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9578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ddie教学设计模型.docx

addie教学设计模型

addie教学设计模型

ADDIE模型教学设计是指一套有系统地发展教学的方法

主要包含了:

要学什么?

(学习目标的制定)﹔如何去学?

(学习策略的运用)﹔以及如何判断学习者已到达学习成效?

(学习评量的实施)。

此系统的方发,称之为「ADDIEModel」就是从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发展、Implement执行到Evaluate评估的整个流程。

「ADDIEModel」各阶段的工作:

「分析」阶段的工作--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使用工具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等。

「设计」阶段的工作--课程大纲拟定、课程架构图规划、教学目标的撰写、教学设计表设计。

「发展」阶段的工作--内容表现方式、教学活动设计、回馈设计、接口设计等。

「执行」阶段的工作--脚本撰写、美术设计、程序设计、档案管理等。

「评估」阶段的工作--测试、内容评估、接口评估、教学效果评估等。

教学设计者须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通常包含:

学习理论、传播原理、接口设计、应用软件、信息系统以及人力资源发展等。

一种课程开发的Rational方法指导性设计是什么?

指导性设计,又称指导性系统设计,是对学习需要和指令的系统开发的分析1它使用一种系统方法来分析学习缺口并设计连接这些缺口的方案。

指导性设计原则可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学习材料的开发(比如:

培训课程、车间、职业帮助),并可以通过任何传播媒体和形式(比如,同步或异步的基于网络的,基于计算机的,教师指导的,互动的,静态的)进行传播,对象可以是任何层次(初学者、中间水平、高级水平)任何类型的学生(公立学校,职业发展,文化,以及在职教育)。

大多数指导性设计模型都是由更为通用的ADDIE模型变化而来的,该模型自1975年以来一直被以各种形式使用着。

ADDIE模型代表着“分析,设计,开发,实现,和评估”五个阶段,它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瀑布的,或顺序的,课程开发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ADDIE模型

ADDIE模型在IBM指导性设计团体中被广泛使用。

与一个软件开发过程相似,ADDIE模型提供了一个通用的过程,借助该过程适当的质量训练材料可以被开发以满足任何培训需要。

指导设计师(ID)是开发团队的关键成员,而团队对学习方案的设计和开发负责。

指导设计师应用ADDIE模型或它的变化模型来开发满足特定目标听众需要的质量培训。

Rational大学指导性设计

ADDIE模型有不同的版本,但是,在本质上,它是一个瀑布式方法。

在实现阶段完成以前,是不会进行评估工作的。

原型和风险评估没有被建构到模型中。

模型没有反映包含多个顺序的小型项目的项目的迭代思想。

在这样的项目中,每一个小型项目都形成了一个可执行的原型并包含了需求的搜集,分析和设计,实现,以及测试的元素。

3

Rational大学是IBMRational内部的一个组织,它为Rational的软件产品提供教育材料,识别迭代的软件开发的价值和最佳实践手段的使用。

我们用RUP的思想来构建课件。

我们在早期识别出风险领域,提高它们的优先级,并对它们定位。

我们很早提出原型,而不是等到项目的最后再进行评估。

我们经常与涉众交流——在课程开发项目的最早期进行交流,通过必要的商业价值和培训需求来决定创立何种课程;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进行交流,来保证我们确实正在实现我们所陈述的商业价值和定义的需求。

在Rational大学,我们的过程是RUP思想和ADDIE模型的一种组合。

图2是对该过程的形象描述。

图2:

Rational大学课程开发模型

对更复杂的课程开发,我们使用了更多的迭代,因为它们通常不够清晰,也因此在课程需求、结构和内容上产生了更多的风险。

我们进行至少一次alpha测试和至少一次beta测试。

在alpha测试中,课程被搭建起来,所有的主要元素(模块,实验,附加材料)被识别出来,课程内容完成大约20%到40%。

在beta测试中,课程内容完成大约90%,并被教授给测试人员以观察效果。

在不十分复杂的课程的开发中,我们使用较少的迭代,因为涉众的需求很明确,结构很稳定,内容也很清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至少做一次beta级别的测试。

但是课程在发布以前,我们可能把它教授给测试人员,也可能不这样做。

《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金坛市小学科学

张戴李黄四人组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模型的种类以及作用;

2、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模型的作用;难点是学会建立模型。

三、材料准备:

手臂屈伸模型、黑盒子(里面用KT板隔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手臂屈伸模型,引入概念

1、谈话:

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运动——手臂屈伸运动,好吗?

