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40976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docx

最新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

福建省三明市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联考

文综历史试题

(完卷时间:

150分钟满分:

300分)

卷(共144分)

本卷共3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14.下表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

万两)

年代

农业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年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年

3181

40

3923

51

714

9

7718

100

1911年

4810

16

30441

69

4445

15

39696

100

其中,影响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结构的变化B.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C.政府财税政策的变化D.社会结构的变化

15.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

“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

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

……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B.朝贡贸易C.市坊制度D.官营专卖

16.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分人“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这部分人“难以挣脱传统”的原因是

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对西方传统的难以接受

C.维护传统思想及制度的需要         D.中西文化传统的迥异

17.近代《良友》画报第62期刊登一幅大大的地毯,说明性文字写道:

蒋主席公邸地毯图案,色彩庄严而华丽,象征全面统一,表现国体尊荣,然而际此10月国庆节期,内忧外患频仍,东北一角,崩缺糜烂,即使毯毁损,已堪惋惜,况国土失陷,可哀孰堪!

这期画报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应是

A.1915年B.1927年C.1931年D.1949年

18.罗马法规定: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消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消偿……债务由债务人消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消偿,……”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A.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原则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19.1843年10月,德意志的一位诗人回家看望母亲时撰写了一首长诗,节选如下:

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该诗的创作风格和可能批判的对象是

A.浪漫主义工业资产阶级的强大B.浪漫主义君主专制统治的腐败

C.现实主义军国主义势力的崛起D.现实主义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20.文艺复兴使这些东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丧失了过去的重量。

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

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

”由此判断,前面提到的“这些东西”主要是指

A.人们对上帝的信仰B.封建君权和等级制度

C.《圣经》和神话传说D.宗教神权和封建特权

21.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世界机器出口

的30%。

到1932年占到英国机器出口的90%,世界机器出口的50%。

这主要说明

A.苏联利用西方危机发展工业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成效

C.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D.不同制度国家可以互相帮助

22.《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一文中指出:

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

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

材料反映援助西欧政策的实质是

A.防御共产主义的威胁B.稳定资本主义自由制度

C.缓和欧洲的经济失调D.打击一切极权主义运动

23.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

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

材料可以体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

A.货币一体化B.政治合作C.大国主导D.区域经济互补

24.学者杨奎松曾说:

“历史研究有点像刑警破案,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深入发掘拓展,找到更多的线索,运用逻辑分析和推理,把所有能够掌握到的历史碎片串连拼合起来,最后组成一张相对完整的历史过程图,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发生的经过情形以及原因何在等等,从而揭示一个过去不为人所知,或者被人误读的历史秘密。

”这是说

A.历史研究是察觉未知的秘密B.历史研究是追索历史原因

C.历史研究是拼接历史与现实D.历史研究是获得历史真相

第Ⅱ卷(共156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7~3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0~4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

请将正确答案分别写在各学科的答案卷中。

【必考部分】(115分)

38.(36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区域,在文明进程中起着重大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自宋朝开始的“中古都市化革命”取消了每一个县只许设一个市场的限制,官市制度终于崩溃,有些城市快速扩大,并在城门外出现商业区。

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许多大专业市镇,从事于米粮或手工业品之贸易。

这一发展当然与长江下游地区的农业逐渐商业化有密切关系。

长江下游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棉货与丝货产区。

江南地区有52个棉货专业市镇,25个丝货专业市镇,13个米粮专业市镇。

这些市镇都分布在太湖附近及长江三角洲一带。

只有一个镇---南汇县周浦镇,既属棉货专业又属米粮专业。

换言之,其他的88个市镇都只专业一项主要产品。

——摘编自刘翠溶《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都市化之发展与人口特征》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市镇化的原因和特点。

(8分)

 

材料二英国城镇人口变化及下议院议员构成变化情况

1865年下议院议员(℅)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社会发生哪些变化?

简要说明上述变化的原因。

(10分)

 

材料三近代欧洲城市化进程表

年份

万人以上城市比例(占总人口)

万人以上城市数量(个)

平均城市规模(千人)

欧洲总人口

(百万人)

1500

5.6

154

22

61.6

1650

8.3

197

31

74.6

1800

10.0

364

34

122.7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公元960-2030年》

材料四1949-2018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8》整理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同一时期,中国古代城市为什么没能实现转型?

(10分)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请你为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8分)

 

【选考部分】(41分)

41.(16分)

请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作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公元1068—1185年),王安石创立大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

……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

……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

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3分)实施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与改革的认识。

(10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奥兰坡·德·戈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位女政治活动家,在《人权宣言》发布后,她起草并发表了《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妇女生而自由,在权利方面与男人平等。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类自然的与不因时效而消灭的妇女与男人的权利,这些权力是自由、所有权、安全与尤其是对压迫的反抗。

第三条一切主权的根源基本上在于国民,即男女的联合。

任何团体、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利。

——《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转引自《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12分)

条文

条文所主张的妇女权利(不得抄录原文)

相应的理论根据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2)从内容上看,《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与《人权宣言》的关系如何?

指出《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发表的特殊意义。

(4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法国学者费朗索瓦•德勃雷在《海外华人》一书中,记有郑和劝谏皇帝保留船队的话: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材料二厦门大学李金明教授认为郑和航海活动终止的主要原因为:

郑和船队将士众多,耗资巨大,每次出航馈赠要花大笔开销,大量贡品免费提供皇室、责族享用。

……官营手工业的日益衰落,下西洋已失去雄厚的物质基础,要求建造大量可供赏赐丝织品和建造可航行远洋的海船已日见困难。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保留船队的理由。

(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之后远航终止的原因。

(7分)

分)

 

 

 

41.(16分)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措施:

整顿太学。

(3分)

目的:

为变法培养人才、制造舆论。

(3分)

(2)内容:

扩大大学的自主权,鼓励社会与私人办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6分)

认识:

改革推动教育,教育服务改革。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4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每空1分,共6分;重复答案只得一次分。

条文

条文所主张的妇女权利(不得抄录原文)

妇女权利的理论根据

第一条

妇女的平等权利(男女平等)

天赋人权

第二条

妇女的基本人权(自由、安全、反抗压迫)

社会契约论

第三条

妇女的主人翁地位(政治地位)

人民主权说

(2)关系:

《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是对《人权宣言》的具体实施(或曰特例。

2分)。

意义:

关注妇女权益,倡导彻底的自由平等人权,有利于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

(2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理由:

海洋事关国家的贫富与安危;南洋地理位置重要;明朝船队强大,可以用来发展贸易,并使其他国家臣服。

(9分)

(2)原因:

耗费巨大;官营手工业的衰落;闭关锁国。

(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