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40790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docx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05626

心理健康教育(独立本科B040110)

变态心理学

(05626)

自考必背

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心理病症现象3第三章神经症5第四章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7第五章人格障碍10第六章心境障碍12第七章精神分裂症14第八章进食与睡眠障碍16第九章性功能与性心理障碍19第十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1第十一章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23第十二章老年期精神障碍26

第一章绪论

领会:

1.变态心理学评估的几种方法

(1)

临床访谈

(2)

行为评估

(3)

身体检杳

(4)

心理测试

(5)

生理心理评估

(6)

脑成像技术

2.心理障碍的多维综合模型与经典的4大心理学对变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多维综合模型:

3.变态心理评估工具的基本元素

评估工具的基本要素:

信度、效度、标准化。

识记:

1.变态心理的概念和标准p3

变态心理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

一般认为,变态心理或在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痛苦和

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三个基本标准:

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非典型性反应。

2.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的10种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质。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童年和青少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第二章心理病症现象

综合运用:

1.如何判断某一精神活动是否正常

(1)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的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2)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其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

(3)应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2.如何进行精神检查

(1)应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以及存在哪些精神症状。

(2)应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并评定其严重程度。

(3)应善于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哪些是继发的。

P16

(4)应重视各症状之间的鉴别,减少误诊。

(5)应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种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包括生物、社会、心理等。

以利于治疗和消除症状。

简单运用:

1.幻觉、妄想的临床含义

(1)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指在没有现实的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

按不同的感觉器官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等。

(2)妄想是一种错误的、歪曲的病理性信念或判断,既没有事实根据,也没有个体所处

的背景和文化中公认的观念不一致;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都无法纠正的。

妄想总是自

我中心的,即妄想的内容对病人本人至关重要。

妄想内容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带

有浓厚的文汇背景色彩和时代色彩。

2.自知力在临床上的作用

是临床上判定病情轻重和改善程度的重要指标。

领会:

1.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躯体状况以及人格特征均可造成某一症状的表现不典型。

(2)环境因素;如个人的生活经历、目前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都可影响病人的症状表现。

2.幻觉、妄想的概念及其临床描述

(1)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指在没有现实的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

按不同的感觉器官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等。

幻听是一种最常见的幻觉形式。

幻听的性质是多样的,即可是噪音,也可是音乐,但最

多见的是言语声,即言语性幻听。

其他幻觉包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

也没有个体所处

(2)妄想是一种错误的、歪曲的病理性信念或判断,既没有事实根据,

的背景和文化中公认的观念不一致;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都无法纠正的。

被害妄想关系妄想

被控制妄想

夸大妄想嫉妒与钟情妄想其他妄想

3.自知力的概念

自知力又称内省力、领悟力,是临床精神病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

的认识、判断能力。

是临床上判定病情轻重和改善程度的重要指标。

识记

1.精神症状的特点

(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往往不相称。

(4)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

2.各种精神症状的分类

(1)感知觉障碍

(2)思维障碍(3)注意障碍(4)记忆障碍(5)智能障碍(6)

情感障碍(7)意志障碍(8)运动行为障碍意识障碍(9)意识障碍(10)自知力

3.精神症状综合征得种类

(1)

幻觉妄想综合征

(2)

精神自动综合征

(3)

紧张综合征

(4)

遗忘综合征

(5)Cotard综合征

考核知识点

1.判定精神活动是否正常需要考虑的因素

2.精神症状的特点

3.进行精神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4.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

5.常见的精神症状的类型

6.幻觉的概念及临床描述

7.妄想的概念及临床描述

8.自知力的概念、临床作用

9.常见的精神症状综合征得种类心理病症现象

第三章神经症

综合运用:

1.对社交恐惧症案例的简单分析

2.对强迫症案例的简单分析

3.对疑病症案例的简单分析

简单运用:

1.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是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

(3)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

(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2.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一项:

i.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ii.以强迫行为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定、检查或询问等。

iii.上述的混合形式。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的。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奏效。

(4)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

3.疑病症的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i.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但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

ii.对健康状况做出疑病性的解释,但不是妄想。

iii.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

(3)反复就医后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4)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

领会:

1.社交恐惧症的可能原因

(1)个体有焦虑的生物易感性与社会抑制的生物倾向性。

(2)在压力的情况下,个体可能会在社会情境中出现未预期的惊恐发作,而后会对在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情境再一次发作而感到焦虑。