2、师生一起做手臂屈伸运动。

3、问:

谁来说说“手臂屈伸运动”时骨骼和肌肉是怎样工作的?

4、学生汇报。

5、师说:

听不懂,还不太明白。

老师现在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你们怎么能让小朋友明白呢?

6、学生说。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引出手臂屈伸模型)

7、小组玩手臂屈伸模型,同学互相解释。

8、师:

谁来再向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说“手臂屈伸运动”时骨骼和肌肉是怎样工作的。

9、提示“模型”——方便解释(板书)

(二)尝试建模,初步理解建模的步骤

1、师:

你们会不会做模型呢?

2、学生回答。

3、板书“地球内部的构造”模型,你会不会做呢?

4、小结:

建立模型我们要先“了解信息”。

5、地球内部的构造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说)

6、出示“地球内部构造”模型,让学生把信息收全、收完整、收准确。

7、“选择材料”——三种橡皮泥:

你们打算怎么做?

学生说。

8、学生分小组制作。

9、教师巡视,帮助切开,让学生进行比较。

(三)探究“黑盒子”,建立图形模型

1、师:

同学们真聪明!

我们很快就能制作“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

2、出示黑盒子:

里面隔成了几种形状:

三角形、长方形„„还有一颗弹珠。

3、请同学们画出里面隔出来的形状。

4、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汇报。

5、全班交流。

(学生将自己组研究的结果画在黑板上)

6、小结:

图表也是一种模型。

(四)阅读拓展,认识其它几种模型(公式等)

1、你还知道哪些模型?

学生回答。

2、推荐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纸”,认识其它几种模型(如公式等)。

《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模型的作用:

用模型来描述抽象事物;用模型来解释事物的原理。

2、了解建模的思路,能自己初步设计模型。

教学难点:

了解建模思路,能自己初步设计模型

教学准备:

PPT课件、草履虫模型、肺呼吸模型、导学案学生准备:

暗盒模型1(6套)、暗盒模型2(6套)、肺呼吸模型材料(6套)玻璃球、盒子、障碍物2个、饮料瓶、剪刀、双面胶、橡皮筋、橡皮泥一块、气球2个、吸管教学设计:

一:

情景导入,出示模型

1、过渡:

教师拿出恐龙模型,问:

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回答:

恐龙模型,再问:

同学们见过更大的恐龙模型吗?

我们一起来看吧!

2、出示一组恐龙模型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二:

汇报交流,质疑总结

1、认识模型过渡:

我们能如此清晰的了解了恐龙这种早已灭绝的史前生物,归功于这些惟妙惟肖的模型。

模型在生活中很常见,上节课我们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让我们来看看你都找到了哪些模型?

小组汇报预习单第一题。

全班讨论质疑交流。

师总结:

模型这个大家族种类繁多,按用途分有房地产模型、军事模型等;从材料上有木质模型、树脂模型等;从表现形式上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结构模型和仿真模型等。

2、了解模型的作用学生过渡:

回忆从三年级到现在你在哪里用到过模型,这些模型是怎样模拟事物的?

