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6443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

【专题七】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点突破】

1.理顺网络、抓住重点

二轮复习本专题,要突出重点物质,以典型物质为信息源联系非金属元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联系无机化工生产和实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通过“线”将重点知识串联起来,主要抓住四条线:

(1)典型物质线。

碱金属抓住钠、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盐等;铝元素及其化合物主要抓住铝、铝盐、偏铝酸盐、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铁及其化合物重点抓住铁、铁的氧化物(以氧化铁为主,了解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等。

镁及其化合物主要掌握镁的性质。

铜及其化合物中,氧化铜、氧化亚铜、氢氧化铜等出现频率高;

(2)物质之间转化线。

同一条转化线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训练发散思维,同时,联系化学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离子方程形式书写等。

例如,铁、铁盐、亚铁盐之间转化,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转化都是高考命题热点;(3)制备线。

工业上常以金属冶炼为线联系晶体性质、环境保护以及化学计算等。

电解法冶炼钠、镁、铝,还原法冶炼铁和铜,工业冶炼铜原理可以与硫酸工业联系起来,而冶铁原理是教材介绍了重要化工生产范例。

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铝、硫酸铝、氧化铝、氧化铁、氯化铁、硫酸亚铁等典型物质制备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4)实验线。

研究近十年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不难发现高考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载体命题实验题成为高考重点,其中近三年发展新题型值得关注:

①猜想式命题,连续三年广东化学都以铁及其化合物为载体探究其价态;②定量分析命题,如宁夏等高考以金属纯度测定为线,评价实验方案与实结果的关系,开放性、探究性是新高考实验命题新趋势。

2.突破瓶颈,攻克难点

(1)反应条件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要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其中重点掌握以下条件:

①铝热反应条件:

只有比铝活泼性差的金属氧化物才能被铝还原,如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钡等活泼金属与铝不能发生置换反应;②镁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硅反应,其中产物硫、硅继续与镁反应生成硫化镁、硅化镁;③铁的价态与氧化剂、反应条件有关,铁在电化学中发生氧化反应、与硫,碘,H+,不活泼的金属阳离子反应都只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最终产物是氧化铁,而铁丝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④氢氧化铝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氨水,碳酸等。

⑤铜与硫反应只生成硫化亚铁,而与浓硫酸、硝酸、氯气、氧气等反应生成+2价铜的化合物。

(2)反应图像图象中难点是铝盐和偏铝酸盐的图像。

例如,铝三角之间的转换及其图象在Al3+、Al(OH)3、AlO2-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中,都有特定的数量关系,现概括如下:

⑴在适量的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n(NaOH)∶n(Al3+)=3∶1〕→渐少→消失〔n(NaOH)∶n(Al3+)=4∶1〕,见下图⑴。

⑵在适量的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n(H+)∶n(AlO2-)=1∶1〕→渐少→消失〔n(H+)∶n(AlO2-)=4∶1〕,见下图⑵。

⑶在适量的偏铝酸盐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

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n(CO2)∶n(AlO2-)=1∶2〕→沉淀不消失。

见下图⑶。

⑷在适量强碱性溶液中逐滴加入铝盐溶液至过量:

现象:

局部产生白色沉淀→振荡消失→白色沉淀→渐多→最多〔n(OH)-∶n(Al3+)=〔3∶1〕→不消失。

见下图⑷。

⑸在适量强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

现象:

局部产生白色沉淀→振荡消失→白色沉淀→渐多→最多。

见下图⑸。

(3)盲点警示

①忽视反应本质有一些化学反应会出现生成物与生成物之间反应(如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物二氧化氮可部分转化为N2O4等),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多步反应)(如铝盐与强碱,偏铝酸盐与强酸,铁与硝酸反应等)。

②忽视物质溶解性例如,氢氧化钙、碳酸镁、硫酸银、硫酸钙等是微溶。

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分数很小。

③忽视金属离子水解程度阴、阳离子水解程度与价态有关,+3价的铁、铝离子与CO32-、HCO3-,S2-等能发生双水解,而+2价的亚铁离子、铜离子与CO32-主要生成沉淀,在《部分物质溶解性表》中,有碳酸铜、碳酸亚铁物质存在(难溶)。

④忽视溶液的酸、碱性许多物质之间的反应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如NO3-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强氧化性,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还原产物为Mn2+,在碱性条件下还原产物为MnO2等,Al3+和AlO2-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