(3)个体可能经历了源于真实惊恐的社会创伤,并对相同或相似社会情境感到焦虑。

2.强迫症的可能原因

(1)心理动力学观点:

认为强迫症是个体有特定的无意识的冲突;强迫观念和伴随的冲

动能够维持是因为他们能成功抵抗焦虑。

心理动力学观点致力于研究强迫症的思维起源。

(2)认知行为观点:

认为患上强迫症的个体不能将注意轻易地从令人困扰的想法中转

移,经常与抑郁伴随发生;病人发现仪式行为能暂时缓解焦虑,于是会不断重复而得到强化。

(3)神经科观点:

认为脑结构是这一障碍的基础。

此观点认为强迫症是眶额一边缘

—基底节的功能失调所致;强迫症思维和行为指向被看作有威胁的事物和情绪

3.疑病症的可能原因

(1)个人的疑病倾向:

有研究者认为,疑病症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人格特征,是衰弱型或不安全型人格的一种变异。

(2)社会对病人的影响:

患病会改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P39

4.各种神经质的临床描述

(1)焦虑症(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

(2)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特定的恐惧症,场所恐惧症。

(3)强迫症

(4)精神衰弱

(5)疑病症

识记:

1.神经症的主要类型

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落和躯体形式障碍

2.恐惧症的主要类型

社交恐惧症,特定的恐惧症,场所恐惧症。

3.强迫症的两种成分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4.疑病症的概念

疑病症是指尽管存在大量相反的证据,个体仍然深信自己患有严重的生理疾病,或过分恐惧

会患上这种疾病。

第四章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

综合运用: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的简单分析

简单运用:

1.对癔症性躯体障碍案例的简单分析

2.对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案例的简单分析

领会:

1.癔症性精神障碍形成的可能原因

2.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的可能原因

(1)

生物因素

(2)

童年受虐待的经历

(3)

创伤经历及相关因素

3.各种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的临床描述

(1)癔症性遗忘:

包括广泛的或全面的遗忘症、选择性或局限性遗忘症、逆行性遗忘

症、顺行性遗忘症。

癔症性遗忘症不同于器质性遗忘症,器质性遗忘症有其躯体基

础,多由已知的神经系统的损伤所导致,且没有癔症性遗忘所表现出来的多种类型。

(2)癔症性漫游:

又称分离性漫游症。

是一类以突然意外地从家里或自己平常工作的

地方出走,伴有不能回忆自己的过去和对自己的身份模糊不清,或设定一个新的身份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

(3)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

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以前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表现为病

人的身体和精神里同时存在多个身份。

(4)癔症性躯体障碍:

4.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描述

(1)出现各种分离症状。

(2)病人可能感到绝望,情绪低落,可严重到符合重性抑郁症的标准。

(3)创伤可以有很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5.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原因及其临床描述)

(1)创伤性事件

i.自然灾害

ii.疾病

iii.强暴

iv.其他人为灾难

(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性

i.遗传因素

ii.对威胁和创伤最敏感的人

iii.认知改变

iv.经济与教育程度识记:

1.癔症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癔症是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的基

础。

主要类型:

除了包括了癔症性躯体障碍和癔症性精神障碍外,还有混合性癔症躯体一精神障

碍、其他或待分类癔症。

2.癔症性躯体障碍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临床描述

概念:

癔症性躯体障碍又称转换障碍,曾被认为是歇斯底里转换,是一种把心理压力转换为

躯体症状的失常。

主要类型:

癔症性运动障碍、癔症性抽搐障碍和癔症性感觉障碍。

P45

临床描述P45

3.癔症性精神障碍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临床描述

概念:

又称解离症状,之所以叫解离,是因为这种障碍的症状是两个或多个心理过程同时存在或交替进行的,而相互之间却没有关联和影响。

类型:

癔症性遗忘,癔症性漫游,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

临床描述:

4.应激相关障碍的主要类型

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

5.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

是指由异常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特征性的症状为

病理性重现创伤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性回避、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以及对未来失去信心等。

第五章人格障碍

综合运用:

对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案例的简单分析。

简单运用:

反社会性人格的诊断标准

(1)

(2)

(3)

(4)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

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

成年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为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

