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7948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7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docx

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

  这是幼儿大班观察笔记5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观察记录,供参考学习。

  大班观察笔记大全

(一):

  观察对象:

全班幼儿

  观察时间:

  观察实录:

  用餐的时间又快到了,小宇悄悄地走到我的身边,凑近我的耳朵说:

“洪教师,我告诉你,昨日晚上是我自我吃的饭。

”我摸摸他的头,微笑着说:

“小宇你提高了,在家能自我吃饭了,我相信在幼儿园也必须吃的比以前快了。

”此时他也笑着离开了我,嘴里还在说:

教师表扬我了。

在我请小朋友洗手时,平时总是慢慢的小宇却意外地排在前面。

当他端着香喷喷的饭菜时,他的脸一下子由晴转阴,手拿筷子并支撑着下巴,一副不爱吃饭的样貌。

看到这样的情形,我及时用反常的话语刺激他:

有的的小朋友吃饭很慢,你们看看小宇的本领真大,已经吃了很多饭了。

我的话刚停,他的筷子开始动了,眼睛还不时地看着我。

  观察分析:

从这个实例中能够看出,小宇并不是一向不愿意自我吃饭,而是他有挑食的坏习惯。

开始他吃饭的情绪还是较高的,当他看着不合自我口味的菜,就开始有不想吃饭的渴望了,所以有如此的表现。

  教育措施:

  1、鼓励、引导幼儿自我用餐

  2、利用同伴去影响小宇愿意用餐

  3、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4、与家长坚持联系,构成一致的教育方法

  大班观察笔记大全

(二):

  观察对象:

全班幼儿

  观察时间:

2011年4月

  观察地点:

户外操场

  观察事件:

  一天,孩子们做完作业后,我带他们到户外玩滑梯,交待了注意事项和规则后,孩子们都兴教勃勃地玩了起来。

刚开始时,孩子们都排着队照着安全的姿势滑下来,可玩着玩着有个别的孩子头朝下趴着滑了下来,我提醒他们这样不能玩,不安全后,他们恢复了最先的玩法。

可是又过了一会儿,又有几个孩子开始趴着滑了,并且其他的孩子也跟着去尝试。

看到孩子们这样不守规则,很是生气,本来想再次阻止时,转念一想,孩子们为什么喜欢这样玩呢,我也想一探究竟。

  我问到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玩,他们对我说:

“坐着玩,滑得慢,趴着玩,滑得快。

”金小诺还说:

“趴着比坐着好玩些。

”我观察了一下,孩子们讲的还是有必须的道理的。

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阻力的存在,坐着的阻力可能比趴着的阻力大。

看孩子们多了不起。

所以,我尊重了幼儿的想法,支持了他们的做法。

孩子们玩得更开心了。

  观察分析:

  滑梯是孩子们玩得最多,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可常规玩法玩久了还是会有些乏味,于是他们就去探索一种更趣味的玩法,让他们喜欢的活动更富挑战性,所以孩子们在教师的再三劝阻下,依然想不断去尝试。

  观察措施:

  1、了解幼儿的需要,兴趣、本事,尊重幼儿的个性,支持引导幼儿的发现。

  2、让孩子们自我讨论新玩法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维持滑滑梯的秩序和安全。

  3、赏识幼儿的本事,更好地发掘幼儿的潜能。

  大班观察笔记大全(三):

  观察目标

  1、了解小车的玩法,增强腿部肌肉力量。

  2、幼儿能够按规则进行骑行活动。

  观察记录[由..整理]

  这学期刚刚开始了骑行区的活动,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有兴趣,一部分小朋友先开始玩,王柄皓小朋友跨上平衡车开始骑,他先往草坪上骑了过来,草坪上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分散游戏,于是我提醒到:

“自行车要到跑道上去骑哦,草坪上小朋友太多了容易撞到哦。

”于是他转了个弯,往跑道上骑了去,在跑道上遇见了宋昕悦,宋昕悦对王柄皓说:

“能够借我玩一会吗?

”王柄皓说:

“我再玩一会,等一下再给你骑好吗?

