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7172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docx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

浙江省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

科学

本说明以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要求的程度,为确定学生的初中科学学业水平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考试范围

以《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内容标准为考试范围,内容涉及“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五个领域,并适当删去一些难度较高、与学生后续学习相关性不大的内容,以适度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二)考试要求

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探究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解释、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等科学探究的能力,考查观察、比较、分类、应用数学、测量、预测、推论、形成操作性定义、解释数据、控制变量、实验等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以及初步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的情境考查学生在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效果。

根据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分类,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的考试水平要求如下:

(1)知识性考试水平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

了解水平(用a表示)、理解水平(用b表示)和应用水平(用C表示)。

了解水平(a):

能说出知识的要点或事物的基本特征,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们(知道、描述、说出、指认、辨认、识别、举例、列举等)。

理解水平(b):

能阐述知识的内涵,把握其内在逻辑关系,能用于解释简单现象或进行简单计算,能作出简单的解释、说明、形式的转换、结果的预测等(概述、解释、说明、理解、比较、区别、对比、表述、认识、懂得等)。

应用水平(C):

能将知识运用在新情境中,与已知知识建立联系,分析有关现象或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所学的概念、规则、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辨析、应用理论解释,应用模型分析,应用理论说明、分类、推导、应用等)。

其中较高水平的要求包含较低水平的要求。

(2)技能性考试水平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

模仿水平(用a表示)、独立操作水平(用

b表示)和迁移水平(用c表示)。

模仿水平(a):

借助说明书或教师的示范进行的常规仪器操作和基本练习性操作(按照、根据、练习、尝试、模仿等)。

独立操作水平(b):

能独立进行的目的明确的操作,能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绘制、制作、查阅、测量、测定、学会、收集、计算、估算等)。

迁移水平(c):

在新情境中运用绘制、测量、计算等技能(迁移)。

(3)体验性考试水平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

参与水平(用a表示)、反应水平(用b表示)和领悟水平(用C表示)。

参与水平(a):

经历某一学习过程,如探究、实验、检索、阅读、参观、查询等(观察、感受、体验、体会、感知)。

反应水平(b):

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态度、情感和价值取向(关心、认同、关注、欣赏、注意、善于等)。

领悟水平(c):

经过一阶段学习过程后对某些科学观念(假设与理论、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内化(形成、养成、树立、建立、具有等)。

(三)命题要求

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命题应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对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考查,重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到在结合具体情境中较灵活地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命题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从科学本质上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

在试题的素材和内涵中体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切实加强科学实验的考查,创造条件,开展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

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命题应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教育功能,合理配置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数量。

试题设计应注重情境性、探究性和适度的开放性,有利于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命题应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

课程的内容涉及环境与资源、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等热点问题,体现了科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考试的内容应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体现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二、考试形式

(一)考试方式

采用书面闭卷考试。

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内容分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三个部分,并将“科学探究”和“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考查融入于“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知识的考查之中。

试卷结构如下:

项目

比例

内容分布

生命科学

物质科学

地球和宇宙

约25%

约70%

约5%

要求分布

了解(a)

理解(b)

应用(c)

约40%

约35%

约25%

题型分布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解答题

约30%

约20%

约22%

约28%

难度分布

容易题

稍难题

较难题

约70%

约20%

约10%

三、考试目标

(一)科学探究

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科学探究

 

▲1.提出科学问题

①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并提出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

②概述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③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b

b

b

▲2.提出猜想和假设

①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②通过思考提出可检验的猜想和假设

③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和假设

④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改:

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b

b

b

b

a

▲3.制订计划,设计实验

①针对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确定相关实验原理,列出探究实验所使用的相关材料、仪器、设图备等,设计相关实验方案,阵出相关装置图

②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对所研究问题中的各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无关变量)进行确认与分类,应用控制变量方法来设计实验

(改:

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对所研究问题中的各种变量进行确认与分类,应用控制变量方法来设计实验)

③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现象和方法(行为),说明在实验中如何测量一个变量,说明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

④理解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c

c

 

c

b

▲4.获取事实与证据

①说明事物具有可辨识的特征和属性

(改:

能从多种信息中选择有关信息)

②能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刻度尺、量筒、天平、温度计、显微镜、电流表、电压表、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等)进行安全

