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6557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敬托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论

1.1项目单位概况

1.1.1项目名称:

恒泰敬托院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承办单位:

濮阳市恒泰敬托服务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

1.1.3项目拟建地点

拟建地点:

濮阳市五一路与京开路交叉口西100米路南。

1.1.4承担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迪原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

1.1.5研究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19号);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6号);

(4)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97号);

(5)《老年人住宅设计规范》;

(6)《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

(8)《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1.1.6研究工作范围

本可研报告的研究范围如下: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项目场址和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项目进度安排;项目风险分析;可行性研究结论。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状况

没有老年人同步进入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不全面、不完善和水平不高的小康社会。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69亿多,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6亿,到2050年,达到4.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我国人口老龄形势日益严峻。

老年人问题不再仅仅是家庭问题,更是我国目前必须正视和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正确认识老年人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的一环。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不容忽视,我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针对老龄化形式严峻,为完善老年人服务设施,本着老有所养、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目标,以为老年人提供老优质的住养、生活、护理等服务为原则。

我办计划新建恒泰敬托院。

1.2.2独身子女增多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减少,即家庭人口小型化,从而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

尽管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不如城市取得的成效大,但其拥有的子女数也大大下降,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家庭供养老人的功能逐渐削弱。

过去一般是一对夫妇供养一对老人,现在乃至今后一般是一对夫妇供养两对及两对以上老人,不仅财力上难以支付,而且精力上力不从心,靠儿养老的传统模式逐渐改变。

1.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农村社区养老发展严重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社区服务体系相比,我国的社区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

其中城市发展进程比农村快,近年来已取得长足的进步,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

敬老院是我国长久以来最具代表性的老年服务内容,曾受到老人的喜爱和子女们的青睐。

随着社会发展,敬老院要满足老人的新需求,必须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增添新的内容,才能持续发展。

同时,农村老年服务必须增加包括老年医疗服务、老年生活照料服务、不能自理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等内容,满足各种需要

作为公用事业的养老机构建设的敬老院所考虑的社会效益较大。

在国家政策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可以预想到敬老院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1.1恒泰敬托院项目基本概况

2.1.2项目规模

恒泰敬托院项目位于京开路与五一路交叉口西100米路南,该项目建筑面积17081.43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地下一层、地上10层,一二层层高4.5米,三至10层层高3.6米,建筑高度38.40m。

本项目以医药杨老模式,拟设置床位500个,托养老人500人。

共计208个房间,配置有康复室、保健室、观察理疗室、餐厅、洗衣房、健身室。

2.1.3项目建设施工计划

拟建项目计划2015年6月开工,至2016年9月竣工。

2.1.4项目招投标方案

为切实搞好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该项目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本项目将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及有关规定进行招标、开标、评标等

2.2.5环境保护

项目所在区自然环境良好。

本项目为非工业项目,不产生工业污染,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为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项目建设治理措施设计合理、配套齐全,符合环保要求。

2.1.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

资金筹措:

主要资金来源为除申请上级支持资金外,其余资金由地方政府统筹解决。

2.1.7项目综合评价与建议

恒泰敬托院项目建成后,床位由原来的20个床位增加到120个床位,相应的配套设施也有所增加。

使敬老院接收能力大大增强,功能设施更加齐全,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展,能使入住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食宿、护理、医疗及康体等丰富多彩的群体生活,能够真正使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能够促进相关行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符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

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于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融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2.2项目提出的背景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44亿,占总人口的11%,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从2001年到2020年这一时期,平均每年将有596万人进入老龄,大约在21世纪40年代,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顶峰;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

据人口专家预测,未来10年,包括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组成的独生父母家庭(即421家庭)在我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

据一项京沪穗城市居民调查显示,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49%的家庭要赡养2-3位老人;全国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有170多万张养老床位,而全社会的养老床位需求达1400万张,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的老年人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

很久以来,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城市人口的养老问题,而对在黄土地上一生辛勤耕耘的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却关注甚少。

事实是全国1.44亿的老年人口当中就有将近70%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由于农村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差,加之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因此目前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

而能否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

社会的需要,政府的引导,政策的扶持,百姓的期盼。

恒泰敬托院建设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曾经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做出过贡献,其晚年生活应当得到切实保障。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建恒泰敬托院建设项目,将为华龙区的弱势老人、“三无”五保老人等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温暖幸福的大家庭更丰富多彩、快乐幸福。

这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恒泰敬托院建设项目提供的养老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推动当地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有着积极的作用,符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

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因此,恒泰敬托院建设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4.1老龄人口

