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052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docx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

补助资金项目申请书

 

 

 

一、基本信息

单位:

人、家、项、万元、米2

单位名称

成都文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红星路三十五号大学生创业园

成立时间

法人类型

股东

法人代表

法人代码

通讯地址

锦江区武城大街181号1-2幢10楼9号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chengengyun@

地域范围属性

全国省√地市区县乡镇其它

上级主管单位

主营业务

2008年申请单位主要指标

职工人数

48

专职服务团队人数

12

大学以上学历

40

总资产

固定资产

技术装备原值

营业收入

其中:

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公共技术服务收入

技术服务种类

(只能选择其中一项)

中小企业创新资源共享服务

中小企业专业化技术服务

中小企业技术转移服务

创新资源共享服务

设备种类

场地面积

专业化技术服务

2008年运

营费用

2007-2008年

成功案例数量

培训

次数

培训

人数

技术转移服务

2008年技术转移

成交金额

2007-2008年促成技术

转移项目数量

申请项目2008年服务中小企业数量

申请项目2008年服务中小企业项次

申请项目2008年服务中小企业运营成本

申报项目2008年为中小企业提供

服务收入

政府已补助金额

申请补助资金金额

二、项目运行情况(技术服务业务开展的总体情况)

(一)项目基本概述。

成都文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成都市、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指导下,针对成都地区大学生创业及中小企业(以下统称“中小企业”)产业发展对关键性共性技术需求特点,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筹备,2007年具体实施,积极创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内引外联,广泛与科研院所协作,与科技先导性企业协作联盟的方式,积极建设红星路三十五号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园区,通过整合、集成和优化社会科技资源,完善公共服务基础条件,有效的提升了园区为中小企业开中公共技术服务的能力,不仅体现了服务平台基础性、开发性和公益性的特点,而且体现了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意愿和科技资源集成开发与共建共享服务模式。

园区以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及创新型科技产业发展为基础,开拓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与支持,为进一步增强公共技术服务机构的能力,不断开拓服务平台和领域,努力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同时园区借助自身完善的平台及服务机制,于2009年被团区委认定为“红星路三十五号大学生创业园”。

以“红星路三十五号大学生创业园”为主体建设和发展公共技术服务机构,既有广泛的服务需求群体,又有稳定的科技创新资源,是一个体系完整、功能强劲、富于挑战的系统。

园区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系统的创建于发展,首先得到了各级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其次得到了科技型示范企业全方位的配套,再次得到了省内外科研院所持续性的援助。

因此,文创公司依托“红星路三十五号大学生创业园”拓展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实验基地拥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一、依托园区建设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实验基地,其服务内容符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其创新成果容易为同行业企业接受和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成功率更易得到保证。

二、园区有效整合入驻企业,最大程度上有效的利用园区内企业现有的基本设施条件,实验材料的利用率可大大的提高,各种专业技能员工可就地提供,整体费用降低,大大的减少投资,提高成效。

三、为地区性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支持的机构,只用“红星路三十五号大学生创业园”这样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才是最为适合的。

在实验基地的创建过程中,园区注入了有限的资金,旨在长远的可持续性回报,最根本的是园区作为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孵化平台,承担了政府关注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传统意识,肩负着政府支持地方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转移职能的重任。

所以,负担公共技术服务的成本是园区这样的公益事业机构的义务和天职,多年来,文创公司员工已经形成共识:

促进全市企业全面创新责无旁贷,为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本买单义无反顾。

(二)项目实施保障。

“红星路三十五号大学生创业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以整合境内科技资源,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更好的为我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专业性技术服务为宗旨。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共建共享、协作服务的原则”搭建的服务平台,有效地解决了我市科技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缺技术、缺人才、缺资源”的矛盾,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构建的开放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在营造区域创新创业环境氛围,服务和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平台坚持公益性服务公众的方向,依托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的技术支撑,利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降低中小企业创新成本与风险,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成为政府联系和服务中小企业的桥梁与纽带。

1、平台基本介绍:

园区总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自从成立至今已服务中小企业共计65家,为40多家民营科技型企业进行了数字化平台服务,促进了锦江区文化创意数字技术密集区的建设。

同时以园区为平台,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科技、经济、政策法规、市场、人才方面的信息服务。

集中举办信息化技术培训班17次,培训专业人才1200人次,为提高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奠定了基础。

在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方面,通过共性技术的辐射作用,加强企业间的联盟与合作,从2007年以来,为企业提供技术转化服务12次,介绍成果转移商洽6次,通过技术成果展示、产品创新演示与中介服务,为企业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4项。

并且通过对全市约130家中小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确定了企业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需求,建立专家库,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开展符合企业需求的共性技术、大型仪器协作共用服务。

 

2、平台承担单位实施项目的基础:

(1)红星路三十五号大学生创业园于2007年由成都文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独资打造,从业人员总数48人,其中,在编职工19名,研究员5名,副研究员3名,助理研究员6名,实习研究员5名,以合作联盟方式聘用职工29名,高级职称6名,中级职称14名,初级9名。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职称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4%。

同时,为更好的为中小企业建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高平台效率,园区根据不同区域在内部设立综合管理部、成果转化部、技术培训部、信息服务部,商业项目发展部。

(2)园区以组建协作联盟的方式,为中小企业开展综合配套的优质服务,取得显著业绩。

一是与叶网科技公司结成协作联盟,作为拓展信息化数字化服务平台的重要技术依托,为中小型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网络、开发平台、商业模式转化、应用软件和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开发研究、推广应用和安全技术支持服务。

