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5787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名称: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

主办单位:

洪泽银珠化工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1.1.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与原则

洪泽银珠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书

洪泽银珠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与南化集团设计院设计协议书,编号:

根据上述协议,南化集团设计院将根据生产实际状况,提供适用的可行的技术,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投资,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1.1.3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意义

洪泽银珠化工有限公司是洪泽县化工系统的龙头企业,淮安重点盘大搞活企业,04年实现销售利税3.21亿元,现下辖化肥厂、硝酸厂、化工厂、福利厂、日辉公司、宁洪气体厂、普力公司及与大洋合资企业元明粉厂、芳胺厂。

现有职工2000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185人,其他工程人员136人,职工素质较好,管理水平较高。

于2003年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公司现有5万吨/年(折100%HNO3)低压法硝酸装置4套,合成氨生产能力3.0万吨,为进一步消化合成氨,同时根据目前硝酸市场行情,现拟扩大硝酸氨氧化、制酸系统和硝酸提浓系统,达到10万吨生产规模。

扩产后,可多消化合成氨1.5万吨/年,完全消化了现有合成氨产能,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1.1.4研究范围

对洪泽银珠化工有限公司硝酸厂系统改造,扩产50000吨硝酸的生产工艺的选择,公用工程的条件和用量,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定员及投资,技术经济评价是本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1.2研究结论

1.2.1研究简要综合结论

通过对工艺选择、公用工程、环保、技术经济的研究,结果认为采用目前较先进的全加压法工艺,利用现有合成氨产能、公用工程能力和空地扩建硝酸生产装置,无需征地可迅速形成生产规模,扩大企业经济效益。

1.2.2存在问题

新装置建成后对液氨的用量将超出合成氨产能,每年将需要对外采购约3000吨的合成氨。

1.2.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万吨/年

5

2

产品方案

稀硝酸

吨/年

12500

折100%硝酸

浓硝酸

吨/年

37500

折100%硝酸

3

年操作率

小时

8000

4

主要原料消耗

液氨

吨/年

15000

5

公用工程用量

(1)

冷却水

吨/时

1630

(2)

设备负荷

KW

3375

供电负荷

KW

2109

年耗电量

万度

1687.2

(3)

蒸汽

用量

吨/时

15

压力

Mpa

1.4

6

三废排放量

废气(含NOx)

NM3/m

380

含NOx≤300PPM

废水(含HNO3)

Kg/h

0

废渣

7

运输量

输出硝酸

吨/年

50000

8

装置定员

38

其中工人

36

技术人员

2

9

占地面积

M2

6240

其中厂房战地面积

558

建筑面积

2466

10

项目总投资

万元

6000

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

5400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

流动资金

万元

600

11

工厂成本

单位成本

元/吨

924

年成本

万元

4620

12

销售收入

万元

6625

13

年利润总额

万元

1664.15

14

年销售税金

万元

340.85

15

财务评价指标

投资利润率

%

36.98

利税率

%

44.5

投资回收期(税后)

2.70

贷款回收期

税前内部收益率

%

税后内部收益率

%

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第二章市场需求预测

2.1产品国内市场需求预测、市场现状及变化趋势

2.1.1国内现有生产能力

中国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约450万吨。

2.2产品用途

(1)浓硝酸消费市场分布:

行业

化工

冶金

制药

其他

所占比例

65

20

5

10

(2)化工行业中分布:

行业

炸药

染料

农药

硝盐

其他

所占比例

30

20

8

7

35

(3)江苏消费量约33.4万吨,分布如下:

厂家

梅兰

四力

扬农

红光

南京化工厂

淮河化工厂

新浦

其他

用量

3.0

1.5

3.0

2.0

4.5

2.0

9

16.5

2.3价格趋势

近年来硝酸的产量在节节攀升,而其耗量更是大幅度增长,市场的需求有近一半的脱节。

导致2004年下半年其价格增长较高,基本稳定在1800~2000元,从目前形势来看,其价格定位在1600元/吨较为合适。

 

第三章产品方案及市场规模

3.1产品品种及质量指标(GB/T337.1.2-2002)

稀硝酸浓度55%~60%

浓硝酸符合98酸标准

浓硝酸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337.1-92,质量指标如下表

项目

97酸

98酸

HNO3的质量分数≥

98.0

97.0

HNO2的质量分数≤

0.50

1.0

硫酸的质量分数≤

0.08

0.10

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

0.02

0.02

注:

硫酸含量的控制仅限于硫酸浓缩法制得的浓硝酸

稀硝酸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T337.2-2002,质量指标如下表:

项目

指标

68酸

62酸

50酸

40酸

HNO3的质量分数≥

68.0

62.0

50.0

40.0

HNO2的质量分数≤

0.20

0.20

0.20

0.20

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

0.02

0.02

0.02

0.02

4.2生产规模

稀硝酸12500吨/年

浓硝酸37500吨/年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4.1稀硝酸生产原理及生产方法选择

4.1.1工艺原理

工业上生产稀硝酸的方法几乎全部采用氨氧化法,即以氨为原料在铂为主体的网状铂合金催化剂下接触氧化生成NO,然后在氧气过量的条件下,NO氧化为NO2。

最后用水吸收制的稀硝酸。

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4NH3+5O2=4NO+6H2O+216.7千卡

(1)

2NO+O2=2NO2+29.5千卡

(2)

3NO2+H2O=2HNO3+NO+17.59千卡(3)

总反应式NH3+2O2=HNO3+H2O(4)

由式(3)可知,在生成HNO3的过程中同时生成NO,NO需再氧化为NO2,再次被水吸收,故吸收过程中同时存在NO的再氧化过程。

氨氧化和NO氧化所需的氧均来于空气,故生产过程有大量的N2带入系统,最后在尾气中排入大气。

氨氧化过程中生成水,空气中也带入少量水分,但吸收过程中还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水成为稀硝酸,浓度在50~60%,取决于压力、温度等操作条件。

4.1.2生产方法选择

氨氧化反应速度与压力关系不大,但压力对酸吸收有较大的影响。

故稀硝酸的生产方法分氨氧化和酸吸收二部分。

氨氧化与酸吸收均为常压,称为常压法。

氨氧化为常压,酸吸收为加压称为综合法。

氨氧化与酸吸收升到同一压力称为单加压法。

根据压力高低,又分低压法、中压法和高压法。

加压氨氧化后,又升压酸吸收称为双加压法。

生产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生产规模,对环保的要求程度及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定。

一般来说,大规模厂以双加压法为好,小规模厂可选择单加压法。

常压法生产装置因环保问题属国家禁止使用的工艺。

低压法生产装置,因其稀硝成品浓度较低造成浓缩蒸汽消耗高,同时尾气排放超标,不应选用;双加压法因投资过大(国产化机组就需1个亿左右),同时公司合成氨产能不能与之形成配套而不宜采用;故而本装置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是在中压法和高压法间作出选择。

中压法硝酸工艺:

压力0.45Mpa(绝压)因其吸收压力较低,尾气需经碱洗处理(或其他工艺方法)方可达标排放。

高压法硝酸工艺:

压力0.945Mpa(绝压),其技术先进,能源利用合理,稀硝浓度高(58~60%),尾气(浓度〈300PPM〉无须处理可直接排放。

二种工艺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序号

名称

中压法

高压法

1

操作压力

0.45

0.98

2

空气量Nm3/t100%HNO3

4252

4252

3

铂消耗g/t100%HNO3

0.1

0.12

4

稀硝酸浓度%

50

60

5

消耗(t100%HNO3)

296

305

304

320

冷却水

170

200

尾气浓度

500

300

6

投资(万元)(按5万吨计)

6730.45

5400

7

生产成本元/吨

1075.8

1007.8

本装置推荐使用高压法,

4.2浓硝生产方法选择

浓硝酸不能由稀硝酸直接蒸馏。

因为硝酸和水的二元混合物蒸馏时形成共沸点,共沸点随压力变化而变化,但共沸点相对应的硝酸浓度几乎不变,故无法用直接蒸馏的办法制取浓硝酸。

工业上制取浓硝酸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脱水法

加入脱水剂,如硝酸镁、硝酸钙、硝酸锌、硫酸等,改变HNO3-H2O二元相图为三元相图,打破原有共沸点,经精馏制取98%的浓硝酸,该方法是主要制取浓硝酸的方法。

(2)直硝法

该方法是氨氧化制取NO,经浓硝酸氧化为NO2,再液化制取N2O4用纯氧和水在高压釜内直接氧化制取浓硝酸。

(3)超共沸酸精馏法

氨氧化制Nox,经冷却后析出冷凝酸,经酸水漂白塔后Nox返回系统,酸水排出系统,脱水后系统总物料超过稀硝酸的共沸点,经氧化塔、超共沸吸收塔、次共沸吸收塔和真空精馏塔等制得浓硝酸。