目前全办共有“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和赡养人”的“三无”五保老人79名,其中,没有独立生活能力,需要入院集中供养的鳏寡孤独人员79人,现已集中供养的人数只占“五保”总人数的25.3%。

仍有59名孤寡老人无法入住敬老院,在农村分散供养,并呈增长的趋势。

社会已进入21世纪很多的老年人,思想观念紧跟社会的步伐,而且经济条件得到改善,使入住福利院或敬老院成为要,能够保证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营。

2.4.2优越的地理环境

恒泰敬托院选址位于华龙区政府西2.2公里处,占地面积15亩,交通便利,空气清新自然,环境舒适优美,是老人居住、活动的理想场所。

选址所在地土质良好,便于建设园林化的生活环境。

第三章建设场地及建设条件

3.1建设场地

恒泰敬托院选址位于办政府背面1.2公里处,占地面积15亩,交通便利,具有必备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建设条件。

建设场址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

3.2建设条件

3.2.1地质条件

建设场址的地形地貌,所处位置地形平坦,无不良地质现象。

3.2.2气象条件

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雨资源丰富。

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有山地气候特征。

一年四季皆有利于工程施工。

项目区适宜老年人居住,宜安装取暖降温设备。

1)气温

年平均气温17.8℃,日夜温差大。

2)降水量

年均降雨量1522毫米。

3)光照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80小时

4)无霜期280天,冬季共3个月常有冰雪。

3.2.3地震

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区划标准,该区域地震烈度为7度设防区。

3.2.4基础设施条件

1)给排水

项目场区接入办自来水管网供水。

生活污水可排入城区污水管网,雨水排入雨水管网。

2)供电

由办电网供电,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及运营需要。

3)交通

公路四通八达,项目所在地在市区内,出行等各方面都十分便利。

3.2.5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

项目建设所需要的主要材料为砖、水泥、河砂、石子、石灰等,均可就地购买。

木材、钢材均由当地建材市场充足供应,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3.2.6用地条件

项目用地符合有关土地管理的政策法规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占地规模和土地利用率合理;符合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等原则要求。

3.2.7建筑施工条件

该项目建设,将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途径,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进行项目工程建设,确保施工质量。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4.1建设规模

恒泰敬托院项目建筑面积17081.43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地下一层、地上10层,一二层层高4.5米,三至10层层高3.6米,建筑高度38.40m,本项目以医药老模式,拟设置床位500个,托养老人500人。

共计208个房间,配置有康复、保健室、观察理疗室、餐厅、洗衣房、健身室

项目完成后,可增加老年人居住房间208间(套),增设固定床位500张,可解决500位老年人的住宿问题。

4.2建设内容

1.敬老院:

框架结构。

2.楼内配套建设:

配备厨房、饭厅、行政办公室、会议室、娱乐室、医务室等。

3.设施配套:

满足500人的老年人专用起居、轮椅、担架、健身器材、理疗设备、急救护理设备、呼叫系统设备、电视与网络、通讯设备等。

其中建设工程主要包括:

土建工程、一般装饰工程、电梯安装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电气照明及弱电工程、室外道路、排污、排雨、绿化美化等。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5.1项目组成

恒泰敬托院建设项目具体平面布置

5.2建设模式与设计理念

5.2.1建设模式

恒泰敬托院建设项目将由建筑专业设计院精心设计,达到建筑用地合理,楼房式样新颖,房屋布局合理,室内外所有设施均符合《老年人住宅设计规范》的标准。

5.2.2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其主导思想就是建筑本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做到最小,对资源的利用做到合理规划,达到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

一切设计要符合《老年人住宅设计规范》。

质量、绿化、环境、配套设施、居住氛围等方面多为老年考虑,使老年人生活环境更加优美舒适。

5.3建筑设计规范

5.3.1设计原则

恒泰敬托院建设项目的建筑设计规范,应满足功能合理、设施完善、安全卫生的要求。

建筑设计规范必须符合《老年人住宅设计规范》的要求。

由于年龄的变化,步入老年后人们的体能心态都会逐渐改变,形成老年特征。

这种特征要求建筑设计必须突出强调使用中的安全性,消除隐患,避免可能发生的环境伤害,从而提高老年的生活质量。

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会衰退、眼花、色弱,甚至失明;步履蹒跚,行走障碍,抬腿困难,甚至需借助扶手、拐杖或轮椅;动作迟缓、准确度降低,常需要较宽松的空间环境;在心理上多有孤独感,更需关怀相互交往,提供参与社会的平等机会则十分必要。

这些特征是该项目建筑设计的前提。

5.3.2设计依据

1)《老年人住宅设计规范》(JGJ122-99);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6)《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

