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8023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docx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

艺术矫治对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

宝山监狱八监区课题组

摘要:

目的本研究致力于探讨艺术矫治对罪犯心理状况的影响,并试图探究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在何种艺术形式的干预下能达到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对罪犯进行分类艺术矫治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选取※※监狱八监区170名罪犯作为研究对象,将罪犯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根据艾森克人格测试的结果,将实验组分为内倾型、中间型、外倾型三个组,分别采用动态艺术形式(歌舞)、静态艺术形式(书画)对实验组罪犯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

在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其进行心理测试。

结论艺术矫治能有效提高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内倾型性格罪犯在静态、动态两种形式的矫治下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效果较好;中间型性格特征罪犯在静态艺术矫治下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效果较好;外倾型性格特征罪犯在动态艺术矫治下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效果较好。

关键词:

艺术矫治性格特征心理健康干预研究

一、问题提出

罪犯在监狱中服刑,既要承受刑罚带来的痛苦体验,还要承受人所要面临的种种困扰,这必然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负性影响。

有关心理研究表明,罪犯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远低于普通人群。

罪犯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和疏导,将会引发出其他问题和矛盾,从而对监管安全造成威胁。

所以,提高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对维护监狱的安全稳定,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在监管改造工作中运用艺术手段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艺术矫治工作也被许多监狱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以往关于罪犯艺术矫治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例如XX监狱的“习美”小组、XX所的回春艺术团、XX监狱的瓷板画班等艺术团体,在多年的艺术矫治罪犯中,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证明了艺术矫治对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对罪犯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多以一些个案形式出现,且在艺术矫治过程中的针对性不强,即对罪犯的个体差异考虑不够,将单一的艺术矫治方式运用到所有参与艺术矫治的罪犯身上。

不同的罪犯存在着个体差异,其中性格特征就是一个典型的差异。

同时艺术矫治中的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歌舞、绘画、书法等等。

那么不同性格特征的罪犯在何种艺术方式的矫治下能使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那么将会使艺术矫治的效果大打折扣,浪费大量的精力和资源,甚至会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产生消极作用。

本研究试图通过实验方法,探索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在何种艺术形式的矫治下能达到最佳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今后对罪犯进行分类艺术矫治提供实验依据。

二、概念界定

(一)艺术矫治

1、艺术的定义

艺术指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

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

根据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可以将艺术作品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

动态艺术:

音乐、舞蹈、戏剧、影视;静态艺术:

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

2、艺术矫治的定义

矫治即改正,纠正,有以下两层含义,意识对严重精神疾病罪犯的心理治疗;而是矫正机构中涉及使罪犯改过自新的计划和服务的所有方面。

艺术矫治即采用艺术的手段来教育改造罪犯,通过营造一定的环境氛围,引导罪犯主动参与艺术活动,在社会认知、情绪调控、意志控制、价值观等内在心理因素方面发生转变,从而实现行为合乎社会规范的一种改造手段。

艺术矫治的中间目标在于改变不合理认知、不良情绪和不健康行为,最终目标为不再重新犯罪。

(二)性格特征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心理学家们曾经以各自的标准和原则,对性格类型进行了分类,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性格可分为内倾型、外倾型和中间型。

内倾型性格的特点是,心理内倾、沉思寡言、情感深沉、富于幻想、办事谨慎、反映缓慢、顺应困难、性情孤僻、不好交际、处理问题不果断,敢于自我评价。

外倾型性格的特点是,心理外倾、开朗活泼、兴趣广泛、感情易露、决策果断、独立性强、不拘小节、喜欢交际、比较轻率,缺乏自我批评勇气。

中间型性格的介于内倾型和外倾型中间。

三、方法与工具

(一)实验一

1、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是否参加艺术矫治,因变量为心理健康测查表在各个维度上的分值。

2、实验目的

验证参加艺术矫治的罪犯与不参加艺术矫治的罪犯在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

3、被试选择

抽取※※监狱八监区罪犯180名,选择标准为:

(1)年龄≦50岁;

