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40903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docx

液化石油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五个分析实例

 

分析篇一:

 

1)人的不安全因素

 

该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注重对职工开展安全操作技能、自我防护技能及

 

其它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部分劳保用品,消防器材、设施等,但由于操作人

 

员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等方面有不足,易出现操作失误、协作配合不够而导致

 

的事故。

主要表现为违章作业和安全管理不善。

 

1违章作业方面

 

(1)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误操作;

 

(2)不熟悉操作规程或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3)各作业环节之间,如罐装和储罐之间,储罐和卸车之间,在缺乏有效联络和衔接的情况下擅自操作;

 

(4)思想麻痹、粗心大意。

 

2安全管理不善方面

 

(5)未制定严格、完整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管理力度不够;

 

(6)对储运货物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以及储运安全知识缺乏了解;

 

(7)对储运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流程的安全可靠性缺乏认真的检验分析和评估;

 

对生产设备设施存在的质量缺陷或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理。

 

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的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或上岗操作前未经过必要的培训,或没有定期复训,容易出现违章作业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没有

 

处理突发事故能力。

 

2)主要危险、有毒有害因素

 

来源于网络

 

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有毒有害

 

因素:

1火灾、爆炸危险

由于液化石油气是甲A类易然易爆物质,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泄漏,积聚达到爆

 

炸极限,遇火源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液化石油气储存、充装的生产类别均为甲

 

类。

 

液化石油气储罐及残液罐均为压力容器,在储存及充装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压力

 

管道,若控制不当,造成这些设施超压,会发生物理爆炸事故;事故后泄漏的液化

 

石油气若遇火源,还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在烃泵房、灌瓶间内,泄漏的液化石油气会挥发形成的可燃蒸汽,由于通风不

 

良,容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窒息及中毒危害

 

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可引起窒息事故,如烃泵房、灌瓶间泄漏的高浓度液化石油气可能使操作或检修人员发生窒息事故。

 

液化石油气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中毒。

 

3触电危险

 

运行中使用了一些电气设备,若这些设备保护接地不好或失效,可能导致设备

 

带电,造成触电事故。

 

4车辆伤害

 

在生产经营液化石油气中,运输车辆的进出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引起车辆伤害。

 

3)物质危险性、有害性分析

 

该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主要的危险物料是液化石油气,其主要成分为丙

 

烷、丙烯、丁烷、丁烯,具有以下特性:

(1)易燃

来源于网络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修订本),液化石油

 

气属甲A类火灾危险品。

这类物质闪点低,极易燃,在空气中只需很小的点火能量

 

即可点燃,且一经点燃,就会产生迅猛的混合燃烧,燃烧速率很快,因此,液化石

 

油气是燃烧危险性很大的物质。

 

(2)易爆

 

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下限较低,约2%左右,若

 

3

的液化石油气可气化为250

遇火源便会发生爆炸。

从数量上考虑,1m压力为2.5Mpa

3

的气体(标准状态),在空气中又可形成

3

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如遇

m

2500~12500m

火源,将在较大空间内发生强烈爆炸,爆炸速度可达2000~3000m/s。

因此,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很大。

 

(3)易蒸发

 

液化石油气的沸点低,在常温下具有较大的蒸汽压,容易通过蒸发形成引起燃

 

烧的最低蒸汽量,从而增大火灾的危险性。

此外,液化石油气的蒸汽压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升高时,蒸汽压将随之迅速增大,蒸汽压越大,危险性就越大。

 

(4)易扩散

 

液化石油气一旦泄漏,将迅速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急剧膨胀,并伴随空气流

 

动向四周扩散,有可能形成较大范围的可燃、可爆蒸汽云团,遇火源后发生爆炸。

液化石油气气体比空气重,静风条件下,泄漏的气体容易积聚、滞留在充装站的低洼处,如不及时处理,将十分危险。

 

(5)易产生静电

 

易燃易爆气体如发生小孔喷射,因流速极快,可产生高电位静电,特别是气体

 

中含有其它微粒物质时,其静电危险性更大,遇闪火会引起爆炸。

此外,液体在管

 

线系统(如高压液体流过过滤器、弯头、尖凸表面)、储罐等设施内流动时易积聚静

 

来源于网络

 

