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6081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docx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

六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依据

⑴招标文件;

⑵本工程现有的建筑、结构、基坑围护及安装等施工图纸;

⑶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答疑文件;

⑷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标准及省、市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文件;

⑸现行建筑、安装等劳动定额;

⑹现场踏勘观感。

使用国家及地方规范清单

⑴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⑵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2002);

⑶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⑷砼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⑸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⑹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2002);

⑺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08-2002);

⑻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02);

⑼钢筋砼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

(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装技术规范(JGJ46-88);

(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1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以上规范以最新发布的为准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

工程地点:

登封市告成镇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项目第三标段21#、24#、

25#、26#、27#、28#标段筑面积为33602.02平方米。

本工程的主体为地上六层加跃层的砖混结构,使用年限50年,主体

耐火等级二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6度。

基础为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组合型基础,基础垫层C15,基础C30。

主体结构梁、柱、基础、托墙梁等注明外为C30。

砌体材料;

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0.000以下,墙体采用MU10蒸压灰砂砖:

M10水泥砂浆。

一二层,墙体采用MU10蒸压灰砂砖:

M10混合砂浆。

三层及以上,墙体采用MU10蒸压灰砂砖;M7.5混合砂浆。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测量放线

1、准备工作

(1)了解工程的总体布局、定位及标高情况。

(2)对图纸进行校核。

(3)确定放线精度。

(4)测量设备、仪器确保在有效期内。

2、建筑定位放线:

(1)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定位依据为设计给定的施工图纸中的定位线。

1)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根据建筑的结构和使用特点,布网精度为二级,测角中误差为±12",边长相对误差为1/15000。

2)距离丈量方法:

距离丈量采用I级钢尺,丈量时必须使用弹簧秤,并进行往返测量。

并考虑尺长、温度、倾斜、拉力等各项改正数。

具体公式为:

(考虑采用标准拉力,则拉力改正数不计)

式中:

L---丈量时钢尺读数t0---鉴定时标准温度

L0---实际距离a---钢尺线膨胀系数

L实---钢尺实际长度t---测量时实际温度

L明--钢尺名义长度h---两端高差

 

3)角度测设方法:

如图1-1所示:

根据已知的起始方向,测设角度α:

用正倒镜法测出∠AOB1后,用经纬仪精确测设出∠AOB1=α1,α1与α的差为β,过B1点作OB1,并量取距离。

(2)建筑物高程控制网测设:

高程引入采用原场区内已知水准点进行测设,本工程布设4个临时水准点,组成建筑物的高程控制网,控制网的测量采用附和测法。

闭合差的要求:

L:

为附和线路长度。

(3)测设轴线控制桩:

根据已布好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设轴线控制桩,测设时以两端控制桩为准,测定该边的控制桩,并校核各桩间距,精度同平面控制网。

3、主体施工测量:

(1)楼层测量:

1)楼层竖向投测:

首层柱拆模后将各轴线弹在柱身上,逐层向上投测,起始点始终以首层轴线为后视,柱身轴线弹至顶层。

2)楼层高程传递:

以首层柱身+50cm线向上排尺,依次得出各层标高,每流水段不少于2个楼层高程点

(2)楼梯测量放线:

1)楼梯放线时,要先复核楼梯间尺寸,然后依据上下楼层+50cm线,确定中间平台上下标高和平台长度,梁位置在两侧混凝土墙上弹出墨线(注意应扣除建筑做法的厚度),依上下平台标高及踏步高宽弹出各个踏步。

4、装饰施工测量:

(1)围护砌筑过程中,随时将+50cm线抄测到墙身上,弹上墨线,以此做为地面面层施工,门窗框安装,吊顶施工的标高控制线。

(2)外墙面装饰测量主要依据结构柱上轴线按设计图纸尺寸,分出窗口两侧控制线及外墙分格控制线。

依据首层外±50mm分出窗口上下控制线。

允许误差为±3mm。

(3)建筑四大角吊铅垂钢丝用以控制大角及墙面垂直,平整度。

二、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

(1)施工准备:

1)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

2)施工方案及施工队伍准备就绪,并将土方施工方案下发给专业施工队伍。

3)在现场外就近找临时堆放土方的场地。

(2)开挖方案:

本工程采用人工开挖,挖出的土方不在现场堆放,留足回填用土外,运至临时堆土地点。

在开挖过程中,配备专职测量员,并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木桩,用300mm标准尺杆随时以木桩为准校核沟底标高,最后由两端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根据此来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3)注意事项:

1)挖土过程中应有测量工及时将标高引测至沟壁上,并随时检测,避免超挖。

2)土方开挖完毕后,应及时用防雨布进行覆盖,并尽快打上垫层,以防扰动和受雨。

三、砌筑工程:

1、砌体品种及部位:

±0.000以下,墙体采用MU10蒸压灰砂砖:

M10水泥砂浆。

一二层,墙体采用MU10蒸压灰砂砖:

M10混合砂浆。

三层及以上,墙体采用MU10蒸压灰砂砖;M7.5混合砂浆。

2、砌筑前应与水、电专业进行会审,水电需做管件预埋及预留孔洞处在技术交底时应有平面位置及具体做法要求。

3、施工准备:

(1)砌筑前一天将砌块以及和结构相接的部位洒水湿润,保证砌体粘结牢固。

(2)穿墙管线及时预留到位。

(3)钢筋混凝土及墙内每隔500mm预留26拉结筋。

(4)墙体根部先砌好烧结普通砖,高度不小于200mm。

(5)混凝土墙、柱上按500mm水平标高控制线弹出砌块层数,灰缝厚度预先计算,相应的部位弹出门窗洞口尺寸线,并在楼板上标出窗口边线。

4、施工工艺:

(1)基层处理:

将砌筑部位墙根表面清扫干净,抹砂浆找平层,拉线用水平尺检查平整度。

(2)砌筑:

1)砖墙砌筑前应先根据墙身位置弹出轴线及边线,开始砌筑时要进行摆砖,排出灰缝宽度,摆砖时要注意门窗位置,同时考虑砖墙的组砌方法,使各皮砖竖缝互相错开,且在同一砖墙各部位的组砌方法应统一,砖墙的最上一皮砖应用丁砖砌筑,在拐角和丁字槎处,咬槎长度不小于4cm。

严禁干砖上墙。

2)墙体与结构的拉结:

柱、墙混凝土浇筑时预埋26@500拉接筋,伸入隔墙长度不小于1000mm,拉结筋应理直铺在水平灰缝内。

3)配筋带的设置:

墙体在窗上、下部及门上部按要求设置通长混凝土配筋带,配筋带高度为60mm,配筋26、6@300,配筋带与框架柱内预埋的拉结筋进行拉接。

4)圈梁设置:

对于高度大于3.0m的墙体除设置配筋带外,于墙高中部设圈梁一道,圈梁配筋为410、6@200。

5)墙体砌筑到梁、板底时,应留70∽100mm空隙,墙体上设配筋带与梁、板底预埋的胀锚螺栓绑扎后,在抹灰前用M5砂浆填塞挤满。

6)墙体与门窗口的连接:

门洞边设混凝土抱框,抱框截面采用墙厚100mm,内配212/6@200,抱框截面沿高设26@600拉筋与砌体拉结;

7)构造柱的设置:

外围护墙每隔3m、内填充墙每隔5m及墙体转角处均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配筋为412、6@200,构造柱钢筋应在楼板混凝土浇注前按位置留置,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构造柱处砌块应作成大马牙槎,并应先退后进。

四、脚手架工程

⑴主楼从3层起开始采用槽钢悬挑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每2层设一道槽钢悬挑梁。

二、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

⑴脚手架的搭设在脚手架基础完成后再进行,脚手架的步高为1.8m,立杆纵、横向间距1.5m,离底部200mm处设置一道大、小横杆,以保持脚手架底部的整体性,架体立杆下设砼垫块或统浇60厚砼地面,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架体下沉。

