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0725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docx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

遵义医学院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一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的医家是

A、张子和B、刘完素C、朱丹溪D、李东垣

2、哪位医家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

A、孙思邈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

3、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是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

4、被后世医家称为“医圣”的是

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

5、被后世医家称为“药圣”的是

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

6、被世后医家称为“药王”的是

A、孙思邈B、张仲景C、王焘D、李时珍

7、下列哪位医家不属于“金元四大家”

A、张元素B、刘完素C、朱丹溪D、李东垣

8、倡“火热论”,擅长用寒凉药物治病的医家是

A、张从正B、刘完素C、朱丹溪D、李东垣

9、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B、《新修本草》C、《千金要方》D、《神农本草经》

10、我国第一部药典是

A、《新修本草》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千金要方》

11、《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

A、葛洪B、钱乙C、巢元方D、陈自明

12、《妇人大全良方》的作者是

A、葛洪B、王焘C、巢元方D、陈自明

13、被后世称为“养阴派”的医家是

A、李东垣B、朱丹溪C、刘完素D、张从正

14、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成书于

A、春秋B、战国C、宋代D、唐代

15、周代对医学分科不包括

A、食医B、疾医C、疡医D、骨医E、兽医

16、整体观念的内容不包括

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C、因人制宜

D、人与社会的统一性E、人体生理功能与精神意识思维相互协调

17、证的内容不包括

A、病因B、病位C、病性D、病情E、邪正关系

18、温病学四大家不包括

A、叶天士B、吴鞠通C、吴又可D、薛生白E、王孟英

19、金元四大家不包括

A、刘完素B、李东垣C、张仲景D、朱丹溪E、张子和

20、四大经典著作不包括

A、《内经》B、《难经》C、《神农本草经》D、《伤寒杂病论》E、《本草纲目》

2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辨病论治B、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C、四诊八纲D、对症治疗E、辨证与辨病结合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

 

第一章阴阳五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可用阴阳的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

A、热极生寒B、阴中求阳C、阴虚则阳亢D、重阳必阴

2、因心火亢盛而导致易怒目赤者,此属

A、水乘火B、子病犯母C、木火刑金D、母病及子

3、“五味”中属水的是

A、酸B、苦C、甘D、咸

4、下列哪一种传变属相侮

A、肺病及心B、心病及脾C、肾病及心D、肾病及肝

5、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段是

A、上午B、前半夜C、下午D、后半夜

6、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

A、推动B、温煦C、滋润D、兴奋

7、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阴阳相互转化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E、阴阳失调

8、在医学领域中,下列属于阴的功能有

A、固摄B、气化C、亢进D、兴奋E、功能

9、下列除哪项外均归属于土行

A、口B、舌C、甘D、脾E、湿

10、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

A、滋水涵木B、养心益脾C、培土生金D、补肺滋肾E、扶土抑木

11、阴阳的概念准确的是

A、日光的向背B、自然界相关联的事物对立双方的概括C、即水火D、即矛盾E、自然界相反事物的概括

12、五行的概念准确的是

A、即五材B、木火土金水C、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D、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E、即相生相克

13、除哪项外都是阴阳的特性

A、相关性B、普遍性C、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属性可发生转化D、具有无限可分性E、特殊性

14、五行相生的顺序的正确是

A、木→土→金→水→火B、木→火→土→金→水C、木→金→土→水→火

D、木→土→水→火→金E、木→土→水→火→金

15、五行相相克的顺序的正确是

A、木→土→金→水→火B、木→火→土→金→水C、木→金→土→水→火

D、木→土→水→火→金E、木→土→水→火→金

二、简答题

1、什么是阴阳、五行?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

3、为什么说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

4、

4、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是什么?

