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4880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

第一章

1.狭义教育是指()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网络教育

2.教育是一种( )A.生物现象B.自然现象C.社会现象D.心理现象

3.教育区别于其它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

A.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教育是动物的本能

C.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D.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4.关于受教育者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学习的主体B.承担学习责任,接受教育的人C.凡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人D.全日制在校学生

5.关于教育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A.指在教育活动中传递的信息 B.即教材

C.从表现形态看有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等 D.具有丰富性

6.关于教育者的描述,错误的是()

A.指学校教育中的教师 B.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

C.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D.是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

7.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B.教育结构的现代化 C.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D.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8.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关系是()

A.受教育者是任教育者摆布的人B.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

C.受教育者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育者是旁观者D.受教育者处于受控者,接受者的地位

1.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3.全民教育指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事实上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4.终身教育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模式。

5.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其中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核心。

6.发展指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1.简述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

(2)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以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3)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有利于个体的发展;(4)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2.简述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2)教育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3)教育的内涵扩大;(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 (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3.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全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2)提倡终身教育3)倡导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现代化.

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

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的挑战是:

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应把握本地区人口增长预测,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准备。

适应独生子女多的人口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0岁开始教育。

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形式,发展适宜农村的学前教育。

选择题答案:

1-5CCADB6-8ADB

第二章

1.精神环境又称()

A.天然环境B.人工环境C.社会环境D.物质环境

2.下列论述不属于精神环境的是()

A.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B.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

C.居住环境的人际关系及情调D.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对儿童的影响

A.天然环境B.人工环境C.精神环境D.物质环境

4.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由()决定的

A.经济发展B.文化水平C.人口状况D.政治制度

5.物质环境对儿童的发展()

A没有影响B.有直接影响C.有间接影响D.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6.下面对各阶段学前教育目标论述正确的是()

A.工业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B.工业社会——看护儿童

C.现代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D.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7.20世纪末统计的我国3-6岁幼儿入园率为()A.25%B.35%C.45%D.55%

8.现代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的目标是()

A.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B.看护儿童C.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D.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

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是指在社会生产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3.人的个体社会化人的个体社会化:

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

期待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1.简述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

(1)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教育结构的变化;

(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2.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1)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2)经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实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3)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4)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3.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3)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4.简述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

(2)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3)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

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

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的挑战是:

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应把握本地区人口增长预测,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准备。

适应独生子女多的人口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0岁开始教育。

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形式,发展适宜农村的学前教育。

选择题答案:

1-5CDCAD6-8DBD

第三章

1.“南人善泳,北人善骑”主要说明了( )对发展的影响

A.遗传因素B.环境C.生理成熟D.先天因素

2.“玉不啄,不成器”说的是(  )对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B.教育C.生理成熟D.先天因素

3.“一两遗传胜过两吨教育”这种观点是( )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相互作用论D.成熟势力说

4.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的关系是(  )

A.一个概念的不同称谓B.遗传因素包含了先天因素C.先天因素包含了遗传因素D.两者无关

5.儿童因为情绪紧张或压抑引起厌食说明( )

A.身体发展对心理的影响B.心理因素对身体的影响

C.身体发展和心理因素无关D.生理成熟对身体的影响

6.“成熟势力说”的创始人是( )A.柏拉图B.格塞尔C.华生D.皮亚杰

7.“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指的是(  )

A.遗传对人发展的作用B.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C.先天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D.成熟对人发展的作用

8.“白板说”是由下列哪个教育家提出的?

( )A.华生B杜威C.布鲁纳D.洛克

9.“教育万能论”的提出者是()A.华生B.苏格拉底C.皮亚杰D.安德森

10.“回忆说"的提出者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多德D.色诺芬

11.关于个体发展的特征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B.个体发展从一般到特殊

C.个体发展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D.个体发展是从特殊到一般

12.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

A.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13.儿童最先掌握的词汇种类是(  )A.形容词B.副词C.代词D.名词与动词

14.为了经济或宗教等方面的原因而杀婴的现象是什么样的儿童观的体现?

