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23977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师德演讲稿6篇Word格式.docx

比如一名叫陈宇欣的学生,他是一名在行为与心理发展上有些滞后的学生,在加之家庭教育的不足,导致孩子很不能与一般同学合群,对学校与老师的一些要求也是不能很好得完成,还会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少麻烦,如他的座位周围曾到处是痰迹,不按时交作业,不打扫卫生等等。

若因此而不断地批评他,那估计最终只能把这个孩子推往厌学、退学的边缘。

我在平时,发现他有了小毛病,严慈兼济地教育他,而有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也做到耐心处理,不厌其烦地与其谈心,甚至做好了长期等待的准备。

  三年过去了,我欣喜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孩子心性的成熟,原来许多让我很头疼的问题,不知不觉中已经解决了,上面提到的问题已经消失了,而且在学习上,他竟然还有了小小的进步,虽然这个进步与其他同学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他来说,就是巨大的进步。

他曾一度将:

  “大家鄙视我!

”作为口头禅挂在嘴上,我也曾多次与他谈心,但总感到收效甚微,可最终,坚持还是起效了。

他慢慢恢复了自信,能够与同学较好地相处。

现在初三毕业前的冲刺,尽管这个孩子的成绩年级垫底,但他很乐观,没有放弃中考,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人生的一大收获吧!

  多多容纳孩子的缺点,往往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感悟三:

还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

相信最伟大的这哲人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往小里说,文学应该是什么?

这也是一个有待后人不断思考的复杂命题。

作为教师,我们也许还没有能力告诉学生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我们起码应该让学生知道,我们不知道答案,这是真实的

  一部分,在教育中,更多的真实需要教师的勇气来揭示。

  我们就从文学这个角度来看看真实与虚伪吧!

如在八年级有一片课文《芦花荡》,讲述了在抗战期间,一位在白洋淀中神出鬼没,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的老人的故事。

教材一般都将此文作为爱国主义的典型进行教学,让学生去品味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但是,我们如果从真实的历史层面去看待那个时代,一个充满血腥杀戮,一个到处家破人亡的时代,作者有意去将那些痛苦隐去,将战争美化,将苦难淡化,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

是尊重历史,还是利于让学生认识真实的人性,或是建立真正的写作理念呢?

其实,我说的这些话,已经早有学者谈到,我只是鹦鹉学舌罢了。

我在这里做这些重复,只是想明确,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是应当对民族的文化发展传承负有一定的使命的,去伪存真,应当是教师的责任。

这样的精神由教师传给学生,并接力下去,那影响力是不可轻视的。

  这是就教材本身的真伪而谈。

  “真实的世界”还包括让学生认知自己本身的真实,认识这个社会的真实等等。

这些真实,需要我们教师有一双火眼金睛,更要具有一种勇气,但说到根上,需要的还是对学生的真挚的关爱!

感悟四:

看到学生的优点,他便是个天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的教育观,一直束缚着中国的每位教育者。

记得曾听到过这样的传闻,北京的几位家长,主动让孩子从现行教育体制中脱离,自己将孩子带到深山之中,开办国学课堂。

先暂且不论此举是否恰当,起码这反应了现行教育体制中将学生当做工业产品

  批量生产,抹杀学生个性的弊端。

这算是一种悲壮的突围吧!

那么我们教师是不是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的教育到底该怎改呢?

这样一个大话题,我自然无法给出答案,但我可以从我身边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去改变一些不合理的观念。

  在办公室中,当一位老师处理完一件班中的一位“混世魔王”的“案件”,办公室中只有老师们的时候,大家会常谈到这样一类问题:

某某学生原来在校的时候,多么调皮捣蛋,多磨让老师不省心,原来各位老师早就给他判了“死刑”了,可是若干年后,往往是这类学生,或是事业成功,或是学业有成,起码也是个生活幸福。

这让我们就不得不思考:

用成绩衡量一个人,对吗?

片面吗?

甚至残忍吗?

紧接着,就会得出这样一个铁定的结论:

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

  而当我们将这种结论付诸于教学实践中时,从中又总会收获多多。

课堂上,多表扬学生,你的课堂会生机勃勃,学生思维活跃,教师也如坐春风,一节双赢的课便会呈现在你眼前。

在日常教育中,多发现学生的优点,你不仅会感到自己找到了一条轻松高效的教育捷径,更让你能从学生的巨变中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成就与光荣。

  感悟五:

高明的惩罚惩罚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没有惩罚的教育,就像缺少了一个翅膀的鸟儿一样,是根本无法达成自身的目的的。

而惩罚的方式与技巧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师德演讲稿篇2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有一种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一种爱,感天动地,润物无声……灾难来临,您用生命,诠释教师高尚的情操。

  灾难过去,您的大爱,正在释放永恒的力量。

  谭千秋、张米亚、瞿万容、张辉兵、何智霞、吴忠红、袁文婷……当地震毁掉了教室,您在灰尘中铸就师魂,用生命诠释师德的风碑。

  师德在危难时刻迸射出夺人心魄的灿烂光芒!