第二章藏象

一、单项选择题

1、“五脏六腑之大王”指的是

A、心B、肺C、肝D、肾

2、主升清的脏是

A、肝B、心C、脾D、肺

3、血液运行于脉中不致溢出脉外,是何脏所主

A、肝B、心C、脾D、肾

4、肾为气之根与肾的哪项功能有关

A、藏精B、主水C、主纳气D、主生长发育

5、“太仓”是指

A、胃B、脾C、小肠D、大肠

6、肾在志为

A、喜B、怒C、思D、恐

7、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主要是下列哪项的作用

A、肝气B、脾气C、肺气D、肾气

8、“气血生化之源”指的是

A、肾B、心C、脾D、肺

9、“贮痰之器”指的是

A、肝B、心C、脾D、肺

10、心在志为

A、恐B、怒C、思D、喜

11、有先后天关系的两脏是

A、心与肺B、肺与肾C、肾与肝D、脾与肾

12、司二便的脏腑是

A、大肠B、肾C、脾D、膀胱

13、心开窍于

A、口B、舌C、耳D、鼻

14、胆汁是何种物质所化生的

A、阳气蒸化,津液所化B、肝血所化C、肝之余气所化D、肾中精气所化

15、除哪项外都是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

A、调畅气机B、促进脾胃运化C、调畅情志D、促进血液运行E、调理五脏六腑

16、肾的气化功能失常一般不出现的症状是

A、尿少B、尿频C、水肿D、尿失禁E、尿血

17、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A、运化水谷B、运化水液C、主升清D、调节血量E、主统血

1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脑B、脉C、三焦D、女子胞E、胆

19、肝对血的作用不包括

A、化生血液B、贮藏血液C、防止出血D、促进血行E、调节血量

20、血液正常运行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不包括

A、血液充盈B、脉道通利C、心气充沛D、气机调畅E、心功能充沛

21、除哪项外都是观察肾中精气盛衰的外在标志

A、齿B、骨C、面D、发E、耳

22、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藏精B、藏神C、藏血D、固摄血液于脉中E、调畅气机

23、下列不属于肝的生理联系的是

A、筋B、目C、爪D、毛E、春

24、哪项属于小肠的生理功能

A、泌别清浊B、传化糟粕C、受纳腐熟D、运化水谷E、排泄水液

25、除哪项外都是肺主宣发生理作用的体现

A、呼出体内浊气B、向上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C、向体表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

D、宣发卫气E、排泄水液

26、除哪项外都是肺主肃降生理作用的体现

A、吸入清气B、向下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C、向体内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

D、生成营气E、保持呼吸道清洁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2、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3、

3、何谓肺主宣发肃降?

其生理作用各体现在哪些方面?

4、

4、何谓肝主疏泄?

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5、

第三章气血津液

一、单项选择题

1、防止血液溢于脉外为气的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

2、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

3、维持人体相对恒定的体温,属于气的哪项功能

A、推动B、温煦C、固摄D、防御

4、脾胃虚弱可以导致血液的病理变化为

A、血虚B、血瘀C、血寒D、血热

5、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

6、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组脏腑是

A、心肝肾B、心脾肾C、脾肝肾D、脾肺肾

7、气的固摄作用不包括

A、固摄血液B、固摄汗液C、固摄唾液D、固摄尿液E、固摄脓液

8、卫气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防御B、营养C、温煦D、推动E、固涩

9、与血液正常运行关系不甚密切的脏腑有

A、肝B、心C、脾D、肺E、肾

10、“气为血之帅”不包括的内容有

A、气能生血B、气能散血C、气能行血D、气能摄血

11、气的生成与哪脏关系不密切?

A、肾B、心C、脾D、肺

12、气机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A、升B、降C、出D、入E、停

二、简答题

1、气的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

生理功能有哪些?

2、何谓气机?

其基本形式是什么?

在生理方面如何体现出来?

 

第四章病因病机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

A、疠气B、六淫C、七情D、瘀血

2、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寒邪B、火邪C、风邪D、燥邪

3、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

A、风邪B、湿邪C、火邪D、燥邪

4、病人先有阴虚内热,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其病机属于

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

5、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

A、寒邪B、湿邪C、风邪D、暑邪

6、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

A、气候因素B、地域因素C、体质与精神状态D、生活与工作环境

7、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A、邪气B、正气C、地域因素D、饮食习惯

8、“实”的病机主要指

A、正气充盛B、正气虚衰C、脏腑功能减退D、邪气亢盛

9、哪项不是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A、外感性B、季节性C、地域性D、相兼性E、易感性

10、过劳不包括

A、劳力过度B、劳神过度C、房劳过度D、饮酒过度

11、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A、发病急骤B、病情较重C、症状不一D、传染性强E、易于流行

