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40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docx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

Q/SH1030

企业标准

Q/SH1030429—2014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

2014-03-15发布

2014-04-15实施

发布

目  次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居民生活区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无人值守低压变配电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2686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JJG596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低压

线电压小于或等于1000V称为低压。

高压

线电压大于1000V称为高压。

变配电室

指装有由变压器、高压负荷开关、避雷器、熔断器等高压设备及低压断路器、计量装置、测量仪表等低压设备组成的供电系统的建筑。

低压计量系统

指由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表等组成的低压计量装置。

4 一般性管理规定

4.1 人员管理

变配电室电气工作人员应取得国家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应具备下列条件:

a)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鉴定,身体健康,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检两年一次);

b)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熟悉GB26860及有关规程、规定,并经考试合格;

c)掌握触电急救等救护方法。

变配电室应确定2名电气工作人员负责配电室日常巡检操作任务。

电气工作人员应熟悉变配电室供电系统接线方式和供电设备的性能及运行情况,正确熟练掌握本单位设备操作规程。

变配电室宜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主管领导应定期对变配电室进行检查,确保变配电室安全可靠运行。

除本单位电气工作人员及上级主管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变配电室,因公确需进入者,须经变配电室主管领导批准并告知存在的风险,并在变配电室电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变配电室。

4.2 变配电室场地管理规定

变配电室建筑及装修应满足以下要求:

d)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三级,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应为一级耐火建筑;

e)变配电室的地面宜高出本层地面50mm,否则应设置防水门槛;

f)变配电室的顶棚、墙面及地面的建筑装修,应使用不易积灰和不易起灰的材料;

g)位于地下室和楼层内的变配电室,应设置设备运输通道;

h)变配电室不宜设在地下室最底层,否则应采取防止水进入变配电室内的措施。

变配电室门窗应满足以下要求:

i)通常情况下应向外开启,对于门的两面都有电气设备时,应向两个方向开启;

j)当变配电室长度超过7m时,应至少装设两个门;

k)变配电室门窗材料应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

l)门、窗关闭应密合。

变配电室内的电缆沟,应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

变配电室内应配置应急照明和通风设备,以保证通风效果良好和应急处置的需要。

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应满足以下要求:

m)应装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的网罩,其防护等级不宜低于GB4208规定的IP3X级;

n)直接与室外露天相通的通风孔应采取防止雨、雪飘入的措施。

变配电室应定期打扫,确保室内清洁、干净、无杂物、无蛛网、无积水、通风、照明良好、门窗开启灵活,设备外观清洁,表面无油污。

变配电室门窗、变配电设备围栏或围墙应根据需要设置警示牌(如“止步,高压危险”等)。

室内电缆沟盖板、设备具有的防护装置应齐全。

变配电室内应配备可用于带电灭火的器材,并应满足GB50140要求。

高低压配电设备设在同一室内,且两者有一侧柜有裸露的母线时,两者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m。

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长度超过6m时,屏后的通道应设2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两端,当两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其间尚应增加出口。

按照《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要求,变配电室裸导体防护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o)变配电室通道上方裸带电体距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2.5m;当低于2.5m时,应设置应满足GB4208的规定的IP××B级或IP2×级的遮拦或外护物,遮拦或外护物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2.2m;

p)变配电室内容易被触及的裸带电体,应设置遮栏或外护物,其防护等级应满足GB4208规定的IP××B级或IP2×级;

q)除变配电室外,无遮护的裸导体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5m;采用防护等级应满足GB4208规定的IP2×的网孔遮栏时,不应小于2.5m;

r)遮栏或外护物应能稳定、耐久、可靠地固定,遮栏或外护物与裸带电体之间的净距,当采用网状遮栏或外护物时,不应小于100mm,采用板状遮栏或外护物时,不应小于50mm;

s)当裸带电体采用遮栏或外护物防护有困难时,宜采用栏杆或网状屏障等阻挡物进行防护,阻挡物应能防止人体无意识的接近裸带电体和在操作设备过程中人体无意识的触及裸带电体。