电,另外,测温、测液位、取样作业以及快速装卸也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消除措施不力,也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6)热膨胀性

 

液化石油气热膨胀系数较大,温度每升高10℃,其体积膨胀增大约4%,如果容器充装时未予留足够容积,温度升高时,液体膨胀可能造成容器破裂,液化石油气

 

泄漏,进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另一方面,当温度降低时,液化石油气的体积会收缩,容器内会出现负压,若缺少防护设施,易导致容器变形损坏。

 

(7)毒性

 

液化石油气属微毒物质,有轻度麻醉作用,当空气中液化石油气浓度较高时,

 

接触人员会出现头晕、头痛、兴奋、恶心、嗜睡、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麻醉、昏迷、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另外,泄漏后的液化石油气会急剧蒸发,造成人员冻伤。

 

(8)液化石油气含有杂质的危害

 

液化石油气中常含有硫化物、水等杂质,硫化物易腐蚀设备和管道,而且易结

 

冰造成堵塞,引发事故,因此,应去除液化石油气中的这些杂质。

 

4)生产经营及贮存过程危险性分析

 

液化石油气是易燃石油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形成爆炸气体的可能。

因此,在生产、经营、贮存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如何预防和防止火灾、爆炸是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在经营、贮存中存在危险的

 

主要过程及场所如下:

 

1液化石油气卸气区

 

液化石油气专用罐车在卸油过程中若防雷、防静电接地等设施失灵或损坏,一

 

旦产生静电火花,则易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在卸气过程中若操作失误或装置失灵,

 

来源于网络

 

胶管损坏或脱落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一旦遇明火或静电火花等火源,则易造成火

 

灾、爆炸危险。

 

2液化石油气贮罐区

xxxx有限公司的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公称贮存能力为400m3,液化石油气储存量可达160吨以上,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危险性:

 

1)人为因素危险

 

罐区内违规吸烟或使用移动通讯设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2)设备失灵危险

 

油罐及管道泄漏,通气管阻火器失灵,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3)防雷、防静电装置失灵,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3液化石油气充装

 

在液化石油气充装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危险:

 

1)管线泄漏,操作失误,一旦遇明火、烟头,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2)违规吸烟、使用移动通讯设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危险。

 

3)防静电设施失灵,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5)电气设备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分析

 

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所属电气设备不多,容量较小且均为低压电气设备,

 

但鉴于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的火灾、爆炸危险特征,电气设备的正确选择十

 

分重要,电气设备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触电和电气火灾。

 

液化石油气为甲类易燃液体,闪点低,丙烷闪点为-104℃,丙烯闪点为-108℃,

 

丁烷为-82℃自燃点低,丁烯丁烷为-80℃。

爆炸极限范围苛刻(1.5~9.5%),属IIA

 

类电气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其使用的电气设备选用必须满足IIA级电气危险场所的要

 

来源于网络

 

求。

若所选用的电气设备防爆等级不能达到要求或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等措施不到位,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及人员触电等事故。

 

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由于人员较少,各类人员具有一专多能或兼职的可能性,但电气管理人员必须保证,否则由于电气管理人员(或兼职电气管理人员)缺乏或业务素质不高所带来的隐患将会造成重大损失。

 

6)静电危害和雷击危害

 

液化石油气为甲类易燃液体,在输送过程中,若流速过快易引起输送管道的静电积累,若系统管道及贮罐缺乏良好的接地,管道法兰间的金属导线搭接不牢或损

 

坏,将会产生静电危险。

 

操作人员不按规定穿着防静电工作服,也有可能因自身静电引发静电危险。

攀枝花地区雨季时雷击较多,若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雷接地网漏接,则易因雷击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7)作业过程危险性分析

 

1液化石油气储存过程

 

液化石油气储存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性是液化石油气泄漏导致的火灾爆炸事故。

 

2液化石油气灌装过程

 

液化石油气灌装过程的危险主要是液化石油气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灌装

 

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人的失误,致使灌装管线脱落,容易引起液化石油气泄漏;若

 

钢瓶充装过量,也容易引起钢瓶爆炸事故。

 

在充装气瓶时,手工操作灌装接头,每灌一瓶卸下后均会跑出少部分液体,如

 

喷在操作工手上,蒸发时从操作人员手上吸收大量的热量易造成冻伤。

 

