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74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7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docx

圣城医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定稿省监督所

圣城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技术规范

(一)食品安全信息报告

1.流程图及说明

(1)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流程图

(2)流程内容说明

①收集信息

收集已确诊或可疑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事故,及时做好事故相关信息记录,并初步核实事故相关信息。

②报告信息

在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初步核实后应立即将事故信息通过电话等方式报告给属地的卫生行政部门。

③协助调查

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及事故调查处理及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报告

1、服务对象

卫生所、服务站分管辖区内

2、收集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包括疑似病例)以及食品污染的相关信息

①信息主要来源

Ⅰ.诊疗医生接诊报告的信息。

要求初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询问进食情况,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后,通报卫生监督协管员;

Ⅱ.发生单位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报告的信息;

Ⅲ.公众举报信息;媒体报告信息

②信息收集方式与内容

Ⅰ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电话:

Ⅱ事故发生或食品安全事故病人发病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

Ⅲ可疑引发事故的食品品种及进食时间、进食人数;

Ⅳ病人主要症状表现、就诊或所处地点、救治措施及病人情况;

Ⅴ信息报告人员和卫生协管员通讯的联系方式。

(2)对公众举报信息和媒体披露与报道信息进行现场核实。

3.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报告

对事故进行初步核实后,应在2小时内将事故信息通过电话等方式报告给属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填写《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附表1)。

对需紧急报告的要求如下:

(1)紧急报告范围、标准及方式

①凡中毒人数超过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的

②凡中毒事件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及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且一次中毒人数5人以上的。

(2)紧急报告的方式及时限在对事件初步核实后,立即采用电话和传真形式报告辖区卫生监督机构。

(3)紧急报告内容

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暴露人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可能引发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联系方式等。

4.协助调查

帮助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部门查找涉及食品安全事故的相关人员及可疑肇事单位的地理位置,并做好下列工作:

(1)协助开展事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2)协助对可疑食品生产经营情况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

(3)协助监控食品控制措施执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5、掌握本辖区内食品加工单位填写附表3一式两份上报一份

6.食品安全事故防范知识的咨询、宣传和培训

根据辖区易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和特点,开展辖区内相关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活动,建立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点,提供免费宣传资料,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

(二)职业卫生咨询指导

1.职业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流程图及说明

(1)职业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流程图

1、流程内容说明

职业卫生监督协管主要职责:

开展对社区居民和就诊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咨询、指导;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可疑职业病患者,做好信息登记,并向辖区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1、服务对象

卫生所、服务站分管辖区内

2、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咨询、指导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提高居民和企业工人的职业病防治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①门诊职业健康教育、咨询、指导

Ⅰ.工作内容:

门诊职业健康教育、咨询、指导主要指由医务人员开展的针对就诊者的个体化职业健康教育、咨询、指导。

Ⅱ.方法和程序:

针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者,结合本次就诊者的目的,有针对性职业健康教育、咨询、指导、指导内容包括其所从事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主要临床症状及表现、如何采取预防保护措施、如何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及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等。

指导时间不少于5分钟;职业健康教育或指导的主要内容,均应记录在就诊者的诊疗记录中,如应记录职业健康教育题目和重点讲解的内容小标题。

②门诊职业卫生宣传

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设置的卫生宣传栏,包括卫生墙报、宣传橱窗和流动宣传展板等宣传辖区内存在的常见职业病危害知识,内容要精炼、通俗易懂,可请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提供业务支持。

职业卫生宣传应当有专人负责管理。

每期宣传内容都应当存档,便于工作总结时自查和工作检查。

③社区职业卫生宣传结合每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及法制宣传日活动,配合辖区卫生监督机构采取向社区职业人群发放宣传传单、小册子、小折页,张贴宣传画等形式,集中开展2次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

3、可能患有职业病患者的登记和报告

①可能职业病患者登记、报告的内容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工种、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时间、可能患有职业病名称、患者及工作单位联系方式。

 

疑职业病患者登记与报告记录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

工种

可能患有职业病危害名称

职业病危害接触时间

工作单位

电话

患者电话

患者工作单联系方式

报告人

报告人电话

报告

日期

②可能患有职业病患者报告的方法采用电话报告或书面报告形式。

③可能患有职业病者报告的程序

第一步:

发现可疑职业病患者后,做好登记,并向辖区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第二步:

