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7473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docx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原理》

 

 

南昌大学环化学院测仪专业

二0一0年九月

 

目录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1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4

实验三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量实验6

实验四开关式霍尔传感器测转速实验9

实验五光电传感器测转速实验11

实验六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13

实验七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15

实验八气敏传感器实验17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

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

当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EKε/2。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主机箱(±4V、±15V、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四位半数显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

1、将托盘安装到应变传感器的托盘支点上。

将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

用导线将实验模板上的±15V、⊥插口与主机箱电源±15V、⊥分别相连,再将实验模板中的放大器的两输入口短接(Vi=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

时针旋转2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图1应变式传感器半桥接线图

2、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根据图1接线。

注意R2应和R3受力状态是相反的,即将传感器中两片受力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电阻应变片作为电桥的相邻边。

调节实验模板上的桥路平衡电位器RW1,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在应变传感器的托盘上放置

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或500g)砝码加完。

记下实验数据填入表1画出实验曲线,计算灵敏度S=ΔV/ΔW,非线性误差δ。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表1应变式传感器半桥实验数据

五、思考题:

1、半桥测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

(1)对边

(2)邻边。

2、桥路(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

(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

(2)应变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3)调零值不是真正为零。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基本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

当应变片初始阻值:

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KEε。

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

差均得到改善。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

同实验一。

四、实验步骤:

1、将托盘安装到应变传感器的托盘支点上。

将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

用导线将实验模板上的±15v、⊥插口与主机箱电源±15v、⊥分别相连,再将实验模板中的放大器的两输入口短接(Vi=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

时针旋转2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2、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根据图2-1接线。

实验方法与实验一相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2画出实验曲线;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图2—1全桥性能实验接线图

表2全桥性能实验数据

重量g

电压mv

五、思考题:

1、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

(1)可以

(2)不可以。

2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拉力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如图2-2,如何利用这四片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

图2-2应变式传感器受拉时传感器圆周面展开图

实验三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在单晶硅的基片上扩散出P型或N型电阻条,接成电桥。

在压力作用下根据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基片产生应力,电阻条的电阻率产生很大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我们把这一变化引入测量电路,则其输出电压的变化反映了所受到的

压力变化。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主机箱、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实验模板、引压胶管。

四、实验步骤:

1、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实验模板的支架上,根据图3连接管路和电路(主机箱内的气源部分,压缩泵、贮气箱、流量计已接好)。

引压胶管一端插入主机箱面板上气源的快速接口中(注意管子拆卸时请用双指按住气源快速接口边缘往内压,则可轻松拉出),另一端口

与压力传感器相连。

压力传感器引线为4芯线:

1端接地线,2端为Uo+,3端接+4V电源,4端为Uo-,接线见图3。

图3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压实验安装、接线图

2、实验模板上RW2用于调节放大器零位,RW1调节放大器增益。

按图3将实验模板的放大器输出Vo2接到主机箱(电压表)的Vin插孔,将主机箱中的显示选择开关拨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RW1旋到满度的1/3位置(即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2圈),仔细调节RW2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

3、合上主机箱上的气源开关,启动压缩泵,逆时针旋转转子流量计下端调压阀的旋钮,此时可看到流量计中的滚珠在向上浮起悬于玻璃管中,同时观察气压表和电压表的变化。

4、调节流量计旋钮,使气压表显示某一值,观察电压表显示的数值。

5、仔细地逐步调节流量计旋钮,使压力在2~18KPa之间变化,每上升1KPa气压分别读取电压表读数,将数值列于表3。

表3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压实验数据

6、画出实验曲线计算本系统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7、如果本实验装置要成为一个压力计,则必须对电路进行标定,方法采用逼近法:

输入4KPa气压,调节Rw2(低限调节),使电压表显示0.25V(有意偏小),当输入16KPa气压,调节Rw1(高限调节)使电压表显示1.2V(有意偏小);再调气压为4KPa,调节Rw2(低限调节),使电压表显示0.3V(有意偏小),调气压为16KPa,调节Rw1(高限调节)使电压表显示1.3V(有意偏小);这个过程反复调节直到逼近自己的要求(4Kpa对应0.4V,16Kpa对应1.6V)即可。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实验四开关式霍尔传感器测转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

UH=KHIB,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

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主机箱、霍尔转速传感器、转动源。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4将霍尔转速传感器安装于霍尔架上,传感器的端面对准转盘上的磁钢并调节升降杆使传感器端面与磁钢之间的间隙大约为2~3mm。

图4霍尔转速传感器实验安装、接线

2、首先在接线以前,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将主机箱中的转速调节电源0~24V旋钮调到最小(逆时针方向转到底)后接入电压表(显示选择打到20V档)监测大约为0V左右;然后关闭主机箱电源,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转动电源按图4所示分别接到主机箱的相应电源和

频率/转速表(转速档)的Fin上。

3、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在小于12V范围内(电压表监测)调节主机箱的转速调节电源(调节电压改变电机电枢电压),观察电机转动及转速表的显示情况。

4、从2V开始记录每增加1V相应电机转速的数据(待电机转速比较稳定后读取数据);画出电机的V-n(电机电枢电压与电机转速的关系)特性曲线。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五、思考题:

1、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有否限制?

