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4568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docx

三年级作文下教案

第1篇作文

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教材说明】

“家乡景物”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本单元的主题就是“大自然的美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处家乡的美景进行观察、口头表达和写作。

这是学生第一次写有关景物的作文,难度较大,教师可以作比较详细的指导。

本次作文教学的步骤是“探讨方法--课外观察--交流信息--学生写作--师生共改”,本教案是作文教学的第一环节。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便成了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肩上的重任。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才能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氛围内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产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次作文不再是学生“盲目观察--交流信息--指导写作”这样的过程,而是“探讨方法--课外观察--交流信息--学生写作--师生共改”。

是为了让学生写有准备的作文、写思路清晰的作文。

本课时的作文指导也改变了教师以前一味的灌输式,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探究性地获取写景作文的知识,实实在在掌握写作方法。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写景作文的方法。

2、养成写作文"先准备后下笔"的习惯。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歌动情导课进入写作主题

1、师生共同演唱《阿里山》这首歌。

2、歌好听吗?

歌中的阿里山美吗?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美景,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景吗?

3、你们喜欢这些景物吗?

为什么?

4、今天,我们就要把我们对家乡的热爱用笔来写出来,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怎样写"家乡景物"。

(板书:

家乡景物)

[设计意图:

用歌声进入主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起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学生对家乡的景物也有了热爱之情。

]

二、回顾所学课文,掌握写景要素

(一)写景要素之“位置”

1、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是描写景物的,想写好景物作文,可以借鉴这些课文,如:

《黄山奇石》、《日月潭》、《珍珠泉》。

(用投影出示这几篇课文)

2、观察每篇课文的第一段,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写景要先写什么?

(板书:

位置)

4、说说你想写的家乡景物在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发现写景作文通常会先介绍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

]

(二)写景要素之“特点”

1、黄山、日月潭、珍珠泉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想一想课文的题目与这些特点有什么关系?

(板书:

抓特点,写题目)

3、这次作文的题目,你打算怎样写?

[设计意图:

此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景物的特点是写景作文的重点,其特点可以作为题目统领全篇。

]

3、这些特点都是作者怎样得出的?

(板书:

观察)

4、观察是写作文的基本方法,写景物的作文更离不开我们细心的观察,在观察景物时,你有什么建议吗?

(板书:

用眼、用耳、用手、用心)

5、试着去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你打算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

6、通过对同学的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

顺序)

7、我们认真的、有顺序的观察就是为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只有抓住了特点,才能写出家乡景物的美。

你能从印象中找到将要写的景物的特点吗?

请说一说。

8、小结:

为了把景物写得更美,光凭平时的印象还不够,我们要用上足够的时间仔细去观察你将要写的景物。

[设计意图:

观察是写景作文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怎样去观察景物的特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通过同学间的互相建议、现场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明白观察不是走马观花,观察不是杂乱无章的。

]

(三)写景要素之“想象”

1、《珍珠泉》中说潭底有冒不完的水泡是有许多快乐的孩子吹出来的,这是真的吗?

(板书:

想象)

2、听听这篇作文《神女峰》,它是怎样想象的?

3、想象对于我们的作文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

4、小结:

我们在写景物的作文时就要展开丰富的想象,甚至还可以用上"传说"来写出我们家乡景物的特点。

想象可以使一篇文章生动,只要肯想象,身边的一切都可以变得神奇。

[设计意图:

课文、范文都是指导写作的资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更加清楚想象在写景作文中的作用,想象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

]

(四)写景要素之"感情"

1、你喜欢学校的花坛吗?

你会把它写得很美吗?

你喜欢班上的哪一位老师?

你写他的时候会把他写得很丑、很可恶吗?

为什么?

2、作者为什么把黄山、日月潭和珍珠泉写得这样美?

(板书:

感情)

3、小结:

我们写景,就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写,尽情的在作文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的作文才会吸引读者。

[设计意图:

从实际生活中得出真实的体验,写喜欢的事物才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

三、师生共同建议,完善写作方法

1、想要写好家乡景物,你们还有什么建议?