③依据某一属性(或规则)进行有计划的观察;由不同的角度呀方法进行一系列比较和测量;能针对变量的性质,采取合适的测量策略

④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

⑤理解实验对科学探究的作用

b

b

b

b

b

▲5.解释、检验与评价

①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

②区别与预测结果不一致辞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

③对探究过程和证据获得方式、方法、过程作出合适评价,能说明反常结果和证据的不可靠,或解释证据是否充分支持结论

④对观察和测量的精确性作出评价,能提出增加证据可靠性或获得进一步证据的相关探究的具体改进建议

⑤理解科学探究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

b

b

c

c

b

▲6.表达与交流

①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的内容、观察到的事物作出有条理的、科学性的概述(删)

②运用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公式等解释并概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改:

①能用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公式等解释并概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③理解表达和交流对意义

(改:

②理解表达和交流对意义)

b(删)

c

b

(二)生命科学

主题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观察生物

 

1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

(改:

①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

a

②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

b

③说出细菌、真菌、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

a

④列举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a

(二)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1.细胞的结构

 

①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

b

②知道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a

③运用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知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c

▲2.细胞与生命活动

 

①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a

②说明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

b

③说明细胞的分化及其意义

b

▲3.组织、器官和系统

 

①知道组织是如何形成的,说出动、植物的主要组织

a

②描述器官、系统的组成

a

(三)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物的分类

 

①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

a

②识别分类的依据

a

▲2.生物与环境

 

①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

a

②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b

▲3.生态系统

 

①慨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

b

②应用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c

▲生物圈

 

①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a

②感知各种生命系统都是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

a

主题2生物体内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一)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1.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a

①看图指认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

a

②知道缺失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a

③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过程

④说出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a

▲2.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①描述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简要过程

a

2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及其重要意义

b

3描述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及其反应过程

a

④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删)

a

⑤说明农业生产(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等)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原理

b

(二)人体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1.人体的消化

 

①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a

②列举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a

③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b

▲2.人体的呼吸

 

①描述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

a

②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a

▲3.人体的血液和循环

 

①指认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

a

②辨认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

a

③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

a

④描述人体ABO血型系统与输血

a

▲4.尿的生成和排出

 

描述人体尿的生成和排出的过程

a

▲5.生命活动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概述人体生命活动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及特点

b

主题3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感应性

 

①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a

②知道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a

▲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删)

a

2识别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主要功能

(改:

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

a

③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说出反射弧的组成

a

④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a

⑤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主题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一)细菌、真菌的繁殖

▲1.细菌、真菌的繁殖方式

①举例说出细菌、真菌的繁殖形式

 

a

②了解细菌、真菌的繁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a

(二)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1.植物的生殖方式

 

①列举绿色植物的生殖方式

a

②知道嫁接、扦插等生殖方式在生产中的应用

a

▲2.植物的发育

 

①识别花的结构

a

②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a

⑧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a

(二)人类的生殖与发育

▲1.人类的生殖

 

①说出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a

②知道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的过程

a

▲2.人体的发育

 

①说出人体发育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a

②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③建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a

c

▲3.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①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

a

②知道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a

(三)遗传与进化

▲1.遗传与变异

 

①识别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a

②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

a

③描述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a

④列举常见遗传性疾病

a

⑤列举遗传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a

▲2.生物的进化

 

①知道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a

②列举生物进化现象

a

③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a

 

主题5人、健康与环境

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

(一)人体保健

▲1.人类的健康

 

1知道健康的概念

a

2识别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a

3指认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改:

识别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a

④说出营养素的作用

a

⑤建立平衡膳食的观点

c

⑥通过了解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c

▲2.人类常见疾病

 

知道引起冠心病、肿瘤、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a

(二)健康与环境

▲1.传染病

 

①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的特点

a

②列举常见的传染病

a

③说明传染病的传播环节及其预防措施

b

▲2.防护与急救

 

①知道环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

a

②列举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③知道安全用药的常识

a

a

(三)人类与生态环境

▲1.人口问题

 

①了解自然环境的人口承载量

a

b

②说明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2.生态平衡

 

理解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现象和意义

b

▲3.保护生物多样性

 

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a

(三)物质科学

主题1常见的物质

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一)物质的性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①描述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②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a

b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①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②举例说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能影响物质的性质

a

b

▲3.物质的密度

①知道物体有质量

②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

③概述密度所反映的物质属性

④应用ρ=m/v进行简单的计算

⑤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b

b

c

b

▲4.熔化和凝固

①识别熔化和凝固

②绘制晶体熔化图线

4描绘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5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删)

6知道熔化和凝固过程伴随吸热与放热

7说出熔点、凝固点的含义,知道冰的熔点为0℃(删)

a

b

a

a

a

▲5.汽化和液化

①知道蒸发、沸腾的概念

②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的致冷作用

3描述液体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4知道沸点的含义(删)

