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246862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通货膨胀与失业.ppt

第10章通货膨胀与失业10.1通货膨胀10.1.1通货膨胀概述1)通货膨胀的定义和衡量

(1)通货膨胀的定义一般认为,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一般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普遍的上升过程。

对通货膨胀的含义要注意以下3点:

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通货膨胀期间,个别物价可以不变,有时还可能下降;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一般物价水平必须是显著地上升。

(2)通货膨胀的衡量,价格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gi是社会对第i种商品的支出在所有各种商品支出总额中的比重,即,2)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划分:

温和的通货膨胀(moderateinflation)。

指每年物价的上升率在10%以内。

其中3%以下的物价上升称为爬行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

因为通常人们感觉不到这种价格上升,从而会将任何小于物价上升幅度的货币工资的上升当作实际工资的上升。

这样,一方面,工人增加劳动供给;另一方面,厂商增加劳动需求(实际工资下降),最终使就业量和收入增加。

奔腾的通货膨胀(gallopinginflation)。

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

超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又称恶性通货膨胀。

(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公开的通货膨胀(openinflation):

是指完全通过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隐蔽的通货膨胀(hiddeninflation):

指不以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以物品短缺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

(3)按照公众对通货膨胀是否预期到划分:

预期的通货膨胀(perfectlyanticipatedinflation)预期的通货膨胀是指公众正确地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由于人们都会将预期到的通货膨胀考虑到交易契约中去,故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常常变成有惯性的通货膨胀,会年复一年地持续下去。

非预期的通货膨胀(imperfectlyanticipatedinflation)。

是指公众没有正确地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的上涨问题。

非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没有惯性。

(4)按所有物价是否均等地上升可以划分为:

平衡的通货膨胀。

此时,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不平衡的通货膨胀。

此时,商品的相对价格改变。

(5)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划分: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是指由于有效需求过多,即过多的货币需求追逐过少的商品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工会要求提高工资或垄断企业为追求高额垄断利润而提高产品价格,使工资、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升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是指由于社会公众对某些部门产品需求过度而使本部门产品的价格水平、人员的工资水平等上涨,并带动其他部门的产品价格和人员工资相继上涨,从而出现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混合型通货膨胀。

是指由于有效需求过多、生产成本的上涨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而引发的通货膨胀。

政策型通货膨胀。

这是由于政府实行过多的扩张性经济政策或其他导致需求上升的经济政策而引起的。

10.1.2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

需求拉上、成本推动和结构性因素的变动等。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demandpullinflation)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增加,使得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引起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1)实际因素造成的通货膨胀实际因素变动引起通货膨胀的机制为:

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导致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使价格上升。

(2)货币因素造成的通货膨胀货币因素变动引起的通货膨胀机制为:

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导致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使价格上升。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供给减少,使得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在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中,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表现为总供给曲线左移造成的价格上升。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能有三种根源:

一是工会要求提高工资水平(引起工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二是垄断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制定的垄断价格(引起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三是进口原料成本的增加。

3)混合型通货膨胀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相比较,混合型通货膨胀理论可以较全面地分析通货膨胀的形成。

各国实践证明,只有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形成通货膨胀。

4)结构性通货膨胀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在一国经济中,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或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比较而传导到其他部门,并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10.1.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1)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社会不同成员的收入分配有不同的影响,一些人从中受益,另一些人受损:

(1)通货膨胀有利于利润收入者,而不利于工资收入者因为在通货膨胀期间,名义工资的增加不仅滞后于价格的上升,而且往往赶不上价格上升的幅度,实际工资下降;

(2)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而有利于债务人因为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在通货膨胀时往往下降,债务人可因此减轻债务负担,而债权人则要承受利息损失。

(3)通货膨胀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第一,随着名义工资的增加,个人的所得税将增加;第二,政府是净债务人,通货膨胀使政府的内债负担下降。

第三,通货膨胀往往是由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被认为是直接剥夺民众。

2)通货膨胀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价格进行的。

在通货膨胀期间,价格变动是紊乱的,由此引起的资源的重新配置也不一定是合理的:

厂商不知道生产那一种产品更有利可图,消费者不知道购买哪一家商店的产品更便宜。

价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降低经济效率。

3)通货膨胀对产出、就业总水平的影响

(1)促进论:

非预期的温和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会增加就业和国民产出

(2)中性论:

长期中,通货膨胀能被人们预料到,不会对就业和国民产出水平发生实质性影响(3)奔腾的或恶性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稳定发展总是不利的。

10.1.4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1)紧缩需求实施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右移,降低通货膨胀率。

2)收入管制收入政策(incomepolicy)是指政府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而对货币工资和价格采取的管制政策。

3)指数化补偿指数化政策(indexationpolicy)是指对交易中因通货膨胀而受到利益损失的一方给予一定补偿。

4)扩大总供给

(1)减少管制,鼓励竞争。

(2)降低税率,以提高对人们工作、储蓄与投资的激励,增加总供给。

10.2.1失业概述1)失业的含义失业(unemployment)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且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工作(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寻找过工作)的人没有工作。

失业的基本条件有4个:

(1)在一定年龄范围内;世界各国对工作年龄和失业的范围都有不同的规定,联合国规定的劳动年龄为15岁以上,在美国、法国开始工作的年龄规定为16岁以上。

(2)有能力工作;(3)愿意按现行资率工作,为寻找工作付出过一定的努力,即有求职活动;(4)目前没有工作(可能已找好工作,正等待下个月去报到)。

2)失业的衡量失业率失业率(unemploymentrate)是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即:

就业者与失业者的总和构成劳动力(laborforce)。

非劳动力包括从事家务、退休、没有工作能力或没有寻找工作的人以及正在求学、培训和从军者。

10.2.2失业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失业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失业的不同性质,失业可分为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1)磨擦性失业磨擦性失业(frictionalunemployment)是指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经济变动过程中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unemployment)是由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变化,使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一致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往往属于非自愿失业。

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cyclicalunemployment)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deficientdemandunemployment),是指经济衰退引起劳动力需求小于劳动力供给时的失业,是一种非自愿失业。

10.2.3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指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均衡时的失业率(劳动市场均衡,则货币工资率不变;产品市场均衡,则价格不变。

两市场的均衡意味着实际工资率的均衡,意味着劳动市场的均衡,实际就业量正好就是充分就业量),即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也是一国长期可维持的最低失业率。

10.2.4失业的治理可以通过缩短寻找工作的时间来减少摩擦性失业,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减少或者消除周期性失业,积极开展职业性技术教育和资助大学教育,帮助劳动力迁移等措施降低结构性失业。

10.3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左图中,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右图中,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菲利普斯曲线,与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相比,纵坐标变为通货膨胀率,这是因为工资是产品价格的主要构成,他们把菲利普斯研究的问题延伸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