(板书:

优美词句 动静结合……)

2、自由读板书,巩固写景作文的方法。

3、总结:

选择好自己想要写的对象,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利用课余时间去仔细观察,为写景作文做好准备,并要养成“写好观察记录”“先准备后下笔”的习惯。

[设计意图:

用朗读来巩固方法,使作文课的指导又多了一种形式,总结中的习惯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永远受益。

]

【板书设计】:

家乡景物

了解位置

观察特点抒发感情

想象展开

【范文1】

家乡的美景

我的家乡在重庆渝北,这里有豪华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有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地奔跑,有宽阔的金港国际步行街。

但是,我最喜欢的要数碧津公园了。

走进碧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碧津塔。

碧津塔有16个角,角上有风铃。

微风一吹,风铃就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可好听了!

登上碧津塔,可以看见雕梁画栋,看起来很漂亮!

碧津塔上看外面,就能把整个县城—两路的景色尽收眼底。

碧津公园里还有荷花池。

每到夏天,一张张碧绿的荷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好象在荷叶上睡觉哩!

远远望去,有的荷花白里透红,有的洁白如云。

荷花有的含苞欲放,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女孩;有的迎风怒放,美丽极了!

青蛙仿佛被香味给陶醉了,不信,你听,他们好象在赞美这香味呢!

我爱家乡重庆,更爱家乡的碧津公园的美景!

【范文2】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有一片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种着数不清的稻子、葡萄、花木。

春天,地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渗进地里,催醒那小草。

小草探出尖尖的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明亮、美丽的世界:

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唱着。

夏天,树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把火蛇一般的阳光挡在了凉棚外。

早晨,田野里充满了清新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

秋天,稻子成熟了,他们个个低着头,弯着腰,一点儿也不为自己的果实而骄傲。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要是把不同颜色的葡萄穿在一起,肯定是一串晶莹剔透的“水晶项链”。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为大地妈妈、树爷爷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毛衣,看上去像一片雪白的世界。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的景色都非常诱人,田野只不过是它的一部分,以后我再慢慢跟你道来。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总结试写中的优缺点。

2.针对文章写得欠具体等问题,进行片断修改。

3.修改自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总结学生试写中的优点及问题。

(课前应认真阅读学生的文章,并进行分类归纳)

 

二、展示试写中的优秀作文,并组织学生讨论,文章好在哪里,自己文章中还有哪些不足。

三、教师总结情况

教学中特别要照顾到习作困难但是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并在学习中注意个别指导。

 

第2篇作文

写一篇与环境有关的作文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以及口语交际的练习,学生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加以提升,要求学生写一写这方面的内容。

教学思路:

指导学生整理口语交际课的材料,或想象几年后的家乡变化,或回忆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写成作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写作,训练学生整理材料的习惯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口语交际、观察、想象相结合进行写作训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做一个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孩子。

【习作要求】

通过对本组的学习,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次习作,就请你写一写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也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学习中有趣的事情.写完后,多读一读,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

指导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

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

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学习中,没准儿还发生了有趣的事情。

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二、读题,明确要求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请大家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感受或想法以及与同学交流的收获、体会写下来。

作文主题:

环境保护;内容选择:

可写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展开想象,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可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

三、回忆上节课的内容,确定写作范围(提示:

如选择写几年后家乡的变化可正面或反面进行描写,也可编童话故事,但主题要明确。

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四、自拟题目

(1)“写什么”:

自由作文,可以写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展开想象,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还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学习中有趣的事情。

(2)写作要求:

写具体、写清楚、不写错别字。

(3)拟题要力求题目新颖,短小,语言活泼,引人入胜。

五、议一议

1、选出你最喜欢写又最擅长写的那一类来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1)组内交流,

(2)每组选出一名交流。

(3)师生评价。

2、练习写作。

(1)学习范文,引导写作。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改一改

1、学生自改习作。

修改提示: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修改自己的习作。

七、誊抄

八、面批(当堂批改部分完成习作的学生)