3.重视实验学会创新

本章实验内容很多,学习时,要重视实验。

最好同学们走进实验室,自己动手操作,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并对观察的结果及时、如实地做记录,把各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分析,做到看与想相结合,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实验内容是创新试题的基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联想实验原理,自己设计出一些实验装置来,并仔细分析评价自己所设计的装置优缺点,这样同学们会受益匪浅。

有关Na、Mg、Al、Fe、Cu的知识的试题在近五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次数很多,它们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物资鉴别、制备、推断、计算等题型中大量出现。

这部分内容与化学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实验有广泛联系,实际应用也很广泛,因此在试题中能以多种题型出现。

高点主要集中在:

铁三角、Al3+与Al(OH)3及AlO2―的相互转化、Fe3+和Al3+及AlO2―的双水解、Mg、Al、Fe与酸反应等方面,这些知识与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以各种面孔出现在试题中。

【精题精讲】

例1.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病

NaHCO3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

B

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

D

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

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有

解析:

B项向过氧化钠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先变红,后马上褪色,陈述Ⅰ错,陈述Ⅱ正确;C项高压钠灯发黄光是物理变化,与金属钠具有还原性没有因果关系。

答案:

AD

例2.向100mL0.250mol·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

A.3.45g   B.2.30g

C.1.15gD.0.575g

解析:

根据原子守恒,加入金属钠的物质的量等于氯元素和铝元素物质的量之和,即为0.1L×0.250mol·L-1×4=0.1mol,其质量为2.30g。

答案:

B

例3.下列各组中两种浓溶液相混合时既无沉淀析出又无气体放出的是(  )

A.Ba(HCO3)2、NaHSO4B.NaHCO3、Al2(SO4)3

C.Mg(HCO3)2、CaCl2D.Na2SiO3、HCl

解析:

A项中反应为Ba(HCO3)2+2NaHSO4===Na2SO4+BaSO4↓+2H2O+2CO2↑,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放出;B项中反应为Al3++3HCO

===Al(OH)3↓+3CO2↑,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放出;D项中SiO

+2H+===H2SiO3↓,有沉淀产生。

答案:

C

例4.锌与100mL18.5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pH=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共消耗1.8molH2SO4

B.气体甲中SO2与H2的体积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97.5gZn

D.反应中共转移3mol电子

解析:

反应前n(H2SO4)=1.85mol,反应后剩余H2SO4为0.05mol,推知气体甲应该是Zn与浓H2SO4反应产生的SO2及Zn与稀H2SO4反应产生的H2的混合气体。

设生成SO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有:

x+y=1.5,根据反应:

Zn+2H2SO4(浓)===ZnSO4+SO2↑+2H2O,Zn+H2SO4(稀)===ZnSO4+H2↑,得2x+y=1.8,解得x=0.3,y=1.2。

n(SO2)/n(H2)=0.3mol/1.2mol=1/4。

反应中消耗Zn的质量=1.5mol×65g/mol=97.5g。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1.5mol=3mol。

综合上述知选项B错误。

答案:

B

例5.右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

下列选项编号对应的曲线编号错误的是(  )

A.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C.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解析:

根据AlO

+H++H2O===Al(OH)3↓、Al(OH)3+3H+===Al3++3H2O,A对;根据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B对;根据H++OH-===H2O、Al3++3OH-===Al(OH)3↓、Al(OH)3+OH-===AlO

+2H2O,C对;D项中产生沉淀和沉淀的量不变时消耗的CO2相等,D错。

答案:

D

例6.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

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当生成的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100mL

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一定为2.24L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为9.6g>m>3.6g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mol

解析:

沉淀增加的质量为OH-的质量,则n(OH-)=

=0.3mol,因此当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为

=0.1L,A对;根据Cu(OH)2、Mg(OH)2,则n(Cu)+n(Mg)=

n(OH-)=0.15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Cu)+2n(Mg)=3n(NO),则n(NO)=0.15mol×2×

=0.1mol,则收集到NO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B错;假设混合物全部为Mg,则金属总质量为0.15mol×24g·mol-1=3.6g,假设混合物全部为Cu,则金属总质量为0.15mol×64g·mol-1=9.6g,故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为9.6g>m>3.6g,C对;Mg和Cu与稀硝酸的反应可以写为3M+8HNO3===3M(NO3)2+2NO↑+4H2O,参加反应的n(HNO3)=4n(NO)=0.4mol,D对。

答案:

B

例7.铁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铁在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氧化性Fe3+>Cu2+,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硫酸铁可作絮凝剂,常用于净水,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在使用时发现硫酸铁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而除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磁铁矿是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之一,其原理是Fe3O4+4CO