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组汇报预习单第二题。

师总结:

理解模型的作用:

用模型来描述抽象事物;用模型来解释事物的原理。

3、分析暗盒模型学生过渡:

这里有两种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其他材料做的障碍物。

障碍物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把小组内共同认可的障碍物的位置画下来。

小组汇报预习单第一题。

全班讨论质疑交流。

师总结:

我们除了分析障碍物的位置还要发现更小细节,比如不同的材料。

4、建立模型,总结提升师过渡:

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空气从鼻腔进入,沿着咽喉、气管到达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的肺,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肺呼吸模型。

学生制作,评比交流。

师总结:

“建立模型”毫无疑问是一种抽象,因为模型毕竟不是真实世界,有太多的简化。

比如同学们制作的肺呼吸模型,呼气时气球里基本没有了空气,但实际我们在呼气时肺里还有近1000毫升的余气;再比如亚里斯多德提出的模型,铁球比棉花落地块,我们现在都知道是错误的,而在当时他仅仅忽略了一个微小的因素空气的阻力;任何模型都会忽略一些东西,用好模型的关键是要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模型忽略了什么,也就是说你的模型适用的环境是什么。

三:

拓展延伸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建立模型

肥城市潮泉镇中心小学石连香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模型解释并揭示事物的特征。

2.知道模型的作用及怎样模拟事物的。

3.能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做出合理解释。

教学重点:

认识模型的作用。

教学难点:

建立模型。

教材分析:

建立模型实质上是用模型来表现内在的思想,无论建立的是物理模型、图示模型,还是数学公式模型,其科学探究的意义、趣味与艰难程度都丝毫不亚于其他过程探究技能。

学情分析:

教材在展现一系列模型的基础上,说明模型的作用,指导学生展开针对具体模型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模型解释了宏观世界的物体关系、模型解释了微观世界的物质形态、模型将静态的形态动态化、模型用静态结构解释了不同事物和现象的动态关系。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球仪、桃花模型、地球内构仪、兔子、猫头鹰。

啄木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又在录播教室上课,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这是一个纸盒,上下各有三个孔。

师演示第一个孔放下去,从第一个孔里出来,从第二个孔里放进去,从第二个孔出来,从上面第三个孔放进去,从下面第二个孔出来

师:

哪个同学来描述一下你的发现,同意吗?

你能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吗?

谁还想解释?

生回答,你能把这种解释画在纸上吗?

(自己在任务单上画出来)

师:

谁愿意把你的解释跟大家展示一下吗?

学生展示

其他同学认可吗?

这个解释是大家共同的解释,解释是不是合理呢?

(打开看一看)师打开盒子,是不是差不多?

师:

刚才我们用用画图的方式对我们所看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使大家了解到盒子的内部构造,这种图画就是模型的一种,画图的过程就是“建立模型”。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

建立模型。

板书:

建立模型。

二、认识模型种类和作用

(一)检查预习任务单

课前大家根据学习任务单已经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预习,我们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在以前的科学课中,你用过哪些模型?

这些模型是怎样解释科学现象的?

谁想说一说?

学生说。

师:

同学们知道的模型真不少,模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他的种类有很多,作用很大。

请看微视频。

(二)认识其他模型(微视频)

1.展示微视频2.学生小结。

(三)解释盒子模型

1、介绍盒子

通过刚才的微视频我们认识了模型,知道了模型的作用。

老师带来了一个实物,请看:

这是一个盒子。

让我先来隆重地介绍这个盒子。

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用木块做的障碍物。

木块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等会还要用图示来画出这只黑盒子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也就是用图示模型来解释这只黑盒子。

现在考虑一下用什么方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

学生说:

可以晃动听一下,还可以敲一下。

请拿出你们小组的盒子,用你们的方法进行探究,并画出示意图,也就是采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释”。

2.学生探究

提供给学生两组(一号、二号)分别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B、C、D的黑匣子。

并提供标有A、B、C、D的图纸。

3.全班交流。

师:

这是你们的解释,很好。

这是你们的解释,有道理。

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

可惜的是我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与“黑盒子”的事物,我们人类并不能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

三、巩固训练

我们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和观察微视频级探究模型,现在检测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

判断

1.科学家常常利用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

(√)2.任何模型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3.图形、公式也是模型。

(√)填空

1.模型的种类有(图示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等。

2.模型的作用是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四、探究纸筒模型(9分钟)

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大家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师:

这是一个直筒,外面有四根线(师演示)。

谁来描述自己看到的现象?