5区别蒸发与沸腾(删)

⑥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方法

⑦能用物质粒子模型简要解释汽化和液化现象

a

a

a

a

b

a

c

▲6.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①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②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③说出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

b

a

a

(二)水

▲1.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①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

②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的反应等)

③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a

a

a

▲2.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①说出溶液的组成

②说明溶液的特点

③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a

b

b

▲3.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②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简单计算

③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  

b

c

b

▲4.水污染

①关注水体污染及防治

②列举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③树立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

④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

b

a

c

c

(三)空气

▲1.空气的主要成分

①知道大气压的概念

②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

③举例说明空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a

a

b

▲2.大气压

①列举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

②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

③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a

a

a

▲3.氧气、二氧化碳

①概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②说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③说明氧气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④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⑤说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⑥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b

b

b

b

b

b

▲4.臭氧层、温室效应

①描述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

②说明温室效应的成因

③关注温室效应的利弊

a

b

b

▲5.空气污染

①列举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②列举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③列举空气质量指数的主要内容

a

a

a

(四)金属

▲1.金属和非金属

①区别金属与非金属

(改:

识别金属与非金属)

②列举金属和非金属的主要性质差异(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金属光泽等)

b

a

▲2.金属活动性顺序

①概述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②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③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某些现象

b

b

b

▲3.金属的防腐

①列举金属腐蚀条件(删)

②列举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

a

a

▲4.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①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②知道回收废弃金属的意义

a

a

▲5.金属材料的发展

①知道合金的概念

②列举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

a

a

(五)常见的化合物

▲1.单质和化合物

①知道单质的概念

②知道典型金属(镁、铁等)和非金属(碳、硫、磷、氢气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

③知道化合物的概念

④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⑤认识常见的化合物

a

a

a

b

b

▲2.重要的盐

概述一些常见的盐(如食盐、纯碱、碳酸钙等)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b

▲3.酸和碱

①概述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

②比较酸和碱的相似的性质,并说明原因(删)

③说出常见的酸、碱的用途与对人类的影响

④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⑤认识酸和碱反应的实质,举例说明酸碱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⑥说出酸、碱使用的注意事项

b

b

a

b

b

a

(六)常见的有机物

▲有机物

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②辨认无机物和有机物

③知道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④知道天然气、石油、煤等物质在生活中的意义、使用情况,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a

a

a

a

主题2物质的结构

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1.构成物质的微粒

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a

▲2.原子的组成

①说出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②说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a

a

▲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

①知道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②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方法

a

a

(二)

元素

▲1.物质由元素组成

①指认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

(改:

说出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列举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P、K)

a

a

▲2.元素符号

①认识常见元素的符号(H、O、C、N、S、P、Cl、I、Si、Na、Fe、Cu、Ca、Ag、Al、K),查阅元素符号

②说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③列举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b

b

a

▲3.元素的化合价

①知道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②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

③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b

b

b

(三)物质的分类

▲1.纯净物和混合物

①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

②说明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过滤、蒸发)及操作要点

③说明粗盐提纯的过程

b

b

b

▲2.化学式

①认识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②解释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

③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的质量比

④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b

b

c

c

▲3.物质的分类

①根据物质的组成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②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

(改:

知道具体物质的类别)

c

a

▲4.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①知道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②查阅相对原子质量

③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a

b

b

主题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一)

常见的化学反应

▲1.氧化性和还原性

①举例说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②说明氧气具有氧化性

③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a

b

b

▲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知道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②辨认具体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a

a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知道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a

▲4.燃烧和缓慢氧化

①举例说出缓慢氧化现象

②列举剧烈氧化的现象

③知道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④描述常用的灭火方法及原理

⑤列举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a

a

a

a

a

▲5.催化剂

①知道催化剂的概念

②知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a

a

▲6.质量守恒定律

①描述质量守恒定律

②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③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现象

a

b

c

▲7.化学方程式

①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②正确表述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计算

a

b

c

 

(二)

机械运动和力

 

▲1.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

①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②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a

a

▲2.速度

①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②知道速度的概念

③知道速度的单位

④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a

a

a

c

▲3.力

①概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②知道力的单位

③表述力的作用效果

④说明重力的概念

⑤知道重力的方向

⑥应用公式G=mg进行有关计算

⑦说明摩擦力的概念

⑧说明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⑨知道弹力的概念

⑩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b

a

b

b

a

c

b

b

a

c

▲4.力的测量及图示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②描述力的三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