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57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5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ocx

案例十九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案例十九:

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随着广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需求与日俱增,能源供需矛盾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究竟广西能源消费、用电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本文将根据1985年以来的数据对此进行初步测算和分析。

  一、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一)能源消费总量与GDP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DP总量的不断增大是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相关的实证研究已经证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存在依赖性,经济增长会引起能源消费的增长,但能源消费的增长不一定会刺激经济的增长。

基于这一结论,我们根据1985―2008年的数据,对广西能源消费和GDP的关系进行分析。

 1985―2008年,随着广西GDP由180.97亿元迅速增大到7171.58亿元(当年价),全社会的能源消费总量也由1008万吨标准煤增加到6646万吨标准煤。

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与GDP(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所观察的散点图表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说明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计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93。

以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GDP为自变量(X),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因变量(Y),根据1985―2008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趋势图:

 R^2=0.9861,表明能源消费变化中的98.61%可以用GDP的变化进行解释,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即:

随着GDP的不断增大,能源消费也在不断增加。

  P值=0.00006小于0.05,回归方程显著。

  回归方程为:

Y=1.2386X+355.8

  这表明,广西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GDP每增加1亿元,全社会的能源消费总量平均约增加1.2386万吨标准煤。

  

(二)全社会用电量与GDP存在着更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着GDP的不断增大,全社会用电量也同步增加

  电力消费占广西终端能源消费量的38%以上,用电量通常被人们喻为经济的“晴雨表”。

随着广西GDP的不断增大,全社会的用电量从1985年的81.8亿千瓦时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753.39亿千瓦时,可以观察出散点图表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说明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计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99。

  以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GDP总量(亿元)为自变量(X),以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为因变量(Y),根据1985-2008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趋势图:

  R^2=0.9985,表明用电量变化中的99.85%可以用GDP的变化进行解释,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即:

随着GDP的不断增大,全社会用电量也同步增加。

  P值=0.00003小于0.05,回归方程显著。

  回归方程为:

Y=0.1432X+18.16

  这表明,广西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GDP每增加1亿元,全社会用电量平均约增加1432万千瓦时。

  (三)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GDP电耗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万元GDP能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效率水平的指标,也称为能源消费强度,它综合反映了生产中的能源利用效率。

计算公式为:

  万元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GDP(万元,不变价格)

  1985-2008年,广西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电耗总体上看均呈下降趋势,表明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见下表:

  从表1可以看出:

  1、三项指标的下降幅度存在差异较大。

万元GDP能耗由1985年的1.9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8年的1.297吨标准煤,1986-2008年年均下降1.75%,其中有6年的万元GDP能耗比上年提高,2003-2005年的万元GDP能耗连续3年上升。

  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1985年的8.617吨标准煤下降到2008年的2.373吨标准煤,年均下降5.23%,其中只有1995年、2001年、2005年比上年有所上升。

  3、万元GDP电耗由1985年的1607千瓦时下降到2008年的1470千瓦时,年均下降0.4%,降幅在三项指标中最小,其中有7年的万元GDP电耗比上年有所上升。

  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最大,万元GDP能耗次之,万元GDP电耗下降最小。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工业的能源消费强度最高,但能源利用技术提高也最快。

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工业生产工艺,广西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由1985年的40%提高到2008年的57.5%,其中火力发电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由1985年的24.1%上升到2008年的36.7%,有色金属、钢铁、建材以及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均有明显下降,加上近年来通过狠抓节能降耗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工业结构,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较大。

  

(2)城乡居民生活用能的刚性增长。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能和生活用电均有较快增长,特别是家用电器普及率不断提高对全社会能源消费特别是用电量的增长形成了刚性拉动,这部分能源消费的增加只会造成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电耗的上升,但并不直接创造GDP。

  (3)工业占GDP比重不断提高。

由于工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和电耗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因此,随着工业占GDP比重的不断上升,尽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不断下降,但也仍会导致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电耗的上升,从而使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电耗下降幅度低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三)GDP增长总体上快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年度之间的波动没有明显的规律,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国际上一般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为: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增长率/GDP增长率

  弹性系数越小,说明在产出增长一定的前提下消耗的能源越少,能源经济效率越高。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表明能源消费增长低于GDP增长,单位GDP能耗是下降的;反之,如果弹性系数大于1,则表明能源消费增长快于GDP增长,单位GDP能耗是上升的。

  1986―2008年,广西GDP年均增长10.56%,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8.54%,GDP年均增速高于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2.02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81。