另外,不合理的超装,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或烈日曝晒,易使钢瓶爆破。

 

3液化石油气卸车过程

 

来源于网络

 

液化石油气卸车过程中,由于操作工的失误,卸车时易导致管线脱落、破损,

 

引起液化石油气泄漏,遇火源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卸车过程中,若卸车速度过

 

快,或未设置卸车用静电接地设施或接地设施失效,均会导致静电积聚,从而引起

 

火灾爆炸事故。

 

4液化石油气钢瓶储存及装卸过程

 

钢瓶在装卸过程中易受到冲击和震动,使原有的缺陷发生破裂,或瓶阀被撞断,

 

引起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发生火灾及人身伤亡事故。

钢瓶如果受高温、日晒,气

 

体极易膨胀产生很大的压力,当压力超过钢瓶的耐压强度时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5检修过程

 

液化石油气储存设施、烃泵、压缩机、灌装设施及管线出现故障时需要检修,检修过程中也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其主要原因有:

 

(1)检修过程中违章动火、违章吸烟。

 

(2)设备、管线置换不合格,检修时液化石油气的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

 

(3)违章作业导致设备、管线破损而使液化石油气泄漏。

 

6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

 

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在运行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或由于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本

 

身存在的缺陷,可能引起泄漏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引起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事故

 

的原因主要包括:

 

(1)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超压运行。

 

(2)液化石油气储罐及气瓶充装过量。

 

(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因腐蚀而使壁厚减薄,继续运行而强度不足。

 

(4)安全附件如安全阀等不全或失灵。

 

(5)设计时材料选择不当,施工安装存在缺陷。

 

来源于网络

 

8)周边环境分析

 

xxxx有限公司的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位于位于*********,占地面积****

 

亩。

北面是*****,东侧是*****,西南侧为****;北侧有一条乡村公路直达储备(充

 

装)站;在西北侧有零星住户,与液化石油气储存罐区距离******m;液化石油气储

 

备(充装)站周围无居民区、学校,无甲、乙类生产和储存设施、变配电站等设施。

 

xxxx有限公司的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在充装区和辅助

 

区中间设置高度为2m的非燃烧体实体分隔墙,整个储备(充装)站周围布置有4米

 

宽的消防通道,在北边和西边设置高度,****

 

来源于网络

 

分析篇二:

 

1)火灾、爆炸

 

a、卸车时若发生泄漏,如遇到静电火花或其他火源会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b、槽车车体未按规定进行静电接地或接地装置损坏不起作用。

 

c、灌装前气瓶检查不到位或过量充装、衡器不准、操作失误、灌装间管路、阀

 

门、胶管出现漏气现象,遇有静电火花或其他火源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d、灌装称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造成超量灌装,遇热后瓶内液化气急剧膨胀,

 

压力升高,发生钢瓶爆炸。

 

e、灌装台管道上压力表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或更换,造成充装超压。

 

f、储罐顶安全阀未定期校验,安全阀作用失效,造成超压时安全阀不能及时泄压,易发生储罐超压泄漏,遇明火易爆炸。

 

g、储罐未定期检验,盲目使用,易发生储罐泄漏,引起火灾、爆炸。

 

h、储罐及管线上法兰、阀门垫片未定期更换,易发生垫片破损,密封失效,造

 

成泄漏爆炸。

 

i、在灌装间未敷设防止火花产生的软橡胶板,金属物相碰产生火花。

 

j、电器设备不防爆在爆炸危险区内产生电气火花。

 

k、站区内防雷装置未定期验测,设备或建筑物遭雷击时火花。

 

l、设备、设施及管道静电接地装置虚焊、脱焊,连接板固定螺栓松动或锈蚀,致使接地不良,引起的静电火花。

 

m、站内吸烟或其它火种。

 

2)中毒

 

灌装间管路、阀门、胶管有渗漏;气瓶瓶阀、瓶咀有渗漏;通风不良等可能发

 

生中毒危险。

 

3)高处坠落

来源于网络

 

液化石油气储罐高度均超过2m,顶上有安全阀、压力表、固定式喷淋设施等,

 

检修时若不注意安全,存在着高处坠落的危险。

且罐顶四周没有全部安装栏杆,更

 

