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8119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苏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苏教版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与评价

 

评价表

 

检测题

 

关于阅读

精读与略读

 

(一)

 

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大教堂里跪着祈祷。

除了一条链条扰人的擦碰声,大厅里一片寂静。

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

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嘀嗒声惊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

突然,他跳起身来,这一举动使其他礼拜者大为惊讶。

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

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他的感觉正确吗?

如果正确,那他就是发现了奇迹。

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他一到家,就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重量相同的铅块,将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柱上,准备做他的实验。

他请他的教父穆契柯·铁达迪帮助他进行这个实验:

“你数这条绳索的摆动次数,我数那一条。

老头子耸一耸肩。

“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

”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伽利略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到距垂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然后同时放开手。

两个人分别数了两条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

总数是一样的,各为100次。

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

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

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

1.文章开头一句话“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在文中有何作用?

(3分)

 

 

2.下面句中的加粗词能不能删去?

扼要说明理由。

(6分)

(1)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

 

 

(2)他一到家,就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重量相同的铅块,将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柱上,准备做他的实验。

 

 

(3)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文段的内容,不超过25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席位空出了,伽利略总算得到了这个位置——主要是由于别人不屑要它,因为年薪只有60士库提(约合65美元)。

教学之余,伽利略更忙于实验。

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做福音真理来接受。

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不客气地嘲笑他。

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

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

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锡块、杠杆,圆形的、多角形的、平面的这样那样滑稽的玩意儿。

不是吗,这些都是小孩子的玩具,是不可以作为严肃地研究宇宙秘密的工具的。

“制止这种胡闹!

”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就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不会忘记。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

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

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

”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

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

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

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

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

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

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

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

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1.第一段中写人们对年薪很低的数学教授席位不屑一顾,而伽利略却并不在意菲薄的待遇,这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2分)

 

 

2.请你根据第二段内容,说说实现科学上的创新应包含哪几点。

(3分)

 

3.第三段中,写学生和有些教授对伽利略采取怎样的态度?

写这些内容对表现伽利略的精神有什么作用?

(2分)

 

 

4.读第四至第七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5分)

(1)所写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和教授同伽利略对实验的不同态度:

学生和教授:

________________

伽利略:

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成功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

5.这几段文字在叙述中有描写,请举一个描写的例子,并说说其作用。

(2分)

 

 

(三)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答题。

 

(A)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罗迦·费·因格)

 

(B)

 

寻找新思想新观念最好的方法,是得到大量的想法,绝不要在刚找到第一种正确方案时就止步,要继续寻找其他的答案。

怎样消除鱼的腥味?

刚捕捞上来就把鱼烹饪、喂猫、焚香、捂住鼻子。

没有什么事情比你只有一种答案更危险的了。

第二种正确答案是什么?

(罗吉尔·冯·奥赫)

1.这两段文字论述的共同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这两段文字都讲的是扩散思维,它属于创造性思维。

你知道“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吗?

请你用扩散思维,从不同角度立意。

(4分)

(1)从南郭先生角度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齐宣王角度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齐湣王角度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三百同事角度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两段文字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

(2分)

 

 

 

(四)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

“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

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1.第一段中叙述了调查情况,调查者是________,调查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调查的结论是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

(3分)

2.第二段说认为自己不具备创造力和具备创造力的人,由于不同的态度和想法,产生了不同的表现,请分别说说两者的不同表现。

(2分)

 

 

3.第三段中“由此看来”中的“此”是指:

________________。

(1分)

 

 

4.第三段中说“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请你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3分)

 

 

 

(五)

 

世界上的物质千千万,石头、铁、空气、水……形态不同,性质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最小单位都是原子。

铁的最小单位是铁原子,氢的最小单位是氢原子;水的最小单位是水分子,不过,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世界上的物质千千万,分到最小的单位,分到原子这一步就算到头了。

自古以来都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了。

到了19世纪末,X射线的发现促使人们思考,是不是盒子里还有一个盒子?

果然,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发现原子不是最小单位,在原子内部,外围是电子,中心是原子核。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

原子核本身却十分微小,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

好奇心驱使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原子核的结构,知道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人们产生了一个新的看法:

原子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

把这些粒子叫做“基本粒子”,好像是说原子这个盒子里,也就是这些东西了。

1.节选文章第一段采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________________。

(2分)

2.“到了19世纪末,X射线的发现促使人们思考,是不是盒子里还有一个盒子?

”这句话中的两个“盒子”分别指什么?

(2分)

 

 

3.下面句子中的加粗词语能否删去?

为什么?