当防护等级不低于GB4208规定的IP2X级时,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通道最小宽度

单位为米(m)

配电屏

单配布置

双排面对面布置

双排背对背布置

多排同向布置

屏侧通道

屏前

屏后

屏前

屏后

屏前

屏后

屏间

前、后排屏距墙

维护

操作

维护

操作

维护

操作

前排屏前

后排屏后

固定式

不受限制时

1.5

1.1

1.2

2.1

1

1.2

1.5

1.5

2.0

2.0

1.5

1.0

1.0

受限制时

1.3

0.8

1.2

1.8

0.8

1.2

1.3

1.3

2.0

1.8

1.3

0.8

0.8

抽屉式

不受限制时

1.8

1.0

1.2

2.3

1.0

1.2

1.8

1.0

2.0

2.3

1.8

1.0

1.0

受限制时

1.6

0.8

1.2

2.1

0.8

1.2

1.6

0.8

2.0

2.1

1.6

0.8

0.8

注1:

受限制时是指受到建筑平面的限制、通道内有柱等局部突出物的限制。

注2:

屏后操作通道是指需在屏后操作运行中的开关设备的通道。

注3:

背靠背布置时屏前通道宽度可按本表中双排背对背布置的屏前尺寸确定。

注4:

控制屏、控制柜、落地式动力配电箱前后的通道最小宽度可按本表确定。

注5:

挂墙式配电箱的箱前操作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m。

变配电室临时用电应办理临时用电工作票,禁止私自在变配电室内乱接改线路。

变配电室内应设有与实际相符合的系统接线图。

低压配电装置的前、后操作和维护通道上,均应铺设绝缘垫,严禁堆放其他物品。

4.3 安全用具管理

变配电室管理方应配备以下安全用具,并应保证数量充足、质量合格:

t)低压作业应具备的安全用具:

绝缘手套、绝缘夹钳、验电笔、绝缘鞋、接地线、护目眼镜等;

u)高压作业应具备的安全用具:

高压绝缘杆、绝缘夹钳、高压验电器、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台、绝缘垫、接地线;

v)登高作业安全用具:

安全带、绝缘绳、安全帽等。

禁止将电气安全用具与其他工具混在一起。

所有电气安全用具应有试验合格的标签,除定期试验外,如发现疑问,应临时试验确认符合标准后方可使用。

电气安全用具和试验标签编号应一致。

试验不合格的或损坏的安全用具,应作明显标志,禁止和完好的安全用具放在一起。

安全用具须按照附录A的要求作定期试验。

电气工作人员在使用安全用具前,应按照下列要求检查用具:

w)检查绝缘棒、绝缘夹钳、验电器等表面应无裂纹、划痕、毛刺等外伤,且应保持清洁,若有尘土应先除去,表面有外伤或具有炭印、铅笔印者不得使用;

x)绝缘靴、鞋等的里外应无裂纹刺痕、毛刺、气泡及其外伤;

y)核对安全用具电压等级。

5 变配电室电气设备运行管理

5.1 电气设备一般运行管理规定

隔离电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zz)断开触头之间的隔离距离,应可见或能明显标示“闭合”和“断开”状态;

aa)隔离电器应能防止意外的闭合:

bb)应有防止意外断开隔离电器的锁定措施;

cc)半导体开关电器,严禁作为隔离电器。

同一变配电室内向一级负荷供电的两段母线,在母线分段处应有防火隔断措施。

配电线路应具备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功能。

供电电压偏差计算及允许范围 :

dd)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电压偏移计算方法如公式

(1)。

(1)

式中:

ΔU——电压偏差,为百分数(%);

U1——实测电压值,单位为伏(V);

U2——系统标称电压值,单位为伏(V)。

ee)供电电压误差应满足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要求:

1)35kV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系统电压的10%,如供电电压上下偏差同号(均为正或负)时,按较大的偏差绝对值作为衡量依据;

2)6/10kV规定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系统电压的±10%;

3)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系统电压的+7%、-10%。

有电气连接的配电装置,应使各回路的相序排列一致,引下线及母线应涂相色漆。

入冬前配电装置应采取迎峰、防冻措施,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采取防洪、防雷措施。

对不同金属导体的连接应采取过渡措施,并涂电脂膏,以防腐蚀;对于同一种金属的连接亦应涂电脂膏。

低压配电装置上的指示仪表及指示信号灯,均应齐全完好。

仪表刻度和互感器的规格应与用电设备容量或实际负荷相配合。

低压配电装置所控制的负荷,必须分路清楚,避免一闸控制多路,并宜将重要负荷与一般负荷分开。

装有灭弧罩的电气设备,其三相灭弧罩应完整无损,否则应退出运行。

低压配电装置应统一编号,柜前、柜后的编号应一致。

所有主控制电器,均应编定操作号及标明负荷名称,并应与低压系统操作模拟图板上的编号一致。

在电气设备的操作把手和按钮等部位所标示的“合上”、“断开”等字样,应与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相对应。

两变配电室之间的联络线应在供电侧的变配电室内装设断路器,另一侧装设隔离开关或负荷开关,当两侧的供电可能性相同时,应在两侧均装设断路器。

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

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应由计算来确定:

对电流二次回路,应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来计算,但至少应不小于4mm2;对电压二次回路,应按允许的电压降来计算,但至少应不小于2.5mm2。

变配电室计量系统宜使用电子式电能表,其准确度最低要求应满足表2的规定。

表2 计量装置精度最低要求及现场校验周期

用电装置类别

准确度最低要求

电子式电能表

校验周期

有功电能表

无功电能表

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0.2S或0.5S

2.0

0.2

0.2S

5

0.2S或0.5S

2.0

0.2

0.2S

1.0

2.0

0.5

0.5S

2.0

3.0

0.5

0.5S

2.0

-

-

0.5S

注1:

类电能计量装置:

是指月平均用电量5х106kW·h及以上的计量装置或变压器容量为1ⅹ104kVA及以上的高压计量装置。

注2:

类电能计量装置:

是指月平均用电量1х1046kW·h及以上的计量装置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量装置。

注3:

类电能计量装置:

是指月平均用电量1х105kW·h及以上的计量装置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高压计量装置。

注4:

类电能计量装置:

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的计费用计量装置以及供电企业内部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

注5:

类电能计量装置:

是指单相供电的电力用电单位计费用的电能计量装置。

5.2 变配电室电气设备操作

电气操作应根据变配电室所属车间(站)主管领导的命令执行,执行时应由两人进行,低压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每张操作票只能执行一个操作任务。

电气设备操作应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监护人宜由取得国家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二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电气操作前,应核对现场设备的名称、编号和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分、合位置。

电气操作顺序:

停电时应先断开断路器,后断开隔离开关或熔断器;送电时与上述顺序相反。

合隔离开关时,当其动触头接近静触头时,应快速将隔离开关合入,但当触头接近合闸终点时,不得有冲击;拉隔离开关时,当动触头快要离开静触头时,应快速断开,然后操作至终点。

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后,应进行的检查内容:

ff)合闸后,检查三相接触应良好,连动操作手柄应制动良好;

gg)拉闸后,检查三相动、静触头应断开,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空气距离应合格,连动操作手柄应制动良好。

操作时如发现疑问或发生异常故障,应停止操作,待问题查清、处理后,方可继续操作。

严禁以投切熔件的方法对线路(干线或分支线)进行送(停)电操作。

5.3 变配电设备检修试验

在低压配电室检修作业应有专人监护,监护人由技术水平较高及有经验的人担任。

变配电设备的电气试验项目应有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测试。

现场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按照操作票内容进行危害识别;操作人及监护人应对已做好的安全措施、运行设备和检修设备之间的隔离措施进行确认,并仔细核对配电柜号和检修设备名称,严禁走错位置。