⑵脚手架搭设时,先立立柱,立柱架设先立里侧立柱,后立外侧立柱,再进行大、小横杆的架设,再在其上铺设脚手板,做好固定件后再进行第二步脚手架。

⑶连接杆的间距,其水平方向@6000设一点,垂直方向每层设一点,可作矩形布置。

外脚手架的断口处两端每步设置连接杆。

连接杆用φ48×3.5mm的钢管,长度在600mm左右,一端用直角扣件与脚手架内侧立杆扣紧,另一端与埋入建筑物结构内的竖向钢管固定。

连接件有适当的调整余地。

连接点设在脚手架的立杆与大小横杆连接处附近,在第一步大横杆开始设置。

⑷外架围护采用脚手片。

脚手架的搭设完成后先进行自检,再经专职管理人员、搭架人员、共同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办妥脚手架验收手续,在脚手架醒目处挂上脚手架验收的合格标牌,方可投入使用。

三、下撑斜拉式槽钢悬挑式外挑脚手架搭设

(1)基本要求

用下撑斜拉式槽钢悬挑式外挑脚手架是施工临时结构,它要承受施工过程中各种垂直和水平荷载,因此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失稳、倒塌。

并不超过结构的容许强度、变形、倾斜、摇晃或扭曲现象,以确保安全。

(2)受荷情况

采用Ф48×3.5钢管和扣件等构件的脚手架,立杆、大横杆和小横杆是主要受力杆件。

剪撑、斜撑和连墙杆是保证脚手架整体铡度和稳定性的杆件,并具有加强脚手架抵抗垂直和水平力作用的能力。

其中连墙杆还承受风荷载。

扣件是脚手架组成整体的连接件和传力件。

(3)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要求

A、脚手工艺架立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接头应错开≥50cm,且不在同一步距内。

纵向水平杆接长用对接扣件连接。

上下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错开≥50cm,,同一步内两根纵向水平杠接头也应错开,并不在同一跨内。

B、小横杆伸出外立杆连接点外15-20cm,离外墙面10cm。

C、脚手架纵向两端和转角处起,在脚手架外侧每隔6-9cm(水平距离)左右用斜杆搭成剪力撑,自下而上循序连序设置,斜杆用长钢管与脚手架底部成45-60度夹角。

斜杆用旋转扣件与立杆和横向水平杆扣牢。

D、外立杆里侧设1.2m高防护栏18cm高的拦脚板(可用两道水平负管紧贴外立杆内侧用扣件扣牢)。

外侧全部设置密目安全网,用18#铁丝捆绑上下两道水平钢管上。

F、脚手架每隔4步,应在里立杆与墙面之间设统长安全竹片芭,支承在两根钢管上,用18#铁丝同钢管捆牢,每块竹片笆捆绑点不小于4度。

G、脚手架与主体结构必须采用钢性连接(钢管一端同主体结构预埋铁板电焊,另一端用扣件同立杆扣牢),不允许采用一顶一拉的柔性连接,连接杆应于墙面垂直,连墙杆与框架梁、柱中预埋件连接时,砼强度不宜低于15N/m2使用。

H、扣件同杆件连接时紧固力在44-45NM范围内,不得低于45NM或高于60NM。

I、挑架底横管,必须与楼板上预埋Ф16钢筋不电焊,焊缝长度≥60mm,焊缝高度≥3mm,预埋件Ф16钢筋环锚固长度35d,并安入在楼板筋下面,同楼板筋用扎丝绑牢。

五、模板工程:

本工程的模板设计原则是适应施工要求,能够保证强度、刚度,适用性较强,拆装简便,满足吊装搬运,操作快。

模板的地面运输使用双轮车,楼层的垂直和水平运输使用塔吊。

具体施工详见《模板配作方案》。

(1)圈梁模板

圈梁模板采用竹胶合模板制作。

根据工程定位放线,确定梁的位置及标高。

待圈梁筋绑扎完后,支梁侧模。

梁柱接头处采用定型模板,根据不同节点分别加工制作,确保接头处几何尺寸。

为保证梁上口的截面尺寸,必须在梁的上口用Ø12钢筋矩棒作顶撑,设置间距1000mm,从而确保梁的宽度尺寸。

(2)柱模板

1)根据柱的高度及截面尺寸确定模板的下料尺寸。

模板的高度为结构楼地面至本层梁或板施工缝的高度,模板的宽度为柱边长与竹胶合板厚度之和。

2)沿竹胶合模板高度方向在其两侧钉50mm×50mm木龙骨。

3)模板用φ48钢管及扣件固定,沿柱高方向第一道设在距

楼地面200mm处,以上每300~500mm加一道,最上一道距模板顶为200mm。

(3)楼板模板

本工程的楼板模板采用竹胶板铺设,对不符模数处用木模填补。

根据设计平台厚度确定立杆的设置间距,板厚120的立杆间距为900mm,板厚100的立杆间距为1000mm之间,水平连接杆第一道离地250mm,第二道离地2000mm,第三道根据顶板标高设置。

平台支撑系统中的立杆凡是有接杆的地方,上端与水平杆连接的地方,均需加保险卡。

水平杆中间一道可间隔,设置其余纵横向均全部设。

竹胶板底需铺设木方料,间距在400mm之内,以防竹胶板变形影响工程质量,竹胶板接缝处必须平整,高低差不大于1.5mm,用胶带纸贴上封口。

在平台上需在卫生间上翻吊模处理时必须先弹出控制线,才作吊模,且固定牢固。

吊模统一采用木模支设,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顶板平台模板拆除根据现行规范要求执行。

(4)楼梯模板

楼梯模采用竹胶合板制作,下用50mm×100mm木条作格栅,每400一道,下面由φ48脚手钢管排架支撑,排架顶必须校正标高,竹胶合板与50×100木条要用铁钉钉牢,木条用18号钢丝扎牢,九夹板使用前涂脱模剂。

(5)施工工艺标准

1)施工前应验收模板的质量,核对配件的型号、数量。

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并进行试组装,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大面积装配。

2)在墙上弹水平线,并在楼面上弹控制可调支撑位置的十字线(柱、墙位置线),十字。

六、钢筋工程

(1)钢筋工程

钢筋是结构的骨架,因此,钢筋的检验、焊接、绑扎成形各工序应严格把关。

钢筋绑扎完毕未经检查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材料要求:

进场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准用许可证及检测报告。

按有关规定抽样送试验室检测,有焊接要求的进口钢筋还应做化学分折。

对钢材还要进行外观检查验收,包括锈蚀情况,有无缩颈断裂、起皮等。

外观检查或检测不合格的钢材不得下料施工。

(2)钢筋的加工

1)钢筋加工采用集中配料,现场加工制作成半成品,分类垫高堆放,并挂牌标识清楚,现场设钢筋加工棚。

钢筋加工前应先熟悉图纸,填好下料单,钢筋的加工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要求。

钢筋的水平运输采用双轮车,塔吊运送至使用部位,人工绑扎成型入模。

2)施工中不宜进行钢筋代换,如必须代换时,须经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同意并出变更后,方可进行代换。

3)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

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4)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5)钢筋弯钩或弯曲

(a)钢筋弯钩。

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b)弯起钢筋。

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c)箍筋。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d)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3)钢筋的绑扎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端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采用20号钢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号钢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1)构造柱钢筋:

主要保证柱钢筋的相对位置和保护层,根据设计意图,确定各层钢筋的绑扎顺序。

2)梁与板

(a)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b)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c)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

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d)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e)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

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L—板的中—中跨度)。

3)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a)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b)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c)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钢丝扎牢。

(d)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e)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f)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g)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间距600mm预以支撑。

(5)钢筋的保护层控制:

柱、梁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为25mm,现浇板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垫块采用1:

2水泥砂浆制作,经养护达到强度等级后使用。

现浇板每一米见方设,梁沿长度方向每米设2~4块/每排(2肢箍每排设2块,4肢箍筋每排设4块)。

现浇板的上下层钢筋网均设置马凳。

(6)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必须由施工班组、质量员进行自检验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以书面形式通知建设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合格后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并经双方字生效。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需安排2名以上钢筋工值班,对在施工过程中被踩乱、移位、变形的钢筋负责修整,以确保钢筋隐蔽质量。