3Fe+4CO2,若有1.5molFe3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陈述Ⅲ

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Ⅰ对;Ⅱ对;有

B

常温下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高温下氢气能还原氧化铁得到铁

Ⅰ对;Ⅱ对;无

C

铁属于过渡元素

铁和铁的某些化合物可用作催化剂

Ⅰ错;Ⅱ对;无

D

在空气中铁的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铁不能与氧气反应

Ⅰ对;Ⅱ对;有

解析:

(4)1molFe3O4参与反应时,需4molCO,根据4molCO可得转移8mol电子,所以1.5molFe3O4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8mol=12mol。

(5)选项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元素,而不是Fe元素,由于铁是活泼金属,需通过冶炼方法获得,所以Fe不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陈述Ⅰ、Ⅱ错误,且二者没有因果关系。

选项B,Fe能与稀H2SO4发生置换反应而产生H2,但在高温条件下,H2还原性很强,又能还原Fe2O3而得Fe,所以Ⅰ、Ⅱ均正确,二者无因果关系。

选项C,铁是过渡元素的说法正确。

选项D,铁在空气中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且Fe可与纯净的O2反应生成Fe3O4。

答案:

(1)O2+2H2O+4e-===4OH-

(2)2Fe3++Cu===2Fe2++Cu2+

(3)Fe3++3H2O

Fe(OH)3(胶体)+3H+ 酸性环境中,H+抑制了铁离子的水解,无法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4)12mol (5)B

例8.现有由等质量的NaH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ag与100mL盐酸反应。

(题中涉及的气体体积均以标准状况计,填空时可用带字母的式子表示,可不化简)

(1)该混合物中NaHCO3和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如果碳酸氢盐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盐酸中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如果盐酸过量,生成CO2的体积是________L。

(4)如果反应后碳酸氢盐有剩余,盐酸不足量,要计算生成CO2的体积,还需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该混合物中NaHCO3和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00:

84=25:

21。

(2)如果碳酸氢盐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则n(HCl)=n(NaHCO3)+n(KHCO3)=(

)mol。

(3)如果盐酸过量,则n(CO2)=n(NaHCO3)+n(KHCO3),故V(CO2)=(

)×22.4L。

(4)如果反应后碳酸氢盐剩余,则n(CO2)=n(HCl),要计算CO2的体积,还需要知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1)100:

84(或25:

21)

(2)a/168+a/200(或23a/2100)

(3)22.4×(a/168+a/200)(或22.4×23a/2100)

(4)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专题演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红珊瑚栖息于200~2000米的海域,产于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它与琥珀、珍珠被统称为有机宝石.在中国,珊瑚是吉祥富有的象征,一直用来制做珍贵的工艺品.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其红色是因为在海底长期积淀某种元素,该元素是

(  )

A.Na    B.Fe    C.Si    D.Cu

解析:

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而Fe(OH)3是红褐色物质,NaOH是易溶于水的,Cu(OH)2是蓝色的,硅酸盐也不是红色的,故只有B正确.

答案:

B

2.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Al13和Al14.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l13、Al14互为同位素

B.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C.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ⅡA族元素原子的性质相似

D.Al13和Al14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

解析:

Al13和Al14都是由多个Al原子构成的超原子,不是Al的同位素;Al13超原子中铝原子间是通过金属键结合的,不是离子键;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3×14=42个价电子,比稳定结构(40个最外层电子)多2个电子,应与ⅡA族元素性质相似;Al13具有3×13=39个最外层电子,比稳定结构少1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应与卤素性质相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答案:

C

3.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  )

A.U形管内红色褪去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a被吹大D.U形管水位d

解析:

2Na2O2+2H2O===4NaOH+O2↑,

因该反应生成O2且放出热量,故气球变大,U形管内液面c端下降,d端上升,故C正确,D错误;该反应是在试管内发生的且无酚酞,故A、B均错误.

答案:

C

4.按下图装置通入X气体,并在管P处点燃,实验结果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Y可能是

(  )

A.H2和Fe2O3B.CO和CuO

C.H2和Na2CO3D.CO和Na2CO3

解析: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应为CO2,可以是CO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

答案:

B

5.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分别开的是

(  )

A.NaCl,HCl,NaAlO2,NaHCO3

B.Na2SO4,KNO3,(NH4)2SO4,MgCl2

C.FeCl3,NaOH,AlCl3,HNO3

D.AgNO3,NaCl,Na2SO4,NaI

解析:

不另加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有两种主要方法,其一是利用物理性质(主要是颜色)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再以这种物质作为试剂,看能否区别出余下的物质;其二是假设其中的一种为已知,并以它作为试剂,看能否鉴别余下的物质.本题C中FeCl3呈棕黄色,将其加入其余三种物质中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的是NaOH,再将NaOH加入其他两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AlCl3,无变化的是HNO3.