4.3工艺流程说明

4.3.1全厂总流程图

见附图

4.3.2稀硝酸工艺流程(高压法)简述

液氨经蒸发成为气氨后,再经过滤、加热进入氨-空混合器。

空气经过滤入鼓风机加压到0.98Mpa(绝)后经过滤进入空气预热器预热,再进入氨-空混合器与氨混合,混合气体充分混合后进入氧化反应器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氨被氧化成NO,高温混合气体依次进入NO再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废热锅炉、铂过滤器、NO预热器回收热能。

再进入快速冷却器降温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顶部加入尾气吸收塔底来的酸性水与从底部来的NO气体逆流接触生成稀硝酸,尾气进入尾气吸收塔与从顶部来的水进一步逆流接触脱除NO气体后进入NO加热器、预热器经氨还原工段去除残存的NO后进入再热器换热,温度提高到500℃进入透平机做功后,入排气筒放空。

流程见附图。

4.3.3浓硝酸工艺流程简述

稀硝酸工段来的稀硝酸与浓硝酸镁溶液经计量、混合后进入提馏塔。

稀硝酸中的水被硝酸镁吸收,硝酸蒸气进入精馏塔。

硝酸提浓后,一部分回流到精馏塔,一部分去漂白塔,经漂白后去成品槽。

吸收了水的硝酸镁进入膜式蒸发器浓缩成浓硝酸镁溶液,循环使用。

硝酸冷凝器中不凝性气体经水喷射器后排放。

工艺流程见附图。

4.4原材料及动力消耗

4.4.1稀硝酸原材料及动力消耗表(以100%吨硝酸计)

序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消耗量

备注

1

液氨(98%)

Kg

305

2

g

0.12

3

锅炉给水

m3

0.6

4

吸收塔用水

m3

0.873

5

冷却水

m3

237

6

KWh

325

7

副产蒸汽

t

0.6

4.4.2浓硝酸原材料及动力消耗表(以100%吨硝酸计)

序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消耗量

备注

1

稀硝酸

t

1.84

2

硝酸镁

Kg

0.2

3

蒸汽(1.4Mpa,198)

t

2.2

4

冷却水

m3

130

5

KWh

16

4.5设备

4.5.1材料选用

硝酸生产过程中,介质多有腐蚀性,但因硝酸浓度不同,对材料的腐蚀有很大的差异,故选材上要注意:

(1)氨氧化部分:

气体在较高的温度下,腐蚀不强烈

(2)有酸冷凝后,呈稀酸状态,有腐蚀,可用不锈钢

(3)高浓度硝酸不能用普通不锈钢,可用高硅铁和铝

(4)高温及高浓度硝酸环境要用特殊材料,如c4钢,设备将按工况选用材料,当然要考虑经济性。

4.5.2设备表

见附表

4.6自控技术方案

4.6.1设计标准

(1)《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用文字代号和图形符号》(HG20505-92)

(2)《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HG20507-92)

(3)《石油化工自动控制设计手册》

(4)《自控安装图册》(HG/T21581-95)

4.6.2自动化水平

本装置设远程控制室,根据用户要求,采用DCS系统,对生产过程的主要参数:

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成分等分别进行显示、记录、累计、报警和连锁,通过键盘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操作和控制。

根据工艺要求,初步估计仪表检测点200个,控制系统15套。

4.6.3仪表选型

(1)DCS系统

本装置选用DCS系统,其配置为:

操作站、控制站、打印机、通讯设备和其他附件。

(2)现场仪表

1)温度仪表

温度集中显示的一次测温元件为热电阻或热电偶,用于控制系统的选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就地显示采用双金属温度计。

2)压力仪表

就地压力仪表一般为弹簧管压力表,有腐蚀性的场合,选用隔膜式压力表,隔膜材料为哈氏合金C,用于压力集中显示的一次仪表采用电容式压力或差压变送器,输出信号为4——20mADC带就地显示表头。

3)调节阀

所有调节阀选用气动调节阀。

4.6.4仪表电源

仪表用电由电气专业提供,起参数如下:

电压220VAC

频率50Hz

容量10KVA

 

第五章原料、辅助材料及动力供应

5.1原料、辅助材料供应

主要原料为液氨、脱盐水等,由化肥厂供给

5.1.1液氨规格

含氨量%(G)>99.8

水分%(G)<0.2

油PPM(G)<10

压力Mpa>1.0(阀前)

