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40538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9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docx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要求要求规范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Codefortechnicalofvideodisplaysystemengineering

目次

总贝[|

(1)

术语

(2)

2.1术语

(2)

2.2缩略语(6)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的分类和分级(7)

3.1LED视频显示系统的分类和分级(7)

3.2投影型视频显示系统的分类和分级(8)

3.3电视型视频显示系统的分类和分级(9)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设计(10)

4.1一般规定(10)

4.2视频显示屏系统设计(11)

4.3传输系统设计(14)

4.4控制系统设计(17)

4.5辅助系统设计(18)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施工(21)

5.1施工准备(21)

5.2施工(22)

5.3系统调试(25)

视频显示系统试运行(30)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验收(31)

7.1—般规定(31)

7.2初步验收(31)

7.3工程竣工验收条件与验收组织(32)

7.4工程竣工验收(33)

附录A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记录(35)

附录B工程检测记录(42)

附录C工程验收记录*……(44)

本规范用词说明U5)

附:

条文说明(47)

 

1.0.1为规范视频显示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保证工程质量,促进技术进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制定本规范。

1.1.2本规范适用于视频显示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1.3视频显示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密切结合自然条件,合理利用资源,兼顾使用和维修,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1.0.4视频显示系统工程中应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定型和经检测合格的产品。

1.1.S视频显示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

2

2.1术语

2.1.1视频显示系统videodisplaysystem

由视频显示屏系统、传输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可实现一路或多路视频信号苘时、部分或全屏显示。

2.1.2视频显示屏单元videodisplayscreenunit

在视频显示屏系统中可独立完成画面显示功能的基本单位,一般为矩形《

2.1.3视频拼接显示屏(墙)videodisplayscreentogether(wall)

由显示屏单元物理拼接而成,是图像显示区域的总称。

显示屏单元间依靠适当的电气连接(包括信号传输路径),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可单独显示视频画面,或显示画面的某一部分,还可与系统中的其他单元配合组成完整的画面。

2.1.4传输系统transmissionsystem

在视频显示系统中,将需显示的信号传输至各显示屏单元的信号传输部分》

2.1.5控制系统controlsystem

用于视频信号的调度管理,包括图像分割和拼接、图像显示参数(如位置、色彩、亮度、均匀性、对比度等)的设置和调整、视频信号的分配和切换。

2.1.6辅助系统auxiliarysystem

用于支持视频显示系统工作的配套工程,包括控制室、设备间、供配电和防雷接地系统等。

2.1.7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

由HMV族化合物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加电压后会发光的半导体器件。

2.1.8LED视频显7TC屏LEDvideodisplayscreen(panel)通过一定的控制方式,由LED器件阵列组成,用于显示视频的屏幕。

2-1,9阴极射线管显亦屏(CRTdisplay)cathoderaytubedisplay

由电子束器件构成,从电子枪发射电子朿轰击涂有荧光粉的玻璃面(荧光屏)实现电光转换,重现图像的显示屏。

2.1.10液晶显示屏(LCD)liquidcrystaldisplay

外加电压使液晶分子取向改变,以调制透过液晶的光强度,产生灰度或彩色图像的显示屏。

2.1.11等离子体显示屏(PDP)plasmadisplaypanel利用气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引发紫外线,来激发红、绿、蓝

