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376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 选修六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docx

高考历史选修六第43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

第43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考试标准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

1.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

(1)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

(2)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著名文化遗产及其建筑风格、艺术特色和人文主义精神

(3)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b

c

c

2.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1)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宗教、建筑和艺术方面的成就

(2)西斯廷小教堂中的著名壁画作品

(3)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贝尔尼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b

b

c

(2016·10月,34题第一问)考查西斯廷小教堂壁画

3.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

(1)西方殖民者进行奴隶贸易的见证地

(2)殖民主义的罪恶

(3)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b

b

c

(2016·4月,34题第一问)综合考查戈雷岛的标志性建筑和列为世界遗产的原因

4.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1)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罪行

(2)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

(3)人类为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而做出的努力

b

c

c

(2015·10月,34题第二问)综合考查奥斯威辛集中营

考点一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梳理·基础知识]

一、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

1.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b)

(1)政治上:

从12世纪开始,意大利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共和国,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了政治前提。

(2)经济上:

从14世纪开始,佛罗伦萨出现了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构成了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基础。

(3)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文艺和建筑活动的大力扶植和资助,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4)文化基础:

意大利地处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经济发达,而且作为古罗马文化的继承者,有丰富的古罗马文化的遗存,深受其益。

2.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著名文化遗产及其建筑风格、艺术特色和人文主义精神(c)

(1)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①建筑风格:

砖块垒砌,彩色大理石装饰;鼓座以大圆顶覆盖,圆顶上有小尖塔。

②成为佛罗伦萨标志性建筑之一,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③建造初衷就是体现公民精神,以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2)乌菲齐博物馆和帕拉蒂纳美术馆

①乌菲齐博物馆原为共和国行政中心;因收藏达·芬奇的《天使》、拉斐尔的《圣母像》、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神图》等作品,成为欧洲乃至世界艺术宝库。

②帕拉蒂纳美术馆收藏拉斐尔的《椅子中的圣母》《戴面纱的女人》、提香的《英国人画像》等重要文艺复兴绘画大师的作品。

3.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c)

(1)佛罗伦萨是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城市之一,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14~15世纪一跃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

(2)佛罗伦萨孕育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乔托、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众多文艺复兴巨匠,涌现出一大批文学艺术的杰作,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1.西斯廷小教堂中的著名壁画作品(b)

(1)拉斐尔的杰作:

《雅典学院》。

(2)米开朗琪罗的杰作:

《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

2.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宗教、建筑和艺术方面的成就(b)

(1)历史成就:

16世纪初,在旧圣彼得教堂基础上改建,先后由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参与修改和施工,1626年竣工。

(2)宗教成就:

圣彼得大教堂不仅超过了罗马万神殿,而且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

(3)建筑成就:

教堂大圆顶是罗马全城的最高点,是真正的球面形,立体感更强;两个广场两侧柱子之间的光线互相掩映,产生复杂的明暗对比效果。

(4)艺术成就:

教堂内镶嵌有乔托的名画《小帆》与米开朗琪罗的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各种雕刻、壁画和玻璃镶嵌画都精美绝伦。

3.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贝尔尼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c)

(1)米开朗琪罗:

佛罗伦萨人,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之一。

①西斯廷小教堂壁画创作者。

在《创世纪》中,创作了一系列神学中的英雄。

用强健的体魄和突起的筋肉向世人表明,这是一个人类能够创造世界的时代。

②参与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与施工,设计教堂大圆顶,创作著名雕像《哀悼基督》。

(2)拉斐尔: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

创作著名壁画《雅典学院》,充分表现了其高超的写实技巧和人文主义思想。

(3)贝尔尼尼:

设计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及主祭坛上面镀金青铜华盖。

[突破·核心要点]

要点一 圣彼得大教堂

史料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由教廷总建筑师,也曾主管圣彼得大教堂建筑的贝尔尼尼设计。

广场以1586年竖立的方尖碑为中心。

……梯形广场的①地面向教堂逐渐升高,当教皇在教堂前为信徒们祝福时,全场都能看到他。

……在椭圆形广场的长轴上,方尖碑的两侧,各有一个喷泉,它们显示出广场的几何形状。

在广场中央,可以比较好地看到大教堂的穹顶,它向人们指示了一个观赏大教堂的最佳位置,多少弥补了一点因大教堂前面增加了一段巴西利卡、人们在一定距离内看不到完整的大穹顶的缺憾。