领会:

1.各种人格障碍的临床描述

(1)

偏执性人格障碍(病人会毫无根据地怀疑别人,总认为别人要害他,其显著地特点是猜疑和偏执。

(2)

分裂样人格障碍(病人表现出从社会关系中分离的模式,他们对人冷淡、不热情、淡漠。

(3)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长期的反社会行为,包括侵犯行为、无责任感、不考虑后果的危险行为。

(4)

(5)

冲动性人格障碍(以情感爆发,伴随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男性显多于女性。

表演性人格障碍(个体常常外表迷人,热情,好交际,但其他人认为其是不真诚,肤浅的)

(6)

强迫性人格障碍(特点就是必须按照某种规则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特征是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及内心有不安全感)

(7)

焦虑性人格障碍(病人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以及自卑为特征,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

(8)

依赖性人格障碍(病人总要求病人替他做大部分的决定,替他做重要的事情,并且对他的生活负大部分的责任。

 

2.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可能原因

(1)

遗传因素

(2)

神经生物因素

(3)

心理社会因素

识记:

1.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

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

2.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概念

是指个体在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长期的反社会行为,的危险行为。

第六章心境障碍

综合运用:

1.对抑郁症案例的简单分析2.对狂躁症案例的简单分析简单运用:

1.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1)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这种低落与所处环境不符,表现为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

(2)病情严重者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3)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一持续2周。

(4)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

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

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标准至少2周。

2.狂躁症的诊断标准

(1)狂躁症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

(2)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3)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

(4)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

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狂躁症标准至少1周。

领会:

1.抑郁症与自杀的关系

2.各种心境障碍的临床描述

(1)抑郁症(①情绪症状:

悲伤与自责是最明显的情绪症状,焦虑也很常见。

另外,还

有满足感的丧失、对生活兴趣的麻木等症状。

②认知症状:

病人往往对自己持消极

信念,经常以悲观绝望的态度看待未来。

③动机症状:

病人在起床、开展工作甚至

在娱乐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他们通常有着矛盾的情绪。

④躯体症状:

病人会出现

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睡眠失调等症状。

(2)狂躁症(病人的情绪处于自大的或非常愉快的状态;狂躁的想法与高涨的情绪是相符的,往往非常宏伟;病人的行为处于疯癫状态且在一连串过分活跃的行为后身体疲乏,变动嗜睡。

(3)双相障碍(p210)

(4)持续性心境障碍(p210)

3.心境障碍的可能原因

(1)生物学因素

i.基因

ii.神经递质系统

iii.激素系统

iv.脑区

(2)心理学因素

i.生活应激因素

ii.贝克的认知理论

(3)社会文化因素

i.婚姻关系

ii.性别文化因素

iii.社会支持

(4)综合模型

识记:

1.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狂躁发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和持续性心境障碍

2.狂躁症的主要特点

症状表现在情感、认知、动机和躯

主要特点是欣快的或易怒的想法、疯癫的行为以及失眠。

体方面。

3.持续性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一是环形心境障碍,二是恶劣心境。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

综合运用:

1.对精神分裂症案例的初步分析

简单运用:

1.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1)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以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

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2)病情严重者有自知力障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3)符合病症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4)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病症状标准是,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

症。

领悟:

1.各种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描述

(1)思维和知觉障碍

i.思维联想障碍:

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

病人在没

有智力损害和意识障碍的情况下,若孤立地就任何一句话来看,语法和措辞都

没有问题,意思完全可以理解,但句与句之间缺乏可理解的联想,即破裂性思

维。

另外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思维中断、思维奔放也是精神分裂症

的重要症状。

ii.妄想:

妄想是精神分裂最显著地症状之一。

对于观察者来说,妄想的内容是非

常古怪,这往往表明病人是与现实脱离的。

由于妄想活动中的推理过程与正常

情况下的推理过程是不同的。

所以病人会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坚持认为自己正在遭人迫害,或认为自己比普通人优越。

iii.幻觉:

幻觉是指虚幻的知觉,即病人感知到的刺激并不真实存在。

在精神分裂

症中,比较常见的幻觉是幻听,包括评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或两个或多个议论病人的声音。