荧光粉,发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在玻璃平板上形成彩色图像的显示屏。

2.1.12数字光学处理器(DLP)digitallightprocessor采用半导体数字光学微镜阵列作为光阀的成像装置。

2.1.13前投影(正投影)frontscreenprojection图像被投影在光反射屏的观众一侧的投影方式。

2.1.14背投影rearscreenprojection

图像投影通过透射屏到达观众一侧的投影方式。

2.1.15像素.pixel/pictureelement

组成一幅图像的全部可能亮度和色度的最小成像单元。

2.1.16像素中心距pixelpitch相邻像素中心之间的距离。

2.1.17像素中心距相对1偏差relativedeviationofpixelpitch像素中心距的实测值与标称值之差的绝对值与标称值之

比。

2.1.18平整度levelupdegree视频显示屏法线方向的凹凸偏差。

2.1.19LED像素失控率ratioofout-of-controlpixel发光状态与控制要求的显示状态不相符的LED像素占总像

素的比率。

2.1.20灰度等级grayscale

显示屏同一级亮度中从最暗到最亮之间能区别的亮度级数。

2.1.21换帧频率framerefreshfrequency视频显示屏画面更新的频率。

2.1.22刷新频率refreshfrequency

视频显示屏显示数据每秒钟被重复的次数。

2.1.23图像分辨力pictureresolution

表征图像细节的能力。

对图像信号,常称为信源分辨力,由图像格式决定,通常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像素数表示。

对成像器件而言,CRT通常用中心节距表示,面阵LED、CCD、LCD、PDP、DLP、LCOS、OLED等固有分辨力成像器件,通常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像素数表示u

2.1.24图像清晰度picturedefinition

人眼能察觉到的图像细节清晰程度,用电视线表示。

2.1.25显示屏亮度luminance

在显示屏法线方向观测的任一表面单位投射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2.1.26LED显示屏最大亮度maximumluminanceofLEDscreen

在一定环境照度下,LED视频显示屏各基色在最高灰度级、最高亮度时的亮度。

全彩色LED视频显示屏还包栝白平衡状态下的亮度。

2.1.27色度chromaticity

关于颜色的定量描述,用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来表征。

2.1.28照度illuminance

人射于表面上的光通量密度■•当表面积上的照射均匀时,照度等于光通量除以表面积所得的商。

2.1.29对比度contrastratio

对于背投影方式,是同一图像画面中亮区与暗区平均亮度的比。

对于正投影方式,是同一图像画面中亮区与暗区平均照度的比。

2.1.30LED显示屏最高对比度maximumcontrastratio在一定环境照度下,LED显示屏最大亮度和背景亮度的比。

2.1.31亮度均勻性luminanceuniformity显示屏各区域相互之间亮度一致性的程度。

2.1.32色度均勻性chromaticuniformity视频显示屏的色度一致性。

2.1.33水平视角horizontalviewingangle

当显示屏水平方向的亮度为其水平方向法线处亮度的一半时,该观察方向与其法线的夹角为水平左视角或水平右视角,水平左视角和水平右视角夹角之和表示水平视角。

2.1.34垂直视角verticalviewingang]e

当显示屏垂直方向的亮度为其垂直方向法线处亮度的一半时,该观察方向与其法线的夹角为垂直上视角或垂直下视角,垂直上视角和垂直下视角夹角之和表示垂直视角。

2.1.35视角viewingangle包括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

2.1.36视距viewingdistance‘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可以清楚地观看LED视频显示屏显示内容的观看距离。

2.1.37信噪比signalnoiseratio信号有效值与噪声有效值之比。

2.2.1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

平均无故障时间。

2.2.2CCD(ChargeCoupledDevice):

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

2.2.3LCOS(LiquidCrystalonSilicon)_•硅基液晶。

2.2.4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

有机发光一'极管。

2.2.5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

2.2.6CATV(CotnmunityAntennaTelevision):

有线电视。

2.2,7DVKDigitalVisualInterface):

数字视频接口D2.2.8RGB(RedGreenBlue):

红、绿、蓝信号。

2.2.9RGBHVXRedGreenBluehorizontalvertical)♦•红、绿、蓝

信号外加上水平、垂直信号。

2.2.10XGA(ExtendedGraphicsArray):

分辨力为1024X768。

2.2.11SXGA(SuperExtendedGraph丨csArray):

分辨力为1280X1024。

3.1LED视频显示系统的分类和分级

3.1.1LED视频显示系统的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根据使用环境分为室内型显示系统和室外型显示系统。