易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4)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的旋转、移动部位,若防护措施缺少或损坏,而不慎触及运转部位,

 

有可能发生挤、夹、碰、卷入等伤害。

旋转机械超速、将物品、物件、小零部件甩

 

出,飞出物有撞击,物体打击的危险。

 

5)触电事故

 

站内的各种输电线路及电动机械,在缺少安全保护或保护失灵以及绝缘损伤情

 

况下,人触及带电部位,手持电动工具漏电等,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特别是

 

在检修,检查作业中发生触电事故频率较多。

 

来源于网络

 

分析篇三:

 

1、危险性物质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是一种略带臭味的无色可燃气体。

 

液化石油气析易挥发,闪点为-60℃,与空气混合后,只要遇到微小的火源就能引燃,

 

爆炸析限为2.25-9.65%。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到明

 

火就会回燃。

其火灾危险等级为甲A,与氧化剂接触反映剧烈。

长期接触其低浓度

 

气体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现象,吸入

 

其高浓度气体时有麻醉作用,并能引起窒息。

 

2、罐区危险性

 

液化石油气罐独立布置在储罐区,与液化气分装间、机房、槽车装卸台设施相

 

邻。

由于罐体、管道、阀门等损坏发生泄露,如遇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高温

 

热源会发生喷射性火灾事故。

因为液化石油气罐内是正压,空气、火焰钻不进去,

 

所以储罐本身不会从内部发生着火爆炸,但在无法制止泄露的情况下,则火焰无法

 

扑灭。

当液化石油气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并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时,如遇到明火、

 

电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热源则会引起爆炸。

 

3、罐体燃烧爆炸危险性

 

液化石油气储罐、阀门、管道等发生严重破裂瞬态泄露时,液化石油气将以气

 

态和液态两种形态扩散到空气和火堤内。

瞬间蒸发的比例决定于环境温度,液态液

 

化石油气吸收周围热量继续蒸发。

泄露的液化气如立即遇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

 

高温热源,则发生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爆炸,如延迟点火,则发生蒸气云爆炸,前

 

者属燃烧型,后者属爆炸型,其后果都很严重。

 

4、装卸作业危险性

 

来源于网络

 

(1)因槽车、储气罐及闸阀管道等设备存在故障缺陷或违章作业、操作失误而出现跑气、泄漏时,液化气遇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热源会发生着火爆炸

 

事故。

 

(2)液化石油气泄露将污染环境,且可能导致人员中毒。

 

5、机泵房和灌装间危险性

 

机泵房和灌装间存在夹伤、擦伤、卷入等机械伤害。

如发生泄漏可导致火灾、爆

 

炸及人员伤亡及中毒事故

 

5、生产过程危险性

 

1、在装有原料的槽车在卸料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失误造成卸液管被拉断,引起大量的原料泄漏,其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浓度达到爆炸极

 

限时,遇明火等点火源可引起后果严重的爆炸事故。

 

2、工业混合气在灌装中由于过量或充装过期瓶、报废瓶等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气

 

瓶,钢瓶极易发生超压爆炸事故。

 

3、工业混合气在灌装中由于漏液,又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造成可燃气

 

体与周围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达爆炸极限,遇着火源易发生爆炸事故。

 

4、受压设备和管道由于材质选用不当,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检修不及时等均有可能造成爆炸的危险。

 

5、在灌装过程中,有少量的混合气外泄,因丙烷气体的相对密度比空气大,易

 

沉积在下面,若通风不畅,报警失灵,丙烷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后,遇到

 

着火源,易产生燃烧爆炸事故。

而充装区域及瓶库有大量实瓶堆放,增加了事故发

 

生的后果严重程度。

 

6、与储罐相连接的阀门、法兰、液位计垫片、安全阀等可能泄漏的部件发生故

 

障时,就会造成气体从罐内泄漏,如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检修不及时,泄漏的液

 

来源于网络

 

化石油气就会与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与着火源可引起燃烧爆炸事

 

故的发生,从而进一步引发恶性事故的发生。

 

7、处于易燃易爆区域的电气设备、仪表,若产品质量或安装不合格,不具备有效的防爆效果,将会成为引起爆炸事故的点火源。

 

8、由于丙烷气具有窒息性,且液化气挥发时吸收大量的热,当工人操作不当,

 