【范文1】

沱江河附近的环境调查

星期六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前往沱江河调查家乡的环境情况。

我们首先来到了沱江河旁,这是流经我家乡的最大的一条河。

可当亲眼看见那被污染的河水后,我非常吃惊。

水面上漂浮着塑料袋、蔬菜叶子、泡沫、包装盒等杂物,由于没有人打捞和清理,终日漂浮的落叶腐烂了。

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

河底布满了青苔、泥巴、红色的虫子和乌黑的像棉絮一样的沉淀物。

我们往河下游走去,这里河水的情况更糟。

河两岸到处都是鸡毛、鸭毛、砖头、煤渣和捆鸡的稻草,因为这里有个家禽屠宰市场,所以才会留下这些废弃物。

尽管夏天还没到,蚊子和苍蝇却已在空中飞舞,四周的黑泥土散发出一阵阵臭气。

沱江河边的树木因为吸收不到干净水的精华都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满身只剩枯枝败叶了。

可是就连这为数不多的几棵树上还挂着许多塑料袋子。

整条江就像一个生了重病的人,在哀声叹气,呼吁着,盼望着新的生命。

我不敢正眼看它了。

它是那样可怜,那样可悲,那样无助。

我心中一阵阵隐痛。

我们又来到了不远处的小公园,这儿的环境令我们的心情有所好转:

绿油油的草地像给公园铺了一层绿地毯;公园里的树都已经发出了嫩绿的小芽,有些都已经长出了翠绿的叶子;鲜红鲜红的茶花也向游人绽开了笑脸。

同在一个城市,小公园比沱江河两岸美多了,这是为什么呢?

很明显,这是因为沱江河受到了污染,而小公园呢,不但没被污染,还得到了人们的悉心呵护。

看来为了能在一个清新、美丽的环境里生存,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不乱丢生活垃圾,同时还要阻止别人乱丢垃圾。

大家行动起来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范文2】

保护环境

亲爱的人们:

你们好!

我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不过,我非常关心现在的环境。

你们也知道,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类大量的消耗水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把一个美丽的地球毁的不象样了。

水渐渐少了,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造成的。

人们到处砍伐树木,现在全世界平均一年砍掉1100万公顷森林,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啊!

人们还随手丢垃圾,那发臭的河面上漂浮着垃圾、那肮脏的树枝上挂着塑料袋、那黑黑的草地上堆着果皮和纸屑。

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清清的小河、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地球渐渐被毁灭,人类也渐渐死亡。

可是,地球一次又一次地原谅我们,希望我们能改正。

但是,人类的做法使地球非常失望!

人类还象以前一样,过着无忧无滤的生活,人类伤害了臭氧层,使阳光直接照射到人体上,受到伤害。

原来,地球有着清澈的小河,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

古代,有多少诗人赞美过地球美丽的环境啊!

人类既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应是环境灾难的预防者。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做起,携起手来,共同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为我们的孩子们留下碧水、森林、蓝天。

让我们为了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吧!

【评语】让人们树立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从现在做起,文章体现了一个孩子对美好环境的怀念,呼唤人们共同起来保护自己的美好家园。

 

第二课时(总第4课时)

教学目的

1.总结自己习作中的的优缺点

2.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总结习作中的优缺点

1.请一、两同学读读自己的文章,并做一评价

2.小结本次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修改自己的习作,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一)方法指导

1、顺通句子

2、重新考虑所选事例能否很好地表现中心

3、事例叙述是否完整

4、事例中细节的描写是否到位

(二)互相读读自己的习作,看看还应该怎样修改

三、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1.小组中互相读读自己的习作,让同组提提建议,看看应该怎样修改

2.自己修改习作

四、总结

 