”宋昕悦说:

“好的。

”于是,王柄皓在跑道上骑了一圈后,跑回来找宋昕悦,对她说:

“你骑一会吧。

”宋昕悦骑上车后,王柄皓在边上看着她,对她说:

“要在跑道上骑。

  分析评价

  由于车子的数量有限,先让一部分小朋友玩,还有一部分小朋友先玩分散游戏。

玩骑行游戏时,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已经会骑小车了,而一开始没有统一的讲清楚规则,导致王柄皓等小朋友将小车骑到了人较多的草坪上,下次玩之前必须要先强调规则。

并且我发此刻游戏中幼儿已经具备了分享的意识,和同伴的交流也得到了提高,懂得有计划的玩,先是我玩再是你玩,还能够采纳教师提出的提议,同时告知其他小朋友,这是一个十分好的表现。

  支持策略

  在车子数量上没办法满足孩子同时进行游戏,那就分批玩,也能够让孩子之间进行协商。

大班的孩子大部分都具备了分享合作的意识,教师只需提出要求,放手让孩子自我遇到问题,先自我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教师从旁辅助。

  大班观察笔记大全(四):

  翟紫涵是个异常聪明活泼的孩子,他们班上的教师都一致夸奖她是教师得力的小助手,班上小朋友的好榜样。

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等都很不错,大家都很喜欢她。

  今日的美术课上,大二班要画的是太空船。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星球大战》的播放给小朋友时,她就下位来到教师面前,要求陈教师抱抱她,亲亲她。

然后在教师展示太空船的图片进行提问时,她很进取的举手,并再次下位,走到教师跟前回答。

很快,在教师示范太空船的绘画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时,她边跟着陈教师画边问她画的对不对,我忽然觉得她今日有些反常,至少并不像他班上教师说的那样。

因为她平时是个守纪律的好孩子,绝对不会像今日这样随便下位和说话。

等过一会,在陈教师给小朋友们交代清楚绘画技巧及上色要求之后,她又询问了好几次,才回到座位上画了起来。

我走到她位上,发现她画的有些潦草,描边不够流畅,涂色也不太完满,我又翻看了他平时的图画,觉得这次她画的极不认真。

她还边画边看我,向我打招呼。

我对她说:

"紫涵,再画的细致些。

"她就撅起了小嘴……

  下课后,我和她聊天才明白,原先他妈妈刚生的小弟弟生病了。

别看她年纪小,却很懂事,回家后还会帮妈妈带弟弟,只是有时候觉得妈妈的关爱少了,有时候自我能做的事情也要妈妈帮忙,其实她只是想得到妈妈的爱。

虽然妈妈对她的爱没有变,但她也会有自我的细心思。

在幼儿园里,她总喜欢围绕在教师的身边,抱抱教师,亲亲教师,她只是想得到教师更多的关爱而已。

其实,孩子和成人一样的心理,期望得到别人的爱,一样有着细腻的感情需求,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多注意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他们多一点关爱,也许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左右孩子幼小的心灵和他的喜怒哀乐。

  大班观察笔记大全(五):

  今日,我们吃的是面条。

小磊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筷子夹起面条汤,放在嘴边吹一吹放入嘴中。

他喝了无数口汤可是就是不吃面条。

我这是走过去,对他轻轻地说:

“我们要使劲吃饭,回家可没有以前那么多好吃的了,吃的多身体好,长的高的。

”听完后,他说:

“妈妈说了我好好吃饭会长很高很高的。

”我说:

“对!

我们小磊小朋友可棒了,此刻都自我吃饭了!