(2)能阅读并能理解测试问卷;(3)入监时间≧半年,余刑≧1年;(4)具备正常的语言沟通能力,无精神障碍。

将180名罪犯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人),因为罪犯异地服刑和监区调整,最终实验组为88人,对照组为82人,平均年龄26.35±6.68岁,平均刑期为3.60±1.64年。

实验组参加艺术矫治,对照组不参加艺术矫治。

4、实验工具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

由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编制的一种自陈量表,是在《艾森克人格调查表》(EH)基础上发展而成。

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制订,1952年首次发表,1975年正式命名。

有成人问卷和儿童问卷两种格式。

包括四个分量表:

内外倾向量表(E),情绪性量表(N),心理变态量表(P,又称精神质)和效度量表(L)。

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HealthInventory,PHI),是在总结MMPI中国版十几年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综合上述两类短表的技术而编制的,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PHI适合我国国情,较好地解决了MMPI题目过长的问题,能较快地初步筛选出存在心理障碍的受试者。

PHI包括十个量表,其中效度量表三个:

Q(没有回答或不能回答的项目数)、L(说谎分,8项)、F(伪装坏,23项),在这几个维度上的分数越高,说明量表可信度越差;临床量表七个:

SOM(躯体化,27项)、DEP(抑郁,26项)、ANX(焦虑,23项)、PSD(病态人格,24项)、HYP(疑心,24项)、UNR(脱离现实,22项)、HMA(兴奋状态,20项),在这几个维度上的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本测试总共168个项目。

5、实验流程

(1)前期准备:

选取180名罪犯进行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心理健康测查表进行测量,并统计数据,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量结果,实验组选取的90名罪犯中,内倾型、中间型、外倾型三种性格特征的罪犯各占30人。

(2)实验中:

对实验组中的88名罪犯进行艺术矫治,通过合唱团、腰鼓队、书法、绘画等活动进行。

矫治时间为6个月,每周2次,每次60分钟。

每月进行一次以艺术矫治为主题的讨论,并上交思想汇报。

对照组不参加矫治活动,但每月也进行主题讨论和上交思想汇报。

(3)后期总结:

艺术矫治实施6个月后,对180名罪犯使用心理健康测查表进行测量。

6、统计分析

对实验组、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心理测试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将同一名罪犯实验前后的心理测试结果配对,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合对照组的心理测试结果的差值进行T检验。

(二)实验二

1、实验设计

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为探究不同性格特征罪犯在何种艺术形式的干预下心理健康状况能达到最佳水平,从而设计实验二。

实验二将实验组被试分为内倾型、中间型、外倾型三个组。

以参加静态艺术矫治、动态艺术矫治为自变量。

因变量为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测查表的各个维度上的分值的差值。

2、实验目的

探究在不同艺术形式干预前后内倾型、中间型、外倾型三组性格特征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提高程度是否存在差异。

3、被试选择

选取实验一中实验组90名被试,将90名罪犯按照性格特征分为3组(内倾型、中间型、外倾型),每组30人。

再将每组实验对象,按照兴趣爱好分为2组(动态艺术矫治组、静态艺术矫治组),分别参加动态艺术类(合唱团、腰鼓队)矫治和静态艺术类(书法、绘画)矫治。

由于罪犯异地服刑和监区调动,最终顺利完成实验的对象为88人,其中内倾型29人(参加静态艺术矫治15人,参加动态艺术矫治14人)、中间型30人(参加静态艺术矫治15人,参加静态艺术矫治15人)、外倾型29人(参加静态艺术矫治14人,参加动态艺术矫治15人)。

4、实验工具

同实验一。

5、实验流程

(1)前期准备:

对实验组中的90名罪犯进行分组。

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心理健康测查表进行测量,并统计数据。

(2)实验中:

对各实验组中的罪犯进行艺术矫治,通过合唱团、腰鼓队、书法、绘画等活动进行。

矫治时间为6个月,每周2次,每次60分钟。

每月进行一次以艺术矫治为主题的讨论,并上交思想汇报。

(3)后期总结:

艺术矫治实施6个月后,对90名罪犯使用心理健康测查表进行测量。

6、统计分析

对内倾型、中间型、外倾型三组罪犯在静态艺术、动态艺术两种形式干预前后的心理测试结果差值(结果差值=干预前分值-干预后分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四、结果与讨论