这种光芒,或许平时像天幕上微弱的星光被我们忽略,但关键时刻却迸发出比太阳还要强烈还要耀眼的亮度!

  在德阳东汽中学,您张开双臂,护着课桌下4个学生,自己的后脑却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在汶川县映秀镇小学,紧邻楼梯口的您跪在地上,紧紧搂住两个学生;

在绵竹遵道镇欢欢幼儿园,您用后背挡住了倒向学生的水泥板;

角落里发现熟悉无私的背影,黑暗中有你为我指引方向,孤单有你陪在身边,苦难有你陪我前行,你张开宽广的臂膀为我撑起废墟瓦砾,把肉躯掩埋,将生命延续。

残戈里只有红旗在高高飘扬,安静的没有孩子的读书声,灾难让我们哭泣,勇气让我们雄起,我们接过你的承诺为你祈祷为他祈福,幸福在身边,爱心在洒播。

你就是雨中的伞;

在德阳什邡市红白镇小学,您用双手撑开被挤压变形的房门,您倒下后,双手还指着学生们逃生的方向……大难突至双臂张,肉体充当隔离墙。

四朵鲜花赤血护,一代名师万古扬。

当地震灾难突然袭来时,谭千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他的学生。

  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人生阅历丰富的他本来有机会能够从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学生。

在那一瞬间,他眼前可能浮现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可能有些许迟疑和犹豫。

但是,对自己学生的爱让本来有选择的他毫无选择,他毅然地张开双臂,护住自己的四个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把死亡留给了自己。

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个家庭的悲痛和惋惜、四个家庭的团聚和幸福以及无数的感动。

他无私的爱就像种子一样开始发芽,不仅感染他在湖南衡阳的老乡、他大学时期的同学,也感染着无数的教师和国人。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北川教师刘宁在地震时先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都江堰聚源镇教师在地震时为疏散学生而放弃了逃生的机会。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广安的特岗老师为救一个被绊倒的孩子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平通中学的化学老师乔广平在地震时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却跑到了最后。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爱,什么是荣耀!

  当成千上万间房屋倒下去的时候,是他们的爱撑起了整个世界!

  灾难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伤痛。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作为政治老师的谭千秋用自己的生命给学生上了最后也是最完美的一场思想政治课,当那些被他救起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将会比别人更加懂得什么是勇气,什么是无私,什么是责任。

看到这些感人事迹,使我想起了著名诗人藏克家的一句诗: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是的,地震中逝去的英雄教师们,你们虽然死了,但你们的事迹永远留在活着的人的心里,激励你的同行们把崇高的师爱传递到每个孩子的身上。

而被你们所救的每一个学生也将您铭刻在心里,记一辈子。

通过学习我要把英雄教师的崇高精神融在心里,体现到工作中去。

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伟大得人民,我们伟大的党,灾难面前我们更显示了我们民族的团结互助,爱国,坚韧不屈的伟大品质和光辉传统!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师德演讲稿篇3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小时候,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师。

在我眼中,老师是知识的使者,爱的化身。

那是上小学时的一次大扫除,我爬上花坛搬砖头,一不小心,砖块掉下来,砸伤了我的脚趾头,疼得我眼泪直淌。

我的班主任老师急忙找来酒精为我消毒,小心地给我包上纱布,轻轻地摸着我的头,说:

  “还疼吗?

”望着老师那心疼的眼神,一种幸福感涌上我的心头。

那时,我就在想,将来,我也要做一个好老师,去关爱每一个孩子。

  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

这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当一名教师,不容易;

当一名好教师,更不容易。

这意味着你将无私地付出很多,很多。

记得刚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的心中踌躇满志。

可是,几天之后,孩子们的表现却让我的凉了半截:

作业本上,一个个歪歪扭扭的字,一个个鲜红的叉;

课堂上,做小动作的,小声讲话的……还有那些被我视为“差生”的孩子,一道简单的算术题,给他讲几遍都做不好时,我终于火冒三丈而大声训斥他:

  “你怎么这么笨啊!

”然而我却忽视了这一句训斥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多大的阴影。

过了几天,语文老师递给我一个作文本,是那个“差生”的,还是歪歪扭扭的字:

吴老师,我想对代您说,请您不要再骂我笨了,好吗?

我不是不想把题做好,可我一看您生气,我就心慌,我越心慌就越怕做不好,怕您再骂我……“看着看着,我的心颤抖了。

我不禁扪心自问:

你不是要立志做热爱学生的好老师吗?