七、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使用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

材料选购及检验:

1、水泥

a、水泥品种:

按施工图纸的要求,配置混凝土所需要的水泥品种,各种水泥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标准。

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32.5号。

b、发货:

每批水泥出厂前,应对水泥的品质进行检查复验,每批水泥发货时均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资料。

c、运输:

水泥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其品种和强度等级不得混杂,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泥受潮。

d、贮存:

到货的水泥应按不同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批号,袋装或散装分别贮放在专用的仓库或储罐,防止因贮存不当引起水泥变质。

袋装水泥的贮藏日期不应超过3个月,快硬水泥不应超过1个月,袋装水泥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0袋。

散装水泥不应超过6个月。

2、水

(A)凡适宜饮用的水均可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得使用。

(B)拌合用水所含物质不应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引起钢筋和混凝土的腐蚀。

(C)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磷酸盐、硫化物的含量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3、骨料

(A)混凝土骨料按设计要求的级配及规格进料,对含有活性成分的骨料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B)不同料径的骨料分别堆存,严禁相互混杂和混入泥土;装卸时,料径大于40mm的粗骨料的净自由落差不应大于3m。

(C)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

4、配合比

1)各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混凝土用量必须通过试验选定。

2)材料用量设计:

(A)按施工图纸要求,通过室内试验成果进行混凝土各材料用量、水灰比设计。

(B)水工混凝土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符合设计规定。

(C)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钢筋含量、混凝土运输、浇筑方法和气候条件决定,尽量采用小的坍落度。

3)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定期检验原材料,进而调整用量。

5、混凝土取样试验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出机口和浇筑现场进行混凝土取样试验,提交以下资料:

1)选用材料及其产品质量证明书。

2)试件的配料、拌合试件的外形尺寸。

3)试件的制作和养护说明。

4)试验成果及其说明。

5)不同水灰比与不同龄期的混凝土曲线及数据。

6)不同掺和量与强度关系曲线及数据。

7)各种龄期混凝土的密度、抗压强度、抗渗强度,极限拉伸值、弹性模量、泊松比、坍落度和初凝、终凝时间等试验资料。

拌合

1)为了保证混凝土连续生产,备用JS750强制式拌合机2台。

计量LPD1200配料机2台。

工程开工前必须对拌合系统进行标定及试运行。

2)混凝土配料时,用E50型装载机上料,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施工,经常检查衡器准确性,保证混凝土各组分称量偏差在下表范围内。

混凝土各组分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外加剂溶液

水泥、混合材

骨料

±2

±2

±2

混凝土拌合时设专人负责,拌合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上,每班抽查混凝土坍落度并做好留足试件。

拌制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严格遵守试验室提供并经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单。

3)混凝土拌合应符合SL/T5144-2001的规定,拌合程序和时间均应通过试验确定且纯拌合时间不少于下表规定。

混凝土纯拌合时间(min)

拌合机进料容量(m3)

最大骨料粒径(mm)

坍落度(cm)

2-5

5-8

>8

1.0

80

-

2.5

2.0

1.6

80

2.5

2.0

2.0

4)因混凝土拌合及配料不当,或因拌合时间过长而报废的混凝土应弃置在指定的场地。

运输

1)混凝土出拌合机口后,应迅速运达浇筑地点,运输中不应有离析、漏浆和严重泌水现象。

2)混凝土运输采用3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中的坍落度损失在规范允许值以内。

3)混凝土入仓时,应防止离析,骨料粒径小于80mm的三级配混凝土其垂直落距不应大于1.5m,超出此界限要采取缓降措施,防止骨料分离。

计划采用吊机吊斗入仓,特殊部位选用泵送运输方式。

浇筑

1、说明

(1)任何部位混凝土开始浇筑前8h(隐蔽工程为12h)必须通知监理工程师对浇筑部位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

地基处理、已浇筑混凝土面的清理以及模板、钢筋、插筋、预埋件、止水片和观测仪器等设施的埋设和安装等,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2)任何部位混凝土开始浇筑前,该部位的混凝土浇筑的配料单,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浇筑

a、做好混凝土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