分时期看,1986―1990年GDP年均增长6.1%,弹性系数平均为0.87;1991―1995年GDP年均增长15.1%,弹性系数平均为0.76;1996-2000年GDP年均增长8.5%,弹性系数平均为0.4;2001―2005年GDP年均增长10.8%,弹性系数平均为1.23;2006-2008年GDP年均增长13.8%,弹性系数平均为0.73。

各年的弹性系数见下表: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

  1、1985-2008年,各年的GDP和能源消费呈现同向增长的态势,即在GDP增长的年份,能源消费也保持增长。

24年中有16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只有8年的弹性系数大于1。

  2、在GDP增长超过10%的14年中,有10年的弹性系数小于1,只有4年的弹性系数大于1,弹性系数小于1的年份明显多于大于1的年份;而在GDP增长低于10%的10年里,有6年的弹性系数小于1,有4年的弹性系数大于1,二者十分接近。

但在GDP增长超过12%的8年中(1991-1994年、2005-2008年),有7年的弹性系数小于1。

  3、上述情况表明,无论从各年还是从各个时期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波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通过推广应用新的节能技术和结构调整,特别是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的快速下降,有效地缓解了工业化对能耗增长的拉动,进而减缓了GDP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拉动。

  

(2)经济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对称性。

1985年-2008年,广西工业占GDP的比重由25.4%上升到36.6%,但工业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仅由72%上升为72.6%;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42.8%下降到20.3%,第一产业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9.1%下降到1.65%;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7%上升到37.4%,但第三产业占全能源消费的比重由8.54%上升到15.6%;此外,城乡居民生活用能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也由7.82%上升到9.56%。

由于每年各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率不是均衡的,有的年份主要依靠工业拉动,而有的年份主要依靠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共同拉动,加上各产业的能源消费强度不同以及居民生活用能的刚性增长,从而使各年能源消费增长和GDP增长难以保持同步。

  (3)狠抓节能降耗取得积极成效。

随着全社会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把单位GDP能耗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严格考核后,广西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弹性系数不仅一直低于1,而且出现逐年下降,也是使能源消费增长与GDP增长不匹配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全社会用电量与GDP保持同步增长,但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年度之间的波动也较大,二者之间的增长率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系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是电力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反映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增长的依赖程度。

  1986-2008年,广西的电力消费年均增长10.5%,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99,总体上看GDP增长与电力消费增长基本同步。

从各个时期看,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相差较大:

1986―1990年费弹性系数平均为1.46,1991―1995年平均为0.84,1996―2000年平均为0.84,2001―2005年平均为0.89,2006-2008年平均为1。

各年的弹性系数见下表:

  从表3可以看出:

  1、各年电力消费的增长与GDP的增长也是同向的,在GDP增长的年份,电力消费也同时保持增长。

但弹性系数差异较大,最高的1990年达到2.14;最低的为1988年和2001年,仅为0.37。

  2、在GDP增长超过10%的14年中,有10年的弹性系数小于1,有4年的弹性系数大于1;在GDP增长低于10%的10年中,弹性系数大于1和小于1的各占5年。

与表2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部分年份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波动也并不一致。

  3、2003年以来,电力消费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1)电力消费增长有其必然性。

近年来广西耗电较大的铝工业新增生产能力较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电力消费增长也较快,同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2)电力生产结构有所优化。

随着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等水电工程相继竣工投产,水电发电增长较快,一次能源消费中水电的比重由2004年14.4%上升到2008年的25.7%,电力生产结构的变化,加上近年来煤炭供应一直比较紧张,减排压力加大,企业用能结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电力消费的较快增长。

  4、各年和各个时期的弹性系数波动没有明显的规律,反映出电力消费增长与GDP增长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

  (五)工业增加值明显快于能源消费和用电量的增长,但工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波动也没有规律性

  工业是能源消费的最大行业,2008年广西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825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72.6%;工业用电量564.37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4.9%。

1986-2008年,广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9%,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8.6%,工业用电量年均增长10.3%,工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62和0.74。

各年的数据如下表:

  从表4可以看出:

  1、工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除了1989年、1995年、2001年、2005年等4年大于1外,其他19年均小于1,多数年份工业增加值增长快于能源消费增长。

弹性系数最高的1989年为5.16,当年的工业增加值仅增长0.67%;弹性系数最低的1996年仅为0.06,但当年的工业增加值增长9.35%。

这表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高低与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之间也没有正相关关系。

  2、工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只有5年大于1,其余18年均小于1;弹性系数最大的是1989年,为8.23,最小的是2001年,仅为0.09。

年度之间的弹性系数波动也较大,表明工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高低与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之间也没有正相关关系。