(一)实验一

1、实验组在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为了解实验组在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对实验组在干预前后的心理测试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验组干预前后心理测试结果比较(M±SD)

因子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躯体化(SOM)

58.78±11.47

54.82±9.66

3.830

0.000***

抑郁(DEP)

61.50±8.04

58.41±8.38

2.841

0.006***

焦虑(ANX)

50.34±9.81

47.92±10.38

3.060

0.003***

病态人格(PSD)

53.23±8.74

53.26±10.18

-0.039

0.969

疑心(HYP)

48.28±11.66

46.58±10.24

1.898

0.061

脱离现实(UNR)

50.60±10.85

49.11±11.28

1.691

0.094

兴奋状态(HMA)

50.63±10.28

50.45±8.88

0.179

0.858

注:

*P<0.05,**P<0.01,***P<0.001,以下同。

结果显示:

实验组在干预前后在心理健康测查表的躯体化(SOM)、抑郁(DEP)、焦虑(ANX)三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t值均为正值,即干预前的分值要高于干预后的分值。

为更直观反映数据结果,将实验组中的心理测试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三个维度的数据做描述性统计,如图1所示。

2、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为了解实验组在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对实验组在干预前后的心理测试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测试结果比较(M±SD)

因子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躯体化(SOM)

56.85±11.03

57.76±10.09

-0.847

0.399

抑郁(DEP)

57.63±7.25

58.66±8.36

-1.139

0.258

焦虑(ANX)

48.00±9.38

51.07±10.59

-3.344

0.001***

病态人格(PSD)

52.95±11.32

52.95±10.81

0.000

1.000

疑心(HYP)

50.29±10.53

48.12±10.82

3.099

0.003***

脱离现实(UNR)

49.68±11.25

50.00±11.10

-3.19

0.750

兴奋状态(HMA)

51.10±6.03

51.71±8.93

-0.677

0.500

注:

*P<0.05,**P<0.01,***P<0.001,以下同。

结果显示:

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在心理测查表的焦虑(ANX)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344,即干预前的分值要低于实验后的分值;在疑心(HYP)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099,即干预前的分值要高于实验后的分值。

为更直观反映数据结果,将对照组中的心理测试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三个维度的数据做描述性统计,如图2所示。

3、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心理测试结果差值的比较;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心理测试结果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测试结果差值的比较(M±SD)

因子

实验组

对照组

t值

P值

躯体化(SOM)

3.97±9.71

-0.90±9.65

-3.277

0.001***

抑郁(DEP)

3.09±10.21

-1.02±8.15

-2.915

0.004**

焦虑(ANX)

2.42±7.42

-3.07±8.32

-4.549

0.000***

病态人格(PSD)

-0.03±8.27

0.00±9.07

0.026

0.980

疑心(HYP)

1.70±8.43

2.17±6.34

0.409

0.683

脱离现实(UNR)

1.49±8.26

-0.32±9.00

-1.365

0.174

兴奋状态(HMA)

0.17±8.93

-0.61±8.16

-0.593

0.554

注:

*P<0.05,**P<0.01,***P<0.001,以下同。

结果显示:

干预前后在心理测查表的躯体化(SOM)、焦虑(ANX)、抑郁(DEP)三个维度上的差值存在显著差异,t值均为负,即实验组的三个维度的前后分值的差值要大于对照组。

为更直观反映数据结果,将实验结果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三个维度的分数差值做描述性统计,如图3所示。

4、讨论

实验一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在干预前后躯体化(SOM)、抑郁(DEP)、焦虑(ANX)三个维度上的分值均出现了显著下降,说明经过了艺术矫治的干预,实验组被试经过艺术矫治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提高。

对照组被试在干预前后,焦虑(ANX)、疑心(HYP)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根据数据可知,在焦虑维度上干预前的分值要低于干预后,即干预后对照组被试的焦虑情绪比干预前要更加明显;在疑心维度上干预前的分值要高于干预后,但是干预后的分值却低于正常水平,被试显得过于服从和忍耐,即对照组被试通过干预没有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