( )

A.社会本位儿童观 B.人本位儿童观C.现代儿童观D.社会本位与人本位儿童观的辩证结合

15.幼儿教育的主导活动是(  )A.上课  B.游戏 C.劳动  D.实验

16.被认为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儿童观是(  )

A.社会本位儿童观  B.人本位儿 C.现代儿童观D.社会本位与人本位儿童观的辩证结合童观

l.儿童的发展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2.成熟势力说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儿的理论,认为儿童发展是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顺序是由物种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

所有儿童都按照这个顺序发展,但发展速度则由儿童的遗传类型所决定的。

环境和教育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它可能暂时影响儿童的发展速度,但最终由生物因素所控制。

3.遗传决定论:

认为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遗传因素具有统率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来看,环境的影响也是极为有限的,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4.环境决定论 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

否认了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

5.年龄特征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6.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7.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的根本看法。

8.社会本位儿童观在古代,人们之所以重视儿童,是因为儿童是氏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的工具,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

儿童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社会群体的正式成员受到尊重,他们不过是父母的隶属物,没有任何权利甚至连最根本的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

9.人本位儿童观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儿童观,是个全新的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而服务的新人类观。

要求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所有的权利,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l.什么是发展?

儿童发展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儿童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的和心理发展,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心理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2.皮亚杰的发展理论是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有四个要素:

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及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这程。

这四个要素不断相互作用,使幼儿不断地由不平衡走向新的平衡,螺旋式向前发展。

皮亚杰强调儿童自身成熟一前提条件。

也强调了后天不断地练习与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3.布龙芬.布兰纳关于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

认为儿童自出生以后就在社会中生活,周围环境、家庭及照管儿童的成人等各“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对儿童有着极大的影响,儿童是在与周围各层生态系统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4.简述个体发展的规律。

个体发展的规律表现在:

(1)个体发展由简单到复杂;

(2)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3)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5.简述个体发展的特征。

(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

(2)发展具有个别差异;(3)发展具有阶段性。

6.现代社会的儿童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层次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2)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3)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

(4)儿童通过活动来发展;(5)儿童身心应该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6)应该尊重和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

7.简述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三种作用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维持”即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作用只是使用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第二种作用模式是“促进”,即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

第三种模式是“诱导”,即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与否,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l.我国现代学前教育观应明确哪些观点?

(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

(2)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3)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

(4)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5)家园配合,协同发展;(分析说明略)。

2.联系实际分析现代社会的儿童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层次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2)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3)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

(4)儿童通过活动来发展;(5)儿童身心应该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6)应该尊重和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联系实际分析略)。

选择题答案:

1-5BBACB6-10BBDAA11-15BDABB16D

第四章

1.古希伯来幼儿教育的特点是()

A.主要内容是诵读经典和参加宗教活动B.教育内容涉及到德、智、体、美各个方面

C.教育方法注重启发与鼓励D.对古希伯来子女来说,母亲就是教师,一切言行要听命于母亲

2.有关斯巴达的幼儿教育,错误的说法是()

A.国家对幼儿的体质十分重视,并采取“优选法”等具体措施

B.7岁以后就要进入国家教育场接受严格的训练。

C.对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D.认为儿童是国家的财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国家的职责

3.有关雅典的幼儿教育,正确的说法是()

A.教育目标单一,即培养英勇的战士B.内容与组织形式都不如斯巴达教育广泛与灵活

C.对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D.教育内容以宗教意识的熏陶贯穿一切

4.为儿童拟订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

5.夸美纽斯为幼儿编写的读本是()

A.《母育学校》B.《大教学论》C.《世界图解》D.《教育漫话》

6.以“白板说”著称于世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

7.洛克的著名教育论著是( )A.《母育学校》B.《大教学论》C.《爱弥尔》D.《教育漫话》

8.“自然后果法”是哪个教育家提倡的教育方法?