2可根据显示颜色分为单基色显示系统、双基色显示系统和全彩色(红、绿、蓝三基色)显示系统。

3.1.2LED视频显示系统可分为甲、乙、丙三级。

各级LED视频显示系统的性能和指标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各级LED视频显示系统的性能和指标

0

甲级

乙级

丙级

基本要求

系统中主要设备应符合工业级标准,不间断运行时间7dX24h

系统中主要设备符合商业级标准,不间断运行时间3dX24h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MTBF>10000h

10000h>

MTBF>5000h

SOOOh^

MTBF>3000h

像素

室内屏

PZ<1X10-4

Pz<2Xl〇-4

FzOXlO-4

失控率Pz

室外屏

pz

Pz<4X10-4

PZ<2X10—3

换帧赛

摔(Fh)

Fh^SOHz

Fh>25Hz

Fh<25Hz

刷新频率(Fc)

Fc>300Hz

300>Fc>200Hz

200>Fc>1〇〇Hz

亮度均匀性(B)

B>95%

.B>75%

B>50%

像素中心距相对偏差(J)

;<7.5%

J

平整度(P)

P^O.5mm

jF^l.5mm

P<2.5mm

图像质量

>4级

4级

项目

甲级

乙级

丙级

接口、

数据处理'能力

1.输入信号:

兼容各种系统需要的视频和PC接口;

2.模拟信号:

达到lObit精度的A/D转换;

3.数字信号:

能够接收和处理每种颜色lObit信号

1.输人信号:

兼容各种系统需要的视频和PC接口}

2.模拟信号:

达到8bit精度的A/D转换;

k数字信号:

能够接收和处理每种颜色8bit信号

输人信号:

兼容各种系统需要的视频和PC接口

 

3.2投影型视频显示系统的分类和分级

3_2.1投影型视频显示系统的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根据投影机工作方式分为背投影显示系统和正投影显示系统。

2可根据投影机数韋分为拼接显示系统和非拼接(单台)显示系统。

3.2.2投影型视频显示系统可分为甲、乙、丙三级。

各级投影型视频显示系统的性能和指标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表3.2.2各级投影型视频显示系统的性能和指标

项目

甲级|乙级

丙级|

系统

可靠

基本要求

系统中主要设备应符合工业级标准,不间断运行时间7dX24h

系统中主要设备符合商业级标准,不间断运行时间3dX24h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MTBF>40000h

MTBF>30000h

MTBF>20000h

显示

性能

拼接要求

各个独立的视频显示屏单元应在逻辑上拼接成—个完整的显亦屏,所有显示信号均应能随机实现任意缩放、任意移动、捶游、叠加覆盖等功能

各个独立的视频显示屏单元可在逻辑上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显示屏,所有显示信号均应能随机实现任意缩放、任意移动、漫游、叠加覆盖等功能

 

项目

甲级

乙级

丙级_

信号盤示要求

任何一路信号应能实现整屏显示、区域显示及单屏显示

任何一路信号宜实现整屏显示、区域显示及单屏

显艰

同时实时信号显示数量

>M(层)XiV(列)X2

(层)XN(列)X1.5

iV(列)xi

计算机信号刷新频率

>25i/s

^15f/s

显示

视频信号刷新频率

>24f/s

狂能

任一视频显示屏单元同时显示信号数量

>8路信号

>s路信号

任一显示模式间的显示切换时间

<2s

^5s

亮度与色彩控制功能要求

应分别具有亮度与色彩锁定功能,保证显示亮度、色彩的稳定性

宜分别具有亮度与色彩锁定功能,保证显示亮度、色彩的稳定性

机械

性能

拼缝宽度

<1倍的像素中心距或1mm

<1.5倍的像素中心距

<2倍的像素中心距

关键易耗品结构要求

应采用冗余设计与现场拆卸式模块结构

宜采用冗余设计与现场拆卸式模块结构

图像质量

>4级

4级

支持输人信号系统类型

数字系统

 

3.3电视型视频显示系统的分类和分级

3.3.1电视型视频显示系统的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根据显示器件的种类分为CRT、LCD、PDP等显示系统。