7)其他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5.3.3设计规范

1、功能设计

1)恒泰敬托院老年人居室:

居室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主,每间居室内都配有必要的生活设施及护理呼叫和监护系统等。

2)恒泰敬托院与之相配套的有厨房、饭厅、行政办公室、会议室、娱乐室、医务室等辅助设施。

3)户外活动场所:

老年人对户外活动的需要较高,聚在一起聊天是老年生活的一大乐趣。

庭院设计应提供这种便利,备设坐椅和必要的活动设施。

2、建筑设计

1总体要求

1)恒泰敬托院项目的设计应按老龄阶段老年人变化的全过程设计,其中既含自理老人,也含有借助老人生活行为所需要的设施,还应提供介护老人生活行为所需要的护理空间与设施条件。

2)恒泰敬托院项目区公共建筑都应为老年人提供方便进出的出入口、水平通道和楼梯间,还要为各种老年人使用卫生间提供便利。

由于老年人体力衰弱,持续的站立行走都有困难,在居室走廊、楼梯间、电梯间内将设有介助扶手,多提供休息座椅等。

2、出入口

设计规范:

1)出入口内外留有不小于1.50m×l.50m的轮椅回旋面积。

2)标志鲜明,易于辨认。

3)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大于0.45m,并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4)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大于150mm,踏面宽不小于300mm,坡道坡度不大于1/12。

台阶与坡道两侧均设栏杆扶手。

5)当室内外高差较大设坡道有困难时,出入口前设升降平台。

6)出入口顶部设雨篷;出入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

3、楼梯、坡道

设计规范:

1)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楼梯段净宽不小于1.20m,不采用扇形踏步,不在平台区内设踏步。

2)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

公寓楼不小于300mm、活动中心不小于320mm;踏面高度:

公寓楼不大于150mm、活动中心不大于130mm。

踏面前缘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大于10mm。

3)楼梯与坡道两侧离地高0.90m和0.65m处设连续的栏杆与扶手,沿墙一侧扶手应水平延伸。

扶手选用优质木料或手感较好的其他材料制作。

4、居室设计

敬老院居室是老年人久居的房间,其朝向直接影响居住者的健康,应保证良好朝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室外宜有开阔视野和优美环境。

充满阳光的卧室会增加老年人的生活信心与活力。

房间开间净宽在床端应具备轮椅回旋条件。

设计规范:

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家庭型老人院的起居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4㎡,卧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0㎡。

矩形居室的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00m。

老年人基础设施参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老人院、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等合居型居室,每室不宜超过三人,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

矩形居室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30m。

居室内老年人基础设施参数:

(1)老年人用床尺寸:

单人床:

长度2.00m,宽度1.10m,高度0.40~0.45m;双人床:

长度2.00m,宽度1.60m,高度0.40~0.45m。

(2)急救担架长度2.30m,宽度0.56m。

(3)轮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有关规定。

(4)家具圆角圆棱、坚固稳定、尺度适宜、便于扶靠和使用。

5、卫生间

设计规范:

1)老人院、托老所应分别设公用卫生间、公用浴室和公用洗衣间。

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宜设独用卫生间。

2)独用卫生间设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

坐便器高度不大于0.40m,浴盆及淋浴坐椅高度不大于0.40m。

浴盆一端设不小于0.30m宽度坐台。

3)公用卫生间厕位间平面尺寸不小于1.20m×2.00m,内设0.40m高的坐便器。

4)卫生间内与坐便器相邻墙面,设水平高0.70m的“L”形安全扶手或“∏’形落地式安全扶手。

贴墙浴盆的墙面设置水平高度0.60m的“L”形安全扶手,水盆一侧贴墙设安全扶手。

5)卫生间选用白色卫生洁具,平底防滑式浅浴盆。

冷、热水混合式龙头选用杠杆式或掀压式开关。

6)卫生间、厕位间设平开门,门扇向外开启,留有观察窗口,安装双向开启的插销。

6、门窗

1、建筑物公用外门净宽均不小于1.10m。

2、老年人住宅的户门和室内卫生间门通行净宽均不小于0.80m。

3、居室疗养室、病房等门扇均采用可观察的门。

4、窗扇镶用无色透明玻璃。

开启窗口设防蚊蝇纱窗。

7、室内装修

1)老年人建筑物内部墙体阳角部位,宜做成圆角或切角,且在1.80m高度以下做与墙体粉刷齐平的护角。

  2)老年人居室不应采用易燃、易碎、化纤及散发有害有毒气味的装修材料。

  3) 老年人出入和通行的厅室、走道地面,应选用平整、防滑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老年人通行的楼梯踏步面应平整防滑无障碍,界限鲜明,不宜采用黑色、显深色面料。