(6分)

(1)自古以来都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了。

 

(2)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

 

(3)把这些粒子叫做“基本粒子”,好像是说原子这个盒子里,也就是这些东西了。

 

 

(六)

 

电子和中微子属于轻子,轻子的数量比较少;绝大多数的基本粒子都属于强子,其中包括质子和中子。

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强子,科学家们又在思考了:

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

这又是一个“盒子里还有盒子吗”这一类的问题,科学家从实验里已经感觉到,强子内部有结构。

这好比拿起盒子摇一摇,听到响动,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有东西。

这时候,科学家也只有发挥想像力了。

美国科学家盖耳曼提出了一个“夸克模型”,说是所有的强子都是由3种夸克构成的。

夸克是译音,意思是海鸟的叫声。

因为在长诗《芬尼根之觉醒》中有一句话:

“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

”盖耳曼把夸克借用过来,无非是一语双关,说明每一个强子都有3种夸克。

想像固然浪漫,盖耳曼提出夸克模型却是经过理论分析的,而且分析得很有道理。

慢慢地,盖耳曼的理论被大多数人接受了。

这等于承认了盒子里有东西。

知道了有夸克这种物质,那就得把它找出来。

要把想像中的夸克变成真实的夸克并不容易,找了20年,也没发现夸克的踪迹。

人们有点泄气了。

没想到1976年,旅美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发现了J粒子。

J粒子的J与中文的丁字非常相似,这也是给这种新粒子命名的妙处。

新粒子的发现,引起种种猜测,J粒子是不是第四种夸克?

这一发现,又唤起了寻找夸克的热情。

1976年以后,对夸克又有了新的认识,说夸克不止3种,还有第四、第五、第六种,理论更深入更复杂。

这时又有了一种说法:

为什么夸克不能脱离其他粒子而独立存在呢?

这真是怪事,仿佛士兵犯了错误被禁闭而失去了自由,难道就没有一个自由夸克吗?

还有人说,物质的最小结构也许就到此为止了。

盒子里装盒子,发现的盒子已不少了,按顺序是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

在研究夸克的时候,发现夸克与3这个数字特别有缘,3呼夸克,3种夸克;夸克的种类多了以后,夸克又可以分成3个组,人们把这种组叫做“代”,也就是夸克有3代。

可是,夸克的第三代里还缺一个夸克,它叫顶夸克。

1994年4月6日,在费米实验室,终于发现了顶夸克的存在。

在费米实验室,有一个加速器,地下的环形隧道长达6.4千米。

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先后有900名科学家在这里工作,终于找到了顶夸克。

这一发现,证实了夸克是存在的,证实了顶夸克是第三代。

1.以上文字在说明过程中围绕“盒子”打比方来说明科学道理,请说说对以下语句意思的领会。

(8分)

(1)第二段中说的“盒子里还有盒子吗”是指:

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的“可以初步断定盒子里有东西”是指:

________________

(3)第五段中的“这等于承认了盒子里有东西”是指:

________________

(4)第九段中的“发现的盒子已不少了”是指:

________________

2.从夸克的发现过程看,要在科学上有所发现,必须具备哪些精神和能力?

(2分)

 

 

3.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以下语句意思的理解。

(3分)

(1)第四段中的“一语双关”,具体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十段中说“夸克与3这个数字特别有缘”,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一点的理解。

 

 

 

(七)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解释加粗的字。

(8分)

(1)庆州界生子方虫界:

(2)悉为两段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3.这篇文言短文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示出来,并写出各个层次的大意。

(3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八)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短文,然后答题。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

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人怪而问之,浩曰:

“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其用心之精盖如此。

国朝(宋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

有《木经》三卷行于世。

世传浩惟一女,年十余岁,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越年,撰成《木经》三卷,今行于世是也。

(欧阳修《归田录》)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

“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沈括《梦溪笔谈》)

1.下列加粗词语的正确意思是(2分)

(1)(甲)文:

而制度甚精

()

A.规章制度B.制造方法(技艺)

C.规格D.艺术

(2)(乙)文:

人皆伏其精练()

A.简练B.精明C.高明D.精当

2.(甲)文中有四个加粗的“之”,它们的正确解释分别是(2分)

()

A.①代宝寺塔②塔不正的原因

③代宝寺塔④结构助词“的”

B.①代宝寺塔②代预浩

③代宝寺塔④结构助词“的”

C.①代宝寺塔②塔不正的原因

③取消句子独立性④结构助词“的”

D.①代宝寺塔②代预浩

③代宝寺塔④取消句子独立性

3.(甲)文中的“都料匠预浩”与“预都料”是不是指一个人?

“都料匠”的意思是什么?

(2分)

 

 

4.从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来看,你能否断定(甲)文中的预浩与(乙)文中的喻皓是一个人?