第3篇作文

向别人介绍自己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以及口语交际练习,学生在听说评的一系列基础上选择自己的特点,说说自己。

教学思路:

指导学生整理口语交际课的材料,根据自己说的和同学的评价,写一写自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写作,训练学生整理材料的习惯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口语交际、观察、想象相结合进行写作训练。

习作要求

1、抓住人物外貌、穿着、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具体描写。

2、语句通顺,表达清楚,不写错别字。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5课时)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

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

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

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

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

(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

2、学习范文、自主写作

三、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范文】

自我介绍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

我叫小雪,代号飘飘仙子,初来乍到,希望与你们多多沟通。

下面是我的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活泼开郎的小女孩,我的缺点是;学习成绩还行,就是有点偏科,所以每次学校举办全校性竞赛,我一般只有参加单科的份了,当我两科都有时,成绩发布出来,总是一科得奖……而我的优点是:

乐于助人(当我的好朋友有烦恼时,想找人倾诉时,我会毫不犹豫的帮助他们……)平等待人(即使是爱学习但成绩不高的同学,我也会以平等的眼光去与他们相处,高层生亦是如此……)等等。

我的兴趣爱好是:

喜欢读书,因为书能让我认识更多的知识,视野的开阔,能让我陶醉在其中,也能让我知道在同一片蓝天下,有的人快乐,有的人痛苦,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我还喜欢活动,特别是喜欢打羽毛,闲暇时或课余时间来活动,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啊!

我还喜欢听音乐,每当我自己有烦恼时,打开录音机听一听音乐,烦恼会被我抛到九霄云外去,陶醉在音乐里……

亲爱的朋友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对我了解了多少呢?

欢迎你们对我提意见。

评语:

小作者以第一人称记叙,语言亲切自然。

文章通过对自己肖像、性格、爱好等的描写,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一幅“自画像”。

全文寥寥数语,但是人物形象丰满,给人印象深刻。

 

第二课时(总第6课时)

教学目的:

1.总结试写中的优缺点。

2.针对文章写得欠具体等问题,进行片断修改。

3.修改自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展示试写中的优秀作文,并组织学生讨论,文章好在哪里,总结学生试写中的优点。

(课前应认真阅读学生的文章,并进行分类归纳)

二、组织学生讨论,自己文章中还有哪些不足。

三、教师总结情况

教学中特别要照顾到习作困难但是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并在学习中注意个别指导。

 

第四篇作文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以及口语交际练习,学生在听说评的一系列基础上选择自己的特点,说说自己。

教学思路:

指导学生整理口语交际课的材料,把自己学会的本领清楚的告诉别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写作,训练学生叙述要有顺序。

2、过程与方法:

口语交际、观察、相结合进行写作训练。

习作要求

1、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学会的本领清楚的告诉别人。

2、写清楚自己学的是什么本领,怎样学的?

写清楚自己开始怎么不会以后到学会,把这个过程一步一步写下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

3、学得过程有什么感受也写下来。

4、注意叙述要有顺序,用词准确。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7课时)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1.谈话:

在口语交际中,同学们展示了许多本领,再回忆一下,你还会哪些本领,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如:

煮面条、洗碗、洗手绢……可以是在学校学到的本领,如:

画画、速算、弹钢琴、做手工……

2.学生自由交流:

你都会哪些本领?

3.引导学生注意阅读习作提示:

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学习例文

我学会了绣花

绣花,是一种细活,不一定每个人都会。

但只要你细心、认真地学,绣花可并不难。

奶奶住在矿务局,有空就会来看我。

每次来,她都坐在沙发上绣花。

由于我好奇心强,没事就看奶奶绣。

奶奶戴着老花镜,一针一针的,绣得可仔细了。

绣了一阵子,奶奶对我说:

“蓉蓉,你也不能光闲着呀!