而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的比较发现,在躯体化(SOM)、抑郁(DEP)、焦虑(ANX)三个维度上的变化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干预后要好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要差与干预前。

其原因可能是,监狱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罪犯在监狱中服刑改造,其内心的情感得不到合理的释放,心理环境得不到改善,罪犯会经常出现一些如愤怒、悲伤、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而实验组罪犯短时间从日常的改造生活中脱离出来参加合唱团、腰鼓队、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能够缓解改造中的心理压力,释放内心的情感,改善自己的心理环境,从而使得改造生活中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得抑郁、焦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减少。

而对照组罪犯因为没有参与艺术矫治活动,其内心的消极情绪和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和释放,使得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同时参与艺术矫治的罪犯可能较多的有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从而较多的受到民警的关注和重视,对照组罪犯出现了心理上的不平衡和反差,从而出现了如抑郁、焦虑、和心理压力增大等情况。

疑心分值高意味着受试者表现多疑、狐独、过分警惕与敏感、容易为琐事而烦恼,敌意倾向明显,好与人争论,难以说服。

而对照组罪犯在干预前后疑心(HYP)维度的分值出现了下降,但是根据对比心理健康测查表中正常成人的常模可知,对照组罪犯在干预后疑心(HYP)维度的标准分低于正常水平,即显得过分的容忍和被动的服从,这可能是与监狱的监禁环境和封闭式的管理相关,以及对照组被试在没有参加艺术矫治的情况下,却需要完成和实验组罪犯相类似的任务,而使其只能被动服从,导致了疑心(HYP)维度的分值出现显著下降,且低于正常水平。

总体来说,参加艺术矫治的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不参加艺术矫治的罪犯,但是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罪犯也都是具有各自的特点,如何针对不同特点的罪犯采用针对性艺术形式进行艺术矫治呢?

本研究设计了实验二,通过对罪犯的性格特征进行分类,对每种性格特征的罪犯采用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干预,对干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数据结果分析得出不同性格特征的罪犯在何种艺术矫治方式下的效果最佳。

(二)实验二

1、内倾型组在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测查表各维度分值的差值的比较;

为了解内倾型性格特征被试在两种艺术形式的干预下,哪种艺术形式的矫治的效果较好,对内倾型组被试在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测查表各维度分值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

表4内倾型组在不同形式干预下心理测试结果差值的比较(M±SD)

因子

静态艺术

动态艺术

T值

P值

躯体化(SOM)

8.60±1.55

9.36±2.50

-0.988

0.332

抑郁(DEP)

8.33±5.16

5.36±7.89

1.193

0.245

焦虑(ANX)

8.07±1.03

4.29±5.15

2.697

0.017**

病态人格(PSD)

-2.80±3.10

0.86±3.61

-2.916

0.007***

疑心(HYP)

2.80±3.10

-1.21±10.12

1.424

0.175

脱离现实(UNR)

-1.47±8.26

7.00±6.39

-3.099

0.005***

兴奋状态(HMA)

2.67±5.16

-2.57±10.28

1.715

0.103

注:

*P<0.05,**P<0.01,***P<0.001,以下同。

结果显示:

内倾型组在两种艺术形式干预下,心理测查表的焦虑(ANX)、病态人格(PSD)、脱离现实(UNR)三个维度上的干预前后差值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在焦虑(ANX)维度上,t值为正,即静态艺术干预下的分值差要大于动态艺术干预;在病态人格(PSD)、脱离现实(UNR)维度,t值为负,即动态艺术干预下的分值差要大于静态艺术干预。

为更直观反映数据结果,将实验结果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三个维度的分数差值做描述性统计,如图4所示。

2、中间型组在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测查表各维度分值的差值的比较;

为了解中间型性格特征被试在两种艺术形式的干预下,哪种艺术形式的矫治的效果较好,对中间型组被试在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测查表各维度分值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5。

表5中间型组在不同形式干预下心理测试结果差值的比较(M±SD)

因子

静态艺术

动态艺术

T值

P值

躯体化(SOM)