12、何邪不耗伤津液

A、热邪B、燥邪C、暑邪D、火邪E、寒邪

13、属于影响疾病发病的因素

A、饮食营养与锻炼B、体质因素C、地域因素D、饮食有规律E、自然与社会环境

14、不属于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A、湿性重着B、湿为阴邪易伤阳气C、湿性黏滞D、湿性趋下E、湿性收引

15、瘀血疼痛的特点是

A、重痛B、灼痛C、刺痛D、冷痛E、胀痛

16、情志致病的特点直接伤及脏腑,怒易伤

A、心B、肝C、脾D、肺E、肾

15、情志致病的特点影响气机,思则

A、气上B、气下C、气结D、气缓E、气乱

二、简答题

1、说出“六气”与“六淫”的意义。

2、试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

3、试述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第五章四诊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得神”范畴

A、呼吸调匀B、双目明亮C、动作灵敏D、食欲突增

2、面色红赤主

A、热证B、寒证C、气滞D、血瘀

3、数脉的脉象是

A、一息二至B、一息三至C、一息四至D、一息五至

4、手足心热,多属

A、阴虚B、阳虚C、阳盛D、阴盛

5、面色发青的主病不包括

A、脾虚B、寒证C、痛证D、瘀血E、惊风

6、望神一般不包括

A、神望B、有神C、少神D、无神E、假神

7、脾胃的病变反映在舌面上何部?

A、舌尖B、有舌边C、舌中D、舌根E、舌体

8、黄苔主证是

A、寒证B、热证C、虚证D、实证E、表证

9、恶寒发热主证是

A、寒证B、热证C、虚证D、实证E、表证

10、日见汗出不已,动则尤甚称

A、表证汗出B、自汗C、盗汗D、大汗E、绝汗

二、简答题

1、简述五色主病的临床意义。

2、脏腑在舌面上是如何分属的?

请简述病理性舌色的主病。

3、

第六章辨证

一、简答题

1、何谓八纲?

2、何谓八纲辨证?

说出八纲辨证的意义。

3、

第七章防治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选实脾”的治法属于

A、控制疾病传变B、提高抗邪能力C、避免病邪侵入D、防止疾病发生

2、下列属于从治法的是

A、实则泻之B、标本兼治C、热因热用D、用寒远寒

3、以下适宜于“通因通用”治法的症证是

A、食积腹泻B、气虚崩漏C、胃虚呕吐D、脾虚泄泻

4、病人渴喜冷饮,烦躁不安,便干尿黄,舌红苔黄,同时又见四肢厥冷,脉沉等症,应采用的治疗

方法是

A、虚则补之B、急则治标C、寒因寒用D、寒者热之

5、顺从疾病假象而进行治疗的方法为

A、扶正法B、祛邪法C、正治法D、反治法

6、属于“正治”法的是

A、以寒治寒B、热因热用C、用寒远寒D、寒者热之

7、属于“反治”法的是

A、寒者热之B、寒因寒用C、以寒治热D、以热治寒

8、寒因寒用适用于

A、真寒假热证B、表热里寒证C、真热假寒证D、寒热错杂证

9、脾虚运化无力引起的腹部胀满,治疗应选用下列哪项治法

A、通因通用B、寒因寒用C、热因热用D、塞因寒用

10、运用疏通、和解作用的药物,以祛除病邪,调理脏腑,气血的治法,称为

A、汗法B、下法C、和法D、消法

1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枢治疗的基本原则

A、扶正祛邪B、治病求本C、未病先防D、三因制宜

12、不属于正治法的是

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虚则补之D、实则泻之E、通因通用

13、三因制宜不包括

A、因人制宜B、因病制宜C、因时制宜D、因地制宜

14、“治未病”的内容不包括

A、调摄情志B、锻炼身体C、早期诊治D、防治病邪侵害E、正治

15、不属于治则的是

A、治病求本B、调整阴阳C、扶正祛邪D、清热泻火E、三因制宜

二、简答题

1、何谓“治未病”?

其内容包括哪些?

2、何谓三因制宜?