停电更换高压熔断器后恢复操作时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和护目眼镜。

在低压配电装置上工作时,宜随身携带低压试电笔或验电手表,采取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的隔离措施。

低压不停电工作应遵守的内容:

hh)应站在干燥绝缘物上;

ii)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

jj)穿绝缘鞋和全棉长袖工作服;

kk)戴手套和护目眼镜。

在变配电室对高低压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时,严禁用汽油、煤油等易燃物品及腐蚀材质的清洗剂擦洗各种设备。

低压配电装置与自发电设备的闭锁装置应动作可靠。

按照JJG596《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规定,计量装置校验周期一般为5年。

高压配电装置停电清扫与检查的周期,应根据污秽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室外高压配电装置至少每半年一次;室内高压配电装置至少每年一次。

低压配电装置的清扫和检查一般每年不应少于两次。

低压配电装置的清扫和检查内容除清扫和摇测绝缘外,还应检查各部连接点和接地处的紧固情况,时间应安排在夏季和冬季高峰负荷到来之前进行。

变压器、负荷开关、万能断路器、避雷器、高压保险、电缆等设备的检修周期及检修项目应按照河南省用电单位《电气设备检修规程》进行,检修时间宜与高低压配电装置清扫与检查同步进行。

变配电室高压配电装置如油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跌落式熔断器等,在新装或检修后应做拉、合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变配电装置的检修、试验工作完成后,主管电气设备的负责人应对检修质量和试验结果进行审查签字后方可投入运行。

5.4 巡视检查

巡视检查的一般规定

对变配电室高低压配电装置的巡视检查,应每周至少巡视一次,每次巡视情况及发现问题应记入运行日志。

遇有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雷电、冰雹、雪、雾等)时,对室外电气设备应进行特殊巡视。

电气设备发生重大事故又恢复送电后对事故范围内的设备,应进行特殊巡视。

电气设备存在缺陷或过负荷时,应适当增加巡视次数。

新投入运行或大修后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在72h内应加强巡视,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按正常周期运行巡视。

通常情况下的巡视检查工作可由一人进行,但不应做与巡视无关的其他工作;夜间、特殊天气条件下巡查应两人一同进行,一人巡查,一人监护。

高低压设备日常巡视内容

各种充油设备的油面位置应合格,油色应正常;外壳、油截门、油面指示计等处应清洁,无渗漏油现象。

高压配电设备的瓷绝缘部分(包括瓷瓶、瓷套管等):

ll)应无掉瓷、破碎、裂纹以及闪络放电痕迹和严重的电晕现象;

