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7637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docx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

  发布者:

林春燕

  “键盘教学”是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键盘教学”的关键就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电脑打字。

学生掌握得是否牢固,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效果。

掌握了电脑打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水平,而且也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1.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乐中学

  在信息技术上机教学中我一直倡导的是快乐学习。

对于小学生特别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只有在快乐中学习才不会觉得有压力,学习效率才会高。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也是学生最大的特点。

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次可以玩电脑的机会。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利用小学生爱玩的这一特点,尽可能挖掘教材或学习的内容,将玩的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在玩乐中开心学习。

  例如,对已学习过的基本键A、S、D、F、J、K、L进行复习,我就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把26个字母卡随意地摆在白板上,看哪些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在字母卡中把基本键找出来并以键盘的排列方式进行摆放。

由于复习是以比赛和玩的形式进行,所以学生学习的劲头很足。

后来随着学生认识字母键越来越多,为了让学生记住每个字母键在键盘中的位置,我在课中常常就采取这种“找朋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复习。

实践证明,这既避免了学生枯燥地死记硬背,同时也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形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形式多样,让学生在自主中学

  小学生学习,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的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注意形式多样,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并能采用多种方法去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键盘学习中,记键位是指法教学中的基础,也是最难的一关。

许多学生在打字时手指分工错误或不能盲打,都是因为没有过好这一关。

那么如何让学生过好“记键位”的这一关呢?

我是以讲故事记键位的方法来实现最初的记忆教学,把左手四个基本键位键A、S、D、F,加上G键,根据字母键的形状编了一个故事:

金字塔“A”的里面藏着一条瘦瘦的千年蛇“S”;这一天它终于醒了过来,到处找吃的,吃饱了肚子也胀成了大肚子“D”;然后它慢慢地爬到外面去吹吹风“F”,结果被吹得骨碌碌(“G”像一个带箭头的圈)滚下了金字塔。

而对于右手负责的H、J、K、L四个键位,则又编成了另外的故事。

这样虽然是花了些时间,可在教师边讲、边画、边写字母中,学生轻松愉快地记住了主键盘区的中排键位。

  中排键位记完后,我起初也是通过编故事让学生记上排的Q、W、E、R、T键。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种按横排顺序的记忆方式的打字效果不如按竖行顺序记忆好。

以手指击键的分工方式来划分键位记忆更有利于学生打字的掌握,而且最好是从小指开始,先记左、右手小指负责的Q键、A键、Z键和P键、分号键、斜杠键。

然后才是无名指、中指、食指负责的键位。

让学生一开始就练习最难的键位,以后就不会形成用灵活的食指、中指帮其它手指击键的不良习惯。

  同样在记忆键位时,我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大胆想象按四个键一组编成故事来记。

比如,一个学生曾这样来编左手小指负责的1、Q、A、Z键的故事:

有“1”只松鼠“Q”站在金字塔“A”的上面好威风,而在下面的千年虫“Z”却在睡懒觉打呼噜。

还有学生在编左无名指所负责的2、W、S、X的识记故事是这样的:

有“2”个小朋友手拉手“W”来到森林玩,突然看到一条大蛇“S”,连忙爬到树叉“X”上去躲起来。

学生们丰富的想象以及所编记键位的故事各式各样,有些甚至是古灵精怪,但不管怎样,通过编故事记键位的活动却能使学生把枯燥的学习变得兴趣盎然,并能自主地学、快乐地学,从而很快地就记住了要掌握的键位。

  此外,在键盘教学的适当时候,还可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打字的竞赛。

通过竞赛,在学生的你追我赶中,既激发了学生要学好打字、争强好胜的心,也促进了学生键盘操作的熟练程度。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3.严格要求,让学生在规范中学

  要教会学生学好打字,提高打字速度,达到盲打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打字习惯和正确的打字指法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严格和耐心,规范和有序。