可你的爱心哪去了?

于是,每当孩子调皮时,退步时,违纪时,我总是告诉自己:

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求。

用师爱为他们引路,用师爱在他们的心里谱写一曲最美的歌。

  这世界有许多的爱被人们称颂,我们的世界也因爱而精彩,因爱而美丽。

母爱是伟大的.,师爱是无私的。

作为孩子,多么想同时拥有这伟大的母爱与无私的师爱呀!

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妈妈,我觉得您不爱我,您到底是不是我的妈妈?

  “也许,你会谴责这位母亲,对孩子是如此不负责任。

可是,就是这位母亲,却赢得了无数学生对她的尊敬和爱戴。

她,就是我们学校的罗小芳教师。

每天清晨,她总是来不及叮嘱儿子就匆匆走进教室,开始辅导,学生已记不得有多少个静静的下午。

儿子从宿舍走到操场,又从操场走到宿舍,眼巴巴地望着妈妈的教室,希望她早点回家。

可是罗老师仍在教室工作,早已忘了儿子在等她。

对学生,她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地讲,可儿子一问她,她总是推说太忙又回到学生身边。

为此,罗老师经常满怀愧疚。

是的,罗老师面对学生,是一位好老师;

面对儿子,可能不是一位好母亲。

她的心中,时刻装着的是学生。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

她把一颗爱心献给了学生,把一腔热血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有人把师爱比作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

有人把师爱比作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

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

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山花,办公桌上那两个红红的苹果,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自豪。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的学生呢?

那么,就让我们把爱的火炬传递给学生,为爱插上翅膀,让爱在万顷碧波、蓝天白云间飞翔!

  师德演讲稿篇4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往前走,同样是热爱与敬业》。

  有古代全才美誉的亚里士多德说:

  “教育的根是苦涩的,但其果实是香甜的。

”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不仅有付出,也有回报。

当老师们看到桃李满天下,用心血培育的学生成为社会栋梁时,他们付出的爱就得到了回报,他们就会欣慰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XX年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主题是“爱的教育”。

霍懋征

  老师从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林崇德老师指出“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他们都是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他们用自己平凡的工作铸就了闪光的师魂,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参加工作已经有8个年头了,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出一些让我感伤的画面:

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哭着跟在我身后喊:

  “石妈妈,不要走哇!

不要走!

”教了两年的学生暗中得知我要离开的消息,在我最后一天走进教室上课时,他们一个个都眼含热泪,欲言又止。

看到这情景,我的心里一阵酸楚,未语泪先流;

他们也呜咽出声。

还有王涵的奶奶和妈妈,每次见到我都会说:

  “石老师,你可不要调走哇!

你要是能把我们家涵涵教到六年级毕业就好啦!

”很遗憾,很遗憾我没有做到。

当武塘学校开学第一天我接待新生报到时,有的家长一进门就认出了我,热情地说:

  “石颖老师,你来了?

!

你还记得我吗?

我家大孩子就是你教过的呀!

现在小的也来读书了,是你当老师太好了,我放心!

”尽管我总会因为曾经放弃那些我爱的和爱我的孩子而感到伤心自责,但一想到我在另一个地方又把爱浇灌到其他花朵上,培养他们好好成长,那份伤痛似乎又可以减轻些。

无论别人怎么评说,在我的心里,学生对我的依恋、家长对我的信任始终是对我工作的最高奖励。

盘振玉老师22年不离开大瑶山,她说:

  “乡村教师要有大山一样的情怀。

”我被深深触动的同时就以这句话来时刻激励自己:

培养大山一样的情怀,当好一名乡村教师!

  唐太宗说魏征是他的一面镜子,让他看清了自己的是与不是。

我把师德标兵作为自己的镜子,告诉自己要知荣知辱、爱岗敬业。

  记得拉萨某中学的一位师德标兵说过:

  “西藏可以缺少氧气,但不能缺少精神。

”什么是“不能缺少”的“精神”呢?

我认为它应该是一种执着追求、奋发进取的敬业精神。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大,时刻鞭策着我要牢记责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

刚进武塘学校的时候,因为教师宿舍还未完工,老师们每天下班后都要赶回自己的家。

也恰恰是在那时候,我正在要求自己努力学做一个敬业的人。

所以每天放学后,我会等到全部学生都离校、检查教学楼的门窗是否都关好才锁门离开。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会特别愉快,因为我又一次超越了自己。

要知道,在这以前我可是根本就不会想到要去做这些的。

之后的一天傍晚,当我工作完准备离校时,正在门口施工的民工突然问我:

  “哎!

你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吧?

怎么别人都走了,总是你一个人走最后呀?

