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7999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docx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棉花苗期:

棉花出苗到现蕾的时期。

2.棉花蕾期:

棉花从现蕾到开花的时期。

3.花铃期:

棉花从开花到吐絮的时期

4.吐絮期:

棉铃开始吐絮到全田收花基本结束的时期。

5.棉花果枝:

能直接现蕾结铃的分枝。

6.棉花叶枝:

不能直接现蕾结铃的分枝。

7.有限果枝:

果枝只有一个结,顶端着生蕾铃,称为有限果枝。

8.无限果枝:

果枝有多结的称无限果枝。

9.棉花的无限生长习性:

在温度、肥水和光照条件允许下,棉花可以不断增长新叶、新枝和幼蕾。

10.3/8叶序:

8片叶刚好围成3周,第9片叶与第一片叶在垂直面上的叶序。

11.棉花现蕾:

棉株第一果枝上出现肉眼可见(3mm长)的三角形苞片幼蕾的现象。

现蕾期:

在生产中把群体中,50%以上棉株开始出现第一个直径达3mm的花蕾时称之为现蕾期。

12.盛蕾期:

50%以上棉株第四台果枝现蕾时称之为盛蕾期。

13.伏前桃:

7/15以前开花的成铃

14.伏桃:

7/16至8/15期间开花的成铃

15.早秋桃:

8/16至8/25期间开花的成铃

16.晚秋桃:

8/26至有效开花结铃终止期(9/15)开花的成铃

17.单铃重:

是指单个棉铃的子棉重量

18.衣分:

指百公斤子棉中皮棉占子棉的比重。

籽指:

100粒棉花种子的重量。

19.长势:

棉株不同时期生长发育速度

20.长相:

棉株不同时期的外部形态特征

21.双低油菜:

芥酸和硫苷含量低于相应标准的油菜品种。

22.油菜苗期:

油菜从出苗(子叶平展)到现蕾历经的时期

23.蕾薹期:

从现蕾到初花为蕾薹期

24.油菜现蕾:

指扒开主茎顶端1~2片幼叶可见到明显花蕾的时期。

25.油菜抽薹:

油菜一般在现蕾时(或前或后),主茎节间开始伸长,当主茎薹高达到10cm时,称为抽薹

26.角果发育成熟期:

油菜从终花到角果、种子成熟为角果发育成熟期

27.油菜有效分枝:

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有效角果的分枝。

28.油菜“早花早薹”:

油菜冬前和越冬时出现抽薹和开花的现象

29.冬发油菜:

幼苗有9-10片绿叶,LAI1.5以上,开盘直径30cm以上的油菜。

30.冬性型油菜:

对低温要求严格,一般需在0-5℃低温条件下经历30-40d才开始花芽分化的油菜

31.春油菜:

春天播种的油菜。

32.冬油菜:

冬天播种的油菜。

33.分段结实:

遇到0℃左右的低温则会发生冷害,正在开放的花大量脱落,幼蕾发黄,出现花序上分段结实现象。

34.阴角:

只有角果皮而无种子或只极少的不饱满种子的角果。

35.平展型玉米:

植株较松散,叶片与茎秆的夹角大于30°的玉米。

36.紧奏型玉米:

植株紧凑,叶片与茎秆的夹角小于15°的玉米。

37.玉米棒三叶:

玉米的穗位叶及其上下两片叶。

38.匍匐根:

在地下茎的上部各节上陆续发生的不定根,称为匍匐根

39.马铃薯的生育期:

马铃薯块茎出苗到块茎停止膨大和茎叶枯黄的整个生育过程日数。

40.马铃薯的退化:

马铃薯经一年或数年种植后,各种性状变差,产量降低的现象。

41.秋发型栽培:

促进油菜秋季发棵、充分发挥油菜高产潜力的栽培技术。

42.油菜根颈:

油菜上子叶以下至开始发生侧根的这段幼茎。

43.油菜盛花期:

全天植株开花最集中的时期

44.油菜初花期:

全田75﹪植株主花序基部第一朵花开始开放的时期。

45.油菜终花期:

全田75﹪植株花序完全凋谢为终花期。

46.棉花育苗移栽:

预先在苗床育苗,然后再移栽到大田里的方式。

47.马克隆值:

单位长度棉纤维的重量。

48.双膜棉:

是指在棉花营养钵薄膜育苗的基础上,移栽时再用地膜覆盖。

49.拔节:

水稻基部节间开始显著伸长,株高开始迅速增加的现象。

50.垩白度:

垩白米率与垩白面积的乘积为垩白度。

51.垩白米率:

是整精米中垩白米粒的百分比

52.垩白面积:

是垩白占整粒米投影面积百分比。

53.返青期:

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称返青期。

54.分蘖:

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生长形成的分枝。

55.分蘖节:

水稻在拔节之前,基部节间并不伸长而聚集在一起,分蘖着生在基部群集的节上,统称为分蘖节。

56.分蘖期:

从4叶出生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节为止为分蘖期。

57.感光性:

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58.感温性:

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59.糊化温度:

稻米淀粉在热水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不可逆膨胀形成淀粉糊时的温度。

60.基本营养生长性:

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

加工品质:

它反映稻米对加工的适应性,又称碾磨品质。

61.胶稠度:

米粉充分糊化形成米胶特性。

62.结实率:

饱满谷粒占总粒数的比例。

63.经济产量:

指单位面积经济产品器官(稻谷或糙米)的收获量。

64.离乳期:

水稻幼苗生长至3叶期前后,胚乳养分基本耗尽,幼苗生长不再依赖于胚乳养分,完全从异养转至自养的生长时期。

65.水稻抛秧:

是指用塑料软盘或常规育秧等方法培育带土且分丛的秧苗,以人工或机械将秧苗往空中定向抛撒,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秧苗移植方式。

66.卫生品质:

主要是稻米中农药及重金属元素(如砷、镉、汞、铅)等有害成分的残留状况等。

67.营养品质:

指精米中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等养分的含量与组成,以及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含量等。

68.无效分蘖:

主茎开始拔节时,无独立根系、不能自养的分蘖(<3叶

69.叶龄模式:

以叶龄为基准,对水稻生育进程进行综合分析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的叶龄模式、高产群体叶龄模式和栽培技术叶龄模式。

70.叶蘖同伸规则:

n叶抽出,n-3叶腋分蘖抽出,分蘖的分蘖与主茎相似。

71.有效分蘖:

主茎开始拔节时,具有独立根系、可自养的分蘖(>4叶)

72.再生稻:

是利用头季稻稻桩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苗并抽穗结实再次收获的稻,

73.水稻基本苗:

指移植大田时,种植的苗数,即全部分蘖数。

74.泥浆塌谷:

将种子播入田里后,使用木板等物将种子压入泥中的操作方式。

75.水稻强化栽培:

分析与利用水稻区域生产最有利措施,协调好水稻生长发育与生产环境的关系,以促进水稻根系和分蘖强健生长为中心,最大化地促进穗、粒、重的提高,进而获得超高产。

76.抽穗:

水稻穗顶露出顶叶鞘1~2cm,称为抽穗。

二、填空题

1.我国棉花主要分布在五个棉区:

华南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

2.棉花的主要栽培种有:

中棉、草棉、海岛棉、陆地棉。

其中,陆地棉是目前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栽培种。

3.棉花的生育时期可划分为播种出苗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

棉花出苗的标志为两片子叶平展。

4.棉花株高是指从子叶节到植株顶部的长度。

5.棉花主茎红绿比反应了棉花的肥水供应情况。

红绿比过大,表示C/N过大,肥水供应不足。

6.棉花果枝类型可分为有限果枝、无限果枝、零式果枝。

7.棉花的叶可以划分为子叶、先出叶(前叶)和真叶三种类型。

主茎叶的叶序为3/8叶序

8.引起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有生理性脱落、机械损伤脱落、病虫危害图脱落。

9.在棉花产量构成三因素中,变幅最大的是总铃数,而铃重、衣分主要受遗传因子控制,一般变幅不大

10.棉花栽培管理的中心是实现年“五苗”:

早苗、匀苗、齐苗、全苗、壮苗。

11.油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

12.目前油菜的主要栽培类型为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

其中我国栽培最广泛的是甘蓝型油菜。

13.角果皮是油菜后期主要光合器官。

14.双低油菜是指芥酸和硫苷含量低于一定标准的油菜。

15.油菜按其感温性可分为冬性型、半冬性型、春性型。

16.油菜整个生育期可分为四个时期:

苗期、蕾薹期、开花期、角果发育成熟期。

17.油菜主茎从下至上可分为缩茎段、伸长茎段、薹茎段。

18.甘蓝型油菜主茎缩茎段节上着生长柄叶,主要功能期在苗期;伸长茎段节上着生短柄叶,是春壮稳长所调控的一组叶片;薹茎段着生无柄叶,功能期在初花后,对角果发育、种子粒重有较大作用。

19.按结铃时间棉花四桃是伏前桃、伏桃、早秋桃、晚秋桃。

20.棉花皮棉单产由单位面积结铃数、  单铃重 、衣分三个因子构成,其中变幅最大的是单位面积结铃数

21.油菜产量构成的因素包括单位面积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三部分。

其中边幅最大的是单位面积角果数。

22.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油菜高产栽培模式是油菜早发高产栽培和密植增角高产栽培二种类型

23.根据油菜冻害发生的时期不同,油菜的冻害有春冻、 秋冻 两种。

而冻害的表现有叶片受冻、 根拔  、蕾薹受冻三种。

24依子粒形态及结构,玉米可以分为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糯质型、甜质型、爆裂型、粉质型、有稃型等类型。

25.以玉米的叶片与主茎的夹角,可以将玉米分成紧凑型、半紧凑型、平展型三个类型,其中:

紧凑型的适宜密度大、产量高。

26.玉米的生育期可划分为苗期、穗期、花粒期。

27.玉米的根系中,最初生长的是种子根,随后生长出的是次生根,长出地面的的是气生根。

28.马铃薯是茄科茄属的草本植物。

其休眠分为自然(生理)休眠和被迫休眠两种。

29.马铃薯为自花授粉作物,花序为聚伞花序。

30.提高玉米单产,在栽培上要注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粒重三者关系的平衡。

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可以用合理密植的方法调节。

31.马铃薯的茎包括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和块茎,都是同源器官,但形态和功能却各不相同。

32.马铃薯的退化是由于感染病毒病所致。

33.油菜花而不实现象可能是由于缺硼引起的。

34.冬油菜苗期很长,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一般以花芽分化为划分界限。

35.油菜一般下位分枝容易形成无效分枝,油菜主茎上的一次分枝的抽出次序为自下而上。

36.影响分枝的主要因素有品种和栽培类型、种植密度和肥料水平。

37.角果是油菜后期的源、库、流集中于一体的器官。

38.棉花的两无两化栽培中,两无两化指育苗工厂化、移栽机械化、无土育苗、无机质移栽。

39.棉花的幼苗期和孕蕾期以三叶期为界;油菜的花芽分化从五叶期开始。

40.棉纤维的生长过程可分为伸长期、加厚期、转曲期三个阶段。

41.棉花整枝包括去叶枝、打顶、打老叶、打边心、抹赘芽五个项目。

42.水稻的特点有广适性、高产性、多型性、需水性、节律性。

43.栽培稻属于禾本科,稻属。

栽培稻有2个种,即_普通栽培稻_和__非洲栽培稻__。

我国已发现的野生稻有三个种,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

.44.稻米的品质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蒸煮和食味品质、卫生品质。

45.早稻“三性”的特点是基本营养性较小,感光性弱,甚至无感,而感温性较强,其生育期长短主要受温度高低所制约。

46.同品种的生育期,在同一地域,随纬度增高,生育期延长;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延长;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

同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差异。

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47.水稻品种的“三性“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48.北方的品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高,品种的生育期缩短,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似;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似。

49.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4个因素构成。

50.水稻产量形成可分为3个阶段:

穗数形成阶段、穗粒数形成阶段以及结实率和粒重形成阶段。

51.增加每穗颖花数有两个途径:

一是促使颖花多分化,二是减少颖花退化。

52.水稻产量形成过程模式一是以有机物质的积累和分配过程来表示;一是以产量构成因素来表示。

53.稻米品质的优劣既受品种的遗传背景控制,还受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以及栽培因素的显著影响。

54.秧苗的主要类型有:

①小苗 ②中苗③大苗 ④多蘖壮秧 

55.壮秧的标准有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两方面。

56.决定播种期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和品种特性

57.根据苗茎穗粒关系,目前水稻高产的密植途径有三种:

一是“增穗”途径二是“增粒”途径三是“穗、粒兼顾”途径。

58.根据水稻的叶龄模式,水稻的n叶抽出,__n-3__叶节分蘖开始发生。

主茎总叶数为N叶,伸长节间数为n时,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一般为__N-n__、拨节期为 N-n+3或(n-2)倒数叶龄期 。

59.丁颖根据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演变和栽培发展过程,把它们分为5级,其中第一级为    粳稻    和  籼稻   两个亚种。

根据稻米淀粉性质的不同,可将我国栽培稻品种分为  粘稻  、   糯稻  两个类型。

60.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可分为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

生殖生长期可分为长穗期和结实期。

61.秧龄一般指从播种到拔秧的秧田日数。

秧龄短的中小苗播种量可稍大,秧龄长的大苗须减少播种量。

62.抑制无效分蘖的途径有旱路说,水路说,无路说三种学说。

63.水稻粒重第一决定期为减数分裂期;粒重第二决定期为籽粒灌浆期。

64.水稻育秧方式主要有露地湿润育秧、地膜保温育秧、温室育秧。

65.水稻插秧要做到浅、匀、直、稳。

三、简答题

1.棉花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

(1)喜温、好光、较耐旱

(2)无限生长和再生能力强

(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重叠并进时间

(4)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5)单株产量潜力大,但蕾铃脱落严重

(6)广泛的适应性

2.请比较棉花的果枝和叶枝的区别。

 

果枝

叶枝

花蕾着生形式

直接现蕾、开花、结铃

间接开花、结铃

分枝习性

多轴生长

单轴生长

与主茎所成夹角

夹角较大

夹角较小

在主茎上着生部位

主茎中上部各节

主茎下部几节

叶片在枝条上着生方式

叶左右互生,叶对面着生花蕾

叶呈螺旋形互生

3.棉花蕾铃生理性脱落的原因有哪些?

防止蕾铃脱落有哪些方法?

①叶片同化的有机养分输送、分配的局限性和棉株体器官摄取有机养分能力的不平衡性造成蕾铃发育所需有机养分的亏缺。

②棉花蕾铃内内源植物激素的平衡失调

③棉花蕾铃离层带细胞间水分平衡失调

4.简述棉花的需肥规律与施肥原则。

棉花一生需肥规律大致是苗期和蕾期少,花铃期多,吐絮期少。

施肥原则是:

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无机相结合;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增施氮肥,适施磷、钾肥,氮、磷、钾相结合。

追肥要领是:

早施、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

5.请简述秋发油菜的形态指标。

秋发油菜的形态指标:

在秋末有绿叶9-10片,叶指1.5-2.0,每667m2植株干重150g以上;在越冬前(12月底)绿叶13-14片,叶指2.5-3.0,每667m2植株干重250g以上。

6.引起油菜花期脱落脱落和阴角的原因

①生理过程不协调;②花器发育不正常;

③授粉不充分,受精过程受阻;

④气候不适宜;⑤病虫危害;⑥施肥不当

⑦微量元素亏缺;⑧密度过高。

7.简述油菜追肥施用技术。

(1)早施增施苗肥

(2)稳施薹肥

(3)巧施花肥,补施粒肥

 

8.简述油菜“年前多片叶,年后多个枝”的道理,并谈谈如何使油菜年前绿色叶片更多?