告知患者到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或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规范体检,以确定是否为疑似职业病。

④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咨询、指导工作总结与评估

通过开展抽查和汇总有关“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咨询、指导纪录表”进行效果分析,撰写评估总结,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修改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方案。

表18.2职业卫生服务宣传教育、咨询、指导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形式:

主办单位:

合作单位:

参与人数:

宣传品发放种类及数量:

宣传主题:

宣传小结:

宣传活动评价:

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存档材料附后:

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其他材料

(三)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1.饮用水卫生卫生监督协管流程图及说明

(1)饮用水卫生卫生监督协管流程图

 

(2)流程内容说明

①通过巡查掌握辖区内农村集中供水单位、城市二次供水单位和城乡学校供水单位等的基本情况(数量、位置、许可情况),做好登记。

在需要时可协助卫生监督员迅速到达现场、联系各单位负责人或管水责任人。

②每年按照辖区卫生监督机构的巡查安排,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城市二次供水单位和城乡学校供水设施开展巡查,同时对设施出口水和学校龙头水水质进行现场检测,每个供水设施检测1件。

现场检测项目包括感管性状(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消毒剂余氯测定。

③每个机构每季对5户社区居民家庭龙头水水质进行现场检测。

现场检测项目包括感管性状(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消毒剂余氯

测定。

④将巡查结果和检测结果填写在《卫生监督协管巡查记录表》(其中现场快速检测结果填写在“巡查地点与内容”栏)中,定期上报卫生监督机构。

⑤发现现场水质检测不合格、接到水质异常反映、发现24小时内出现3例以上有共同饮水史的疑似病例,填写《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立即报告卫生监督机构。

1、服务对象

卫生所、服务站分管辖区内

(1)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

①定义

农村集中式供水是指农村地区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

为用户提供日常饮用水的供水站和为公共场所、居民社区提供分质供水也属于集中式供水。

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主要有乡镇水厂、单或联村供水设施,企事业单位建设的公共供水设施。

②巡查内容

Ⅰ.查看自水源(自备井井口、河流、湖泊的取水口)周围100米内是否有旱厕、渗水坑和畜禽养殖厂、垃圾堆、化粪池、废渣和污水渠道。

Ⅱ.查看水泵房、蓄水池、沉淀池周围30米内是否有旱厕、渗水坑和畜禽养殖厂,垃圾堆、化粪池、废渣和污水渠道。

Ⅲ.检查是否有水质消毒设施、消毒设施是否运转。

消毒设施主要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加药器、紫外线消毒器、臭氧消毒器等三类。

其中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类消毒器查看消毒剂加药器是否工作,紫外线消毒器查看灯管是否全部点亮,臭氧消毒器看流量计是否有臭氧流过。

Ⅳ.查看供水设施近期是否有施工(管线改造、粉刷油漆等)。

Ⅴ.查看是否具有卫生许可证,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供水管理人员健康证。

Ⅵ.查看是否有水质检测报告。

(2)城市二次供水单位

①定义

二次供水是指集中式供水在入户前经再度存储、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②巡查内容:

Ⅰ.是否有明确的责任单位和管理人员。

Ⅱ.查看水池周围10米内是否渗水坑、化粪池、垃圾堆等污染源,水箱周围2米内是否有污水管线及污染物。

Ⅲ.查看是否有水箱定期清洗消毒记录。

(3)城乡学校供水设施

①学校内自建集中式供水设施巡查内容

Ⅰ.查看水源(自备井井口、河流、湖泊的取水口)周围100米内是否有旱厕、渗水坑和畜禽养殖厂、垃圾堆、化粪池、废渣。

Ⅱ.查看水泵房、蓄水池、沉淀池周围30米内是否有旱厕、渗水坑和畜禽养殖厂,垃圾堆、化粪池、废渣。

Ⅲ.检查是否有水质消毒设施、消毒设施是否运转。

消毒设施主要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加药器、紫外线消毒器、臭氧消毒器等三类。

其中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类消毒器查看消毒剂加药器是否工作,紫外线消毒器查看灯管是否亮,臭氧消毒器看流量计是否有臭氧流过。