”我笑着对他们说:

  “我不是校长,但我有责任让学生全部离校清查完毕以后再回家。

”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我也不会坚持去做这些事。

我慢慢地体验到什么是“敬业”了。

这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而且感觉那么好。

那段时间我经常表扬自己说:

  “你看到了,其实你也可以做到的。

只要有心,坚持去做,就可以做的很好哇!

”12人在成功的时候容易意气风发,而我要选择的是锐意进取。

因为有锐气就有了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有锐气,就能成为意志消沉、挫折失败的克星;

更重要的,我认为锐气就是一种执着追求、奋发进取的敬业精神。

人一旦缺少锐气,就会在职不尽责,安心不尽心,工作应付、作风飘浮,成绩平平。

都说青年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也是高尚师德的传承者。

那么,我们就应当摒弃那种胸无大志、不思进取、庸庸碌碌的状态,树立“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在教师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成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学生。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前行的道路上,心怀热爱与敬业,我思想、我行动、我坚持!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师德演讲稿篇5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到今为止,我从事教育事业已经有8年了,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出一些让我感伤的画面:

  “石妈妈,不要走哇,不要走!

看到这情景,我的心里一阵酸楚,未语泪先流;

还有×

×

同学的奶奶和妈妈,每次见到我都会说:

  “石老师,你可不要调走哇。

  你要是能把我们家涵涵教到六年级毕业就好啦!

  当×

学校开学第一天我接待新生报到时,有的家长一进门就认出了我,热情地说:

  “石老师,你来了,你还记得我吗?

我家大孩子就是你教过的呀!

现在小的也来读书了,是你当老师太好了,我放心。

  无论别人怎么评说,在我的心里,学生对我的依恋、家长对我的信任始终是对我工作的最高奖励。

盘老师22年不离开大瑶山,她说:

培养大山一样的情怀,当好一名乡村教师。

”什么是“不能缺少”的“精神”呢?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会特别愉快,因为我又一次超越了自己。

  “哎!

你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吧?

怎么别人都走了,总是你一个人走最后呀?

  这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而且感觉那么好。

只要有心,坚持去做,就可以做的很好哇!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师德演讲稿篇6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廉正相约......》相约是个浪漫的字眼。

风与雨相约留下的是庄稼的滋润、雷和电相约留下的是大地的震憾,情侣们相约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而校园与廉正相约,留下的将是什么?

?

  还记得在初为人师的日子里,我曾为教师这个被冠以”清贫”的职业而困惑。

是啊,在一掷千金的大款群体中见不到教师的身影;

在衣着光鲜的时尚一族中寻不到教师的足迹。

别人一天工作八小时,教师工作十小时不止;

工人工作三班倒,教师工作连三班;

农民三季忙,教师忙四季......?

  教师的概念,两个字便能概括:

”勤”和”清”。

”讲台上教书育人,讲台下为人师表,诲人不倦。

”这--就是教师的”勤”;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生清贫。

”这--就是教师的”清”。

  在全国教育系统清廉务实的大环境下,我们的老师始终甘守清贫,乐于奉献,他们用自己的言行演绎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到了湖北山区的胡安梅老师。

  廉正需要操守。

只有甘于清贫,洁身自好,才能勇立潮头,才能闯过人生设下的道道险关。

1992年年初,胡安梅51岁的父亲胡德荣倒在自己耕耘了22个春秋的讲台上。

他是该村火地沟教学点上唯一的民办教师。

送走了一茬又一茬学生的胡德荣,留给家里的”遗产”是学生欠下的960元学杂费。

父亲走了,17岁的胡安梅接过父亲的班,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

那年9月,胡安梅走上了讲台。

在学校唯一的一间破教室,她看到的是用墨水涂黑的黑板,脚下渗水的地面......但是,她没有畏惧和退缩。

一学期下来,她的学生当中,考80分以上的占70%,她也因此被乡里评为优秀教师?

  从1992年到1995年,胡安梅垫付了600多元学费,加上父亲垫付的,共计1500多元。

在这一分钱都能捏出水来的穷山村,那可是个天文数字。

与父亲相比,胡安梅是幸运的。

1998年,胡安梅转为公办教师。

同年,火地沟教学点并到桃园沟村小学,她随之调任校长。

不管职位有什么变化,她献身乡村教育的决心始终没变。

只有甘于清贫,洁身自好,才能勇立潮头,才能闯过金钱设下的险关。

今年正月,有好几位家长提着礼物带着红包,领着孩子到我家拜访,希望我给予他们孩子特别的关照,我婉言谢绝了家长的礼物和红包,并诚恳地对他说,我会关注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请他们放心?

  廉正需要心境。

平稳的心态,平和的心境,才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清廉。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老师,他们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

也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

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项工作。

因为,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

生活中有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廉洁从教是教师的天职!

我所在的幼儿园,就有不少这样的好老师。

他们凭着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爱,温暖着每一个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