   (2) 老年人居室地面宜用硬质木料或富弹性的塑胶材料,寒冷地区不宜采用陶瓷材料。

(3) 老年人居室不宜设吊柜,应设贴壁式贮藏壁橱。

每人应有1.00立方米以上的贮藏空间。

8、建筑设备与室内设施

1)公寓楼与活动中心均安装采暖、降温设备,并设置热水供应设备。

2)老年人睡眠较轻,微小的响动都会影响熟睡;居室之间进行良好隔声处理和噪声控制。

允许噪声级不大于45dB,空气隔声不小于50dB,撞击声不大于75dB。

3)建筑物出入口雨篷板底或门口侧墙设灯光照明。

阳台设灯光照明。

4)老年人居室夜间通向卫生间的走道、上下楼梯平台与踏步联结部位,在其临墙离地高O.40m处设足部灯光照明。

5)居室设多用安全电源插座,每室设两组,插孔离地高度为O.60~O.80m;卫生间各设两组,插孔离地高度为0.80~1.00m。

6)居室设闭路电视插孔。

居室床头设呼叫对讲系统、床头照明灯和安全电源插座。

7)电源开关选用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关,高度离地为1.00~1.20m。

8)公寓楼每户均设电话,居室及卫生间、公共卫生间厕位旁均设紧急呼救按扭。

5.4建筑结构设计

5.4.1主要依据

1)《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0)《住宅设计规范》;

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2)《住宅建筑设计标准》;

13)现行有关专业设计规范、规定等。

5.5结构材料

1、地震设计及荷载取值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抗震等级:

二级

楼面均布活荷载:

1.5KN/㎡

设备用户及附属用房按需要取值。

2、结构材料

砼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C10,基础C20,其他构件C25—C35。

钢筋:

Ⅰ级钢fy=210KN/m2。

Ⅱ级钢fy=310KN/m2。

Ⅲ级钢fy=400KN/m2

框架结构填充墙采用M5混合砂浆砌190厚MU5粉煤灰空心砌块。

结构:

框架结构采用现浇钢筋砼梁、板、柱。

基础:

采用柱下钢筋砼独立基础及墙下钢筋条形基础。

 

第六章公用配套设施

6.1给排水

6.1.1给水设计

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室内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2、设计原则

根据项目建筑物规划设计,合理分布项目供水,在满足用水点用水量、水压的要求及考虑施工及维修便捷的原则下,尽可能缩短室内供水管线的总长度。

确保最高楼层的最不利位置有一定的水压,并保证每天24小时不间断供水。

3、水源和供水设施

项目区供水使用城区自来水和无塔供水增压器供应。

给水管管材选用铝塑复合管。

4、消防给水系统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规定设置。

消防水源由项目区自来水管网供应,室内消火栓15L/S,室外消火栓30L/S。

6.1.2排水系统

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98—1996);

2、排水方式

采用分流制系统,污、雨水分系统排出。

污水排放:

生活废水和粪便废水,设伸顶透气管,经化粪池处理后与项目区排水系统汇合,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雨水排放:

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设置屋面PVC雨水口、雨水斗、落水管,将雨水排至室外地面,经院内雨水排放管网收集后,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网。

项目区内有充足的空间将区内雨水迅速排掉,不致因排水不畅而造成积水现象。

6.2供电

6.2.1设计依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6);

(2)《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J/T16—92);

(4)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6.2.2电源、电源设施和外部条件

供电电源线路由办电网直接引线接入各建筑物。

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

6.2.3低压配电

配电方式为低压220V,直接引入各建筑物,配电设备中的主要干线敷设于建筑物内的管道内,室内采用穿管暗敷的方式,室外照明均采用穿管地埋暗敷线路。

6.2.4照明

室内使用节能照明灯具。

公用照明系统科学设置,力求新颖别致,确保足够的照度。

6.2.5防雷与接地

该建筑为二级民用防雷建筑,应采用全面防雷措施,建筑物顶部采用避雷网作地接闪器,突出屋面的物体应沿其顶部装设避雷针。

每两层沿建筑物四周设均压环,并与建筑物内各种竖向金属管道相连。

避雷针、避雷网、均压环、引下线及所有引入室内金属管道均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在一起。

用电设备接地、防雷接地、弱电系统接地可采用联合接地形式。

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6.3弱电系统设计

6.3.1设计依据

(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B50198—94);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12);

(4)《综合布线设计技术规定》;

(5)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