援物资赶来,人们不管抢着吃,当时已经不知道手脏不脏抓起来就吃。

此时的唐山已经没剩什么了……”(一位幸存者男大概50多岁,讲述这些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