Ⅳ.查看供水设施近期是否有施工(管线改造、粉刷油漆等)。

Ⅴ.查看是否具有卫生许可证,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

Ⅵ.查看是否有的水质检测报告。

②学校内二次供水单位巡查内容

Ⅰ.是否有明确的管理人员。

Ⅱ.查看水池周围10米内是否渗水坑、化粪池、垃圾堆等污染源,水箱周围10米内是否有污水管线及污染物。

Ⅲ.查看是否有水质消毒设施,消毒设施是否运转。

Ⅳ.查看供水设施近期是否有施工(管线改造、粉刷油漆等)。

Ⅴ.查看是否有水箱定期清洗消毒记录。

Ⅵ.查看是否有水质检测报告。

(4)水质检测

①采样要求

Ⅰ供水设施出口水:

集中式供水单位的设施出口水采集位置是,水处理完成后进入输送管道前的取水口处;二次供水的设施出口水应当为蓄水池或水箱出水口处;采样时应先打开取水口(水龙头)放水1-3分钟。

Ⅱ居民家庭龙头水:

采集位置是居民家中厨房的水龙头处(不要选择安装家用水质处理器后的水样),采样时应先打开龙头放水1-3分钟(放水过程可让居民自备容器接水,避免浪费)。

Ⅲ学校龙头水:

采集位置是学校水房的水龙头处,采样时应先打开龙头放水1-3分钟。

②检测项目及方法

Ⅰ.肉眼可见物

方法:

直接观察法。

步骤:

将水样摇匀在光亮处迎光直接观察,查看水中是否有泥沙、悬浮颗粒、藻类、线虫等可见物。

Ⅱ.臭和味

方法:

嗅气和尝味法。

仪器:

250ml锥形瓶。

步骤:

取100ml水样,倒入250ml锥形瓶,振摇后直接从瓶口闻水的气味。

用适当文字描述(如无异味、腥味、土臭味等)。

取少量水放入口中(此水样应对人体无害),不要下咽,用文字描述。

没有锥形瓶的可用其他洁净容器代替。

Ⅲ.pH值

方法一:

玻璃电极法。

仪器:

精密酸度计,测量范围0~14pH单位,读数精度小于等于0.02pH单位。

步骤;用洁净的广口容器接取适量水样,将电极放入水样中通过仪器读数。

检测仪器由设备厂家或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协助校准、清洗。

方法二:

试纸法。

仪器:

PH试纸。

步骤:

使用试纸法时,用试纸蘸取水样,显色后用比色卡比色读数。

Ⅳ.游离氯

方法:

DPD分光光度法。

仪器:

分光光度计(配比色管)。

试剂:

DPD试剂(销售余氯检测仪配套此试剂)。

步骤:

取10ml水样置于比色管中,加入DPD试剂,反应充分后放入分光光度计中比色读数。

(实际操作步骤以仪器所配说明书为准)。

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监测时,检测此项目,且只在供水单位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时测量游离余氯含量,其他消毒方式不检测此项。

③结果判定

Ⅰ.肉眼可见物:

不得有肉眼可见物

Ⅱ.臭和味:

不得有异味

Ⅲ.PH值:

6.5-8.5

Ⅳ.游离氯:

集中式供水设施出口水≥0.3mg/L;龙头水≥0.05mg/L.

3.异常情况报告

(1)现场水质检测过程中,发现任意1件水样的任何指标出现不合格,及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检测单位名称、地点,检测水样种类,检测不合格项目。

(2)发现或接到群众反映,水质感官出现异常(异色、异味、异物、温度异常)的报告时,应立即电话报告卫生监督机构。

对群众反映的水质异常,应在报告后前往现场进行核实。

报告内容包括,出现水质异常的单位名称、地址、水质异常的表现,影响范围,有无人员发病。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接诊在24小时内有3例以上有共同饮水史的集中病例时,立即电话卫生监督机构。

(四)学校卫生协管服务

1.学校卫生协管服务流程图及说明

(1)学校卫生协管服务流程图

1、流程图(见下图)

 

(2)服务流程内容说明

①巡访:

对学校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巡访,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各项学校卫生制度并督促学校落实。

②信息采集与上报:

掌握辖区内学校基本情况,根据巡访内容填写《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表》及《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做好其它信息报告工作。

③宣传、培训:

确定宣传内容;准备宣传资料;组织实施宣传工作;整理宣传记录;开展定期培训。

1、服务对象

卫生所、服务站分管辖区内

2、学校卫生监督协管

(1)信息收集工作

①基本信息:

基本情况:

学校名称、地址、学校卫生负责人员、联系方式、学生总数、医务室设置等;

②校内辅助设施学生集体食堂、洗浴场所、游泳涫等;

③饮用水:

供水方式,如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分质供水、分散式供水等。

④教学环境、生活设施:

教室、宿舍间数、教室人均面积等

健康管理:

卫生室、保健室设置、卫生专业人员配备等。

现场巡访信息:

巡访中要做好记录,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填写《卫生监督协管巡查(访)登记表》。

方法:

Ⅰ.协管员初次对学校巡访需填写,《学校基本信息登记表》由卫生监督机构提供,有学校填写一式三份,一份有协管员自行存档,一份交卫生监督机构存档,一份学校存档。

每年学校秋季开学及时更新学校基本信息,

Ⅱ.协管员巡访时填写、核实学校基本信息,并填写《卫生监督协管巡查(访)登记表》,发现问题填写《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及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

(1)巡访工作

①学校生活饮用水主要巡访内容:

参照饮用水卫生协管技术规范。

②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主要巡访内容:

Ⅰ.卫生防病管理组织的设立情况;

Ⅱ.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落实;

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建立;

Ⅳ.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

Ⅴ.学生病假与患病情况登记;

Ⅵ.晨检情况登记;

Ⅶ.小学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卡)查验登记;

Ⅶ.疫情信息上报情况。

③方法:

协管员第一次巡访时联系辖区卫生监督机构,巡访人员在监督员带领下共同开展巡访工作,以后每年按照卫生监督机构的要求春季、秋季开学第一个月内自行对本辖区内中小学卫生工作开展巡防。

现场询问、查看,查阅相关资料并填写巡查(访)登记表

针对巡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校方、指导改正,做好记录并定期回访,同时将相关情况上报卫生监督机构。

 

学校基本信息登记表

报告单位(公章):

报告人:

报告日期:

年月日

一、基本情况

学校名称(注册全称)

学校地址

学校类别

1、初等教育□:

2、中等教育□:

3、高等教育□:

4、其他(指中、小学一体化办学等综合性学校)□

办学性质

1、公办□:

2、民办□:

3、其他(指港澳台和外资办学)□

组织机构代码

经济类型代码

行政区划代码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身份证号码

教职员工数

卫生负责人

联系电话

住宿学生数

学生总数

男生数

女生数

二、校内辅助设施数

学生集体食堂

洗浴场所

游泳场馆

体育馆

图书馆(阅览室)

学生厕所(蹲位)

三、饮用水

供水方式

市政供水□:

二次供水□:

自建集中式供水□:

分散式供水□:

其他(标注)□

二次供水

水箱个:

加盖加锁:

是□否□水箱设施定期清洗消毒记录:

有□无□

水源周围30M内污染

有□无□

提供共饮水方式

开水□:

桶装水□:

其他分质供水□:

其他□

年度水质监测

□次/年无□

水质检测报告

合格□不合格□

教学环境、生活设施

教室总数(间)

学生宿舍间数

教室人均面积(小学≥1.15㎡,中学1.12㎡

全部达标□:

部分达标□:

其中未达标简

窗户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全部达标□:

部分达标□:

其中未达标简

教室墙面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

全部达标□:

部分达标□:

其中未达标简

男女宿舍分区或分单元设置

是□否□

住宿一人一床

全部达标□:

部分达标□:

其中未达标简

学生宿舍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是□否□

五、健康教育管理

设立卫生室(校医院

是□否□

配备卫生专业人员

名无□

开展健康教育课

是□否□

设立保健室

是□否□

配备专兼职教师

名无□

卫生应急预案

是□否□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是□否□

参加年度体检学生数

名无□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是□否□

监督员/监督协管员审核:

审核日期:

年月日

(3)学校卫生工作宣传与培训工作

①内容:

Ⅰ.协助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校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安全等学校卫生相关知识宣传;

Ⅱ.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学校发放学校卫生相关知识宣传品;

Ⅲ.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及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Ⅳ.协助学校开设学校卫生相关知识宣传栏;

Ⅴ.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培训。

②方法:

Ⅰ.通过校园广播、知识竞赛、健康教育课、讲座、多媒体播放、健康咨询、板报设立和发放宣传品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Ⅱ.组织辖区内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卫生监督机构举办的学校卫生工作培训。