温度℃20

5.1.2空气

不含H2S、SO2、C2H2、PH2等

5.1.3吸收塔补充水

Cl-含量小于10PPM

5.1.4铂网

化学组成%(重量)

Pt90

Rh10

5.1.5氧化镁

Mgo>95

5.2动力供应

由现有装置供应

5.2.1蒸汽

压力1.4Mpa

温度190℃

5.2.2循环水(新建循环水场8000m3/hr)

压力0.4Mpa

温度<32℃

5.2.3一次水

压力0.4Mpa

温度32℃

5.2.4电

380V三相

6000V三相

 

第六章厂址条件及厂址方案

6.1建厂条件

6.1.1地理位置、交通及地质

洪泽银珠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洪泽县城北郊,西靠苏北灌溉总渠,东靠县人民北路,距宁连一级公路6公里,地势平坦,海拔标高为10.7米,距南京、连云港各150公里。

水上交通以洪泽湖为中心,航线四通八达,可通长江及大运河,可与上海、安徽、山东等地相连。

厂区工程地质为填土层,一般厚约0.8米,下土层为中塑——硬塑粘土,厚约3~4米,是良好的持力层,地震烈度7级。

6.1.2气象条件

年平均气温

14.8

极端最高气温

39.8

极端最低气温

-16.1

年平均相对湿度

70%

最大相对湿度

98%

最小相对湿度

36%

年平均气压

1004.9

最高气压

1034.9

最低气压

993

年均降水量

906.1

夏季主导风向

东南

冬季主导风向

东北

最大风速

19.7

最大冻土裂度

13

6.2厂址方案

硝酸装置拟建在洪泽银珠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硝酸厂东面空地上,与化肥厂、硝酸厂靠近,原料及动力来源十分方便,空地南北长~120米,东西长约120米。

考虑整体布局和以后的发展空间,硝酸装置靠南布置。

 

第七章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7.1总图运输

7.1.1总图位置

新建硝酸装置不需要征地,在现厂区内硝酸厂东面空地,东西长约120米,南北长约120米。

靠空地南侧布置。

7.1.2运输

1、液氨由化肥来,用管线直接输送,管线规格DN80,Pn2.5。

2、产品运输,每年3.75万吨浓硝酸,1.25万吨稀硝酸,用槽车或船只运输。

7.2公用工程

7.2.1公用工程用量

(1)冷却水1500m3/h

其中循环水1200m3/h

一次水300m3/h

(3)蒸汽15吨/时(压力1.4Mpa,190℃)由动力锅炉供给

(4)电2010KW

7.3结构

7.3.1设计条件

本工程暂定以下条件

(1)地基土Ⅱ类,无软弱下卧层及不良地质条件,表层以下1米土承力

(2)抗震设防裂度7级,近震

(3)基本风压0.35Kpa

(4)基本雪压0.25Kpa

(5)无积灰载荷

7.3.2施工要求

本工程土建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施工单位的生产能力均可满足。

7.3.3结构设计

(1)椐设计条件,本工程可不作地基处理

(2)结构型式

结构选型以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原则,结合工艺生产要求确定其型式,叙述如下:

浓硝酸设备平台:

现浇七层框架,柱网6米*10米,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和柱下条形梁板式基础

稀硝酸压缩厂房:

现浇二层框架,柱网6米*12米,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墙下为基础梁。

塔:

采用大块式现浇基础,对上部回填土做处理。

7.3.4三材估算

(1)钢材:

钢筋144吨,型钢2.8吨

(3)木材:

5立方

(4)水泥:

412吨

7.4建筑

7.4.1本工程建筑在满足工艺生产的前提下,本着方便施工的原则,尽量选用地方材料。

选用国家、地方颁发的标准图。

7.4.2

(1)稀硝酸压缩厂房采用240厚砖墙围护,其余建筑物无围护体系;

(2)屋面均采用有组织排水,建筑物周围做散水和排水沟

(4)窗采用铝合金,门采用钢木大门;

(5)楼地面采用水泥砂浆,素砖地坪;

(6)室内粉刷采用混合材料;

7.4.3建筑物和构筑物一览表

见附录。

 

第八章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

8.1环境保护

8.1.1厂址与环境影响

(1)厂址地理位置

洪泽银珠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洪泽县北郊,西靠苏北灌溉总渠,东靠县人民北路。

硝酸装置建在厂区内现有一块靠东空地上,与化肥厂、硝酸厂靠近。

(2)环境现状

化肥厂造气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装置,硝酸厂有少量NOx尾气排放,化肥厂造气有吹风气排放。