贝尔尼尼说,②柱廊像欢迎和拥抱朝觐者的双臂。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读史用史]史料中①强调教堂的“圣”和“威”,②指教堂的“迎”和“融”。

史料表明圣彼得大教堂设计寓意既体现了人文主义,又昭示着异教徒的皈依和罗马教皇的神圣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大教堂收藏的众多蜚声世界的艺术珍品。

提示:

米开朗琪罗的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乔托镶嵌画《小帆》、贝尔尼尼的雕塑《圣水钵》等。

要点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体现

史料

[识图解史]图一中世纪的圣母像圣母和圣婴坐姿僵硬,神态严肃,形象呆板;图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圣母温柔美丽,圣婴表情可爱。

图示显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将神人性化,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佛罗伦萨大教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提示:

佛罗伦萨大教堂被公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第一个作品,是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

它体现了不同于来世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而是崇尚理性,注重人性,追求现世幸福,肯定自我,乐观进取,尊重知识和人才的人文主义精神。

[精练·选考题组]

视角1历史解释——宗教改革与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1.(2018·绍兴3月测试)(加试题)“他借鉴了布鲁内列斯奇的大穹顶,但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从外观上看更有表现力,真正球面形的圆顶结构,表现出单纯、明确、浑然一体、无始无终的特点。

……如果非要找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形象的话,这个穹顶可以是一个答案。

”下列与此建筑相关的言语,正确的是(  )

A.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与修缮此建筑的“赎罪券”有关

B.建筑边有乔托设计的白色大理石钟楼,称为“乔托钟楼”

C.建筑内有米开朗琪罗所作的著名天花板壁画《创世纪》

D.彰显了人类的勤勉和力量,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解析 “借鉴布鲁内列斯奇”“球面形的圆顶结构”“文艺复兴时期”可知此建筑为圣彼得大教堂。

1517年,教皇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的名义大量出售“赎罪券”,引发宗教改革,故A项正确;乔托没有参与设计圣彼得大教堂,故B项错误;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壁画是在西斯廷小教堂中创作的,故C项错误;“彰显了人类的勤勉和力量”的是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故D项错误。

答案 A

视角2史料实证——西斯廷小教堂壁画

2.(2015·9月浙江选考调研)下图是米开朗琪罗为某一教堂所创作的著名壁画(局部),这一教堂是(  )

A.科隆大教堂B.西斯廷小教堂

C.圣彼得大教堂D.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解析 由图可知,该壁画是《最后的审判》,这是西斯廷小教堂祭坛后面墙壁上的壁画。

答案 B

视角3时空观念——罗马文化遗产的辨识

3.(2017·浙江4月选考)世界文化遗产有其特定的时代性与区域性,下列所示罗马文化遗迹,按其建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解析 ①是图拉真纪功柱,②是圣彼得大教堂,③是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④是罗马大斗兽场。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先后顺序是④①②③。

答案 C

考点二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梳理·基础知识]

一、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

1.西方殖民者进行奴隶贸易的见证地(b)

(1)背景:

15世纪中期~19世纪,罪恶的奴隶贸易。

(2)概况

①位置:

非洲最西,距北美最近,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是进入非洲的天然跳板,连接非洲与欧、美大陆海上航线的重要枢纽。

②历史:

从1444年历经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的争夺,到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

③作用:

贩卖黑人奴隶的中转站与集散地,黑奴贸易的枢纽。

(3)代表建筑——奴隶堡

①概况:

18世纪,荷兰殖民者修建,戈雷岛的标志性建筑。

②作用:

关押、屠杀、交易黑奴的场所。

③警示:

近代血腥奴隶贸易的直接见证。

2.殖民主义的罪恶(b)

(1)时间:

15世纪中期至19世纪。

(2)动因:

随着欧洲殖民者对美洲新大陆的开发,许多种植园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

(3)过程:

奴隶贩子的船队从欧洲到非洲,在那里装上黑人,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再用贩卖所得从美洲购买蔗糖、烟草等物品,运回欧洲出售,称为“三角贸易”。