mm)瓷绝缘表面应清洁。

高压配电设备各部位的连接点应无腐蚀及过热现象。

高压负荷开关、断路器、变压器及万能断路器等高低压配电设备应无异常声响及气味。

高压配电设备外壳接地应良好,无锈蚀断股现象。

高压熔断器的熔丝管应完整,无裂纹,跌落式熔断器的熔丝管应无变形,鸭嘴处接触应良好且无跳火现象。

软母线的弧垂应合格,三相弧垂应一致,导线应无断股、烧伤等现象。

回路负荷情况与仪表指示应对应;三相负荷及电压应正常;电路中各部位连接点应无过热现象。

低压配电装置及电器的表面应清洁,接地连接应良好;低压绝缘子应无损伤及歪斜;母线固定卡子应无松脱现象。

变配电室内门窗应完整,通风和环境温度、湿度应符合电气设备特征要求,下雨时屋内应无渗、漏雨水现象。

检查消防器材应处于完好状态、室内照明正常,维护通道应畅通。

异常天气情况下的特殊巡视

雨后,应检查电气设备和构架的基础应无下沉、倾斜,电缆沟应无进水,配电室建筑应无漏雨迹象。

雷雨后,应检查避雷器动作情况以及电气设备的绝缘部分应无闪络放电现象。

降雪时,应检查室外设备上的积雪情况及瓷瓶上的结冰情况,尤其是在雨雪交加的天气,若冰柱过长,可用电压等级合适的绝缘棒将其轻轻打掉。

降雾或降霜时,应检查瓷绝缘部分应无严重放电闪络现象。

刮大风时,应检查室外高压配电装置区域附近应无易刮起的杂物,线夹接头应无松动、冒火。

5.5 变配电室设备异常运行和缺陷处理

低压母线和设备连接点超过允许温度时,应先迅速停下次要负荷,以控制温度上升,然后停下缺陷设备进行检修。

各种电器触头和节点过热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nn)检查触头压力或接触连接点紧固程度;

oo)打磨接点、消除氧化层;

pp)调整压力,拧紧连接处。

高低压设备内发出放电声响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摇测相对地及相间绝缘电阻。

三相电压发生缺相运行或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时,应及时停电进行处理。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应符合表A.1。

表A.1 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器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电容型

验电器

启动电压试验

1年

启动电压值不高于额定电压的40%,不低于额定电压的15%

试验时接触电极应与试验电极相接触

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

kV

试验长度

m

工频耐压kV

持续时间

1min

持续时间

5min

10

0.7

45

35

0.9

95

2

携带型

短路

接地线

成组直流电阻试验

≤5年

在各接线鼻之间测量直流电阻,对于25、35、50、70、95、120mm2的各种截面,平均每米的电阻值应分别小于0.79、0.56、0.40、0.28、0.21、0.16mΩ

同一批次抽测,不少于2条,接线鼻与软导线压接的应做该试验

操作棒的工频耐压试验

5年

额定电压

kV

试验长度

m

工频耐压kV

试验电压加在护环与紧固头之间

持续时间

1min

持续时间

5min

10

45

35

95

3

绝缘

隔板

表面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kV

工频耐压kV

持续时间min

电极间距离300mm

6~35

60

1

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kV

工频耐压kV

持续时间min

6~10

30

1

35

80

1

4

绝缘

夹钳

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kV

试验长度m

工频耐压kV

持续时间min

10

0.7

45

1

35

0.9

95

1

5

绝缘绳

工频耐压试验

半年

105kV/0.5m,持续时间5min

表A.1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续)

序号

器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6

绝缘杆

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

kV

试验长度

m

工频耐压

kV

持续时间1min

持续时间5min

10

0.7

45

35

0.9

95

10

8

5

35

28

5

绝缘部分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

kV

试验长度m

工频耐压kV

持续时间

min

10

0.7

45

1

35

0.9

95

1

电阻管泄漏电流试验

半年

额定电压

kV

工频耐压kV

持续时间min

泄漏电流

mA

10

10

1

≤2

35

35

1

≤2

动作电压试验

1年

最低动作电压应达0.25倍额定电压

7

绝缘罩

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

kV

工频耐压

kV

持续时间

min

6~10

30

1

35

80

1

8

绝缘

胶垫

工频耐压试验

1年

电压等级

工频耐压

kV

持续时间

min

使用于带电设备区域

高压

15

1

低压

3.5

1

9

绝缘靴

工频耐压试验

半年

工频耐压

kV

持续时间

min

泄漏电流

mA

15

1

≤7.5

10

绝缘

手套

工频耐压试验

半年

电压等级

工频耐压kV

持续时间min

泄漏电流

mA

高压

8

1

≤9

低压

2.5

1

≤2.5

11

绝缘

夹钳

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

kV

试验长度m

工频耐压kV

持续时间

min

10

0.7

45

1

35

0.9

95

1

12

绝缘绳

工频耐压试验

半年

105kV/0.5m,持续时间5m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