措施不完善,液化气喷到脸上等人体部位,易造成冻伤和窒息事故发生。

 

9、生产过程中的转动设备、电气设备或高处作业,如防护不当,可导致机械、

 

电击或坠落伤害。

 

10、装运实钢瓶的卡车,如果未安装火星熄灭器,开车时汽车尾气中的火星会

 

引燃泄漏的液化气造成燃爆事故。

 

11、检修作业过程中,如不按规定要求进行清洗、置换合格;办理动火、设备

 

内作业、高处作业等相关手续,亦会引发燃暴等事故的发生。

 

来源于网络

 

分析篇四

 

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储存、销售液化石油气,其性质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

 

储存类别属于甲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液化石油气储存、卸船、装车、充装瓶过

 

程中最主要的危险是液化石油气泄漏遇静电、明火等引起的火灾爆炸危险和

 

压力容器超压爆炸、球罐基础下沉引起倾斜等危险。

具体分析如下:

 

1)明火、高热引起的火灾爆炸危险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组成是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六钟物质的混合物,这六种物质都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

当液化石油气在装卸、储存、输送过程中外泄或挥发于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或高热便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液化石油气组份的主要易燃易爆性质如下表:

 

相对

自燃

临界

临界

爆炸限%

压力

沸点℃闪点℃

密度

点℃

atm

度℃

1.04

472

3.22~

32.3

48.2

-88.6

小于

12.45

-50

0.97

540

2.75~34

9.6

50.7

-103.9

-136

1.56

446

2.1~9.5

96.8

42

-42.07

-104

1.45

410

2~11

92.3

45

-47.7

-108

来源于网络

 

2.074301.5~8.5152.836-0.5-60

 

1.933841.6~9.4146.439-6.3-80

 

2)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爆炸危险

 

液化石油气站灌瓶操作间、储罐区、装车台等都是1区,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场

 

所。

由于电气、仪表设备设计选型的可能失误,造成部分电气、仪表设备选型不当

 

或不符合防爆要求,即使是防爆电气、仪表设备,也会因安装、调试、检修不当,

 

或缺少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老化等原因,造成设备防爆性能失效,在使用过程中

 

可能产生电火花、电弧和高温,当遇到爆炸极限浓度的液化石油气气体时,将可能

 

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雷电引起的火灾爆炸危险

 

该公司储存区地处雷电多发区,在雷雨天气时可能因防雷装置设计或安装不合

 

理、没按规定检测和维护等原因造成雷击,引起火灾爆炸或设备击毁等事故。

 

4)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危险

 

易燃液体在贮存和输送过程中如流速过大,会产生静电。

另外由于摩擦也易产生

 

静电,静电放电火花可引燃易燃液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该公司液化气卸船及输

 

送过程、装瓶及装车过程易引起此类事故,必须加以防范。

 

5)压力容器爆裂危险

 

该公司液化石油气经营过程中使用球罐、压缩空气贮罐等均属于压力容器。

当压

 

力容器出现缺陷、长时间未检测或违规操作致超温、超压时,有引起压力容器爆裂的

 

可能。

当爆裂时,大量泄漏的液化气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

 

明火燃烧爆炸。

由于其蒸气比空气重,还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

 

来源于网络

 

会着火回燃。

如果外界有其它隐患,将使事故更加扩大。

因此,液化气储罐的安全

 

阀一年一校、壁厚的定期检测、探伤等将有利于消除此类安全隐患。

 

6)容器基础下沉

 

公司紧邻珠江,其地质构造简单,如果基础不牢、施工过程中存在缺陷、时间长

 

等可能造成储罐基础下沉进而使得储罐存在倾斜倒塌的可能。

因此,要定期对储

 

罐基础的沉降进行检测。

 

7)硫化物腐蚀

 

储存的液化石油气中可能含有硫化物等腐蚀性的物质,硫化物对设备具有强烈的

 

腐蚀作用,若购入的液化石油气中含硫,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对球罐造成腐蚀,因

 

此必须监测和控制硫化物在液化石油气中的存在,否则,可能对设备造成腐蚀减

 

薄甚至穿孔。

 

8)机械伤害

 

工人在操作过程中要上下球罐楼梯、设备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