(4)影响:

给殖民者带来暴利,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3.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c)

戈雷岛曾经是罪恶的奴隶贸易集散地,三百年间被转卖出去的黑人奴隶多达2__000万,是人类黑暗历史和残暴罪行的见证,属于有特殊内涵,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将这类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的是要时刻提醒人们牢记历史,从中汲取教训,防止类似的罪恶、暴行重演。

二、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1.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罪行(b)

(1)根源:

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和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

(2)集中营的建立:

1940年,德国纳粹开始在奥斯威辛建立集中营。

(3)集中营的罪恶

①1942年,德国纳粹制定了消灭犹太人的“最后解决”方案,然后在欧洲占领区疯狂逮捕犹太人,并押送到奥斯威辛。

②奥斯威辛集中营成为一个有计划屠杀犹太人的中心。

有毒气室、焚尸间,残害犹太人。

③对犹太人进行分类:

送到各苦役营做苦工,或送到灭绝营进行毒杀。

④据估计,奥斯威辛集中营被害人数约在四百万人以上。

2.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c)

(1)是德国纳粹在人类历史上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的一个罪证。

(2)建立纪念馆表达对纳粹暴政的愤怒与对受害者的哀悼。

(3)作为第一批具有警示意义的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3.人类为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而做出的努力(c)

(1)1947年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建为殉难者纪念馆,划定默哀区,表达人类对纳粹暴行的愤慨与对受害者的哀悼。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作为第一批具有警示意义的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3)战后,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始终以反面教材的独特形态向后人见证着曾发生的历史悲剧。

(4)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代表德国政府表示哀悼。

1995年德国总理科尔重申德国政府的道歉。

[突破·核心要点]

要点一 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史料 戈雷岛濒临塞内加尔海岸,面向达喀尔,自15~19世纪,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是非洲海岸①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戈雷岛的建筑极具特色。

今天戈雷岛既是人类发掘研究的②考古遗址,也是旅游胜地和自然保护区。

——197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戈雷岛的评价

[读史用史]

(1)史料中①指奴隶贸易的见证,②指戈雷岛肩负着历史教育使命。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戈雷岛是近代血腥奴隶贸易的直接见证地。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塞内加尔重修奴隶堡?

提示:

展现西非古代文化和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的惨痛历史,目的是不忘这段灭绝人性、践踏人权的罪恶历史,铭记这段历史的惨痛教训。

在此基础上提倡非洲与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与对话,实现互谅,关注人类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全世界的和平发展。

要点二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警示意义

史料一 (2015·浙江10月选考T34改编)在希特勒看来,战争不仅是夺取“生存空间”的手段,也成为维护“优等种族”的目的。

为“彻底解决”犹太人,德国不仅进行了大规模屠杀,更建立了遍布各地的死亡集中营、毒气室、焚尸炉。

尽管纳粹分子企图销毁证据,但是这些遗址仍保留下来,并成为曾经发生的历史悲剧的重要见证。

——据丁建弘《德国通史》整理

史料二

[读史用史]

(1)史料一中“历史悲剧重要见证”的遗址为史料二图示奥斯威辛集中营,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特点。

根据史料一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实质。

提示:

特点: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建造的规模最大的集中营和灭绝营,是纳粹实行种族灭绝的铁证。

实质:

对外侵略性与种族灭绝性。

(2)1979年,奥斯威辛集中营作为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警示世人,牢记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精练·选考题组]

视角1综合考查戈雷岛

1.(2016·4月浙江选考)近代殖民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怪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奴隶贩子把从各地绑架、诱拐或交易来的黑人押解到这里,男人、妇女和孩子分开关押,然后在院内进行买卖。

成交的奴隶很快就会被买主装上贩奴船运走,从不耽搁。

……正面底部的中间有一条走廊直通后门,后门外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手足被枷锁铐住的奴隶就从这里被赶上船,贩卖到异国他乡。