8.1.2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三级标准

(6)化工建设项目噪声控制设计规定》HG20503-92

8.1.3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本设计采用的硝酸生产方法为:

液氨汽化后与空气混合,经催化氧化成为NOx气体,然后用浓缩工段来的酸性水吸收成稀硝酸,稀硝酸再经浓缩,最终得浓硝酸(98%)

硝酸生产的主要污染源是吸收工段排出的含氧化氮尾气,浓缩工段排出的污水。

8.1.4主要污染物的类型、排放量含毒物质成分和浓度

(1)废气

废气排放量22800Nm3/h,其中氮氧化物0.03%

(2)废水

废水全部回收进酸吸收塔。

8.1.5排放方式及去向

废气为连续排放,去大气

8.1.6污染物治理措施

三废治理的最基本原则是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把污染物消灭或减少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对工艺过程中必须排放的废弃物,应首先采用回收或综合利用的措施,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则采取稳妥、可靠的治理措施,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8.1.7废气的治理措施

为减少硝酸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本设计从工艺入手,改进了工艺路线,采用高压法工艺,提高了吸收压力。

同时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采用氨还原处理,处理后排放的氮氧化物浓度小于300PPM。

8.1.8废水的治理措施

本工程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含硝酸(〈0.1%〉,这股水量很少,浓度低,设计考虑将废水收集后全部返回工艺生产中,作为吸收液,吸收用水不足部分由蒸汽冷凝水补充。

8.1.9预计达到的效果

由上述可知,本设计的生产原料路线、工艺技术路线及综合利用技术均能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吸收后的尾气经30米烟囱排放,能符合《大气污染综合物的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氮氧化物“30米高烟囱4.4Kg/h”的标准,本设计的废水做到了“零”排放。

因而本工程的建设从环保考虑是可行的。

8.1.10环保投资概算

废气治理320万元(氨还原)

8.2劳动保护及安全卫生

8.2.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生产过程中危害物质有氨、氮氧化物、硝酸

(1)氨

氨是具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无色、碱性气体,化学式为NH3,沸点-33℃,凝固点-78℃,气体密度0.596,液体密度0.771Kg/l,自燃温度651℃,爆炸极限16~25%。

氨具有轻度毒性,其TLV为50ppm,吸入氨,皮肤和黏膜会被刺激和烧伤。

高浓度氨可引起窒息和死亡。

(2)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有N2O、NO、N2O3、NO2、N2O4和N2O5六种形式。

硝酸生产中主要有NO、NO2、N2O4,主要物理性能如下表:

NO

NO2

沸点℃

-153

20

凝固点℃

-164

-11

液体密度g/l

1.34

1.49

蒸汽密度(空气为1)

1.04

1.16

NO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可自动氧化成NO2,但在低浓度下进行很慢。

NO为有毒物质其TLV为25ppm。

它与CO类似,与血红垸化合成变形血红垸,从而降低氧气在人体内的传输,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是一级毒害品。

NO2是红棕色气体,在50℃时可聚合为N2O4。

NO2较NO毒得多,其TLV为5ppm,吸入NO2,主要影响肺部组织引起肺出血,中毒特性是呼吸短促,有发展为肺炎的危险,是一级毒害品。

水可有效地扑灭NO2助燃的火灾。

(3)硝酸

纯硝酸是无色具有腐蚀性的液体,如溶有no2,则呈红棕色,硝酸暴露在光线下易分解为NO2及水。

浓硝酸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硝酸在水中的浓度68~70%

比重1.5

沸点86

凝固点-42

虽然浓硝酸自身不会燃烧,但可能引起木块、刨花及其他纤维品的燃烧尤其与粉状纤维素或多孔物质相遇时,可能产生自然,浓硝酸与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爆炸和自然,如松节油、丙酮、乙醇、硝基苯、苯胺等。

硝酸对毛发和皮肤能引起灼伤。

当皮肤或衣服与硝酸接触时,应立即用水冲洗并用稀皂液洗涤。

8.2.2职业安全卫生与防护措施

鉴于上述有毒物质,硝酸装置应设置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衣等。

装置附近还应设冲洗水龙头。

8.2.3劳动保护投资

劳动保护投资约10万元(含在预备费中)

8.3消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