因为一次分枝是构成油菜产量的重要因子。

油菜主茎总叶数和抽薹期主茎绿叶数都与一次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花芽分化前争取较多绿叶数,对提高一次分枝数和角果数有重要意义。

要使油菜年前绿色叶片更多,则需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管理。

9.简述棉花育苗移栽的优势和主要操作过程。

育苗移栽优势:

A.早播早发,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

B.苗全、苗匀、苗壮

C.减少不良环境影响

D.缓解两熟季节矛盾

E.节约种子,降低生产成本

F.生长稳健,座桃多,脱落少

主要操作过程:

备料制钵,建立苗床,适期播种,盖物保温,苗床管理,适龄移栽

10.我国玉米种植区有哪几个?

(1)北方春播玉米区

(2)黄淮平原春、夏播玉米区

(3)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

(4)南方丘陵玉米区

(5)西北灌溉玉米区

(6)青藏高原玉米区

11.简述防止马铃薯退化的途径和主要措施。

A.培育和选用抗病品种

B.实行秋播和晚播留种

C.利用实生薯留种

D.建立无病毒种薯(苗)繁育基地

12.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

(1)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实现秋发。

(2)合理密植,提高移栽质量,保证收获密度。

(3)科学施肥,提高菜苗氮素含量,促进早发。

(4)加强田间土壤水分管理,防止干旱和涝渍危害。

(5)防止油菜冻害、早薹早花、分段结实和花器脱落。

(6)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13.请简要描述油菜壮苗的形态特征,并谈谈培育壮苗的技术要求。

主要特征:

A.株型矮壮——株型紧凑,叶密集丛生,叶柄和根颈粗短,无高脚苗。

B.根系发达——主根粗壮,支根、细根多;根系吸收能力强;

C.叶片多大——叶数多,叶片大而厚;具有本品种固有特征。

D.无病虫害

技术要求:

A留足苗床(1:

5),精细整地

B培肥苗床,适时播种

C加强苗床期菜苗管理

14.油菜生产快速发展,除受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影响外,主要还受哪些方面的原因影响?

A.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

B.农业新技术及产品在油菜上得到大量应用。

C.多种用途开发及加工产业的发展。

D.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油菜的发展。

15.油菜不同品种对温度的要求分为哪三种类型?

各类型的特点如何?

按其对低温条件的要求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A冬性型:

对低温要求严格,一般需要在0-5℃的低温条件下经历30-40d,才开始花芽分化。

多为冬油菜中的晚熟或中晚熟品种。

B

B春性型:

此类型对低温的要求不严格,一般15-20℃的条件下,经历15-20d就开始花芽分化。

一般为极早熟、早熟和部分早中熟品种。

C半冬性型:

该类型对温度的要求介于以上二者之间,菜苗一般在5-15℃条件下,经历20-30d开始花芽分化。

大多数甘蓝型油菜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属于此类。

16.如何防止油菜早花?

主要措施有:

a确定适宜播种期。

根据不同品种的感温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b中耕松土。

疏松土壤,使之通气良好,有利于油菜生长发育,同时可损伤部分根系,暂时控制生长,有缓和抽薹开花的作用。

c及时摘薹。

已经抽薹的油菜,在薹高30cm以下及时摘薹是行之有效的补救方法,可以延迟开花,避免早春低温冻害,对生长健壮的油菜,还有促进分枝、增多结果的作用。

摘薹后应及时追施速效性肥料。

17.简述棉花营养钵育苗的操作要领。

棉花营养钵育苗的操作要领主要包括:

A.钵土的准备:

钵土要有营养,钵土量要充足;

B.制钵摆钵:

制钵大小适宜;摆钵要相互尽量靠紧,并做到钵面平整;

C.三湿播种:

将种子浸湿、钵子淋湿、盖土湿;

D.盖膜育苗:

播种完毕后应用搭拱棚保温育苗;

E.苗床管理:

中心是水分、温度控制。

18.简述棉花简化栽培的指导思想、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指导思想:

提高产量、节省投入、增加效益。

即在不降低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简化管理环节,节省用工,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路线:

以“小、壮、高”为核心技术途径。

即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

关键技术:

选用良种,简化育苗,简化移栽,简化整枝,简化施肥,简化治虫,化学除草,简化灌溉,机械作业。

19.棉花去早蕾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去早蕾?