”听完,他开始用筷子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嘴中。

这时,我拿起碗夹了一大口面条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一向盯着我的筷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

喂了几口他说:

“我要自我吃。

”我便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完了。

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

“教师,我都吃完了。

”我表扬了他,发给他一朵小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里也这样。

他点点头,十分高兴,不时拿着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分析记录

  从今日观察的情景看来,小磊小朋友在家里长久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懒得自我吃饭。

他吃饭时对他人存在着依靠性,这与他长期由父母喂养要必须关系。

可是在今日教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比较有目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自我吃饭,这比过去有很大的提高。

当教师表扬他时候,他十分高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忙,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采取措施

  继续采取第一阶段的措施方法,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掌握明明小朋友在家的吃饭情景。

奖励对他很有帮忙,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刚由中班升上大班的大一班,38名幼儿,活泼聪明可爱,幼儿的自我意识很强,大胆创造,各方面的本事都很强。

  大班观察笔记大全(六):

  今日,我们吃的是面条。

小磊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筷子夹起面条汤,放在嘴边吹一吹放入嘴中。

他喝了无数口汤可是就是不吃面条。

我这是走过去,对他轻轻地说:

“我们要使劲吃饭,回家可没有以前那么多好吃的了,吃的多身体好,长的高的。

”听完后,他说:

“妈妈说了我好好吃饭会长很高很高的。

”我说:

“对!

我们小磊小朋友可棒了,此刻都自我吃饭了!

”听完,他开始用筷子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嘴中。

这时,我拿起碗夹了一大口面条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一向盯着我的筷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

喂了几口他说:

“我要自我吃。

”我便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完了。

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

“教师,我都吃完了。

”我表扬了他,发给他一朵小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里也这样。

他点点头,十分高兴,不时拿着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分析记录

  从今日观察的情景看来,小磊小朋友在家里长久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懒得自我吃饭。

他吃饭时对他人存在着依靠性,这与他长期由父母喂养要必须关系。

可是在今日教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比较有目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自我吃饭,这比过去有很大的提高。

当教师表扬他时候,他十分高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忙,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采取措施

  继续采取第一阶段的措施方法,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掌握明明小朋友在家的吃饭情景。

奖励对他很有帮忙,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大班观察笔记大全(七):

  观察教师:

董教师观察班级:

大一班(白云班)

  观察对象:

张紫涵性别:

  观察时间:

20年2月22日

  观察地点:

活动室

  观察背景:

紫涵小朋友各方面十分优秀,聪明、活泼、懂礼貌,好奇心强,无论对什么活动总有创新精神,喜欢表现自我。

为此,经常受到教师的称赞和表扬,是每个教师心目中的最爱。

在家呢,独生女,家庭条件优越,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任其摆布,从而造成了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和唯我独尊的不良品质。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学会谦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孩子谦让是我们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项资料,对孩子今后取的成功相当重要。

  观察实录:

今日的操作活动是用橡皮泥装饰《漂亮的男孩女孩》,活动开始,我先给孩子展示了示范画及制作过程,激起孩子兴趣后,便给每个小组发下材料进行操作,当发到第三组时(紫涵那组),操作盒刚放到桌子上,紫涵‘唰’的就把橡皮泥里的操作工具抓在了手里。

  孩子们认真的操作着,都忙着为自我设计的男孩女孩穿漂亮的衣服,装饰眼睛、鼻子、嘴巴、扎麻花辫子等。

这时,三组的书展告诉我:

“教师,我们这组的黑色橡皮泥不够用,”“为什么?

”“紫涵自我都拿着,不给我们用,”三组的孩子齐声回答。

黑色橡皮泥就一块大的,我一再强调要轮流用的。

当我问紫涵时,她竟然认真的说:

我还没用完。

  实施措施与效果:

应对紫涵的行为,我先是采用了说服教育,讲道理:

让她了解团体与个人的关系,把自我从“我”的概念中摆脱出来,让她懂得,大家生活在一齐,你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同样有享有的权利,不能一人独占,要想着别人。

就像操作中的工具、黑色橡皮泥本来就不多,如果轮流用是完全能够的,你要装饰眼睛、头发等,但别的小朋友也要装饰啊,假如别人也这样都自我拿起来的话,你怎样用啊?

之后又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我的一番话,紫涵好像意识到了自我的不对,便拿过操作工具(塑料小刀),从手里的大橡皮泥上切下了一小块,然后把大的一块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说:

“我们每人切一小块一齐用吧!