2、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六只磁钢,能否用一只磁钢?

 

实验五光电传感器测转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及方法。

二、基本原理:

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二种,本实验装置是透射型的(光电断续器),传感器端部二内侧分别装有发光管和光电管,发光管发出的光源透过转盘上通孔后由光电管接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均匀间隔的6个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有关的脉冲数,将脉冲计数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主机箱、转动源、光电转速传感器-光电断续器(已装在转动源上)。

四、实验步骤:

1、将主机箱中的转速调节0~24V旋钮旋到最小(逆时针旋到底)并接上电压表;再按图5所示接线,将主机箱中频率/转速表的切换开关切换到转速处。

图5光电传感器测速实验

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在小于12V范围内(电压表监测)调节主机箱的转速调节电源(调节电压改变电机电枢电压),观察电机转动及转速表的显示情况。

3、从2V开始记录每增加1V相应电机转速的数据(待转速表显示比较稳定后读取数据);画出电机的V-n(电机电枢电压与电机转速的关系)特性曲线。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五、思考题:

已进行的实验中用了多种传感器测量转速,试分析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简单、方便。

实验六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基本原理:

通过交变电流的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当金属体处在交变磁场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金属体内产生电流,该电流在金属体内自行闭合,并呈旋涡状,故称为涡流。

涡流的大小与金属导体的电阻率、导磁率、厚度、线圈激磁电流频率及线圈与金属体表面的距

离x等参数有关。

电涡流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部分磁场能量,从而改变激磁线线圈阻抗,涡流传感器就是基于这种涡流效应制成的。

电涡流工作在非接触状态(线圈与金属体表面不接触),当线圈与金属体表面的距离x以外的所有参数一定时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主机箱、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测微头、被测体(铁圆片)。

四、实验步骤:

1、观察传感器结构,这是一个平绕线圈。

测微头的读数与使用可参阅实验九;根据图6安装测微头、被测体、电涡流传感器并接线。

2、调节测微头使被测体与传感器端部接触,将电压表显示选择开关切换到20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开启主机箱电源开关,记下电压表读数,然后每隔0.1mm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

将数据列入表6。

图6电涡流传感器安装、按线示意图

表6电涡流传感器位移X与输出电压数据

3、根据表6数据,画出V-X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最佳工作点(即曲线线性段的中点),试计算测量范围为1mm与3mm时的灵敏度和线性度(可以用端基法或其它拟合直线)。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五、思考题:

1、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需要测量±5mm的量程应如何设计传感器?

2、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非接触位移测量时,如何根据量程使用选用传感器。

实验七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

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

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器件与单元:

主机箱、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7示意安装光纤位移传感器和测微头,二束光纤分别插入实验模板上的光电座(其内部有发光管D和光电三极管T)中;测微头的安装、使用可参阅实验九附:

测微头的组成与使用。

其它接线按图7。

图7光纤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

调节测微头,使光反射面与Y型光纤头轻触;再调实验模板上的RW、使主机箱中的电压表(显示选择开关打到20V档)显示为0V。

3、旋转测微头,被测体离开探头,每隔0.1mm读取电压表显示值,将数据填入表7。

根据表7数据画出实验曲线,计算测量范围1mm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表7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

X(mm)

V(v)

五、思考题: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时对被测体的表面有些什么要求?

实验八气敏传感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气敏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二、基本原理:

气敏传感器(又称气敏元件)是指能将被测气体浓度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关系的电量输出的装置或器件。

它一般可分为:

半导体式、接触燃烧式、红外吸收式、热导率变化式等等。

本实验所采用的SnO2(氧化锡)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是对酒精敏感的电阻型气敏元件;该敏感元件由纳米级SnO2及适当掺杂混合剂烧结而成,具微珠式结构,应用电路简单,可将传导性变化改变为一个输出信号,与酒精浓度对应。

传感器对酒精浓度的响应特性为: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主机箱、气敏传感器、酒精棉球(自备)。

四、实验步骤:

1、注意传感器的引线号码,按图8接线并将主机箱电压表(20V档)输入Vin的⊥与可调电源(切换开关打到±6v档)+6V的⊥相连。

图8气敏(酒精)传感器与实验接线示意图

2、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传感器通电较长时间(至少5分钟以上,因传感器长时间不通电的情况下,内阻会很小,上电后Vo输出很大,不能即时进入工作状态)后才能工作。

3、等待传感器输出Vo较小(小于1.5V)时,用自备的酒精小棉球靠近传感器端面,并吹2次气,使酒精挥发进入传感器金属网内,观察电压表读数变化对照响应特性目线得到酒精浓度。

五、思考题:

酒精检测报警,常用于交通警察检查有否酒后开车,若要制作这样的仪器还需考虑哪些环节与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