说出其含义。

 

第八章中药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寒凉药的作用是

A、回阳救逆B、温中散寒C、清热解毒D、温经通络

2、能发散、行气、行血的药味是

A、辛B、甘C、酸D、苦

3、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药味是

A、辛B、甘C、酸D、苦

4、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关系称为

A、相使B、相畏C、相杀D、相恶

5、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原有功效降低或丧失的配伍关系称为

A、相使B、相畏C、相杀D、相恶

6、“十九畏”中人参畏

A、朴硝B、郁金C、犀角D、五灵脂

7、妇女妊娠可以考虑应用的药物是

A、川乌、草乌B、斑蝥、水蛭C、水银、砒霜D、枳实、枳壳

8、山东的道地药材是

A、黄连B、人参C、三七D、阿胶

9、云南的道地药材是

A、黄连B、人参C、三七D、阿胶

10、桑叶的采收时间是

A、初冬经霜后B、十月C、三月中旬D、清明后

11、肉桂的采收时间是

A、初冬经霜后B、十月C、三月中旬D、清明后

12、为增强药物的活血作用,宜用

A、醋炒B、酒炒C、盐炒D、蜜炒

13、东北的道地药材是

A、人参B、附子C、砂仁D、肉桂E、附子

14、苦味药主治的证候不是适合

A、便秘证B、喘咳证C、湿热证D、气虚证E、胃热证

15、能协同增效的配伍是

A、相须B、相恶C、相畏D、相杀E、相反

19、以下属于配伍禁忌错误的是

A、甘草与芫花B、乌头与白及C、苦参与细辛D、人参与赤石脂E、丁香与郁金

20、中药炮制的目的不包括

A、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反应B、增强药物的作用C、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D、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E、纯净药材,提高药物价格

二、简答题

1、酸、苦、甘、辛、咸、淡各自的作用和适应证是什么?

2、解释下列名词:

(1)配伍

(2)药物七情(3)相须(4)相使(5)相畏(6)相杀(7)相恶(8)相反(9)道地药材。

3、

3、十八反、十九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

第十章方剂的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医传统方剂中,药味可以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改变,但是其中什么是不变的

A、君药B、使药C、臣药D、佐药

2、在方剂中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称

A、君药B、佐药C、臣药D、使药

3、慢性疾病的治疗一般宜选用

A、丸剂B、散剂C、汤剂D、针剂

4、正确应用中成药,首先要做到是

A、用量准确B、了解厂家C、熟悉组成D、药证相符

5、胸痹患者应忌食

A、葱、蒜、萝卜B、鱼、虾、蟹C、动物内脏D、胡椒、辣椒

6、煎药用具宜首先选用

A、砂锅、瓦罐B、搪瓷器皿C、铁锅等金属器具D、不锈钢器皿

7、蒲黄、海金沙包煎是因为

A、易粘锅B、易浮散C、药材有毛D、易熬焦

8、反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受潮B、温度过高C、水分蒸发D、包装不严

9、不属于佐药意义是

A、直接治疗次要兼证B、减缓君臣药毒性C、防止药物格拒D、引药物到达病所

10、不属于汤剂的优点是

A、吸收快B、迅速发挥药效C、可以随证加减D、不宜变质

11、需要后下的药物是

A、川乌B、石膏C、附子D、薄荷

二、简答题

1、简述传统方剂组方原则和各部分的作用。

一、单选题

1.指出下列有关石膏的阐述错误的是()

A.石膏是治气分高热、肺胃实火之要药。

B.石膏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钙(CaSO4·2H2O)。

C.石膏内服多经过火煅研末,生品常外用。

D.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忌用石膏。

2.茯苓具有的功效是()

A.利水渗湿,健脾,舒筋,清热排脓。

B.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C.利水渗湿、泄热,清肺化痰。

D.利湿退黄,利尿通淋,清热解毒。

3.体内外各种出血,跌打损伤引起的血瘀证,首选()

A.大黄B.川芎C.三七D.白茅根。

4.关于半夏,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A.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B.半夏为治疗湿痰之要药,可以用于湿痰、寒痰证。

C.半夏经白矾炮制后,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D.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是止呕要药,可以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证

5.下列有关麝香的阐述错误的是()

A.麝香具有活血通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各种痹症、地打损伤、瘀血闭经等。

B.麝香具有开窍醒神之功效,可用于闭症神昏。

C.麝香具有活血散结、止痛,可用于疮疡肿痛、咽喉肿痛。

D.麝香具有补肾安胎之功效,可以用于妊娠之胎动不安、先兆性流产。

6.关于补虚药阐述正确的是()

A.气味芳香,具有补脾健胃、化湿运脾的药物。

B.能通利水道,渗利水湿,治疗肾虚水湿内停得得药物。

C.能同理血脉,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的药物。

D.能补虚扶弱,调节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偏向,主治须征得药物。

.