”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操作着,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此刻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都给予孩子。

无论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长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

因为是一个,也不会有人去和孩子争抢,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明白如何去分享,从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谦让。

  所以孩子良好品质的构成,是家园共育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首相要以身作则,当孩子有谦让行为时,应及时给予鼓励,经过家长的言语强化,让孩子懂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受欢迎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将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及时引导。

我相信,只要我们多注意这方面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大班观察笔记大全(八):

  1、观察环境:

活动室

  2、观察目的:

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快快的把饭菜吃完。

  3、观察实录:

午餐时间到了,多数小朋友都快速的搬好小椅子,小便洗手准备用餐了,可是楠楠还在那磨磨蹭蹭的一向没有把小椅子搬到位置上。

我提醒了几次之后最终搬好小椅子了,结果又在厕所磨蹭了不出来。

等她坐好位置上开始用餐,其他小朋友都已经几大口吃下去了。

我兜了一圈之后发现楠楠的饭菜几乎没有动,询问情景:

楠楠,为什么不吃饭呀楠楠回答:

我不喜欢吃洋葱。

  4、分析:

  楠楠是个比较挑食的孩子,经常会剩很多饭菜,怎样劝说都没用,最终还是倒掉。

今日又遇到了不喜欢吃的洋葱,所以一开始就磨磨蹭蹭的不愿意搬小椅子。

很多幼儿在家也是如此,不喜欢吃的蔬菜就不吃,有的家长明白孩子不喜欢吃的家里就不做这个菜,这样时间久了,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不吃这个菜了。

  5、措施:

  首先,我们每一天开饭前组织幼儿猜猜今日吃什么用猜菜名的方法营造了良好的餐前气氛,增进了幼儿的食欲,愿意欢乐进餐。

孩子是需要鼓励的。

而对于小班幼儿,成人给予他们的鼓励应当是生动活泼并且是幼儿能直接感知的。

其次,模仿是小班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经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饮食习惯。

所以我们在进餐习惯培养中经常将鼓励与树立榜样相结合,如“宝宝的牙齿真有劲儿,一口饭一口菜,放在嘴里一齐嚼,饭菜的味道会更好”;“小朋友吃饭可专心了,安安静静吃饭肠胃最舒服”;“小朋友的小碗里真干净,一点食物都没剩,看看谁能比他还棒”如此等等。

教师只要表扬了某个小朋友,立即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

  大班观察笔记大全(九):

  时间:

5月26日午时4:

25

  地点:

活动室

  小朋友陆续离开幼儿园了,活动室里还有五六个孩子坐在一齐玩雪花片。

飞飞刚用雪花片插了一把“宝剑”,他的妈妈来了。

我摸摸飞飞的头说:

“看,妈妈来接你了。

”飞飞抬起头,看着妈妈说:

“我还要玩一会儿。

”妈妈站在门口说:

“不行,赶快走~”飞飞大喊:

“我要玩。

”妈妈生气地说:

“你再不走,我走了。

”“不,我还要玩一会儿。

”我见状立即对飞飞说:

“妈妈回去还要做饭,我们就玩一小会儿,好吗,”飞飞高兴地答应了。

于是,我示意让飞飞的妈妈到活动室里等他一会儿,飞飞的妈妈一脸不高兴地坐在飞飞的边上。

飞飞拿着他插的宝剑在冰冰身边走来走去,说:

“我是奥特曼,打死你这个怪兽。

”说完,他用“宝剑”刺向冰冰的胸口。

“宝剑”断了,于是飞飞用手当宝剑,在冰冰身上乱打,冰冰哭着喊:

“教师,他打我。

”飞飞的妈妈看见冰冰哭了,站起身来,“啪啪”给了飞飞两个耳光,气愤地说;“打呀,你再打打看。

”飞飞嘴巴一咧,大哭起来飞飞的妈妈生气地拉起飞飞的手,一边朝活动室门口走去,一边说:

“看我回家怎样治你。

  分析:

  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是经过两条途径获得的:

一是观察学习,二是直接学习。

其中观察学习是儿童行为获得的最主要来源,孩子辨别是非的本事差,但模仿性强,飞飞对于动画片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以及妈妈不恰当的惩罚方式都强化了他攻击性行为的发展,起到了增加儿童攻击的消极作用。