二是与全国首屈一指的深圳嘉兰图设计公司以及深圳浪尖工业设计公司结成工业设计联盟,通过工业快速成型平台的打造为工业设计企业提供快捷、方便、低成本的工业模型成型技术服务。

三是与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广泛的产、学、研、管合作,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就业为宗旨,以培育人才为核心,以优质服务为手段”的发展理念,形成成都市规模最大的多元人才实验基地。

(3)园区以创建“十佳科技型示范园区”为重点,整合市、县多家生产创业园区,共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市、县中心服务联盟,上下联动、资源互补、共建共享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3、平台保障措施

(1)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的高科技产业化发展战略,利用“大学生创业”的园区特性,发挥人才在公共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并重,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

全面提升我市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持续吸纳力,对社会经济的强劲带动力和走向世界的广泛影响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使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新型科技产业集群优势不断聚拢,努力建设国际化外向性支柱产业。

(2)完善以大学生创业产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通过建设实验基地,建设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所购置的实验用关键设备、测试仪器、信息发布、技术推广费由园区资助解决、以降低大学生创业企业承接公共技术试验开发成本。

(3)园区将利用自身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桥梁与纽带的支撑作用,充分拓展科技成果聚集、交易、扩散功能,努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

园区内的技术研究开发实验基地的建设重点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扩散带动效应的持续扩大。

要由园区、联盟单位、高等学校、研究院所等形成投入主体,不断研究开发产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采用市场化机制运作,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广大中小企业,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文化创意及科技成果产业化。

并在政府的支持下,使产学研各个方面都能够发挥综合优势,瞄准国内外产业发展动态,联合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合作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

(4)园区内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实验基地建设遵循多元化、专业型、互动式的发展思路,支持企业、高校、研究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前来创办多元化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室建立高新技术开发示范形象、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

 

对服务对象的熟悉程度及服务经验、团队专业化水平及核心优势、基础条件及规范化管理程度、技术成果及服务资源的储备。

(三)服务内容及效果

1.上年度开展的技术服务业务内容、模式和手段。

(1)业务内容:

数字媒体、工业设计、科技型创新产业、环保及新能源产业、创新产品

(2)模式和手段:

红星路三十五号大学生创业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成都市文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独立运营机构,主要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源的缺乏问题,从而降低技术创新门槛,营造中小企业低成本创新的环境。

服务模式为: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化管理,同时借助国内技术权威机构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

基础性、开放性、公益性创新资源共享服务。

服务手段有:

开展创造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推广,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科技信息网络,拓展数字化服务平台,加快企业管理模式的转换,建立信息化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技术支撑、咨询服务体系。

2.技术服务推广策略。

园区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多元化技术性服务,主要思路是依托园区内的行业龙头企业提供行业性的带头作用以及全方位的技术主持。

结合大企业在技术、市场、资金方面的优势以及小型企业在创新意识强,低成本,合作模式灵活的优势。

采取技术合作及项目合作的方式,为中小企业切实落实了短期内企业存活并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同时,园区极力打造的工业设计快速成型通道、红星路35号知识产权展示及交易平台,大学生创业园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已建成的公共服务平台也切实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物理基础。

3.现有资源使用效率情况。

●科技文献资源影响度和引用率为23%;

●科学数据共享程度达到“完全与开放”;

●基础条件资源共享社会化程度在逐步提高;

●技术人才资源行业群体已基本组成,初步完成和中小企业的需求对接;

●创新技术资源共享:

以工业设计快速成型平台为核心,已成为现代工业设计业提高技术信息化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同时企业对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服务有了充分的认识,普及和推广程度较高;

●社会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技术交流,集聚一批技术理论研究学者和应用推广专家,通过举办各类针对性的高端技术平台展示、演示公关活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信息化解决软性平台。

4.技术服务业务开展情况及效果,包括:

现有客户数量,技术服务对中小企业以及产业的发展已经起到的效果等。

5.填写公共技术服务实际支出明细表。

可补助的支出类型有:

(1)围绕“补助资金项目”支持的服务业务,开展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而发生的净支出(总支出扣减政府补助、社会赞助等收入的余额);

(2)围绕“补助资金项目”支持的服务业务,为中小企业降低收费标准而发生的收入减少;

(3)围绕“补助资金项目”支持的服务业务,举办的非营利性活动发生的支出。

2008年公共技术服务项目实际支出明细表单位:

万元

序号

技术服务内容

金额(万)

支出说明

1

举办技术培训

20

2

组织项目观摩活动

10

3

组织技术研讨

8

4

信息人才库建设

8

5

实验设备投入

70

6

专家学术研讨会

45

7

试验费

5

8

材料费

7

9

相关资料及印刷费用

3

合计

176

(四)分项列出近两年成功案例(包括被服务企业名称、联系电话、服务内容、服务时间),专业化技术服务类要求成功案例不少于10项,技术转移服务类要求成功案例不少于5项。

 

(五)服务模式和服务效果等。

要求举出3个典型案例。

 

三、附件要求

1、上年度与被服务中小企业签定的合同,创新资源共享类服务可提供设备使用作业单来代替(作业单要体现用户名称、联系方式、使用设备种类、使用计时、服务收费及成本支出等项内容,并需用户盖章)。

创新资源共享设备使用作业单

序号

单位名称

联系方式

使用设备种类

使用时间

服务收费

服务成本

1

2

3

2、申请单位2008年度财务报表、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及公共技术服务支出的收支证明、凭证。

3、《通知》中“申请单位基本条件”第

(二)条所涉及的相关证明材料。

三十五号的产权证

成功案例

4、申请单位法人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