2可根据显示屏的组成数量分为单屏电视显示系统和拼接显亦系统。

3.3.2电视拼接视频显示系统可按本规范第3.2.2条的规定分级。

4.1一般规定

4_1.1视频显示系统设计应满足实用性、先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

4.1.2视频显示系统的显示制式应支持模拟视频信号和数字视频信号的播放。

4.1.3视频显示系统可由视频显示屏系统、传输系统、控制系统(含图像处理及显示软件)及辅助系统四个主要系统或其中部分系统组成,各部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LED视频显示屏系统应由显示屏幕、屏体控制单元、电源模块、金属屏体框架等组成。

2投影型视频显示屏系统应由M(层)XiV(列)个独立的投影幕布单元组成。

3电视型视频显示屏系统应由每)XN(列)个独立的CRT、PDP或LCD视频显示屏单元组成/

4传输系统应将需显示的计算机网络信号、计算机显卡输出信号和视频信号按照设计的技术指标要求传输至各显示屏单元。

5控制系统应满足视频信号调度管理需要,对视频信号进行分配、切换、处理,对图像显示参数进行设置和调整,对图像进行分割、拼接。

6辅助系统应包括支持视频显示系统工作的控制室、设备间、供配电和防雷接地系统等配套工程。

4.1.4视频显示系统工作环境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LED视频显示系统的室外工作环境温度应为一10〜55。

〇;其他应为一40〜55°C。

 

2室内工作环境温度应为1〇〜35°C。

4.1.S视频显示系统的设备、部件和材料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应采用技术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的定型产品。

2系统采用设备和部件的模拟视频输人和输出阻抗以及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均应为

3系统选用的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指标及技术要求应协调"致。

4系统设备应满足防潮、防火、防雷等要求。

4.1.6视频显示系统的各路模拟视频信号,在设备输人端的电平

值应为lVp~p±0.3V。

4.1.7视频显示系统的设计方案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组成及设备配置应根据系统的技术、功能要求确

定。

2系统各部分设备的设置地点应根据使用场所、使用环境确定。

3传输系统设备、传输介质及传输路由应根据系统各部分设备及其信号源的分布与周围环境条件确定。

4.2视频显示屏系统设计

4.2.1LED视频显示屏系统的安装现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显示屏发光面应避开强光直射。

2显示屏图像分辨力应大于等于320X240。

3视距和像素中心距应按下式计算:

H=k•P(4.2.1)

式中JFf视距(m);

k——视距系数,最大视距宜取5520,最小视距宜取1380;P像素中心距(ni)^

4.2.2LED视频显示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像素中心距应根据合理或最佳视距计算。

2显示屏的水平左右视角分别不宜小于±50°,垂直上视角不宜小于10%垂直下视角不宜小于20°。

3显示屏亮度应符合表4.2.2的规定,在重要的公共场所亮度应可调节。

表4.2.2视频显示屏的亮度Ud/m2)

场所

种类

三基色(全彩色)

双色

单色

室外

>5000

>4000

>2000

室内

>800

>100

>60

4背景照度小于20lx时,全彩色室外LED显示屏最高对比

 

度不应小于800:

1,室内不应小于200:

1。

S显示屏的白场色坐标,在色温5000〜9500K应可调,允许误差应为IAo:

|<0.030,|A:

y|<0.030。

6显示屏的色度不均匀性不应大于0.14。

7显示屏的每种基色应具有256级(8bit)的灰度处理能力。

/

4.2.3LED视频显示屏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性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LED显示屏通用规范》SJ/T11141的有关规定。

2显示屏应有完整的接地系统。

3室外LED视频显示屏应有防雷系统。

4显示屏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08的有关规定。

室内LED显示屏屏体不应低于IP20,室外LED显示屏屏体外露部分不应低于IP65。

5处于游泳馆、沿海地医等腐蚀性环境的LED视频显示屏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6安装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4.2.4投影型视频显示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显示屏应具有较大的水平视角、垂直视角,应保证观看人员在设定的范围内能清晰地观看屏幕显示内容。