从文中找出根据来。

(2分)

 

 

5.译述下边的句子: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2分)

 

6.(甲)(乙)两文最恰当的标题分别是(2分)

()

A.预浩木塔

B.预浩父女杭州木塔

C.预浩父女杭州梵天寺木塔

D.预浩梵天寺木塔

 

(九)

 

水滴如何穿石

 

孙凯慧

同学们都知道“水滴石穿”这个成语,它比喻________________。

大多数人认为,高处落下的水撞击石块,每次相互碰撞造成一点损坏,时间长了石块形成凹坑,再加深以至被击穿。

可科学家们却要验证一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他们用乒乓球反复和石块碰撞,却未见石块有明显的损伤,乒乓球对石块的撞击力比水滴对石块的撞击力要大得多,却不能穿石。

可见水滴撞击石块不是穿石的主要原因。

科学家们用每秒可拍摄1500张照片的高速摄影机拍下了水滴落到石上的全过程,然后一张张仔细观察,发现水滴原来是流线型,落到石上后先是形状变扁,而后分散成许多小水滴向四周飞散,飞散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微小的由水膜包裹着空气的气泡,这些气泡表面的水膜由于表面张力而很快收缩,气泡内的空气由于体积缩小而压强迅速增大。

当压强足够大时就冲破水膜体积迅速膨胀,就像一次小小的爆炸,气体形成的冲击使石块受到了小小的损伤,日积月累,终至穿石,这种微型气泡“爆炸”损伤固体的现象被称为“气蚀”。

“气蚀”现象一度是远洋航行的大敌。

最初使用螺旋桨推进的远洋巨轮在航行12小时后就发现螺旋桨表面百孔千疮,无法使用。

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

螺旋桨高速旋转和水相互作用,在螺旋桨表面附近形成大量的微小的气泡,气泡虽小,但气泡内的压强却很大,可达到几千个大气压,无数小气泡破裂时对螺旋桨表面的冲击,使金属制的螺旋桨也显得很脆弱。

找到原因后,人们利用改进螺旋桨桨面形状使之少产生气泡,选用抗气蚀金属材料,在表面加化学涂层等方法,大大减轻了气蚀对螺旋桨的破坏。

科学家们用“水滴石穿”的毅力揭穿了水滴石穿之谜,同时减轻了气蚀的破坏,并在进一步寻找气蚀现象的利用途径。

1.解释第一段中“水滴石穿”这个成语,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分)

2.第一段说水滴撞击石块不是穿石的主要原因,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读第二段后,用自己的话对此作概括。

(2分)

 

 

3.划分第三段的层次,并写出每层大意。

(3分)

 

 

4.文章开头引用“水滴石穿”这个成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第四段“科学家用‘水滴石穿’的毅力……”一句中引用“水滴石穿”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诵读欣赏

(一)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把“也”“矣”“乎”“哉”四个词分别恰当地填进下列各句后的括号中,说说在句中表示什么语气。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

4.何有于我()!

(三)以下成语都出自《论语》,学过课文后,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然后查成语词典,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不耻下问

4.学而不厌5.诲人不倦6.三人行必有我师

7.择善而从8.举一反三

(四)诵读《〈论语〉八则》,根据以下标准给自己打等第。

优:

读音准确,停顿和语气大体正确。

良:

读音大体准确,停顿和语气有少数地方不正确。

中:

读音有不少地方不准,有些停顿和语气尚正确。

下:

读音很多地方不准,读破句子的地方不少,语气不分。

 

关于写作

一上过作文讲评课后,再读一下自己的作文和老师写的评语,看看在以下一些方面有什么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给自己的作文写出评语。

1.有没有说清制作的过程。

2.有没有说明制作用的材料和制作的原理。

3.文章的说明顺序是否合理。

4.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

5.说明的语言是否简明、生动。

二请你约两三位同学,找找各自作文和练笔中的病句,根据《词语的修改》这篇短文中所提的要求,修改用得不当的词语。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

按照以下要求,写出你参加模拟新闻发布会活动,以及学校科普宣传周活动的评语,并打出等第。

一你有没有值得向大家介绍的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

二你有没有通过查阅资料找到可作介绍的最新科技成果。

三为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或者我国和世界某项最新科技成果,你有没有写出书面材料。

四你有没有在新闻发布会上作介绍,听众的反应如何。

五在校内的科普宣传周活动中,你做了哪些工作。

六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是否能主动与别人搞好协作。

 

综合评价

 

阅读理解

读下边的文章后,完成练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

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

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这是为什么呢?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所以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

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

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

这是为什么?

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

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然而,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

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一)文中能体现文章论点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这篇议论文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二)第二段中说“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这里的“不难”是指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并不容易”是指________________。

(三)第三段中说,“终于把‘?

’拉直,变成‘!

’”,请联系第四段的内容,具体说问号指什么,叹号又指什么。

(四)根据文章的有关内容,说说第七段中“见微知著”这个词的意思。

 

诵读欣赏

朗读这篇文章的第四、五两段,要求读音清晰,声音响亮;掌握好句内停顿、句间停顿和段与段之间的停顿;突出句中一些重要词语。

 

写作

请你在文章的第五段后边,补写一个类似于第四、五段这样的例子,作为论据;要求做到记叙和描写相结合。

(提示:

例如伽利略发现自然节奏原则,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

 

参考答案

 

关于阅读

精读与略读

(一)1.作用有二:

①交代了伽利略的身份;②为下文写伽利略的孩童和学生时代埋下伏笔。

2.

(1)不能删去。

“似乎”表示猜测,这在还未得到科学实验证实之前,只能用“似乎”表示猜测的语气。

(2)不能删去。

用了这三个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