  在“严格”方面,我主要是抓住两点:

一是从学生开始接触键盘、打字练习时,我就强调在打字的过程中不能看键盘,因为这是实现盲打的基础和关键。

为了使学生在打字练习中不看键盘,我特意对放键盘的抽屉进行了特殊处理,使学生在打字时手能够放进去打而不用把键盘拉出来。

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为盲打创设了非常好的硬件环境。

二是要求学生在记熟了要练习的字母键键位之后才上机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在“耐心”方面,我主要抓住两点:

一是由于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学生尚处于知识的萌芽状态,整个大脑的发育处于启蒙阶段,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多给学生时间,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们反复记熟键位,千万不能贪图教学进度。

二是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对每个学生进行键盘指法的检查,看他们在打字时有没有用错手指击键或击键时手指是否规范等等。

  在“规范”方面,我认为只有规范才能发展,规范是发展的基础。

所谓的规范是指操作上规范(规范的击键指法及坐姿、健康要求等)、动作上适宜(没有不好的习惯)、行为上适合(动静总相宜)。

所以在对学生规范键盘操作上,我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手指分工明确,键位熟;第二,打字姿势正确,错误少;第三,键盘打字先强调准确率,然后才能讲究速度。

至于“有序”,指的是在键盘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

通过较长期的研究,我总结出如下的键盘练习训练步骤,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基准键位;

  

(2)基准键位加G、H键;

  (3)小指分管键位;

  (4)中指分管键位;

  (5)食指分管键位;

  (6)简单英语文章练习;

  (7)加数字键和各种常用标点的英语文章练习。

  为了加强学生键盘练习的规范,我还把指法训练的要点编成了一首儿歌:

“手指分工键盘熟,姿势正确少失误。

坚持训练进步大,眼疾手快心不读。

”通过教学实践,只要学生能坚持做好这几方面,一个学期下来,对于简单的英语文章输入,学生的打字速度大多能达150字至200字每分钟。

  4.轻讲重练,让学生在追求中学

  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多练习,学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才能从中体会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成就感和荣誉感。

键盘练习是一种技能性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的是“轻讲重练”的策略。

  轻讲,例如对于键盘的介绍,以及键盘的区域划分、键位的位置,这在键盘中都是固定的,就没必要多加解释,这就是轻讲。

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轻讲,例如手指的分工、如何有意义地识记、功能键的使用用途、组合键的操作技巧等内容,就要重讲,是轻讲中的重讲。

这里说的“讲”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讲,它包括教师的引导,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交流,师生、生生的讨论、分析,实践后的总结等等,是一个宽泛的交流概念。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

  发布者:

林春燕

  “键盘教学”是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键盘教学”的关键就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电脑打字。

学生掌握得是否牢固,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效果。

掌握了电脑打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水平,而且也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1.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乐中学

  在信息技术上机教学中我一直倡导的是快乐学习。

对于小学生特别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只有在快乐中学习才不会觉得有压力,学习效率才会高。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也是学生最大的特点。

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次可以玩电脑的机会。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利用小学生爱玩的这一特点,尽可能挖掘教材或学习的内容,将玩的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在玩乐中开心学习。

  例如,对已学习过的基本键A、S、D、F、J、K、L进行复习,我就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把26个字母卡随意地摆在白板上,看哪些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在字母卡中把基本键找出来并以键盘的排列方式进行摆放。

由于复习是以比赛和玩的形式进行,所以学生学习的劲头很足。

后来随着学生认识字母键越来越多,为了让学生记住每个字母键在键盘中的位置,我在课中常常就采取这种“找朋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复习。

实践证明,这既避免了学生枯燥地死记硬背,同时也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形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形式多样,让学生在自主中学

  小学生学习,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的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注意形式多样,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并能采用多种方法去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键盘学习中,记键位是指法教学中的基础,也是最难的一关。

许多学生在打字时手指分工错误或不能盲打,都是因为没有过好这一关。

那么如何让学生过好“记键位”的这一关呢?