7.下列关于薄荷的阐述正确的是()

A.薄荷其性苦、大寒,归心、大肠经。

B.薄荷具有祛风散寒解表、通鼻窍、止痛、温肺止咳之功效。

C.薄荷其性辛凉,可疏散风热治疗风热表征和温病卫分证。

D.薄荷其性温和,体虚外感多汗者首选。

8.麻黄汤应该由以下药物组成()

A.麻黄、芍药、生姜、甘草

B.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C.麻黄、桂枝、大枣、甘草

D.麻黄、石膏、桂枝、甘草

9.下列关于白虎汤的阐述错误的是()

A.白虎汤中重用石膏,能清阳明气分热证,是君药。

B.白虎汤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

C.白虎汤中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能加强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之力。

D.白虎汤主要用于恶汗发热、无汗而喘、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10.四物汤的功效是()

A.补血调血B.回阳救逆C.益气健脾D.养血通脉

二、填空题

1.阴阳学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2.五行学说是研究、、、、的概念、特性、生克规律。

3.中医七情即指、、、、、、7种情志活动

4.根据神气的旺、衰,望神一般分为:

、、、四种。

5.正常得脉象具有、、3个特点。

6.桂枝的功效是:

、、。

7.泻下方属于八法中“”的范畴。

8.三七具有、之功效。

9.石膏具有、、之功效。

10.方剂组成变化分为、、3种形式。

三、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辨证论治、六淫、八纲辩证、十八反、十九畏、四气五味、归经、解表药、温里药、补虚药、方剂、方剂八法、补虚方

四、问答题

1.试述症、证、病三者的内涵及关系。

2.

3.气血津液的含义及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

4.

5.何为五脏六腑?

分别具有什么生理功能?

6.

7.何谓人体正气、邪气?

8.中药七情配伍的内容是什么?

9.

10.分别阐述麻黄、黄芩、大黄、附子、人参、鹿茸的功效和主治病症。

11.

12.方剂和治法的关系是什么?

13.

14.请分别写出“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平胃散”、“越鞠丸”、“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四物汤”的药物组成,并进行方义分析。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肝主()

A.血脉B.皮毛C.肌肉四肢D.筋E.骨

2.血液正常循行于脉内而不逸出脉外,依赖于()

A.肝藏血B.心主血C.脾统血D.肺主气E.肾藏精

3.内脏下垂属于下列何症?

()

A.气滞B.血瘀C.气陷D.血虚E.气逆

4.“热者寒之”具体应用的治法是()

A.和法B.清法C.温法D.消法E.汗法

5.便秘病人自购番泻叶泡水饮用通便,常咨询番泻叶的每次泡用量,应该是()

A.1.5-3gB.5-10gC.15-20gD.25-30gE.50g

6.生石膏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煅后还具有()作用。

A.除烦止渴B.滋阴润燥C.收敛生肌D.清肝明目E.解毒消肿

7.具有较强的燥湿健脾的功效的药物是()。

A.苍术B.藿香C.佩兰D.砂仁E.厚朴

8.具有毒性的温里药是()。

A.吴茱萸B.肉桂C.附子D.干姜E.丁香

9.病人出现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首选药物是()。

A.郁金B.红花C.桃仁D.牛膝E.地榆

10.患者,女,56岁,咳吐大量脓血痰,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病证()。

A.杏仁B.川贝母C.百部D.桔梗E.前胡

11.当归的功效应除外()。

A.补血B.活血C.止痛D.助阳E.调经

12.患者每于早晨腹痛,大便稀溏,最适合的药物是()。

A.党参B.白术C.补骨脂D.益智仁E.黄芪

13.使君子的功效市()。

A.行气利水B.杀虫消积C.清热解毒D.燥湿杀虫E.凉血止血

14.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柔肝止痛的药物是()。

A.白芍B.白蒺藜C.白僵蚕D.白花蛇E.白附子

15.延胡索的功效是()。

A.疏肝理气止痛B.温里散寒止痛C.化血化瘀止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