3、工业增加值增长明显快于能源消费和用电量的增长,这种情况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年份更为普遍。

在工业增加值增长达到14%以上的12年中,只有一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其余年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电力消费弹性指数都低于1。

其主要原因是,在广西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七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的90%,而总产值占57%左右,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年份,一般也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的年份,对投资类产品需求旺盛,使这些行业的产能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可以达产稳产,比生产不正常的年份更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使工业增加值增长快于能源消费和用电量的增长。

 二、结论

 1、广西GDP增长是全社会能源消费和用电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随着GDP总量的不断增大,全社会能源消费和用电量也是水涨船高,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电耗均呈下降趋势,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上升。

3、总体上看,能源消费增长低于GDP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但受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不对称性等因素的影响,各年的能源消费增长、用电量增长与GDP增长并不是同步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年度之间波动较大,也没有规律,两者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因此,根据能源消费增长或者用电量增长情况来推断一年的GDP增长速度往往是不够准确的。

4、各年的工业能源消费、用电量与工业增加值增长之间也是不同步的,工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年度之间波动大且没有规律,因此,同样不能根据能源消费和用电量的增长来判断年度的工业增长速度。

5、在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的年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多数是小于1,表明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能耗的增长多数情况下低于GDP增长。

因此,保持GDP增长在1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在14%以上,不仅是实现“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努力使广西走在西部经济发展前列,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也更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三、保障能源供给、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始终高度重视能源供给问题,千方百计确保能源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广西是能源比较缺乏的省区,能源的自给率低,煤炭自给率仅为8.5%,石油几乎全部依靠省外调进或进口,加上地处祖国边疆,铁路运输向来紧张,每当全国出现煤电油运紧张状况时,广西的煤电油运形势显得更为严峻,加上目前广西水电资源开发殆尽,如何保障能源供给总量,缓解能源的瓶颈制约始终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因此,广西在能源规划建设上必须有更高的眼光、更大的危机感和更强的紧迫感,在努力构建煤炭、石油稳定持续供给机制,千万百计保持煤炭、成品油供应不断增加的同时,要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和具有资源优势的生物质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刚性需求。

2、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

首先,确保能源供应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前提条件,而要确保能源供应,一靠不断增加能源供应总量,二靠大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加强节能降耗不断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

其次,从历史数据看,GDP增长较低的年份,并不利于节能降耗,而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更加有利于实现节能降耗,因此,只有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才能更好地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第三,广西目前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的工业化模式,沿海布局大型钢铁、石化项目,能源消费强度提高有其必然性,只有加强节能降耗,才能有效缓解能源的瓶颈制约,减轻对环境的压力,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因此,必须树立抓节能才能更好地促发展、保增长才能促进节能的理念,做到两手抓,双促进。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

广西“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15%是一项约束性指标。

从“十一五”前三年看,2006-2008年万元GDP能耗分别下降2.5%、3.31%、3.97%,,前三年已完成总目标的61.2%;后两年万元GDP仍需要累计下降6.2%(年均下降3.15%),才能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可见任务依然艰巨。

2008年广西工业占GDP的比重为36.6%,低于全国6.3个百分点,但由于工业中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建材、造纸等资源型高耗能行业比重过高,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全国高出6.7%,万元GDP能耗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如果不改变这种结构,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不仅能源供应难以保障,而且也会导致能源消费强度不断攀高,节能降耗目标就难以实现。

因此,必须加快发展能源消费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努力保持低能耗的第一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在发展工业中,要加快发展能耗较低的汽车、机械、电子等现代制造业和轻工业,以弥补工业结构过重的不足。

  4、完善节能降耗的相关政策措施。

广西的工业化水平低,高耗能行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在当前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中,淘汰落后产能、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为艰巨。

首先,要着眼将来,对于“十一五”期间要关闭淘汰的落后产能必须按期关闭,严把高耗能产业准入关,这样才能腾出加快发展工业的能源与环境空间。

其次,要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对节能减排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节能技改,特别是在当前能源供应相对宽松、能源价格有所回落的形势下,要防止企业节能技改积极性下降的现象发生。

第三,针对广西工业目前高耗能行业比重过高的情况,应在相关政策上体现出对低耗能行业给予更多的支持。

5、全面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大力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

从近年看,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能呈现加快增长态势,这固然有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能源消费需求刚性上升方面的原因,但也有城市亮化过于超前、对第三产业的节能目标责任落实不到位、群众节能意识不强的原因,需要加强对重大建筑物、机关、学校等单位的节能目标责任落实,做到有任务有考核有奖惩措施。

同时,加大对节能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大众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努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