我是以讲故事记键位的方法来实现最初的记忆教学,把左手四个基本键位键A、S、D、F,加上G键,根据字母键的形状编了一个故事:

金字塔“A”的里面藏着一条瘦瘦的千年蛇“S”;这一天它终于醒了过来,到处找吃的,吃饱了肚子也胀成了大肚子“D”;然后它慢慢地爬到外面去吹吹风“F”,结果被吹得骨碌碌(“G”像一个带箭头的圈)滚下了金字塔。

而对于右手负责的H、J、K、L四个键位,则又编成了另外的故事。

这样虽然是花了些时间,可在教师边讲、边画、边写字母中,学生轻松愉快地记住了主键盘区的中排键位。

  中排键位记完后,我起初也是通过编故事让学生记上排的Q、W、E、R、T键。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种按横排顺序的记忆方式的打字效果不如按竖行顺序记忆好。

以手指击键的分工方式来划分键位记忆更有利于学生打字的掌握,而且最好是从小指开始,先记左、右手小指负责的Q键、A键、Z键和P键、分号键、斜杠键。

然后才是无名指、中指、食指负责的键位。

让学生一开始就练习最难的键位,以后就不会形成用灵活的食指、中指帮其它手指击键的不良习惯。

  同样在记忆键位时,我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大胆想象按四个键一组编成故事来记。

比如,一个学生曾这样来编左手小指负责的1、Q、A、Z键的故事:

有“1”只松鼠“Q”站在金字塔“A”的上面好威风,而在下面的千年虫“Z”却在睡懒觉打呼噜。

还有学生在编左无名指所负责的2、W、S、X的识记故事是这样的:

有“2”个小朋友手拉手“W”来到森林玩,突然看到一条大蛇“S”,连忙爬到树叉“X”上去躲起来。

学生们丰富的想象以及所编记键位的故事各式各样,有些甚至是古灵精怪,但不管怎样,通过编故事记键位的活动却能使学生把枯燥的学习变得兴趣盎然,并能自主地学、快乐地学,从而很快地就记住了要掌握的键位。

  此外,在键盘教学的适当时候,还可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打字的竞赛。

通过竞赛,在学生的你追我赶中,既激发了学生要学好打字、争强好胜的心,也促进了学生键盘操作的熟练程度。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3.严格要求,让学生在规范中学

  要教会学生学好打字,提高打字速度,达到盲打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打字习惯和正确的打字指法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严格和耐心,规范和有序。

  在“严格”方面,我主要是抓住两点:

一是从学生开始接触键盘、打字练习时,我就强调在打字的过程中不能看键盘,因为这是实现盲打的基础和关键。

为了使学生在打字练习中不看键盘,我特意对放键盘的抽屉进行了特殊处理,使学生在打字时手能够放进去打而不用把键盘拉出来。

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为盲打创设了非常好的硬件环境。

二是要求学生在记熟了要练习的字母键键位之后才上机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在“耐心”方面,我主要抓住两点:

一是由于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学生尚处于知识的萌芽状态,整个大脑的发育处于启蒙阶段,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多给学生时间,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们反复记熟键位,千万不能贪图教学进度。

二是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对每个学生进行键盘指法的检查,看他们在打字时有没有用错手指击键或击键时手指是否规范等等。

  在“规范”方面,我认为只有规范才能发展,规范是发展的基础。

所谓的规范是指操作上规范(规范的击键指法及坐姿、健康要求等)、动作上适宜(没有不好的习惯)、行为上适合(动静总相宜)。

所以在对学生规范键盘操作上,我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手指分工明确,键位熟;第二,打字姿势正确,错误少;第三,键盘打字先强调准确率,然后才能讲究速度。

至于“有序”,指的是在键盘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

通过较长期的研究,我总结出如下的键盘练习训练步骤,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基准键位;