观看人员观看显示屏的范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0的有关规定执行。

2显示屏与观看人员间应无遮挡。

3显示屏表层应具有抗环境光干扰能力。

在正常工作环境光线下观看时,显示屏应无反射、眩光等现象。

4对显示屏的X射线、紫外线等有害射线和噪声应采取屏蔽、降噪等措施。

5屏前图像色温宜为6500K。

6显示屏单元物理分辨力不应低于主流显示信号的显示分辨力。

7显示屏单元亮度不应小于80cd/m2。

8在环境光照度200lx时,显示屏单元的对比度不应小于30:

1。

9显示屏各显示单元的亮度均勻性均不应小于60%。

10显示屏各显示单元的色度不均匀性均不应于〇.〇2。

11显示屏各相邻显示单元的亮度均匀性不应小于80%。

12显示屏各相邻显示单元的色度均勻性不应大于0.03。

13视频显示屏单元的每种基色应具有256级(8bit)的灰度处理能力。

4.2,5电视型视频显示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捥频显示屏单元宜采用CRT、PDP或LCD等显示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_

1)应具有较好的硬度、质地和较小的热膨胀系数。

2)应能清晰显示分辨力较髙的图像,并应保证图像失真小、色彩还原真实。

3)亮度应均匀,显示画面应稳定、无闪烁。

4)应倮证使用安全、维护方便。

2显示屏与工作人员间应无遮挡,并应保持适当距离,工作人员观看显示屏的范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国成年人人体尺

寸》GB10000的有关规定。

3对显示屏的X射线、紫外线和噪声应采取屏蔽、降噪等措施。

4显示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保证显示色彩的还原性。

2)视频显示屏单元物理分辨力不应低于主流显示信号的显示分辨力。

3)CRT显示屏单元对角线尺寸不小于56cm时,亮度不应低于6〇cd/m2;小于56cm时,亮度不应低于80cd/m2。

PDP显示屏单元对角线尺寸不大于127cm时,亮度不应低于60cd/m2;大于127cm时,亮度不应低于40cd/m2。

LCD显示屏单元亮度不应低于350Cd/m2。

4)CRT视频显示屏各显示单元的对比度不应低于150:

1。

4.3传输系统设计

<3.1计算机网络信号、计算机显卡输出信号及视频信号的接人与传输应满足数据、图形、图像等显示质量的设计要求。

4.3.2传输系统传输信号应稳定、准确、安全、可靠。

4.3.3传输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信号为主用的显示方式时,不应影响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应符合兼容性、安全性等的规定。

4.3.4传输系统应选用有线传输方式。

4.3.5传输线缆的防护层应适合敷设方式及使用环境的要求。

4.3.6计算机显卡输出信号的传输方式与布线应裉据信号分辨力与传输距离确定,并宜符合表4.3.6的规定。

•14•

信号分辨率

传输距离

传输方式

传输线缆

XGA及以下

<15m

模拟或数字传输方式

屏蔽铜芯RGBHV电缆或DVI电缆

>15m

数字传输方式

屏蔽铜芯DVI电缆或光缆

SXGA及以上

^10m

模拟或数字传输方式

屏蔽铜芯RGBHV电缆或DVI电缆

>10m

数字传输方式

屏蔽铜芯DVI电缆或光缆

4,3.7模拟视频信号应采用视频同轴电缆传输。

 

4.3.8数字视频信号(IP网络)应采用超5类或以上等级4对对绞电缆。

4.3.9光缆应根据网络传输速率确定。

选用单模光缆时,传输距离不宜大于10000m;选用多模光缆时,传输距离宜小于2000m。

4.3.10传输电缆与其他线路共沟敷设时,其最小间距应符合表4.3.10的规定。

表4.3.10传输电缆与其他线路共沟的最小间距

种类

最小间距(m)

220V交流供电线

0.5

通讯电缆

0.1

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