( )

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

9.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

A.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B.以“白板说”著称于世

C.拟订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D.倡导爱的教育

10.卢梭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A.《母育学校》B.《大教学论》C.《爱弥尔》D.《教育漫话》

11.提出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教育家是()A.皮亚杰B.洛克C.卢梭D.柏拉图

12.教育史上,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

13.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 

14.明确地提出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认为数目、形状和语言是一切教学的最初的最简单的要素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

15.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是()

A.《母育学校》B.《大教学论》C.《爱弥尔》D.〈林哈德与葛笃德〉

16.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是()A.杜威B.卢梭C.夸美纽斯D.福禄贝尔

18.近代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人,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杜威B.卢梭C.夸美纽斯D.福禄贝尔

19.“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A.杜威B.卢梭C.夸美纽斯D.福禄贝尔

20.下列哪个观点不是杜威提出的()

A.生活即教育B.教育即生活C.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D.教育即成长

21.当前美国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就是()教育理论的产物

A.杜威B.卢梭C.夸美纽斯D.福禄贝尔 

22.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进行幼儿教育实践的教育家是()

A.杜威B.卢梭C.夸美纽斯D.蒙台梭利

23.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的教育家是() 

A.杜威B.卢梭C.夸美纽斯D.蒙台梭利

24.蒙台梭利的基本教育原则是()

A.“做中学”B.自由的原则C.要素教育的原则D.经验中学的原则

25.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A.表象思维B.动作思维C.概念思维D.逻辑思维

26.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属于()阶段

A.感知运动思维B.前运算思维C.具体运算思维D.形式运算思维

27.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在儿童的哪一个思维阶段形成的()

A.感知运动思维B.前运算思维C.具体运算思维D.形式运算思维

28.“多层智力观”是由哪个心理学家提出的()A.杜威B.加德纳C.夸美纽斯D.蒙台梭利

29.加德纳认为,传统教育中高度重视的智力类型是()

A.音乐智力B.逻辑智力C.人际智力D.运动智力

30.“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哪个心理学家提出的( )

A.杜威B.加德纳C.维果斯基D.蒙台梭利

31.美国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的研究表明()

A.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的智商 B.人的成功与否,80%取决于情商,20%取决于智商

C.智商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是无关紧要的D.决定未来孩子成功与否,20%取决于情商,80%取决于智商

32.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的人民教育家是()

A.陶行知B.张雪门C.张宗麟D.陈鹤琴

33.陶行知认为旧中国的幼儿教育存在三大弊病,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贫困病B.外国病C.花钱病D.富贵病

34.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人民教育家是()A.陶行知B张雪门C张宗麟D陈鹤琴

35.20世纪30年代,有我国幼教界的“南陈北张”之称的张指的是()

A.张学良B.张雪门C.张宗麟D.张之洞

36.幼儿教育的“整个教学法”的倡导者是()A.陶行知B张雪门C张宗麟D陈鹤琴

37.我国的“幼儿教育之父”指的是()A.陶行知B.张雪门C.张宗麟D.陈鹤琴

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

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是指在社会生产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3.人的个体社会化人的个体社会化:

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1.简述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1)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教育结构的变化;(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2.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1)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2)经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实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3)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4)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3.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3)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4.简述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

(2)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

(3)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

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

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的挑战是:

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应把握本地区人口增长预测,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准备。

适应独生子女多的人口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0岁开始教育。

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形式,发展适宜农村的学前教育。

选择题答案:

1-5ACCCC6-10BDCAC11-15CDDDD16-20DDDD21-25ADDBA26-30BCBBC31-35BAAAB36-37DD

第五章

1.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即()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教育方针D.教育政策

2.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下面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发展B.学科发展C.经济发展D.学前儿童发展

3.学前教育的目标最终要落实到( )上

A.社会需要B.学科需要C.教育方针的需要D.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 

4.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是( )A.学会认知B.学会做事C.学会做人D.学会学习

5.有关我国的学前教育,错误的描述是( ) 

A.是启蒙教育B.是义务教育C.是基础教育D.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6.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是()

A.着重智力开发B.强调培养创造力C.重视知识传授D.全面发展的教育

7.9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  )

A.智力开发B.培养创造力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