  

(2)基准键位加G、H键;

  (3)小指分管键位;

  (4)中指分管键位;

  (5)食指分管键位;

  (6)简单英语文章练习;

  (7)加数字键和各种常用标点的英语文章练习。

  为了加强学生键盘练习的规范,我还把指法训练的要点编成了一首儿歌:

“手指分工键盘熟,姿势正确少失误。

坚持训练进步大,眼疾手快心不读。

”通过教学实践,只要学生能坚持做好这几方面,一个学期下来,对于简单的英语文章输入,学生的打字速度大多能达150字至200字每分钟。

  4.轻讲重练,让学生在追求中学

  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多练习,学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才能从中体会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成就感和荣誉感。

键盘练习是一种技能性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的是“轻讲重练”的策略。

  轻讲,例如对于键盘的介绍,以及键盘的区域划分、键位的位置,这在键盘中都是固定的,就没必要多加解释,这就是轻讲。

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轻讲,例如手指的分工、如何有意义地识记、功能键的使用用途、组合键的操作技巧等内容,就要重讲,是轻讲中的重讲。

这里说的“讲”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讲,它包括教师的引导,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交流,师生、生生的讨论、分析,实践后的总结等等,是一个宽泛的交流概念。

  

  计算机键盘教学的教学策略

  发布者:

林春燕

  “键盘教学”是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键盘教学”的关键就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电脑打字。

学生掌握得是否牢固,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效果。

掌握了电脑打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水平,而且也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1.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乐中学

  在信息技术上机教学中我一直倡导的是快乐学习。

对于小学生特别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只有在快乐中学习才不会觉得有压力,学习效率才会高。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也是学生最大的特点。

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次可以玩电脑的机会。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利用小学生爱玩的这一特点,尽可能挖掘教材或学习的内容,将玩的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在玩乐中开心学习。

  例如,对已学习过的基本键A、S、D、F、J、K、L进行复习,我就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把26个字母卡随意地摆在白板上,看哪些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在字母卡中把基本键找出来并以键盘的排列方式进行摆放。

由于复习是以比赛和玩的形式进行,所以学生学习的劲头很足。

后来随着学生认识字母键越来越多,为了让学生记住每个字母键在键盘中的位置,我在课中常常就采取这种“找朋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复习。

实践证明,这既避免了学生枯燥地死记硬背,同时也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形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形式多样,让学生在自主中学

  小学生学习,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的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注意形式多样,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并能采用多种方法去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键盘学习中,记键位是指法教学中的基础,也是最难的一关。

许多学生在打字时手指分工错误或不能盲打,都是因为没有过好这一关。

那么如何让学生过好“记键位”的这一关呢?

我是以讲故事记键位的方法来实现最初的记忆教学,把左手四个基本键位键A、S、D、F,加上G键,根据字母键的形状编了一个故事:

金字塔“A”的里面藏着一条瘦瘦的千年蛇“S”;这一天它终于醒了过来,到处找吃的,吃饱了肚子也胀成了大肚子“D”;然后它慢慢地爬到外面去吹吹风“F”,结果被吹得骨碌碌(“G”像一个带箭头的圈)滚下了金字塔。

而对于右手负责的H、J、K、L四个键位,则又编成了另外的故事。

这样虽然是花了些时间,可在教师边讲、边画、边写字母中,学生轻松愉快地记住了主键盘区的中排键位。

  中排键位记完后,我起初也是通过编故事让学生记上排的Q、W、E、R、T键。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种按横排顺序的记忆方式的打字效果不如按竖行顺序记忆好。

以手指击键的分工方式来划分键位记忆更有利于学生打字的掌握,而且最好是从小指开始,先记左、右手小指负责的Q键、A键、Z键和P键、分号键、斜杠键。

然后才是无名指、中指、食指负责的键位。

让学生一开始就练习最难的键位,以后就不会形成用灵活的食指、中指帮其它手指击键的不良习惯。

  同样在记忆键位时,我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大胆想象按四个键一组编成故事来记。

比如,一个学生曾这样来编左手小指负责的1、Q、A、Z键的故事:

有“1”只松鼠“Q”站在金字塔“A”的上面好威风,而在下面的千年虫“Z”却在睡懒觉打呼噜。

还有学生在编左无名指所负责的2、W、S、X的识记故事是这样的:

有“2”个小朋友手拉手“W”来到森林玩,突然看到一条大蛇“S”,连忙爬到树叉“X”上去躲起来。

学生们丰富的想象以及所编记键位的故事各式各样,有些甚至是古灵精怪,但不管怎样,通过编故事记键位的活动却能使学生把枯燥的学习变得兴趣盎然,并能自主地学、快乐地学,从而很快地就记住了要掌握的键位。

  此外,在键盘教学的适当时候,还可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打字的竞赛。

通过竞赛,在学生的你追我赶中,既激发了学生要学好打字、争强好胜的心,也促进了学生键盘操作的熟练程度。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3.严格要求,让学生在规范中学

  要教会学生学好打字,提高打字速度,达到盲打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打字习惯和正确的打字指法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严格和耐心,规范和有序。

  在“严格”方面,我主要是抓住两点:

一是从学生开始接触键盘、打字练习时,我就强调在打字的过程中不能看键盘,因为这是实现盲打的基础和关键。

为了使学生在打字练习中不看键盘,我特意对放键盘的抽屉进行了特殊处理,使学生在打字时手能够放进去打而不用把键盘拉出来。

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为盲打创设了非常好的硬件环境。

二是要求学生在记熟了要练习的字母键键位之后才上机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在“耐心”方面,我主要抓住两点:

一是由于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学生尚处于知识的萌芽状态,整个大脑的发育处于启蒙阶段,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多给学生时间,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们反复记熟键位,千万不能贪图教学进度。

二是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对每个学生进行键盘指法的检查,看他们在打字时有没有用错手指击键或击键时手指是否规范等等。

  在“规范”方面,我认为只有规范才能发展,规范是发展的基础。

所谓的规范是指操作上规范(规范的击键指法及坐姿、健康要求等)、动作上适宜(没有不好的习惯)、行为上适合(动静总相宜)。

所以在对学生规范键盘操作上,我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手指分工明确,键位熟;第二,打字姿势正确,错误少;第三,键盘打字先强调准确率,然后才能讲究速度。

至于“有序”,指的是在键盘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

通过较长期的研究,我总结出如下的键盘练习训练步骤,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基准键位;

  

(2)基准键位加G、H键;

  (3)小指分管键位;

  (4)中指分管键位;

  (5)食指分管键位;

  (6)简单英语文章练习;

  (7)加数字键和各种常用标点的英语文章练习。

  为了加强学生键盘练习的规范,我还把指法训练的要点编成了一首儿歌:

“手指分工键盘熟,姿势正确少失误。

坚持训练进步大,眼疾手快心不读。

”通过教学实践,只要学生能坚持做好这几方面,一个学期下来,对于简单的英语文章输入,学生的打字速度大多能达150字至200字每分钟。

  4.轻讲重练,让学生在追求中学

  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多练习,学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才能从中体会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成就感和荣誉感。

键盘练习是一种技能性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的是“轻讲重练”的策略。

  轻讲,例如对于键盘的介绍,以及键盘的区域划分、键位的位置,这在键盘中都是固定的,就没必要多加解释,这就是轻讲。

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轻讲,例如手指的分工、如何有意义地识记、功能键的使用用途、组合键的操作技巧等内容,就要重讲,是轻讲中的重讲。

这里说的“讲”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讲,它包括教师的引导,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交流,师生、生生的讨论、分析,实践后的总结等等,是一个宽泛的交流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