同时,这些幻觉也可是幻视、幻触,但比较少见。

(2)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病人的面部看起来可能没有变化,看不出丝毫

情绪迹象,声音可能是单调的。

但这种情感变化不局限于外在的表情、言语和行为,重要的是病人主观上的情感体验变得像一潭死水,很难激起波动,没有什么体验,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不能建立感情联系。

(3)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行为减退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即活动减少,缺乏动机和主动性,对生活、

学习等没有自觉性,行为被动、退缩。

为人孤僻、懒散,严重时不顾个人生活和卫生。

也有病人活动与环境脱离,动作单调、杂乱、无目的性,行为怪异等。

(4)自知力缺乏

精神分裂症病人往往缺乏自知力,不认为自己有病,不愿接受治疗。

2.精神分裂症的可能原因

(1)生物学原因

i.遗传学因素

ii.神经生物学因素

iii.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2)心理和社会原因

i.家庭互动模式

ii.生活压力

iii.儿童期性虐待

iv.家庭经济状况

识记:

1.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

思维和知觉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自知力缺乏。

2.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类型p91偏执型(又称妄想型)青春型(常在青春期起病)紧张型

单纯型

第八章进食与睡眠障碍

综合运用:

1.对进食障碍的案例进行简单分析

2.对睡眠障碍的案例进行简单分析

简单运用:

1.进食障碍各主要类型的诊断标准

(1)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

1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特征为故意限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

2常过分担心发胖,甚至已经明显消瘦仍自认为太胖,即使医生进行解释也无效。

3部分病人可以用胃胀不适,食欲下降等理由,来解释其限制饮食。

4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女性可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的病人性器官呈现幼稚型。

有的病人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

5症状至少已经3个月。

6并非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病人节食也不是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症状。

(2)神经性贪食症的诊断标准

1神经性贪食是一种进食障碍:

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以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导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

2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两种有相似的心理病理机制、性别和年龄分布。

3多数病人是神经性厌食的延续者:

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

4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

5并非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也不是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暴食。

2.睡眠障碍个主要类型的诊断标准

(1)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1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足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时不适、疲乏和白天困倦。

2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3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持续1个月。

(2)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的诊断标准

1睡眠一觉醒节律与所要求的不符,导致对睡眠质量的持续不满状况,使病人产生严重忧虑或恐惧心理,并引起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2病人明显感到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

3症状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持续了1个月

4本症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领会:

1.进食障碍产生的可能原因

(1)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一内分泌功能和中枢神经传递的改变。

许多研究证实,下丘脑在该症状中起了重要作用,进食障碍病人存在着多种神经递质的功能紊乱。

(2)心理学因素:

很多受进食障碍困扰的年轻女性往往有明显的个性缺陷;暴食的女性总是觉得他们的身材偏胖,他们的理想体重总是比相同身材的控制组要瘦一些;另夕卜,严重的情感创伤和内心冲突也可引起食欲旺盛。

(3)社会因素:

当前的社会文化要求女性的理想身材是苗条的、柔弱的,女性承受了相当大的要符合这个理想标准的压力,这是造成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进食障碍与家庭互动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而且进食障碍的发生与家庭中的不良因素密切相关。

(4)综合模型P107

2.进食障碍的三级预防原则

即在不同阶段对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初级预防是针对易感人群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以减少进食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主要是对处于进食障碍初期阶段的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主要是对病人进行系统的治疗,减少复发,尽量减轻进食障碍对病人社会功能的影

响。

3.睡眠障碍产生的可能原因

失眠症的可能原因:

(1)失眠症与人体生物钟以及生物钟对人体体温的控制等问题有关。

(2)干扰睡眠的因素可能包括药物滥用以及周围环境中光、声、气温等的变化。

(3)很多心理压力也可能导致睡眠障碍。

(4)应对不良睡眠的方法同样可能使睡眠问题拖延下来。

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可能原因:

科学家相信,褪黑激素对生物钟的设定有影响。

这种激素是由位于大脑中央的松果体分泌的。

褪黑激素的产生受到黑暗来临和白天结束的刺激。

当眼睛看到夜晚来临时,会把这种信息传

递给松果体,并导致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

研究者认为,光线和褪黑激素的共同作用完成了生物钟的设定。

褪黑色素可以用来治疗严重的时差反应,或受昼夜律干扰的其他睡眠问题。

识记:

1.进食障碍的感念及主要类型

进食障碍是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