因此,这座门又称作“不归之门”。

——《历史》选修6

材料二 15世纪,葡萄牙首创了使用黑人奴隶劳动力的甘蔗种植园模式。

16、17世纪之交,这种模式被英国人和法国人引入加勒比海诸岛,挽救了白人殖民地的经济颓势。

此后,从非洲贩来的黑奴数量直线上升。

随着奴隶种植园在美洲的大量建立,金、银矿山的开采也引进了黑人奴隶制。

每年由美洲运往欧洲的主要由黑人劳动力生产的白银有50万磅,黄金1万磅;蔗糖、棉花、烟叶、木材等黑奴种植园生产的热带产品大量运往欧洲,成为生产出口工业品的原料,这促进了人类史上开篇未有之世界贸易的发生。

——摘编自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

(1)指出材料一所描述的建筑物的名称及其建造者,说明以它为标志的地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早期殖民主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答案 

(1)奴隶堡。

荷兰殖民者。

原因: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活动的中转站,殖民主义罪恶的历史见证。

(2)特点:

贩卖黑奴,全球性掠夺,不平等贸易。

影响:

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加快了世界市场建立的步伐;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其卷入近代化进程;促使区域史开始逐渐演变为全球史。

视角2历史解释——对戈雷岛的认识

2.下列关于戈雷岛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相继被荷兰、法国、葡萄牙等殖民国家占领 ②是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活动的中转站 ③是旅游胜地也肩负着历史教育的使命 ④荷兰殖民者18世纪在岛上修建了奴隶堡

A.1处B.2处

C.3处D.4处

解析 15~19世纪,这个岛屿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占领,故①错误;戈雷岛在欧洲殖民者统治下,虽数易其主,但无论是在葡萄牙、荷兰,还是法国殖民统治时期,都一直充当贩卖黑人奴隶的中转站的角色,故②正确;同世界上其他旅游胜地相比,戈雷岛没有绮丽的风光美景、灿烂的艺术名胜,它的出名,是来自这里保存的奴隶堡、炮台和一尊尊大炮所记载的非洲人民被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奴役、压榨的苦难历史,故③正确;奴隶堡是18世纪荷兰人修建的,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视角3史料实证——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认识

3.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小镇,但在现代史上与它紧密相连的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滔天罪恶,因为在此地德国纳粹曾对犹太人实施(  )

A.童工剥削B.隔离居住

C.种族灭绝大屠杀D.奴隶贸易

答案 C

视角4家国情怀——世界警示文化遗产的目的和宗旨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置世界警示文化遗产的宗旨是(  )

A.杜绝人类社会彼此杀戮的罪恶行径

B.批判种族主义的反动谬论

C.呼唤人类珍惜生命权,反省重蹈覆辙

D.追悼在人类杀戮中蒙难的亡灵

答案 C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浙江5月预测二)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3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

该设计反映出(  )

A.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B.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解析 材料时间是15世纪前半期,不是启蒙运动时期,窗洞设计体现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自由精神的向往。

故选A项。

答案 A

2.(2018·浙江5月预测一)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佛罗伦萨和全盛时期的中心罗马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列属于拉斐尔留存的文化遗产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②项的作者是波提切利。

排除②项,故选C项。

答案 C

3.(2018·温州六校高二期中联考)教堂外观最显著的部分,就是在远处可以看见的大圆顶。

为解决跨度过大又没有立柱支撑的难题,大圆顶被设计成两块半圆形的壳形结构,再用辐条状的肋进行加固,使大圆顶成为真正的球面形,显得立体感更强。

该大圆顶的设计者应该是(  )

A.布鲁内列斯奇B.乔治·瓦萨里

C.布拉曼特D.米开朗琪罗

答案 D

4.(2018·杭州高二期末)下图为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贝尔尼尼等参与设计和施工的某教堂,下列关于该教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B.为提高佛罗伦萨共和国声誉而建

C.是教皇朱理二世为树立罗马教廷的威信而建

D.教堂里收藏着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

答案 C

5.(2018·金华十校高二期末)有一座欧洲教堂被称为“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罗马教皇的教廷”。

该教堂是(  )

A.科隆大教堂B.西斯廷小教堂

C.圣彼得大教堂D.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答案 C

6.(2018·9+1高中联盟高二期中)下面两个建筑的大圆顶都非常具有特色,它们共同体现的精神不包括(  )