棉花去早蕾增产的原因:

棉花早蕾品质较差,而且脱落率高、烂铃也多。

去掉早蕾后可明显增加伏桃和早秋桃的比例,使有效养分集中向伏桃和早秋桃输送,从而提高产量与品质、减少脱落率。

去早蕾方法:

一般等棉株有6-7个果枝时,将下面1-4个果枝上的蕾去掉8个左右。

20.简述棉花去顶心的意义和操作要领。

意义:

去掉顶端生长优势,改变养料输送方向,减少蕾铃脱落,提高结铃率,增加铃重和产量。

操作要领:

时间上适宜,长江流域棉区一般在8月上旬;另外对于长势较好的可适当提前,反之推迟。

一般以去掉一心一叶为宜。

对于不同长势的棉株打顶时长势较好的可大打(两心一叶),长势较差的则采用小打(一心一叶)或不打。

21.棉花为什么要强调适期播种?

如何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适期播种能延长有效生育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产量和品质。

适宜播种期确定:

时间上一般在4月中旬后到4月下旬为宜;温度上一般以温度稳定在12℃以上作为播种的起点温度;栽培方式上育苗移栽的可提前播,直播的则可推迟。

22.请简述棉花的现蕾规律。

棉株的现蕾顺序,由下而上、由内向外进行,以第一果枝第一果节为中心,呈螺旋曲线由内圈向外圈发生。

纵向间隔2-3d,横向间隔4-6d。

距主茎越远,出现花蕾的间隔时间越长。

后期现蕾间隔时间比前期长。

23.优良棉花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A早熟不早衰

B抗病抗虫性好

C株型好

D铃壳薄,吐絮畅

E产量高

24.简述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及防治落铃的方法。

脱落原因:

生理性脱落;病虫危害脱落;机械损伤脱落。

防止落铃方法:

选用结铃性强,脱落率低品种;合理密植,协调个体与群体密度;加强肥水管理,注意硼肥施用;及时防治病虫害。

25.在进行棉花育苗移栽时,怎样保证移栽质量?

A按株行距规格打洞移栽,确保密度

B使用安钵肥

C移栽时钵面略低于田面,再加土填平

D浇定根水

E运输过程中,起钵不破,装钵不堆,运钵不散,栽钵不歪,大小苗分栽不混栽,当天起钵当天栽完。

26.我国水稻产区可划分为哪几个稻作区?

我国水稻产区可划分为以下六个稻作区:

A.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B.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

C.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D.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E.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F.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27.简述水稻品种引种后预期的效应。

  在纬度和海拔相近的地区,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

北方的品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高,品种的生育期缩短,往往生长量减少,不利产量形成。

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只要种植制度允许,能安全齐穗,即能发挥其增产潜力。

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似;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似。

28.请简述水稻壮秧的特征及壮秧的意义。

  水稻壮秧包括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形态特征:

叶宽苗健、扁蒲白根、生长整体、适当秧龄。

生理特性:

光合能力强、碳氮比(C/N)适中、束缚水含量相对较高、移栽后发根力和抗逆性强等。

意义:

壮秧栽培后返青快,起发早,生长整齐,容易形成大穗,在同样栽培条件下,壮秧容易高产。

29.为何早稻可作晚稻栽培,而不能相反?

晚稻品种作为早稻栽培,尽管是早春播种,但只有到秋天具备了短日照条件时,才能进行幼穗分化和开花成熟,生育期会过分延长,达不到栽培目的。

早稻品种则由于感光性弱,既可以夏季长日条件下抽穗,也可在秋季短日条件下抽穗,所以既可以作早稻种植,也可作晚稻种植。

但“翻秋”时,生育前期处于高温环境,生长发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成熟期提早,产量降低。

30.请描述稻穗各分化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

一期看不见,二期苞毛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