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1.流程图及说明

(1)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服务流程图

一、服务流程内容说明

1.收集信息通过定期巡防、患者反应(问诊)等信息收集途径,收集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违法行为信息。

2.报告信息发现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时,立即向辖区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3、查处效果检测信息报告根据卫生监督机构通报违法行为查出情况,对查处效果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报告辖区卫生监督机构。

1、服务对象

卫生所、服务站分管辖区内

2、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收集信息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违法行为信息非法行医重点收集非法行医地点、人员、开诊时间段、是否有诊疗行为、是否有诊疗标识等相关信息:

非法采供血重点收集非法采供血单位、地点,非法采供血行为等信息,信息收集途径主要有:

1.1定期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

收集相关信息。

1.2巡访是否有挂有医疗服务招牌、灯箱等涉嫌无证行医的场所

2.提供日常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发现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或线索的,收集相关信息。

2.1可以与患者交流获得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违法行为线索:

或接到社区居民反应的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违法行为线索。

收集相关信息。

2.2报告信息发现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立即向辖区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并按要求填写《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

2.3查处效果监测信息报告卫生监督机构查处非法行医案件后,将个案查处情况通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查处的非法行医点和人员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并向交办的卫生监督机构报告检测信息。

发现再次非法行医的。

按要求填写《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

未发现非法行医的,按照要求填写《卫生监督协管巡查(访)登记表》。

 

卫生监督协管五项工作制度

一、卫生监督协管员岗位职责

1、根据卫生局赋予的职责,掌握医疗机构、学校和托幼机构、公共场所、餐饮单位及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等相对人及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

2、对卫生巡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提出整改意见,并协助卫生局卫生监督执行卫生行政处罚。

3、协助上级调查处理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

5、做好各类卫生监督信息统计整理和上报工作。

6、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各项任务。

二、卫生违法案件报告制度

1、卫生监督协管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卫生违法行为,要在第一时间电话上报卫生院领导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相关负责人,报告要求及时、准确。

2、对发现卫生违法行为,应迅速控制违法行为的进一步扩展。

3、发现卫生违法行为后,应迅速确定违法行为相对人及物品,掌握第一证据材料防止证据遗失。

4、确定卫生违法行为的案件资料应妥善保存,并及时上报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协助开展案件的查处工作。

三、举报投诉案件办结回复工作制度

1、辖区内卫生监督协管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对举报的逋法行为要迅速调查核实,做好巡查记录,控制违法行为,收集证明其违法行为的相关证据。

2、对于举报投诉要实事求是,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及时调查处理,确认为卫生违法行为的要及时上报圣城监督中队。

3、卫生监督协管员接待群众投诉举报时,应当热情接待,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不得推诿、敷衍、拖延。

4、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与举报投诉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在案件调查处理过程中应当主动回避。

5、遵守保密制度,不得直接将检举、揭发、控告材料及有关情况转送或透露给被检举、揭发、控告的人员和单位。

6、对于举报投诉案件的办理结果,除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应当如实向举报人答复,不得拒绝。

7、妥善保管举报投诉的相关材料,不得丢失、隐匿或者擅自销毁。

四、卫生监督协管员学习培训制度

1、卫生监督协管员以及管理相对人学习培训由圣城监督中队统一组织开展。

2、卫生监督协管人员的培训主要采取举办培训班和自学的形式进行。

3、圣城监督中队认真安排培训工作,落实培训对象、内容、学时、经费预算等,卫生监督协管员每年培训学习不得少于40学时。

4、圣城监督中队印制培训教材,每年定期对圣城内监督协管员进行集中培训和考试。

五、卫生监督协管档案管理制度

1、卫生监督协管档案应有专人管理,通过建立档案要全面掌握辖区内管理相对人及单位基本情况(管理相对人和单位法定代表人及负责人身份证明资料、生产经营规模、管理机构和上级要求的其它资料)。

2、建立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管理连续性档案,要求对管理相对人及单位一户一档,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资料归档及卫生监督信息报告要及时、准确。

3、建立管理相对人及单位电子文本档案,资料更新及时、准确。

4、档案资料要妥善管理,管理相对人及单位提供的要求保密的材料要严格保密。

5、上级下发的专项整治等卫生监督工作的相关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