来,跟奶奶学绣花。

”我听了,高兴地亲了一下奶奶的脸,奶奶笑眯眯地望着我。

我开始学时,觉得太简单,就不认真听奶奶讲怎样绣才好看,我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冒。

结果,我绣的粗糙得很。

我不高兴了,就让奶奶重教。

这次,我学得可比开始认真多了。

“绣花,首先颜色要选好,然后,按照轮廓一下一下地绣出边来。

最后,才能绣里边呢!

”奶奶慢慢地讲着,我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细心地听着。

“注意,要细。

”奶奶又加上了一句。

奶奶讲完了,我就要开始绣了,我拿着绣花针,照着奶奶的样子,左看看右看看,才下针。

我沿着轮廓,慢慢扎下去,再从底下穿上来,一针一线,都很仔细,“哎哟!

”我叫了一声。

“怎么啦?

”奶奶急忙问道,我说:

“我不小心,把手扎破了!

”奶奶拿起我的手,放到嘴里,把血吸掉,又吐出来。

手上的血止住了。

我又开始绣,奶奶看着我点了点头。

我忍着疼痛还是很仔细地绣,一针、两针、三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幅刺绣品.出现在我眼前。

看,两条小金鱼游来游去,我看着小金鱼笑了,奶奶也笑了。

从此以后,我才真正懂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含义。

【评析】

这篇作文主要写了奶奶教“我”学绣花的经过。

开始由于作者不听奶奶讲,导致绣的不好。

最后认真地跟着奶奶一起学,不怕苦,不怕疼,终于学会了绣花。

作者的心情由不高兴到高兴。

由绣花作者还体会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三、构思

1.写前提示

(1)过程写具体,要想清楚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当时是怎样想的?

又是怎样克服的?

把心理活动和实际做法要想细,要写活

(2)为了使文章生动感人,应巧妙地用词,更不能缺少想象。

合理的想象可以为你的习作插上翅膀,让它鲜活起来。

2.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四、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放声朗读,检查修改。

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2.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3.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4.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5.誊写作文,字迹工整。

第二课时(总第8课时)

教学目的

1.总结自己习作中的的优缺点

2.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总结习作中的优缺点,展示试写中的优秀作文,并组织学生讨论。

请两同学读读自己的文章,并做一评价:

文章好在哪里。

请两同学读读自己的文章,并做一评价:

自己文章中还有哪些不足。

 

二、学生讨论总结本次作文的得失

1.精心选择材料

认真回忆,在生活中你学会做哪件事,给你带来了喜悦、快乐,让你增长了见识和经验。

2.按顺序记叙

一件事总有发生、发展、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了,把事情发展的主要经过写具体了,才能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重点部分要突出

这次作文重点要把你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些写具体,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是怎样克服的。

4、表达真情实感

学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体会也应表达出来。

五、教师总结情况

教学中特别要照顾到习作困难但是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并在学习中注意个别指导。

 

第五篇作文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以及口语交际练习,学生在听说评的一系列基础上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思路:

指导学生整理口语交际课的材料,用具体的事例说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还可以写写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写作,注意表达真情实感,表达要有创意。

2、过程与方法:

先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或课外阅读中接触的相关文章;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习作要求

1、用具体事例说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2、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习修改作文。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9课时)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1.谈话:

提出任务。

在综合性学习中,你已经了解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你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次习作,就请你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

二、选材构思

1、哪一件事让你感触最深?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把以下几个要点

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在整个这一件事情中,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同学之间交流交流,注意把事情交代清楚。

三、学习例文

妈妈,我想对您说

每当我看到别的孩子的家长带着自己的女儿去逛商场、游公园时,我心中真不知道有多羡慕。

我知道您和爸爸都很忙,时常玩儿会儿牌娱乐娱乐,这我很理解。

可是,这一玩儿起来就没个准儿,经常两天两夜地不合眼,我看了很心疼,真怕有一天您会支不住。

这不但毁了您的身体,还影响了我的学习。

每当老师留了读书录音的作业时,我就知道今晚准得十二点钟睡觉。

本来一件很容易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