答案:

C

6.铁氧体(Fe3O4)法是处理含铬废水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

用FeSO4把废水中Cr2O

还原为Cr3+,并通过调节废水的pH,使生成物组成符合类似于铁氧体(Fe3O4或Fe2O3·FeO)的复合氧化物(

2-xO3·

O).处理含1molCr2O

废水至少需要加入amolFeSO4·7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x=1,a=5B.x=0.5,a=8

C.x=2,a=10D.x=0.5,a=10

解析:

据Cr原子守恒,复合氧化物(

2-xO3·

O)的物质的量为

mol,由Fe原子守恒有

×(3-x)=a,再根据电子守恒得

×(2-x)=1×6,联立解得x=0.5,a=10,故选D.

答案:

D

7.下列各选项均有X、Y两种物质,将X缓缓滴入(通入)Y溶液中,无论X是否过量,均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

X

Y

A

稀盐酸

碳酸钠溶液

B

偏铝酸钠溶液

硫酸溶液

C

硫化钠溶液

氯化铁溶液

D

二氧化碳

苯酚钠溶液

解析:

A项中X不足时,反应为CO

+H+===HCO

;X过量时,反应为CO

+2H+===CO2↑+H2O.

B项中,X不足时,反应为AlO

+4H+===Al3++2H2O;X过量时,反应为AlO

+H++H2O===Al(OH)3↓.

C项中,X不足时,反应为2Fe3++S2-===2Fe2++S↓;X过量时,反应为2Fe3++3S2-===2FeS↓+S↓.

D项中无论CO2过量与否,反应均为CO2++

答案:

D

8.一定体积C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所得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3/4,则CO2在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

(  )

A.25%B.40%C.50%D.75%

解析:

设原有混合气体共4体积,则反应后气体减少1体积.由

2CO2+2Na2O2===2Na2CO3+O2 ΔV

211

V(CO2)1

所以V(CO2)=2

φ(CO2)=2/4×100%=50%

答案:

C

9.俄罗斯西伯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生物活性吸附剂,可以吸附水中的几乎全部微生物和噬菌体.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这种新的吸附剂由成本低廉、环保性能好的棉纤维素和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的勃姆石制造而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Al(OH)3既能够与盐酸反应又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

B.纤维素和淀粉不是同分异构体

C.纤维素能够与醋酸发生酯化反应

D.实验室中Al(OH)3可以由偏铝酸盐和氨水制备

解析:

Al(OH)3具有两性,可与酸或强碱反应;其实验室制备方法是用铝盐与弱碱氨水反应(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纤维素与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可用[(C6H10O5)n]表示,但其聚合度(n)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纤维素中分子中存在醇羟基,所以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

D

10.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

NH

、Na+、Cl-、SCN-

B.在强碱性溶液中:

Na+、K+、AlO

、CO

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

NH

、Al3+、SO

、NO

D.在pH=1的溶液中:

K+、Fe2+、Cl-、NO

解析:

A项中Fe3+与SCN-反应;B项中在有OH-时该组离子能共存;C项中溶液中OH-与NH

作用生成NH3·H2O;D项中溶液中有H+时NO

会将Fe2+氧化,故只有B符合题意.

答案:

B

11.托盘天平的两盘中各放一只盛有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盐酸的小烧杯,调整天平平衡后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开始天平加锌的一端上升

B.最终天平加锌的一端上升

C.最终天平仍平衡

D.最终加铁的一端上升

解析:

本题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较难题.如果酸过量,由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开始时锌产生氢气的速度快,加锌的一端上升,A对;但最终加锌的一端的增重大于加铁的一端的增重,最终加铁的一端上升,D对;如果金属过量,则加锌的一端和加铁的一端增重相同,最终天平仍平衡,C对.

答案:

B

12.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CO3和NaHCO3稀溶液.下列鉴别方法和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取少量未知溶液,分别滴加Ba(NO3)2溶液,有沉淀生成的为Na2CO3溶液

B.取少量未知溶液,分别滴加C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的为Na2CO3溶液

C.分别滴加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溶液

D.用pH试纸测定两溶液的pH,pH较小的为Na2CO3溶液

解析:

Ba(NO3)2、CaCl2均能与Na2C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均不能与NaHCO3反应,故A、B正确;Na2CO3的碱性比NaHCO3的碱性强,pH大,故C正确,D错误.

答案:

D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