描述现象不但要详细,而且要简洁明了。

学生说。

师:

谁来更简洁的描述?

生:

拉其中的任意一根,其他的三根都会缩进去,师:

你能解释这种事实吗?

可能是怎么回事?

生一:

四跟线连在一起。

师:

有没有第二种解释?

这个小组对他们的解释不认可解释可能是正确的,可能是不正确的生二:

我们小组有三种解释第一种,两根线他们相互交叉第二种,中间有个圆环

第三种:

扣子,四个绳子系在一个扣子上

小组内先交流画出来,解释一下这个纸筒的结构。

你画的有道理吗?

想不想亲手做一个模型来解释你所看到的事实呢?

请看微视频。

看了微视频,与你的猜想一致吗?

想不想亲手做一个模型,回家可以自己做一个,演示给家长看,你也是一个小科学家了。

五、小结评价

这节课你对自己进行一下评价,你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设计:

建立模型

种类作用制作

基于ADDIE模式的微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微课程成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资源。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微课程的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试图根据ADDIE模式来构建微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

关键词:

微课程;ADDIE模式;设计;制作

一、微课程概述

(一)国外微课程的研究和实践

微课程的最早雏形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A.McGrew教授于1993年提出的60秒课程。

60秒课程的设计初衷主要是用于非正式学习,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

从知识结构上看,每一个60秒课程都是一个高度提炼的、完整的微型课程。

[1]

近年来,国外微课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一分钟教授

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

彭罗斯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首创了“一分钟的微视频”,也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

他提出了建设微课程的五个步骤:

罗列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写出一份15至30秒的介绍和总结;用麦克风和网络摄像头录制以上内容;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和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

[2]

2.可汗学院和TEDEd

可汗学院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

可汗在2006年创办的一家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在可汗学院成立之前,可汗主要是通过远程聊天工具来辅导表妹的数学学习。

很快,许多亲戚都上门讨教,于是可汗将自己的数学辅导材料制作成视频,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放到YouTube网站上,方便他人的分享。

随着教学视频数量的增多,可汗就成立了可汗学院网站,除了视频授课,“可汗学院”还提供在线练习、自我评估及进度跟踪等学习工具。

[3]目前,可汗学院在YouTube上载有超过5600段教学影片,内容涵盖数学、历史、医疗卫生、金融、物理等众多的领域,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学习可汗学院模式的热潮。

TEDEd计划是由TED成员和萨尔曼?

可汗在2011年一起提出来的,可汗学院拥有大量的在线视频,如果与一个便于学习的平台结合,就可以使相关领域的教师更好地变革课堂。

于是,TED最近在YouTube上推出了新的频道TEDEd,这是TED在教育领域的一次新尝试。

TEDEd频道中的短于18分钟的微视频已经吸引了五亿多人次观看。

(二)国内微课程的研究和实践

在国内,不同的学者对微课程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佛山市的“淘课”活动

2010年,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微课,他认为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

[4]同年11月,佛山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资源建设征集与应用活动,引起了佛山市的“淘课”热潮。

2.“凤凰微课”移动学习客户端

2012年12月28日,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联合发布“凤凰微课”移动学习客户端,将“微课程”从课堂扩展到社会,内容涵盖基础教育、家庭教育、自然科学等领域,满足了社会大众学习的各种需求,也极大地促进了微课程的发展。

3.微课程比赛

随着微课程在国内逐渐被人们重视,各级各类的微课程比赛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2012年12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并发布了“微课程”评审最新标准。

2013年9月份,华东师范大学C20慕课联盟组织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小学“翻转课堂”微视频大奖赛和首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翻转课堂”微视频大奖赛,并举办了很多场次的研讨会。

此外,很多省份都开展了微课程教学比赛,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领域。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我们发现众多学者都对微课程的概念、发展历史、特点和制作等层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但是,缺少关于微课程的设计研究。

微课程不仅仅是微视频的呈现,它更是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需要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支持体系。