0.07±6.96

-1.73±10.73

0.545

0.591

抑郁(DEP)

2.87±9.61

-2.47±11.65

1.368

0.182

焦虑(ANX)

5.27±7.21

-3.07±7.63

3.075

0.005**

病态人格(PSD)

3.00±7.12

-4.93±9.11

2.685

0.013**

疑心(HYP)

3.47±6.32

-1.00±7.40

1.778

0.086

脱离现实(UNR)

0.00±5.81

-3.00±9.50

1.043

0.306

兴奋状态(HMA)

1.27±6.31

-1.80±8.45

1.126

0.270

注:

*P<0.05,**P<0.01,***P<0.001,以下同。

结果显示:

中间型组在两种艺术形式干预下,心理测查表的焦虑(ANX)、病态人格(PSD)两个维度上的干预前后差值存在显著差异。

其t值均为正,即静态艺术干预下的分值差要大于动态艺术干预。

为更直观反映数据结果,将实验结果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三个维度的分数差值做描述性统计,如图5所示。

3、外向型组在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测查表各维度分值的差值的比较;

为了解外倾型性格特征被试在两种艺术形式的干预下,哪种艺术形式的矫治的效果较好,对外向型组被试在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测查表各维度分值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6。

表6外倾型组在不同形式干预下心理测试结果差值的比较(M±SD)

因子

静态艺术

动态艺术

T值

P值

躯体化(SOM)

6.57±13.39

1.47±11.45

1.106

0.279

抑郁(DEP)

3.86±13.42

0.80±9.69

0.707

0.486

焦虑(ANX)

-3.14±8.88

2.87±4.84

-2.284

0.030**

病态人格(PSD)

-0.86±10.93

4.53±9.52

-1.149

0.167

疑心(HYP)

3.57±14.02

2.53±5.84

0.257.

0.800

脱离现实(UNR)

-2.57±7.29

4.27±8.439

-5.577

0.569

兴奋状态(HMA)

-5.14±9.00

6.07±9.940

-3.175

0.004***

结果显示:

外倾型组在两种艺术形式干预下,心理测查表的焦虑(ANX)、兴奋状态(HMA)两个维度,干预前后差值存在显著差异。

其t值均为负,即动态艺术干预下的分值差要大于静态艺术干预。

为更直观反映数据结果,将实验结果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三个维度的分数差值做描述性统计,如图6所示。

 

4、讨论

内倾型性格特征的罪犯,在焦虑(ANX)维度上,通过静态艺术干预的效果要优与动态艺术干预;而在病态人格(PSD)、脱离现实(UNR)维度,通过动态艺术干预的效果要好于静态艺术。

内倾型性格特征的人会尽量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环境,可以与他人进行交往,但主动性较差,做事情三思而行,尽量不到热闹的场合中去,不喜欢抛头露面,比较踏实,给人以可靠印象。

静态艺术形式的干预主要是通过书法、绘画等较为安静的活动为主,这符合内倾型性格特征罪犯喜欢安静的特点,这能够增强罪犯的自信心、增加愉快和乐观的情绪体验,所以导致静态艺术形式的干预下罪犯在焦虑情绪的缓解上要明显好于动态艺术形式的干预。

动态艺术形式的干预,如合唱团、腰鼓队需要参与者以活泼快乐的情绪投入到活动中,这虽然与内倾型性格特征的罪犯在性格特点上沉默寡言、情感深沉和不善交际的特点是不太相符,但是却能起到一定的互补作用,导致罪犯的人际关系良好,情绪稳定,服从管理。

中间型性格特征的罪犯,在焦虑(ANX)、病态人格(PSD)两个维度上,通过静态艺术干预的效果要优与动态艺术干预。

中间型性格是介于内倾型和外倾型中间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的人无明显喜欢活动和安静的特点,做事情不冲动但也不过分犹豫不决,态度平淡,热情而不失控,有节而不保守。

中间型性格特征罪犯在参加静态艺术干预前后,焦虑和病态人格都出现了好转,这可能是由于中间型性格特征罪犯对于静态艺术干预的兴趣较强,并且书法、绘画这类活动开展起来比较容易方便,罪犯可以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