这是因为某些惩罚手段本身就具有攻击行为榜样的性质。

儿童在“适宜”的情景下,会把别人惩罚他的这些手段用来攻击他人。

  行为专项训练:

由于标标小朋友与同伴交往本事差,解决问题的本事差,所以,培养他合作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平时,我经常让他当值日生,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和其他小朋友一齐分勺子、分碗、分盘子;使他能学会约束自我的行为,学会与同伴交流。

  大班观察笔记大全(十):

  观察目的:

  1。

尝试大胆举手发言,不害怕。

  2。

主动清楚地表达自我的想法,增强自信心。

  观察情景记录与分析

  片段:

在今日的语言活动《看云去》开展之前,我把小静请到了身边,拉着她的小手,亲切的与其交谈。

我问:

“小静,喜欢上管教师的课吗?

”她微笑着点点头,“管教师可喜欢小静上课时认真的样貌呢,管教师一向期望能看到你举手发言,好想听小静回答问题,你愿不愿意呀?

”她说:

“愿意。

”“恩,管教师最喜欢在课上进取动脑,大胆举手发言的孩子了,你认真听清问题,想到了什么就能够举手说,大声的告诉大家,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大胆地表达就是勇敢的好孩子,懂吗?

”她点点头。

在活动中,当问及:

“你刚才看到的云是什么样的?

像什么?

”和“如果请你把云朵画下来,你准备怎样画?

”时,小静也进取举手,最终能大胆的表达出自我的想法,这是一个大大的突破,我及时用她喜欢的图形宝宝奖励了她,她的笑容更甜美了。

  分析:

小静是个自理本事较强的幼儿,平时就默默无闻,多数只与固定几个幼儿交流。

在教育活动中,更难见到她举手发言,有时被点到名字后,就一副害羞的样貌,站着不说话。

平时我也力图不断的引导她大胆回答,却多是以失败告终。

  指导策略

  1。

我为她的提高感到欣慰,当然今后我也会继续持之以恒地鼓励支持王静,帮忙她构成进取动脑,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相信她的自信心会在教师的一再鼓励下逐渐建立,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不一样发展、表现、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支持,才能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

  2。

借助这个实例,鼓励教育其他不敢大胆表达的孩子也要进取勇敢,参加各项活动,增强自信心。

  大班观察笔记大全(十一):

  观察对象:

  观察地点:

教室

  观察时间:

20.10.17

  观察目的:

培养良好安静的学习习惯

  观察实录:

  小朋友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小朋友,上课思维活跃,能回答很多问题,这样很好。

只是上课纪律不好,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只要会的就张口回答。

今日在数学“去超市买东西”的活动时,我说:

“此刻我请小朋友去买一袋薯片,薯片要九角钱,(一个雪花插片表示一角钱)请小朋友想一想应当拿几个雪花插片?

”张口就说:

“拿九个。

”并且还和旁边的小朋友一齐吧雪花插片抢来抢去,可是经过教师提醒后就不再去栋雪花插片了。

教师让小朋友拿九个雪花插片摆在桌子上,摆的很快,所以我让他当班长,检查其他小朋友。

  观察分析: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本事较弱,动手本事强

  观察措施:

培养良好安静的学习习惯,多做一些静的工作和幼儿感兴趣的事情。

及时与家长沟通,更全面了解幼儿情景,到达更好的教育效果。

  大班观察笔记大全(十二):

  笔者在一所幼儿园的日常观察中认识了一个叫明明的大班男孩,他是中班学期末转到目前所在班级的。

明明在团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打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

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景下还会去告状。

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

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明白惹教师生气的坏孩子。

笔者选取了与教师采取孤立的教育方式相关的几个场景,想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我的看法。

  场景一:

  立刻就要进行团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我的座位上坐好,教师开始讲述今日教学活动的主要资料。

明明坐在自我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

可儿皱了皱眉,将自我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明明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我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

教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

"教师,你看明明。

"教师最终大声地对明明说道:

"明明,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

"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明明被教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教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

可儿之后又说道:

"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日开始谁都不许惹明明,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

"教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

对于教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听到了。

"明明使劲地绞着自我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貌,但随着教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貌,东张西望,不明白在想什么。

  场景二:

  在大班上算术课的时候,明明被放在装饰桌上的电动圣诞老人吸引住了。

那是胖胖从家里带来的,作为圣诞节的礼物放在圣诞树下,只要一按开关,圣诞老人就会不停地拉手中的小提琴,奏出好听的音乐。

明明对它已经关注很长时间了,无奈,教师不让玩,作为班级的一种装饰,小朋友只能看看。

他没在注意听教师讲话,时不时用小手碰一下圣诞老人,最终教师忍不住叫了起来:

"明明,你在干什么?

"他吓得缩回自我的手,坐到小椅子上。

教师生气地盯着他,过了一会儿才继续上课。

  场景三:

  在吃午饭的时候,明明和诚诚被安排单独坐一桌,他们本来是应对面坐着的,明明想和诚诚挨得近一些,他想坐到诚诚的旁边,所以他将椅子向诚诚的左边挪过去,没等他坐下来,诚诚"嗖"地一下从自我的椅子上站了起来,他将自我的椅子也换了一个位子,又换到与明明对面的位置上。

明明紧追不放,他之后跟在诚诚后面挪。

两个男孩就这样一言不发地围着饭桌追了起来。

最终,诚诚火了,大声吼了起来:

"干吗,你?

教师说你调皮,让我们不要和你在一齐。

"明明哀求道:

"诚诚,你就让我和你坐在一齐吧。

""不行,"明明还是追着诚诚不停地哀求:

"让我们坐一齐吧。

""不行,就是不行!

"诚诚坚决不一样意。

这时,教师听见这边声音很大,望了过来,明明只好一脸无奈地坐到诚诚的对面。

  场景四:

  在区域活动时,明明拖着自我的小椅子,四处晃悠,他不明白该选什么游戏,这时美工区的几个孩子正有说有笑地画着画,明明向他们走去,还没靠近,就听见美工区的胖胖叫了起来:

"明明,你想干吗?

我们在画画,你不许过来捣乱!

"明明充耳不闻,他走过去,趴到画桌上,拿起一支画笔在胖胖的画纸上迅速地涂了两笔。

"你干吗?

厌恶,走开!

"明明还是趴在那儿不动,其他的孩子开始使劲地推他,涓涓大声叫起来:

"教师,你快来呀,明明又在捣乱。

"正在忙碌中的教师生气地走了过来,说道:

"你们整天就是明明长明明短的,小嘴巴就明白叮住明明,烦都被你们烦死了。

好了,下次不许再到我这儿说明明的不好了,明明此刻变好了,你们不许欺负他!

"其他的孩子不说话了,明明在画桌旁坐了下来,可没有小朋友和他说话。

  分析:

  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

  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

教师想经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可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反而对明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明明在自我善意的行为受到同伴的误解并遭到拒绝之后产生了破坏性的行为(如在场景四中他被同伴拒之千里之后,恶意地去破坏同伴画的画)。

  其次,教师在意识到自我教育方式不妥之后,想立即改变这种孤立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如在场景四中教师对其他孩子频频告明明的状时做出的反应);原因在于:

其一,年龄越小的孩子向师性越强,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大班孩子的道德认知还处于他律阶段,教师作为孩子眼中的威严,她的话尤其是命令性的语言对孩子的话就是确定事物的标准。

教师经常当众批评明明,甚至动员其他孩子"不要理明明"的命令,很快被孩子理解并坚决地执行(如在场景三中诚诚对明明说的那些话)。

其二,明明给同伴的坏印象部分是由于他自我调皮经常受批评造成的,教师孤立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即使是明明善意的动机和行为也会被其他孩子误解并拒绝,应对同伴不分原因的排斥明明显然受到了必须程度的挫折,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情景下,他采取了消极的行为方式予以反击(如在场景四中,明明其实是想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