[5]因此,本文试图根据ADDIE教学设计模式来构建微课程的一般设计流程。

二、基于ADDIE模式的微课程设计研究

近30年来,教学系统设计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两个方面取得了进展。

比较著名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有Kemp模式、Dick&Carey模式、Smith&Ragan模式等,我国何克抗教授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系统设计的过程模式是一套程序化的步骤,虽然不同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包含的步骤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体现出了教学设计中系统方法的主要成分,即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ment(开发)、Implementation(实施)和Evaluation(评价),也就是“ADDIE”模式。

作为“通用教学设计模型”,ADDIE模式体现了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核心步骤,它可以作为微课程教学设计的依据。

加涅、韦杰、戈拉斯和凯勒还将ADDIE模式的基本环节进行了扩充,给出了更为详细的程序指导,[6]为ADDIE模式的应用者提供了借鉴。

(二)基于ADDIE模式的微课程设计

微课程作为一种在线网络课程,同样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来优化教学效果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曾在讲座中指出了微课程设计ADDIE模型,笔者在此基础上,根据ADDIE模式构建了微课程的一般设计流程(如图1)。

1.分析(Analysis)阶段

在分析中需要优先考虑的是微课程的选题和定位,根据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事实性知识一般只需要去识记,原理性知识比较适合开展探究、发现和合作学习,而概念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最适合录制成微课程。

微课程的定位包括学习对象和学习环境定位,学习对象可以是教师、学生或家长等,学习环境可以是开放网络、课堂内或课堂外等。

开发阶段作为教学设计的首要阶段,还需要对学习者、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析。

学习者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学习风格与学习动机等因素。

对于教材的分析,要在整体把握课程框架的基础上,厘清每一个知识点。

教学目标的分析可以保证设计者对微课程全过程的自觉控制,为反馈提供参考标准。

2.设计(Design)阶段

设计阶段以前期分析为基础,确定微课程的内容和过程结构、表述方式和脚本。

对内容结构的分析可以按照“课程――章――节――知识点”的顺序来进行。

此外,微课程的教学过程要简短完整,快速引入课题,内容讲授线索要清晰,总结收尾要快捷。

[7]

3.制作(Development)阶段

微课程的核心是微视频,因此,微视频的质量决定了微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分析设计阶段的基础上,选择一种表述方式来对微视频进行拍摄或录制及其后期加工。

中国微课网推荐了四种制作微课程的方法:

[8]其一是摄像机拍摄,需要用到DV录像机和白板;其二是数码手机拍摄,需要用到手机和白纸;其三是录屏软件录制,常用的录屏软件主要有CamtasiaStudio、AdobeCaptivate、CamStudio等,在使用录屏软件的时候需要注意鼠标不能在窗口中随意拖动;其四是可汗学院模式,需要用到录屏录制软件、手写板和画图工具,这是萨尔曼?

可汗最常用的录制教学视频的方式。

微视频的后期加工和美化需要用到后期编辑软件,比如:

EDIUS、Premiere等,准确地调整音频和视频的时长,确保音视频轨道同步,需要添加字幕的微视频还需要注意字体的大小和颜色设置等。

4.实施(Implementation)阶段

实施阶段也就是学习者的使用阶段,对于微课程的学习主要有三种形式:

课前预习、课中辅导和课后总结。

让学习者在课堂学习之前观看微视频进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对疑难知识点进行师生、生生交流,这也就形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将微课程用作课中辅导,可以重现课程授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或某一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将微课程用作课后总结,则可以及时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吸收和掌握。

由于微课程的时间短、容量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利用微课程来辅助教学。

5.评价(Evaluation)阶段

微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要贯穿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如果某一阶段没有达标,则利用“反复循环”法来进行改善。

笔者认为,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以多元化,但是,必须支持网络传播和在线学习。

微课程的评价可以从微视频和教学效果两个维度考虑,微视频的评价可以参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而教学效果的评价则要以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习者的感受作为评价标准。

三、结束语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掌握式学习,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开发微课程的技能,不仅需要关注微课程的教学设计,还要选择合适的网络课程平台来展开教学活动,给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建立长期有效的反馈机制,不断进行微课程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网络优质资源的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