A.人文精神B.科学精神

C.公民精神D.理性精神

答案 C

7.(2018·杭州高二期末)戈雷岛是非洲大陆最西端的一个海岛,岛上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欧洲殖民者争夺的对象,戈雷岛曾被几易其手。

下列对戈雷岛的争夺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国—葡萄牙—荷兰—英国

B.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

C.荷兰—葡萄牙—法国—英国

D.葡萄牙—法国—荷兰—英国

答案 B

8.(2018·湖州高二期末)《世界风景名胜纵览》认为:

“戈雷岛遗址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反映了18世纪末的灿烂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

岛上房屋传统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这一文明与野蛮交织的矛盾现象。

”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灿烂文明”指的是近代工业文明

B.“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指的是奴隶贸易

C.戈雷岛是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中转站

D.岛上最有名的建筑是葡萄牙殖民者修建的奴隶堡

答案 D

9.影片《辛德勒名单》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遭纳粹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辛德勒去世后,按照犹太人的传统,被作为“36名正义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从辛德勒的事迹中,我们能感受到的有(  )

①人类的良知 ②反对纳粹的智慧 ③法西斯纳粹的残暴与非人道 ④要汲取历史的教训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D.①②③④

答案 D

10.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戈雷岛和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目的是(  )

A.督促相关国家保存好这两个历史遗址

B.推动相关国家旅游业的发展

C.给下一代提供相关的历史知识

D.提醒人们牢记历史,汲取教训,防止类似罪恶重演

解析 D项体现了设立警示性文化遗产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2018·绿色教评联盟3月联考)近代西方文明首先兴起于意大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特殊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的贵族阶层的历史。

……至少是在皇帝和教皇为唯一的但是软弱的君主的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大多数城市很早就发展成为虽非合法但在实际上独立的城邦……在大多数中心城市中,特别是在佛罗伦萨占有统治地位的商人阶级,到了13世纪,一方面从事远距离的贸易,一方面生产呢绒——这是欧洲最早的主要出口工业。

佛罗伦萨大教堂建筑群

——摘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教堂建筑作为宗教建筑的一部分,同样是通过建筑形象来表现它的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与宗教仪式……(圣彼得大教堂)的不可替代,不仅因为在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里陈列着无数的艺术珍品,更因为在它长达一个世纪的建造历史上,文艺复兴时期几乎所有重要的建筑师和艺术家都参加过教堂的设计和装饰。

——据《名建筑赏析:

圣彼得大教堂》等资料编写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大多数城市很早就发展成为虽非合法但在实际上独立的城邦”的原因。

为什么说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造,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2)阅读材料二,请您从教皇的角度,分析文艺复兴在罗马进入鼎盛时期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圣彼得大教堂的文化遗产价值。

答案 

(1)原因:

贵族阶层的影响;天主教会强盛,世俗王权弱小;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区。

(答出两点即可)理由:

为提高共和国的声誉和公民的自豪感,当局决定建造一座更宏伟、更能体现公民精神的大教堂;大圆顶是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的圆顶;大教堂的建成,彰显了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2)原因:

罗马教皇热衷于保护罗马帝国的遗迹,不得不向世俗的爱好让步,聘请人文主义艺术家们设计建造大教堂和宫殿。

价值:

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真正球面形的大圆顶设计影响深远;汇聚众多人文主义者的辛勤和智慧,保留了大量的艺术杰作,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

12.(2018·十校联盟3月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形成后产生的一切,全是我们依靠智慧的特殊和敏锐性所发现、完成和使之精美的。

我们在周围见到的所有的东西,所有的房屋、树木、城市和地上的一切建筑,全是我们的,亦即人类的,因为都是人创造的。

这一切东西是如此之多,如此好……甚至可以认为不是人的,而是天使的作品,我们的绘画、建筑、艺术、科学,我们的智慧,我们几乎所有的发明,我们的创作。

——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

材料二 以意大利,或者说以佛罗伦萨这种城市共和国为代表的发展模式与英法模式略有不同……城市的独立自主愈来愈强,终于与封建体制断然隔离,发展为封建社会内部的一个表现新社会征候的核心,亦即旧体制“面”上的一个新社会的“点”。

这种模式我们可称之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发展模式。

——朱龙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1)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